任务2.2 施工定额

2.2.1 施工定额的概念

施工定额是指在全国统一定额指导下,以同一性质的施工过程——工序为测算对象,规定建筑安装工人或班组,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消耗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时)的数量标准。

施工定额是施工企业内部直接用于组织与管理施工的一种技术定额,是指规定在工作过程或综合工作过程中所生产合格单位产品必须消耗的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数量标准。

施工定额是地区专业主管部门和企业的有关职能机构根据专业施工的特点规定出来并按照一定程序颁发执行的。它反映了制定和颁发施工定额的机构和企业对工人劳动成果的要求,它也是衡量建筑安装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标准。

2.2.2 施工定额的组成和作用

1.施工定额的组成

施工定额由劳动消耗定额、机械消耗(台班使用)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组成。

施工定额中的人材机消耗量标准,应根据各地区(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结合工程质量标准、安全操作规程等技术规范要求,采用平均先进水平编制。施工定额的项目划分较细,是建筑工程定额中的基础定额,也是预算定额的编制基础,但施工定额测算的对象是施工过程,而预算定额的测算对象是分部分项工程。预算定额比施工定额更综合扩大,这两者不能混淆。

2.施工定额的作用

施工定额是企业内部直接用于组织与管理施工中控制人机材消耗的一种定额,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定额是施工企业的生产定额,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在施工企业管理中有如下方面的主要作用:

(1)施工定额是编制施工预算、进行“两算”对比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依据。施工预算是指按照施工图纸和说明书计算的工程量,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方法,采用施工定额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编制的,拟完成某一单位合格产品所需要的人工、材料、机械消耗数量和生产成本的经济文件。没有施工定额,施工预算无法进行编制,就无法进行“两算”(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对比,企业管理就缺乏基础。

(2)施工定额是组织施工的依据。施工定额是施工企业下达施工任务单、劳动力安排、材料供应和限额领料、机械调度的依据;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订施工作业计划和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时)需用量计划的依据;是施工队向工人班组签发施工任务书和限额领料单的依据。

(3)施工定额是计算劳动报酬和按劳分配的依据。目前,施工企业内部推行多种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是计算承包指标和考核劳动成果、发放劳动报酬和奖励的依据;是实行计件、定额包工包料、考核工效的依据;是班组开展劳动竞赛、班组核算的依据。

(4)施工定额能促进技术进步和降低工程成本。施工定额的编制采用平均先进水平,所谓平均先进水平,是指在正常条件下,多数施工班组或生产者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少数班组或生产者可以接近,个别班组或生产者可以超过的水平,一般来说,它低于先进水平,略高于平均水平。这种水平使先进的班组或工人感到有一定压力,能鼓励他们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大多数处于中间水平的班组或工人感到定额水平可望也可及,能增强他们达到定额甚至超过定额的信心。平均先进水平不迁就少数后进者,而是使他们产生努力工作的责任感,认识到必须花较大的精力去改善施工条件,改进技术操作方法,才能缩短差距,尽快达到定额水平。所以,平均先进水平是一种鼓励先进、勉励中间、鞭策后进的定额水平。只有贯彻这样的定额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因此施工定额不仅可以计划、控制、降低工程成本,而且可以促进基层学习,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达到快、好、省地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

(5)施工定额是编制预算定额的基础。预算定额是在施工定额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和扩大编制而成的。由于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等的采用,在预算定额或单位估价表中缺项时,要补充或测定新的预算定额及单位估价表都是以施工定额为基础来制定的。

2.2.3 劳动消耗定额

1.劳动消耗定额的概念

劳动消耗定额简称劳动定额,也称为人工定额,就是规定在一定的技术装备和劳动组织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时间消耗量的标准,或规定单位时间内应完成的合格产品或工作任务的数量标准。

2.劳动消耗定额的表现形式

生产单位产品的劳动消耗量可用劳动时间来表示,同样,在单位时间内劳动消耗量也可以用生产的产品数量表示,因此,劳动定额有两种基本的表现形式,即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为了便于综合和核算,劳动定额大多采用工作时间消耗量来计算劳动消耗的数量,所以劳动定额主要表现形式是时间定额,但同时也表现为产量定额。

(1)时间定额。时间定额是指在一定的技术装备和劳动组织条件下,规定完成合格的单位产品所需消耗工作时间的数量标准。一般用工时或工日为计量单位。计算公式如下:

img

(2)产量定额。产量定额是指在一定的技术装备和劳动组织条件下,规定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工日)内应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标准。由于产品多种多样,产量定额的计量单位也就无法统一,一般为m3、m2、m、kg、t、套、台等。计算公式如下:

img

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是同一劳动定额的不同表现形式,它们都表示同一劳动定额,但各有其用途。

时间定额因为单位统一,便于综合,计算劳动量比较方便;而产量定额具有形象化的特点,使工人的奋斗目标直观明确,便于分配工作任务。

(3)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的关系。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都表示的是同一劳动定额,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互为倒数。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来表示,即

img

img

即当时间定额减少时,产量定额就会增加,反之,当时间定额增加时,产量定额就会减少,然而其增加和减少时比例是不同的。

【例2.1】 某劳动定额规定,人工挖三类土装斗车的时间定额为0.265工日/m3。求产量定额。

解:img工日/m3=3.77m3/工日

同理,已知产量定额,也可求得时间定额。

3.工人工作时间的分类及定额消耗时间的确定

(1)工作时间的分类。研究施工中的工作时间,最主要的目的是确定施工的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研究施工中工作时间的前提,是对工作时间按其消耗性质进行分类,以便研究工时消耗的数量及其特点。

工作时间,指的是工作班的延续时间,国家现行制度规定为8小时工作制,即日工作时间为8小时。工人在工作班内消耗的工作时间,按其消耗的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必须消耗的时间和损失时间。

1)必须消耗的时间是工人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为完成一定产品(工作任务)所消耗的时间,它是制定定额的主要根据。建筑安装工人的工作时间的分类如图2.1所示。

img

图2.1 建筑安装工人的工作时间的分类

从图2.1中可以看出,必需消耗的工作时间里,包括有效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和不可避免中断时间的消耗。

a.有效工作时间是指从生产效果来看与产品生产直接有关的时间消耗。其中包括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基本工作时间的消耗。

(a)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是执行任务前或任务完成后所消耗的工作时间,又可以把这项时间消耗分为班内的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和任务的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前者主要包括每天班前领取工具设备、机械开动前观察和试车以及交接班的时间;后者主要包括接受工程任务单、研究施工详图、进行技术交底、竣工验收所消耗的时间。准备和结束工作时间的长短与所担负的工作量大小无关,但往往和工作内容有关。

(b)辅助工作时间是为保证基本工作能顺利完成所消耗的时间,在辅助工作时间里不能使产品的形状大小、性质或位置发生变化,例如工具的矫正和小修、机械的调整、施工过程中机械上油等消耗的时间。

(c)基本工作时间是工人完成能生产一定产品的施工工艺过程所消耗的时间。通过这些工艺过程可以改变材料外形,可以改变材料的结构与性质,也可以改变产品外部及表面的性质,基本工作时间所包括的内容依工作性质各不相同。基本工作时间的长短和工作量大小成正比例。

b.休息时间是工人在工作过程中为恢复体力所必需的短暂休息和生理需要的时间消耗。这种时间是为了保证工人精力充沛地进行工作,所以在定额时间中必须进行计算。休息时间的长短和劳动条件有关,劳动越繁重、越紧张、劳动条件越差,则需要休息的时间越长。

c.不可避免的中断所消耗的时间是指由于施工工艺特点引起的工作中断所必需的时间。与施工过程工艺特点有关的工作中断时间,应包括在定额时间内,但应尽量缩短此项时间消耗,例如起重机在吊预制构件时安装工等待的时间;而与工艺特点无关的工作中断所占用时间,是由于劳动组织不合理引起的,属于损失时间,不能计入定额时间。

2)损失时间,是和产品生产无关,而和施工组织和技术上的缺点有关,与工人在施工过程的个人过失或某些偶然因素有关的时间消耗。

损失时间包括多余和偶然工作、停工和违背劳动纪律三种情况所引起的工时损失。

a.多余工作,就是工人进行了任务以外的工作而又不能增加产品数量的工作,包括返工造成的时间损失,如重砌质量不合格的墙体。多余工作的工时损失,一般都是由于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差错而引起的,因此,不应计入定额时间中。偶然工作也是工人在任务外进行的工作,但能够获得一定产品,例如电工在铺设电线时,需临时在墙壁上凿洞的时间,抹灰工不得不补上砌墙时遗留的墙洞的时间等。在定额时间中,需适当考虑偶然工作时间的影响。

b.停工时间是工作班内停止工作造成的工时损失。停工时间按其性质可分为: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和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两种。

(a)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是由于施工组织不善、材料供应不及时、工作面准备工作做得不好、工作地点组织不良等情况引起的停工时间。

(b)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是由于气候条件影响、水源和电源中断引起的停工时间,前一种情况在拟定定额时不应该计算,后一种情况定额中则应给予合理的考虑。

c.违背劳动纪律损失的时间是指在工作时间内迟到、早退、擅离工作岗位、聊天等造成的工作时间损失。此类时间在定额中不予考虑。

(2)人工定额消耗时间的确定。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是人工定额的两种表现形式。拟定出时间定额,也就可以计算出产量定额。

1)拟定基本工作时间。基本工作时间在必需消耗的工作时间中占的比重最大,其做法是,首先确定工作过程每一组成部分的工时消耗,然后再综合出工作过程的工时消耗。

2)拟定辅助工作时间和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和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的确定方法与基本工作时间相同。如果在计时观察时不能取得足够的资料,也可采用工时规范或经验数据来确定,以占工作日的百分比表示此项工时消耗的时间定额。

3)拟定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在确定不可避免中断时间的定额时,必须注意由工艺特点所引起的不可避免中断才可列入工作过程的时间定额,一般以占工作日的百分比表示此项工时消耗的时间定额。

4)拟定休息时间。休息时间应根据工作班作息制度、经验资料、计时观察资料,以及对工作的疲劳程度作全面分析来确定。

5)拟定定额时间。确定的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和休息时间之和,就是劳动定额的时间定额。根据时间定额可计算出产量定额,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互为倒数。

多余和偶然工作时间、停工时间、违背劳动纪律损失时间,一般不计入定额时间。

人工消耗定额的制定,主要采用工程量计时分析法,即对工人工作时间分类的各部分时间消耗进行实测,分析整理后,制定人工消耗定额。

【例2.2】 已知砌砖基本工作时间为390min,准备与结束时间为19.5min,休息时间为11.7min,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为7.8min,损失时间为78min;共砌砖1000块,并已知1m3砌体需要520块砖。试确定砌砖的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

:(1)求定额时间:

定额时间=(390+19.5+11.7+7.8)/(8×60)工日≈0.89工日

(2)计算1000块砖的体积:

1000/520≈1.92m3

(3)求时间定额:

img

(4)求产量定额:

img

所以,砌砖的时间定额为0.46工日/m3,产量定额为2.17m3/工日。

2.2.4 机械消耗定额

1.机械消耗定额的概念

机械消耗定额也称机械台班(时)消耗定额,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和合理使用施工机械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消耗的某种型号的施工机械台班(时)的数量标准。

建筑施工中,有的施工活动(或工序)是由人工完成的,有的则是由机械完成的,还有的是由人工和机械共同完成的。由机械完成的或由人工和机械共同完成的产品,都需要消耗一定的机械工作时间。一台机械工作一个工作班(即8小时)称为一个台班。

2.机械消耗定额的表现形式

(1)机械时间定额。规定生产某一合格的单位产品所必需消耗的机械工作时间。

(2)机械产量定额。规定某种机械在一个工作班内应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标准。

(3)机械时间定额与机械产量定额的关系。从上述概念可以看出,机械时间定额与机械产量定额是互为倒数关系。

img

img

【例2.3】 用一台20t平板拖车运输钢结构,由1名司机和5名起重工组成的人工小组共同完成。已知调车10km以内,运距为5km,装载系数为0.55,台班车次为4.4次/台班。试计算:

(1)平板拖车台班运输量和运输10t钢结构的时间定额。

(2)吊车司机和起重工的人工时间定额。

解:(1)计算平板拖车的台班运输量:

台班运输量=台班车次×额定装载量×装载系数=4.4×20×0.55=48.4(t)

(2)计算运输10t钢结构的时间定额:

机械时间定额=img台班/10t=0.21台班/10t

(3)计算司机和起重工的人工时间定额:

司机时间定额=1×0.21工日/10t=0.21工日/10t

起重工的时间定额=5×0.21工日/10t=1.05工日/10t

3.机械工作时间的分类及定额消耗时间(台班)的确定

(1)机械工作时间的分类。机械工作时间的消耗,按其性质进行分类,机械工作时间也分为必需消耗的时间和损失时间两大类,如图2.2所示。

img

图2.2 施工机械工作时间的分类

1)必需消耗的时间即定额时间,包括有效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和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

a.有效工作的时间消耗中又包括正常负荷下、有根据地降低负荷下和低负荷下的工作时间。

(a)正常负荷下的工作时间,是指机械在机械技术说明书规定的载荷能力相符的情况下进行工作的时间。

(b)有根据地降低负荷下的工作时间,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机器在低于其正常负荷下工作的时间,如汽车运输重量轻而体积大的货物时,不能充分利用汽车的载重吨位的工作时间。

(c)低负荷下的工作时间,是由于操作人员的原因,使施工机械在低负荷的情况下工作的时间,如工人装车的砂石数量不足引起的汽车在降低负荷的情况下工作所延续的时间。此项工作时间不能作为计算时间定额的基础。

b.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是由施工过程的特点和机械结构的特点造成的机械无负荷工作时间。例如,筑路机在工作区末端调头等,都属于此项工作时间的消耗。

c.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是指由施工过程的技术操作和组织特性,而引起的机械工作中断时间,包括与工艺过程特点有关的中断时间、与机械使用保养有关的中断时间和工人休息有关的中断时间。

(a)与工艺过程的特点有关的不可避免中断工作时间有循环的和定期的两种。循环的不可避免中断,是在机械工作的每一个循环中重复一次,如汽车装货和卸货时的停车。定期的不可避免中断,是经过一定时期重复一次,比如当把灰浆泵由一个工作地点转移到另一工作地点时的工作中断。

(b)与机械使用保养有关的不可避免中断时间,是指由于操作人员进行准备工作、结束工作、保养机械等辅助工作,所引起的机械中断工作时间。

(c)工人休息引起的不可避免中断时间,是指在不可能利用机械不可避免的停转机会,并且组织轮班又不方便的时候,为保证操作工人必需的休息所引起的机械中断工作时间。

2)损失时间即非定额时间,包括多余工作、停工和违背劳动纪律损失时间。

a.机械多余工作时间,是机械进行任务内和工艺过程内未包括的工作而延续的时间。如工人没有及时供料而使机械空运转的时间。

b.机械的停工时间,按其性质也可分为施工本身造成和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这两项停工中延续的时间,均为机械的停工时间。

(a)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是由于施工组织得不好而引起的停工现象,如由于未及时供给机械燃料而引起的停工。

(b)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是由于气候条件所引起的停工现象,如暴雨时压路机的停工。

c.违反劳动纪律引起的机械的时间损失,是指操作人员迟到、早退或擅离工作岗位等原因引起的机械停工时间。

(2)机械定额消耗时间(台班)的确定:

1)确定正常的施工条件。确定机械工作正常条件,主要是确定工作地点的合理组织和合理的工人编制。工作地点的合理组织,就是对施工地点的机械和材料的放置位置、工人从事操作的场所进行合理安排的平面和空间布置,以节省工作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拟定合理的工人编制,就是根据施工机械的正常生产率和工人正常的劳动工效,合理确定操纵机械的工人和直接参加机械化施工过程的工人的编制人数。

2)确定机械lh纯工作正常生产率。确定机械正常生产率时,必须首先确定出机械纯工作1h的正常生产效率。机械纯工作时间,就是指机械的必需消耗时间。机械lh纯工作正常生产率,就是在正常施工组织条件下,具有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技术工人操纵机械lh的生产率。

3)确定施工机械的正常利用系数。施工机械的正常利用系数,是指机械在工作班内对工作时间的利用率。确定机械正常利用系数,要计算工作班正常状况下准备与结束工作,机械启动、机械维护等工作所必需消耗的时间,以及机械有效工作的开始与结束时间,从而进一步计算出机械在工作班内的纯工作时间和机械正常利用系数。机械正常利用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img

4)计算施工机械台班定额。其计算公式为

施工机械产量定额=机械1h纯工作正常生产率×工作班纯工作时间

施工机械产量定额=机械1h纯工作正常生产率×一个工作班延续时间

×机械正常利用系数

img

【例2.4】 已知用塔式起重机吊运混凝土。测定塔吊需时50s,运行需时60s,卸料需时40s,返回需时30s,中断20s,每次装混凝土0.50m3,机械利用系数0.85。求该塔式起重机的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

解:(1)计算一次循环时间:50+60+40+30+20=200(s)

(2)计算每小时循环次数:60×60/200次/h=18次/h

(3)求塔式起重机产量定额:18×0.50×8×0.85=61.20(m3/台班)

(4)求塔式起重机时间定额:1/61.20台班/m3=0.02台班/m3

2.2.5 材料消耗定额

1.材料消耗定额的概念

材料消耗定额是指规定在正常施工条件、合理使用材料条件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消耗的一定品种和规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的数量标准。

工程建设中,所用材料品种繁多,耗用量大。在建筑安装工程中,材料费用占工程造价的60%~70%。材料消耗量的多少,是节约还是浪费,对产品价格及工程成本都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合理使用材料,降低材料消耗,对于降低工程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2.材料消耗量的组成

工程建设中使用的材料有一次性使用材料和周转性使用材料两种类型。一次性使用材料,如水泥、钢材、砂、碎石等材料,使用时直接被消耗而转入产品组成部分之中。而周转性使用的材料,是指施工中必须使用,但不是一次性被全部消耗掉的材料,如脚手架、挡土板、模板等,它们可以多次使用,是逐渐被消耗掉的材料。

一次性使用材料的总耗量,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1)净用量。净用量是指直接用到工程上、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消耗量。

(2)损耗量。损耗量是指不可避免的合理损耗量,包括材料从现场仓库领出到完成合格产品过程中的施工操作损耗量、场内运输损耗量、加工制作损耗量和场内堆放损耗量。计入材料消耗定额内的损耗量,应当是在正常条件下,采用合理施工方法时所形成的不可避免的合理损耗量。

材料净耗量与材料不可避免损耗量之和构成材料必需消耗量。其计算公式为

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材料损耗量

img

3.材料消耗量的确定方法

(1)一次性使用材料消耗量的确定方法。确定材料净用量定额和材料损耗定额的计算数据是通过现场技术测定、实验室试验、现场统计和理论计算等方法获得的。

1)利用现场技术测定法,主要是编制材料损耗定额,也可以提供编制材料净用量定额的参考数据。其优点是能通过现场观察、测定,取得产品产量和材料消耗的情况,为编制材料定额提供技术根据。

2)利用实验室试验法,主要是编制材料净用量定额。通过试验,能够对材料的结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以及按强度等级控制的混凝土、砂浆配比作出科学的结论,给编制材料消耗定额提供依据。

3)采用现场统计法,是通过对现场进料、用料的大量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计算,获得材料消耗的数据。这种方法由于不能分清材料消耗的性质,只能作为确定材料净用量定额的参考。

上述三种方法的选择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即材料的产品标准,计量要使用标准容器和称量设备,质量符合施工验收规范要求,以保证获得可靠的定额编制依据。

4)理论计算法,是运用一定的数学公式计算材料消耗定额。例如,砌体工程中砖和砂浆净用量一般都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img

砂浆(m3)=1m3砌体-砖数×一块砖的体积

(2)周转性使用的材料消耗量的确定方法。施工中使用周转性材料,是在工程施工中多次周转使用而逐渐消耗的工具性材料,在周转使用过程中不断补充,多次反复地使用,如脚手架、模板、挡土板、支撑等材料。

在编制材料消耗定额时,应按多次使用、分次摊销的办法进行计算或确定。为了使周转性材料的周转次数确定接近合理,应根据工程类型和使用条件,采用各种测定手段进行实地观察,结合有关的原始记录、经验数据加以综合取定。纳入定额的周转性材料消耗量指标按摊销量计算,即

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

img
img

一次使用量=构件单位模板接触面积的模板净用量×(1+损耗率)

式中 摊销量——按周转次数分摊到每一定额计量单位模板面积中的周转材料数量;

 周转使用量——在考虑了使用次数和每周转一次后的补充损耗数量后,每周转一次的平均使用量;

 一次使用量——在不重复使用条件下,完成定额计量单位产品需要的模板数量;

  周转次数——在补损条件下周转材料可以重复使用的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