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感知

放在公司前台的猕猴桃,很快被拿走,而放在箱子里的猕猴桃,无人问津。对同事行为产生主要影响的因素就是视觉,前者看得见,后者看不见。

理论上,面对猕猴桃,人们只有“拿”和“不拿”两种选择,但实际情况要复杂一些,人们在选择“拿”和“不拿”之前,还有一个“感知”的环节,需要感知到猕猴桃的存在,才能在“拿”和“不拿”之间做选择。

当猕猴桃放在箱子里无人问津时,表面来看,同事都选择了“不拿”,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同事其实还没有做出选择,处于第三种状态“无感知”。

“拿”和“不拿”是对已经感知到的事物进行的选择,而对于未感知到的事物是一种“无感知”的存在。

“无感知”指“什么都没有”,人们不会对“无感知”的事物产生想法,是一种“空”的特殊状态。

实际中的“无感知”比这种情况还要特殊,人们不会发现“无感知”的存在,也就不会面临“拿”和“不拿”的选择。但在最终的表现形式上,“无感知”的表现结果与“不拿”的表现结果是相同的,两者都不会产生用户行为。

放在公司前台的猕猴桃很快被一抢而空,并不代表同事的喜好发生了变化,也不是原本选择“不拿”的同事改为了“拿”,而是将“无感知”的状态转变为“可感知”的状态,让一些处于“无感知”状态的同事进入“拿”和“不拿”的选择中。

人们能感知到放置在公司前台的猕猴桃,但难以感知到箱子里的猕猴桃。

视觉,也是大多数互联网产品被用户感知的唯一方式,用户在“看”的基础之上才可能产生具体的“操作行为”。

在互联网中,存在大量不被感知的功能,这些功能在视觉上呈现出“看不到,看不懂”的特点,很多时候,用户不使用一些功能并不代表选择了“不使用”,也可能是处于“无感知”的特殊状态。并且,处于“无感知”状态的用户远比选择“不使用”的用户规模要大得多。

在产品经理的认知里,用户流失的原因至少有以下两个:

其一,用户不喜欢这款产品提供的服务。

其二,用户对这款产品提供的服务缺少感知。

事实上,后者带来的流失比前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