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燕宁临证医案辑录
- 吴金勇 周朋 袭雷鸣主编
- 14662字
- 2021-09-18 16:12:21
第二节 咳嗽案
案一 金沸草散治疗风寒束肺案
赵某某,男,4岁,2004年8月1日初诊。
主诉:喉中痰鸣3天,咳嗽2天。
现病史:患儿3天前喉中痰鸣,2天前出现咳嗽,家长予橘红痰咳颗粒、通宣理肺颗粒、急支糖浆口服,咳嗽稍轻未愈,遂来诊。刻下症见:咳嗽有痰,喉中痰声辘辘,夜间稍重,喷嚏,流清涕,不发热,纳眠可,二便调。查体:精神可,咽略红;听诊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腹未及异常。舌脉:舌淡红,苔白略厚,脉浮。
中医诊断:咳嗽。辨证:风寒束肺。
西医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治法:疏风散寒,止咳化痰。
处方:金沸草散加减。金沸草9g,细辛3g,荆芥9g,前胡12g,清半夏9g,茯苓12g,款冬花15g,炙百部15g,炙甘草6g。4剂,日1剂,水煎服。
尽剂而愈。
按:
外感风寒,肺失宣发,津失输布,故咳嗽痰多。治疗选《南阳活人书》金沸草散,此方散寒宣肺、止咳化痰效力颇佳,正如陈修园《医学从众录》所言“轻则六安煎,重则金沸草散”。方中,金沸草为君药,《医林纂要》谓之“咸苦微辛”,质轻浮上入肺,苦能泄热气,咸能化痰结,辛能散寒且行痰湿,凡痰饮之逆于肺者,此能降而泻之,一药而多效;细辛、荆芥、前胡辛温表散,宣通肺气;半夏、茯苓,一苦燥、一淡渗,祛湿化痰;款冬花、百部肃降肺气,偏于止咳。全方能解表散寒,降气化痰,可用治感冒风寒,症见头痛鼻塞、咳嗽痰多、气急等。
案二 止嗽散治疗风寒袭肺案
李某,女,5岁,2008年1月24日初诊。
主诉:咳嗽5天。
现病史:患儿5天前受凉出现咳嗽,咳频声重,咽痒,喉间痰声漉漉,伴发热,拍胸片示“支气管炎”,予头孢类抗生素静脉滴注5天,热退,咳嗽未明显减轻,遂来诊。刻下症见:咳嗽,咽痒,喉间痰声漉漉,咯痰不爽,无鼻塞、流涕,无发热,纳少,眠欠安,二便调。查体:面色少华,口唇红,咽红;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心、腹未及异常。血常规:白细胞总数5.8×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43.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2.5%。胸部正位片:支气管炎改变。舌脉: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
中医诊断:咳嗽。辨证:风寒袭肺。
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治法:止咳化痰,疏表宣肺。
处方:止嗽散加减。炙紫菀15g,炙百部15g,白前12g,桔梗9g,清半夏9g,陈皮9g,炙款冬花15g,蝉蜕9g,荆芥9g,炙甘草6g。5剂,日1剂,水煎服。嘱饮食清淡,适当控制饮食。
二诊(2008年1月30日):症状减轻,咳嗽次数减少,无鼻塞、流涕,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缓。风寒征象不显,肺气失宣。遵法继调,上方加麸炒枳实6g,麸炒枳壳6g,5剂,日1剂,水煎服。
尽剂而愈。
按:
本病案是用止咳化痰、疏表宣肺法治疗风寒袭肺之咳嗽。小儿咳嗽的发生原因,主要为感受外邪,其中又以感受风邪为主。风邪致病,首犯肺卫,肺为邪侵,气机不宣,清肃失司,肺气上逆,则致咳嗽。气郁津凝,咳嗽有痰。风为百病之长,夹寒束肺,肺气失宣,则咳嗽频作,咽痒声重,痰白清稀。
此表寒征象并不显著,方由疏散表邪的荆芥,宣降肺气的桔梗,利气祛痰的陈皮、半夏,止咳的紫菀、款冬花、百部等四类药物组成,反映了消除病因、调理功能、通调津气、治疗主证的配方法度。
止嗽散为李师于治疗外感风寒,表证已去十之八九,惟余咳嗽的常用方。此为余邪未尽而肺失宣降之证,治当着重宣肺止咳化痰,微加疏散之品,祛邪外出。方中桔梗、白前宣肺祛痰;紫菀、百部、款冬花温润止咳;陈皮、甘草利气调中;半夏燥湿化痰,蝉蜕疏风利咽;复用荆芥疏散风邪,祛邪外出,宣发肺气,开其闭郁,合而成方,可收宣肺止咳、疏风散邪之效。
李师强调,荆芥为方眼,切不可随便丢弃,全方七味药,仅荆芥可疏散未尽之表邪,舍之则如利剑断尖、钢刀卷刃。
案三 射干麻黄汤治疗寒痰犯肺案
刘某某,男,7岁,2008年8月4日初诊。
主诉:咳嗽1天。
现病史:患儿既往有过敏性咳嗽病史,对花粉、尘螨过敏。就诊前受凉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家长予罗红霉素口服,效不佳,遂来诊。刻下症见:咳嗽较频,干咳少痰,活动后加重,不发热,无汗,鼻塞、流黄涕,喷嚏时作,纳眠尚可,二便正常。查体:体温36.8℃,营养一般,口唇红,咽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呼吸略促;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呼气相延长,可闻及散在痰鸣音;心、腹未及异常。舌脉:舌淡红,苔白厚,脉浮紧。
中医诊断:咳嗽。辨证:寒痰犯肺。
西医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
治法:温肺化痰,下气平喘。
处方:射干麻黄汤加减。射干12g,炙麻黄6g,炒杏仁9g,干姜6g,细辛2g,清半夏9g,五味子9g,炙款冬花15g,炙紫菀15g,炙甘草6g。3剂,日1剂,水煎服。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3次,口服。嘱饮食清淡,多饮水。
二诊(2008年8月7日):咳嗽减轻,喉中有痰难以咯吐,伴流清涕,纳少,二便调,舌红,苔白略厚,脉浮。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腹未及异常。继用上方,3剂,日1剂,水煎服。
尽剂而愈。
按:
本案是以温肺化痰、下气平喘法治疗寒痰犯肺之咳嗽。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的特殊类型,以长期咳嗽反复发作为主要症状,气道狭窄而阻塞,但未达到引起喘息的程度,故无喘息。本病是哮喘的早期阶段,若不及时治疗,可转变为典型的哮喘发作,属中医“哮喘”“咳嗽”范畴。《幼幼集成·咳嗽证治》云:“咳而久不止,并无他证,乃肺虚也。”故本病病机为素体肺虚,痰饮留伏,遇到气候变化、寒温失调、接触异物、过食生冷、咸酸食物等诱因,触动伏痰,痰阻气道所致。
肺为娇脏,治必温润平和,不寒不热,用射干麻黄汤化裁治疗正缘于此。方中射干祛痰开结;麻黄、杏仁宣肺散寒平喘;紫菀、款冬花、杏仁温肺化痰止咳;半夏助射干降气化痰;干姜、细辛、半夏温肺化饮,并助麻黄宣肺散寒;五味子收敛肺气,以防辛散太过。
案四 小半夏汤治疗痰饮咳嗽案
刘某某,女,11岁,2004年6月3日初诊。
主诉:痰鸣、恶心1周。
现病史:患儿就诊前1周曾多食冷饮,继而出现喉中痰鸣,偶咳,时有恶心,喜吐唾沫,家长予藿香正气水、复方鲜竹沥液等口服,未见缓解,遂来诊。刻下症见:喉中痰鸣,多唾,基本不咳嗽,不发热,无鼻塞、流涕,纳差,时恶心,无呕吐,眠可,大便稀,小便调。查体:精神可,面色白,咽不红;听诊双肺呼吸音稍粗;心、腹未及异常。舌脉:舌淡,苔白腻,脉滑。
中医诊断:咳嗽。辨证:痰湿中阻,饮邪上逆。
西医诊断:1.支气管炎。
2.胃肠功能紊乱。
治法:温中化饮,降逆祛痰。
处方:小半夏汤加减。清半夏9g,干姜9g,茯苓15g,苍术12g,厚朴9g,薏苡仁15g,炙甘草6g。4剂,日1剂,水煎服。
尽剂而愈。
按:
本案为典型痰饮停滞、阻遏气机之证。患儿饮食不慎,有形痰饮阻肺,宣肃失职,故痰多喉鸣;痰饮泛溢,逆于上,则恶心欲吐、多唾多涎;乘于下,则大便稀溏。
痰、饮、水、湿,同源异流,湿聚为水,水积为饮,饮凝成痰,皆属阴邪,治当温散,“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乃仲景古训。《金匮要略》小半夏汤,和胃降逆,消痰蠲饮,主治痰饮内停、心下痞闷、呕吐不渴,以及胃寒呕吐、痰饮咳嗽等。原方用生姜散寒化饮,此处用干姜,亦取《金匮要略》半夏干姜散之意,以加强温中散寒、化饮止涎之力;茯苓、苍术、厚朴,与半夏配伍,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平胃散之意,燥湿和胃,调节津液代谢,澄源治本。
案五 麻杏苡甘汤治疗风寒痰湿案
李某某,男,3岁7个月。2008年9月29日初诊。
主诉:咳嗽5天。
现病史:患儿5天前受凉出现咳嗽,口服通宣理肺丸、金振口服液、头孢克洛颗粒等药物,症未减,遂来诊。刻下症见:阵发性咳嗽,有痰难咯,日间较重,时鼻塞、打喷嚏,流清涕,不发热,纳差,睡眠尚安,大便稀,日2次,味酸臭,小便调。查体:精神可,咽不红;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心、腹未及异常。舌脉:舌淡,苔少,脉浮滑。
中医诊断:咳嗽。辨证:外感风寒,痰湿内阻。
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治法:宣肺止咳,化痰祛湿。
处方:麻杏苡甘汤加减。炙麻黄6g,炒苦杏仁6g,薏苡仁12g,陈皮9g,清半夏6g,茯苓12g,炙紫菀9g,炙款冬花9g,炙百部15g,炮姜6g,炙甘草6g。4剂,日1剂,水煎服。
尽剂而愈。
按:
本案患儿,外感风寒,肺失宣发、外窍不利,故咳嗽、鼻塞、流涕;痰湿内阻,咳嗽有痰、纳差、便稀。《金匮要略·痓湿暍病脉证治第二》曰:“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哺所剧者,此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麻杏苡甘汤合二陈汤宣肺止咳、化痰祛湿。紫菀、款冬花、百部皆性温入肺,止咳化痰;痰湿阴邪、得阳始化,脾为阴土、得阳始运,故加炮姜温中运脾、化湿止泻。
案六 麻杏柴葛汤治疗风热咳嗽案
李某某,女,1岁,2007年10月9日初诊。
主诉:咳嗽3天,发热1天。
现病史:患儿有哮喘病史。3天前汗出当风,出现鼻塞、流涕,干咳无痰,家长给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口服,症状无明显减轻;就诊当日发热,体温最高38.8℃,遂来诊。刻下症见:发热,无汗,咳频,干咳少痰,气急,烦躁,鼻塞,流黄涕,时打喷嚏,口干喜饮,无吐泻,纳差,眠安,二便调。查体:体温38.2℃,精神烦躁,面色白,口唇红,咽红,呼吸略促;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腹未及异常。血常规:白细胞总数 4.9×109/L,红细胞百分比 4.58×1012/L,淋巴细胞百分比57.9%。舌脉:舌红,苔薄黄,指纹紫红,显于风关。
中医诊断:咳嗽。辨证:风热咳嗽。
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治法:解肌清热,宣肺止咳。
处方:麻杏石甘汤加味。炙麻黄6g,炒苦杏仁6g,生石膏15g,柴胡12g,葛根12g,黄芩9g,炙百部9g,川贝母9g,炙甘草6g。3剂,日1剂,水煎服。嘱饮食清淡,多饮水。
二诊(2007年10月12日):患儿服药次日热退,未再反复,咳嗽次数减少,喉中少量痰松动易咯,纳少,二便调,舌红,苔薄白,指纹红。风热已去,里热明显减轻,调方为止嗽散加减。
处方:桔梗3g,炙紫菀6g,炙百部6g,白前6g,荆芥6g,陈皮6g,炙甘草3g。3剂,日1剂,水煎服。
尽剂而愈。
按:
外感风热,鼻塞、流涕、打喷嚏;里热亦盛,热壅于肺,而见咳嗽、气急、口渴、热不退,舌红苔黄,指纹紫红显于风关,故应选麻杏石甘汤。麻杏石甘汤重清里而解表不足,故配柴、葛解肌清热生津,使邪从表散。辨证处方精当,配伍解表不伤正,清里而不敛邪,从而患儿病情热退证减。
本病案是用清热宣肺止咳的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风热咳嗽。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原治太阳病,发汗未愈,风寒入里化热,“汗出而喘者”。后世多用于风寒化热,或风热所伤,但见肺中热盛,身热喘急,口渴脉数,无论有汗、无汗,都以本方加减治疗,服后辄效。主治证是由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热,壅遏于肺所致。肺中热盛,气逆伤津,所以有汗而身热不解,喘逆气急,甚则鼻翼翕动,口渴喜饮,脉滑而数。此时急当清泻肺热,自然热清气平而喘渴亦愈。所以方用麻黄为君,取其能宣肺而泻邪热,是“火郁发之”之意。但麻黄性温,故配伍辛甘大寒之石膏为臣药,而且用量倍于麻黄,使宣肺而不助热,清肺而不留邪,肺气肃降有权,喘急可平,是相制为用。杏仁降肺气,用为佐药,助麻黄、石膏清肺平喘。炙甘草既能益气和中,又与石膏合而生津止渴,更能调和于寒温宣降之间,所以是佐使药。
综观药虽四味,配伍严谨,用量亦经斟酌,尤其治肺热而用麻黄配石膏,是深得配伍变通灵活之妙,所以清泻肺热,疗效可靠。肺中热甚,蒸迫津液,固然有汗,若津液大伤,则汗少或无汗。此时当加重石膏用量,或加炙桑白皮、芦根、知母之属。若无汗而见恶寒,是虽邪已入里化热,但在表之风寒未尽,或是风温而挟风寒所致,当酌加解表之品,如荆芥、薄荷、淡豆豉、牛蒡子、柴胡、葛根。
案七 桑菊饮治疗风热犯肺案
曲某某,女,10岁,2004年1月15日初诊。
主诉:咳嗽2天。
现病史:患儿2天前出现咳嗽,口服苦甘冲剂,效欠佳,遂来诊。刻下症见:阵发性咳嗽,日间为主,无痰,咽痒,不发热,无鼻塞、流涕,纳少,眠安,二便调。查体:精神可,面唇红,咽红;听诊双肺呼吸音清;心、腹未及异常。舌脉: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中医诊断:咳嗽。辨证:风热犯肺。
西医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处方:桑菊饮加减。桑叶9g,菊花12g,桔梗6g,连翘9g,炒苦杏仁6g,芦根15g,僵蚕6g,蝉蜕6g,生甘草6g。3剂,日1剂,水煎服。
尽剂而愈。
按:
《温病条辨》桑菊饮,为辛凉解表剂,具解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效。主治风温初起、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苔薄白、脉浮数者,临床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结膜炎、角膜炎等属风热犯肺或肝经风热者。李师推崇此方,赞其配伍精妙得当。
(1)肺居上焦,为五脏之华盖,其位最高,而方中药物为花、叶、茎之类,质地清轻而升散上行,正合吴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之古训。
(2)方中既有桑叶、菊花、桔梗之宣升,又有杏仁、连翘之肃降,能兼顾肺主宣发肃降之功能。因本方主治为感受外邪所致,主要影响肺的宣发,故以宣肺为主、肃肺为辅。
(3)用药性味平和,无大寒、大热之品,顾“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之性。
(4)“肺为牝脏”,其性属阴,方药辛凉生津,兼能润肺。
故此,临证只要辨证精当,用桑菊饮治疗风热咳嗽,合用僵蚕、蝉蜕之药对,效如桴鼓。
案八 温胆汤治疗痰热蕴肺案
王某,男,7岁,2012年2月13日初诊。
主诉:咳嗽3天。
现病史:患儿3天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最高38.3℃,随即咳嗽,阵咳为主,咯吐黄痰,自服头孢类抗生素、镇咳宁滴丸,症状无明显改善,遂来诊。刻下症见:无发热,阵发性咳嗽,微喘,咯吐黄痰,流黄涕,无鼻塞,纳眠可,大便偏干,日1次,小便调。查体:体温36.4℃,精神可,咽红;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未闻及水泡音;心、腹未及异常。舌脉: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中医诊断:咳嗽。辨证:痰热蕴肺。
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治法:清热宣肺,止咳化痰。
处方:温胆汤加减。竹茹9g,黄连9g,麸炒枳实9g,麸炒枳壳9g,陈皮9g,清半夏9g,天竺黄15g,浙贝母12g,炙甘草6g。4剂,日1剂,水煎服。
二诊(2012年2月17日):服药2剂后,患儿咳嗽症状明显减轻;4剂尽,症状基本消失。
按: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外邪易入里化热,致热邪炽盛,灼津炼液成痰,痰热交结导致咳嗽不止,咯吐黄痰,治以清热涤痰,宣肺止咳,运用温胆汤加瓜蒌、浙贝母治疗。浙贝母长于清热化痰、降泻肺气;瓜蒌甘寒而润,善清肺热、润肺燥而化热痰,二者相合以增强清热化痰之用。李师强调,咳嗽病位主要在肺,肺主于气,而病机为肺气失宣。因此,选择枳实、枳壳,善于理气,合用药对,功效倍增。
案九 藿朴夏苓汤治疗湿热咳嗽案
韩某某,男,10岁,2007年11月6日初诊。
主诉:咳嗽2天。
现病史:患儿2天前食烧烤后出现咳嗽,少痰,无鼻塞、流涕,未予治疗;1天前发热,体温37.8℃,咳嗽加重,甚则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夹有黏痰,家长予黄栀花口服液,热退,仍咳嗽,遂来诊。刻下症见:咳嗽阵作,咯吐黄黏痰,时有恶心、腹痛,无呕吐,无发热,无鼻塞、流涕,纳差,眠欠佳,大便偏稀,小便可。查体:体温36.7℃,精神偏差,体型偏胖,口唇红,咽充血;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脏未及异常,腹胀,腹部叩诊呈鼓音,脐周压痛。舌脉:舌红,苔白厚,脉滑。
中医诊断:咳嗽。辨证:湿热咳嗽。
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治法:清热化湿,宣肺止咳。
处方:藿朴夏苓汤加减。藿香12g,厚朴12g,清半夏9g,茯苓12g,白豆蔻9g,炒苦杏仁9g,薏苡仁15g,川贝母12g,炙甘草6g。4剂,日1剂,水煎服。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每次20ml,每日3次,口服。嘱清淡饮食。
二诊(2007年11月9日):症状减轻,偶咳嗽,咯黄痰,脐周偶痛,无恶心、呕吐,纳欠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苔白略厚,脉滑,咽略充血;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软,脐周压痛。表邪已解,痰热内蕴。治以清胆和胃,化痰止咳,改方为黄连温胆汤加减。
处方:黄连9g,竹茹9g,麸炒枳实6g,麸炒枳壳6g,陈皮9g,清半夏6g,瓜蒌12g,浙贝母12g,炒莱菔子12g,炙甘草6g。3剂,日1剂,水煎服。
三诊(2007年11月13日):尽剂基本不咳,有痰难咯。舌红,苔白略厚,脉平。痰热几尽,仍有余邪。予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止咳化痰,每次10ml,每日3次,口服。
尽剂而愈。
按:
患儿过食炙煿之物,蕴阻中焦,内生湿热,故见发热;脾胃升降失常,纳运失司,则呕恶纳差、腹痛便稀;湿热酿痰,上贮于肺,则咳嗽,有痰;舌红、苔白厚、脉滑均为湿热中阻之象。
湿热之邪致病主从三焦传变,邪在上焦,可见咳嗽、流涕、头痛等症;阻于中焦,可见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病至下焦,可见大便干,小便色黄量少等症。
邪入中焦当辨湿热之孰轻孰重,分析如下:
表1 辨湿热之轻重
患儿病在中、上二焦,证属湿重于热,治当清热化湿为主,佐以宣肺利气,选藿朴夏苓汤,方出清代石寿棠《医源·湿气论》,具有解表化湿、通畅三焦之功,是治疗湿温初起,症见身热恶寒、肢体倦怠、胸闷、口腻的常用方。方中藿香、厚朴、白豆蔻芳香化浊,健脾利中;厚朴、半夏理气运脾,燥化水湿,使气机畅达,脾健湿除;杏仁开宣肺气于上,宣通水之上源,湿随气化;薏苡仁、茯苓甘淡健脾,渗利于下,使湿热从小便而去;川贝母化痰止咳。全方开上、畅中、渗下,宣化表里之湿邪,使“湿去气通,布津于外,自然汗解”。
案十 泻白散治疗肺热壅盛案
牛某某,女,3岁,2007年7月19日初诊。
主诉:咳嗽10天。
现病史:患儿10天前受凉发热,伴咳嗽,就诊于齐鲁医院,拍胸片示“支气管肺炎”,给予头孢类抗生素等药物静脉滴注,配合理疗。经治疗1周,患儿热退,咳嗽减轻而未愈,遂来诊。刻下症见:阵发性咳嗽,以午后及夜间咳甚,有痰不易咯,无鼻塞、流涕,无发热,纳少,眠欠安,二便调。查体:体温36.9℃,皮肤热,口唇红,咽红;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腹未及异常。血常规:白细胞总数5.8×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42.3%,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1.3%。肺部正位片:肺炎恢复期改变。舌脉: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中医诊断:咳嗽。辨证:肺热壅盛。
西医诊断:支气管肺炎恢复期。
治法:清热化痰,肃肺止咳。
处方:泻白散加减。桑白皮12g,桑叶12g,地骨皮12g,黄芩12g,牡丹皮12g,川贝母12g,瓜蒌15g,炙百部9g,炙枇杷叶12g,炙甘草6g。4剂,日1剂,水煎服。嘱饮食清淡,适当控制饮食,忌食油腻、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二诊(2007年7月23日):症状轻,夜咳次数减少,无鼻塞、流涕,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稍数。上方继服3剂。
尽剂而愈。
按:
肺主气,宜清肃下降,火热郁结于肺,则气逆不降而为喘咳;肺热壅盛,灼津成痰,痰阻气道,则有痰不易咯出;肺合皮毛,肺热外蒸于皮毛,故皮肤蒸热;此热不属于外感,乃伏热渐伤阴分所致,故热以午后为甚,其特点是轻按觉热、久按若无,与阳明之蒸蒸发热、愈按愈盛者有别;舌红苔黄,脉象细数,是热邪渐伤阴分之候。治宜清泻肺中郁热,平喘止咳,故选泻白散加减治疗。
泻白散主治肺有伏火郁热之证。方中桑白皮甘寒性降,专入肺经,清泻肺热,平喘止咳,故以为君;地骨皮甘寒入肺,可助君药清降肺中伏火,为臣药;君臣相合,清泻肺热,以使金清气肃;炙甘草、粳米养胃和中以扶肺气,共为佐使。四药合用,共奏泻肺清热、止咳平喘之功。本方特点是清中有润、泻中有补,既不是清透肺中实热以治其标,也不是滋阴润肺以治其本,而是清泻肺中伏火以消郁热,对小儿“稚阴”之体具有标本兼顾之功,与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之生理特点亦甚吻合。肺经热重者,可加黄芩、知母等增强清泻肺热之效;燥热咳嗽者,可加瓜蒌皮、川贝母等润肺止咳;阴虚潮热者,可加银柴胡、鳖甲滋阴退热;热伤阴津,烦热口渴者,可加天花粉、芦根清热生津。
桑叶与桑白皮为李师临床常用药对之一,二者均入肺,桑叶长于宣肺,桑白皮专于肃肺,伍用则宣肃肺气,合肺主宣发肃降之特性。
在临床上,李师多采用泻白散加减治疗小儿夜咳,需把握以下指征:①以夜咳为主;②不夹有表证;③舌苔以薄白或薄黄为主。临床每有疗效。
此外,对于咳嗽的治疗,李师强调,要分辨咳与嗽的不同及其发作或加重的时间:凡有声无痰谓之咳,肺气伤也;有痰无声谓之嗽,脾湿动也;有声有痰谓之咳嗽,初伤于肺,继动脾湿也。在小儿由风寒乳食不慎而致病者尤多矣。《黄帝内经》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然必脏腑各受其邪而与之,要终不离乎肺也。”但因痰而嗽者,痰为重,主治在脾;因咳而动痰者,咳为重,主治在肺;以时而言之,清晨咳者,属痰火;午前嗽者,属胃火;午后嗽者,属阴虚;黄昏嗽者,为火浮于肺;五更嗽者,属食积滞于三焦。
案十一 麻杏石甘汤合二陈汤治疗痰湿蕴肺案
任某某,女,1个月,2007年2月24日初诊。
主诉:反复咳嗽半个月。
现病史:患儿半个月前开始咳嗽,喉间痰声辘辘,伴发热,于济南市儿童医院就诊,拍胸片示“支气管炎改变”,给予头孢类抗生素静脉滴注,热退,咳嗽未明显减轻,遂来诊。刻下症见:咳嗽阵作,咳声重浊,喉间痰声辘辘,偶可咯出白色黏痰,伴喉鸣,吸气时明显,无鼻塞、流涕,无鼻翕,无发热,纳少,眠欠安,二便调。查体:口唇红,咽红;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心、腹未及异常。血常规:白细胞总数5.8×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43.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2.7%。肺部正位片:支气管炎改变。舌脉:舌红,苔黄腻,指纹淡红。
中医诊断:咳嗽。辨证:痰湿蕴肺。
西医诊断:支气管炎,喉软骨发育不良。
治法:疏风清热,健脾化痰。
处方:麻杏石甘汤合二陈汤加减。炙麻黄3g,炒苦杏仁3g,生石膏9g,陈皮4.5g,清半夏4.5g,茯苓6g,瓜蒌6g,川贝母6g,炙甘草6g。4剂,日1剂,水煎服。嘱饮食清淡,适当控制饮食。
二诊(2007年2月28日):咳嗽次数减少,痰鸣不明显,有痰不易咯出,舌红,苔薄白,指纹淡红。遵法继调,上方继服5剂。
尽剂而愈。
按:
先天性喉喘鸣多因喉部狭小,喉软骨软化而发生,吸气性喉鸣为此病的主要症状。大多数患儿出生后无症状,多在出生后7~14天症状显露。轻者喘鸣为间歇性,当受惊或哭闹时症状明显,安静或入睡后症状缓解或消失。重者喘鸣为持续性,入睡后或哭闹时症状更为明显,并有吸气性呼吸困难。继发呼吸道感染时,呼吸困难加重,可出现发绀;同时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发生痰鸣。患儿哭声及咳嗽声音如常,并不嘶哑,此点与大多数喉梗阻不同,值得重视。
小儿脾常不足,脾虚则津液清肃下降,不能上归于肺,而化为痰浊。小儿外受风热,首先犯肺,风热郁结于肺,肺气逆而不降为咳嗽。风热与痰浊相合,使咳声重浊,喉间痰声辘辘;舌红苔黄腻,是外受风热,素体痰热征象。故治以疏风清热,健脾化痰,标本同治。
麻杏石甘汤由辛温与寒凉药物相互配伍,但主要为辛凉疏化、清宣郁热的作用,为清宣肺热、止咳平喘的主要方剂,常用于风温初起、发热咳喘之证。无汗者可用,有汗者也可用。无汗宜用生麻黄,取其发汗宣肺之性;有汗宜用炙麻黄,取其宣肺平喘之性。
二陈汤源于宋代《大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组成。方中半夏辛温性燥,可燥湿化痰、和胃止呕;陈皮温燥,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降,气化则痰亦化,此合乎“治痰先治气”之法。二药配合,能加强祛痰、和胃止呕的作用。配用茯苓健脾渗湿,甘草和中补脾,使脾健而湿化痰消。全方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意。本病用二陈汤健脾化痰,为治病求其本。
案十二 神术散治疗痰湿咳嗽案
张某某,男,5岁,2008年9月25日初诊。
主诉:咳嗽2天。
现病史:患儿有哮喘病史2年,并有过敏性鼻炎史。2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咳嗽,干咳无痰,咽痒,打喷嚏,流清涕,自服孟鲁司特钠片、肺热咳喘口服液等药物,未见好转,遂来诊。刻下症见:咳嗽阵作,夜间略频,干咳无痰,无喘憋气急,打喷嚏,鼻塞,流清涕,不发热,纳眠可,二便调。查体:咽不红;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腹未及异常。舌脉:舌淡红,苔白腻,脉滑。
中医诊断:咳嗽。辨证:痰湿咳嗽。
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治法:疏风散寒,化痰止咳。
处方:神术散加减。苍术12g,陈皮9g,清半夏9g,荆芥9g,防风9g,川芎6g,焦山楂15g,焦神曲15g,焦麦芽15g,炒莱菔子15g,炙甘草6g。4剂,日1剂,水煎服。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3次,口服。
二诊(2008年9月29日):症状减轻,偶咳无痰,咽痒,喑哑,流涕,打喷嚏,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心、肺未及异常。痰饮伏肺,津液输布失常,肺气宣降失司。治以宣肺降逆、散寒化饮,方选射干麻黄汤加减。
处方:射干12g,炙麻黄6g,炒苦杏仁9g,干姜9g,细辛3g,清半夏9g,五味子9g,炙款冬花15g,炙紫菀15g,炙甘草6g。7剂,日1剂,水煎服。
三诊(2008年10月6日):偶咳嗽,有痰不会咯,鼻塞息重,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黄厚,脉滑。表证已去,仍有痰饮留伏。“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治以温肺化痰止咳,方选苓桂术甘汤加减。
处方:茯苓15g,桂枝9g,炒白术15g,五味子9g,干姜9g,清半夏9g,炙百部15g,炙甘草6g。7剂,日1剂,水煎服。
尽剂而愈。
按:
本病案是用疏风散寒、化痰止咳法治疗痰湿咳嗽。该患儿有哮喘病史,体内有痰饮夙根。触感风寒,肺卫失宣,而伏痰暂未触动,故见咳嗽、鼻塞、流涕等表证,而未发为喘憋。若施治不及时、不得当,调护失宜,可致外邪引动伏痰,痰气交阻气道,而令哮喘发作。治当及时疏风解表,以防邪气深入,引动伏痰,更当健脾化痰,以杜绝生痰之源。
《普济方》神术散,药有苍术、川芎、藁本、荆芥四味,主治“伤寒肌疏多汗”。苍术,《张氏医通》载“风能胜湿,苍术专主木邪乘土,故能治内外诸邪”;陈皮、清半夏理气燥湿化痰,以杜绝生痰之源;荆芥、防风祛风解表,亦有风能胜湿之意;川芎行气活血;焦三仙、炒莱菔子化积消食,理气和胃。全方祛外风,除内湿,通调气血,使气畅津行,以达痰化咳止之功。本案用方的关键在于病机转化,患儿二诊复感外邪,故由神术散转为射干麻黄汤,病愈续调。
案十三 沙参麦冬汤治疗阴虚咳嗽案
李某某,女,6岁,2008年3月3日初诊。
主诉:咳嗽半月余。
现病史:患儿半个月前外出游玩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8℃,伴流涕、打喷嚏,家长予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清开灵颗粒等药物,患儿汗出热退,后始咳嗽,干咳无痰,伴鼻塞、流涕,于当地门诊静脉滴注头孢类抗生素5天,咳嗽减轻,遂来诊。刻下症见:偶咳无痰,喑哑,无鼻塞、流涕,不发热,纳眠可,二便调。查体:面色红润,咽略充血,扁桃体Ⅰ度肿大;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腹未及异常。舌脉:舌红少津,苔薄,脉浮涩。
中医诊断:咳嗽。辨证:阴虚咳嗽。
西医诊断:支气管炎。
治法:养阴清肺,润燥止咳。
处方: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15g,麦门冬15g,玉竹15g,白扁豆9g,桑叶9g,炒山药15g,川贝母9g,炒白果9g,木蝴蝶12g,炙甘草6g。7剂,日1剂,水煎服。
二诊(2008年3月10日):基本不咳嗽,喑哑减轻,流涕,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略涩。遵法继调,上方继进4剂。
尽剂而愈。
按:
邪热久留于肺,津液被灼,肺气上逆则咳,失于濡润,喑哑声嘶。肺阴亏损,阴虚而生内热,故当养阴清肺,润燥止咳。《景岳全书·咳嗽》曰:“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内伤之咳,阴病也,阴气受伤于内,故治宜甘平养阴,阴气复而嗽自愈也……内伤之病多不足,若虚中挟实,亦当清以润之。”此为后世治阴虚咳嗽的大法。
沙参麦冬汤载于《温病条辨·上焦篇·秋燥》,原文曰:“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麦冬汤主之。”此方主要是针对肺胃阴虚证而设。方中沙参、麦门冬,均有滋阴润肺、清热生津之功;玉竹甘平,养阴润燥;桑叶轻宣燥热,疏达肺络;扁豆、甘草益气培中,甘缓和胃,补土生金;白果收敛肺气以防耗散;山药平补肺、脾、肾,合“脏真濡于脾”之意,又补肾中真阴以滋肺阴;木蝴蝶润肺疏肝,利咽开音,善治喉痹喑哑,又防“金虚木侮”。本方清宣润肺,津气兼调,顾脾肾肝,热病后期肺阴亏损者,均可投之。
案十四 六君子汤治疗肺脾气虚案
宋某,男,5岁半,2003年12月19日初诊。
主诉:咳嗽1月余。
现病史:患儿1个月前受凉开始咳嗽,先后服用通宣理肺颗粒、肺热咳喘口服液、氨溴索口服溶液、头孢克洛颗粒、阿奇霉素混悬剂等药物,咳嗽迁延不愈,遂来诊。刻下症见:咳嗽,活动后阵作,有痰不会咯,无鼻塞、流涕,不发热,纳一般,眠安,二便可。查体:面色苍白,咽不红;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腹未及异常。舌脉:舌淡,苔薄略黄,脉濡。
中医诊断:咳嗽。辨证:肺脾气虚。
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
治法:健脾补肺,益气化痰。
处方:六君子汤加减。党参15g,炒白术12g,茯苓12g,陈皮9g,清半夏9g,炙款冬花15g,炙紫菀15g,炙百部15g,干姜9g,冬瓜仁12g。7剂,日1剂,水煎服。
二诊(2003年12月26日):症状减轻,活动后偶咳嗽,无痰。舌淡红,苔薄白,脉濡。嘱参苓白术颗粒,每次9g,每日2次,口服半个月,以健脾益气、培土生金。
尽剂而愈。
按:
《黄帝内经》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肺属金,五脏六腑之华盖,主气司呼吸;脾属土,主运化。肺与脾相互为用、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协调。患儿咳嗽,迁延病久,耗伤肺气;肺病及脾,脾失运化,土不生金,肺失宣肃,故久咳不止;肺脾气虚,而“劳则气耗”,故活动后咳嗽发作;舌淡、脉濡均是气虚征象。病属内伤咳嗽,病变在肺脾,为本虚标实证。
《医林绳墨》说:“人以脾胃为主,而治病以健脾为先。”治立培土生金之法,选六君子汤,方具益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脾为阴土,得阳始运,故加干姜温中,振奋脾之阳气;加紫菀、款冬花化痰止咳,百部润肺止咳;冬瓜仁祛痰利水,甘凉而润,配伍前诸药温润,加之可防温燥太过,合“肺为牝脏”之性。全方合用,可健脾强肺,祛痰止咳,标本兼治。
案十五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素喘感邪案
陈某某,女,4岁7个月,2005年6月13日初诊。
主诉:咳嗽2天。
现病史:患儿有哮喘病史2年,2天前受风开始咳嗽,打喷嚏、流涕,家长予通宣理肺颗粒及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口服,未见明显减轻,遂来诊。刻下症见:偶咳嗽,晨起打喷嚏,流涕,易于汗出,稍动更甚,纳食可,睡眠安,二便调。查体:精神可,面白唇淡,咽不红;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腹未及异常。舌脉: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
中医诊断:咳嗽。辨证:宿伏痰饮,外感风寒,营卫不和。
西医诊断:支气管炎。
治法:解肌和营,宣肺止咳,降逆防喘。
处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减。桂枝9g,白芍12g,炒苦杏仁9g,厚朴12g,辛夷花(包)9g,苍耳子9g,五味子9g,炙甘草6g。4剂,日1剂,水煎服。嘱煎药时加生姜3片、大枣3枚。
尽剂而愈。
按:
患儿素有哮喘顽疾,可知肺、脾、肾三脏不足,内有伏痰留饮。《黄帝内经》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患儿体虚,外感风邪,肺窍不利,卫表失和,而现打喷嚏、流涕、汗出等太阳风寒表虚征象;肺气失宣,咳嗽有痰。若外邪引动伏痰,必致喘息发作。就其证而言,治疗应解肌祛风、宣肺止咳,然其有哮喘病史,故当温肺降逆,治咳防喘。《伤寒论》说:“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此案选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解肌祛风、宣肺止咳,兼顾宿喘,为急者治标、兼顾护本之法。
此类病证,先贤早有论述,《伤寒论》曰:“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临床见太阳中风兼咳喘的证候,凡外感风寒或营卫不和或正气不足,兼有咳喘,脉浮缓,有汗,无明显热象者,均可用此方,正如陈修园在《伤寒论浅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所述:“然亦有桂枝证悉具,惟喘之一证不同,当知是平日素有喘之人,名曰喘家。喘虽愈尔得病又作,审系桂枝证,亦不可专用桂枝汤,宜加厚朴从脾尔输其气,杏子从肺以利其气。佳。”
案十六 姜辛夏枣五味子汤治疗寒饮伏肺案
贺某某,男,3岁。2015年12月28日初诊。
主诉:咳嗽2月余。
现病史:患儿咳嗽2月余,先后自服咳喘灵颗粒、泻白糖浆等,效果不显。刻下症见:咳嗽,时轻时重,痰多夜重,清涕,纳眠可,二便调。查体:咽不红;双肺呼吸音粗;心、腹未及异常。舌脉:舌淡,苔白滑,脉弦。
中医诊断:咳嗽。辨证:寒饮伏肺。
西医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
治法:温肺化饮。
处方:姜辛夏枣五味子汤加减。干姜6g,细辛3g,清半夏9g,五味子9g,茯苓9g,炙紫菀15g,炙款冬花15g,麸炒枳壳9g,炙甘草3g。4剂,日1剂,水煎服。嘱煎药时加大枣3枚。
二诊(2015年12月31日):症减,遇冷及活动后咳嗽,有痰,黄涕,上方加辛夷(包)9g,4剂,日1剂,水煎服。
按:
本案为寒饮内伏、肺气壅遏之证。入夜之后,阳气衰减;寒饮之邪,性质属阴,故而夜咳为甚。姜辛夏枣五味子汤为李师治疗寒饮常用方剂,仲景古训“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姜、辛、夏三者,辛开苦降,温散水气;五味子、大枣,甘缓而收;配合应用,散收相合。茯苓、甘草,合取苓甘五味姜辛汤之意,温肺化饮、健脾澄源。
附一:李燕宁教授辨小儿痰的经验撷述
小儿痰量的判断上,因小儿气道发育不成熟,故气管内分泌物不易排出,咯痰不爽,因而不易判断痰量的多少。临床上李师依据症状和肺部体征进行判断:
(1)咳嗽数声咯痰,以干咳为主,听诊偶可闻痰鸣音者为痰少。
(2)咳嗽带痰,咳声重浊,听诊可闻及散在痰鸣音者为痰中。
(3)因痰致咳,喉中痰鸣,听诊闻两肺满布痰鸣音者为痰多。
附二:李燕宁教授治疗咳嗽化痰选方用药经验撷述
咳嗽,咳与痰常并见,需选化痰药物,李师常将化痰之法分门别类,具体包括:
(1)宣肺化痰:用于肺气失宣伴表证者,可选止嗽散、三拗汤等方,药如前胡、桔梗、麻黄。
(2)温化寒痰:用于痰饮内停者,可选苓甘五味姜辛汤、三子养亲汤、苓桂术甘汤、理中化痰汤、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等方,药如半夏、厚朴、陈皮、白芥子、白前、桔梗、杏仁、百部、紫菀、款冬花、莱菔子、细辛。
(3)清肺化痰:用于肺热壅盛者,可选清气化痰丸、清金化痰汤等方,药如前胡、枇杷叶、瓜蒌、白前、马兜铃、葶苈子、浙贝母、天竺黄、鲜竹沥、胆南星、射干、竹茹、郁金。
(4)润燥化痰:用于阴虚肺燥者,可选贝母瓜蒌散、蒌贝二陈汤等方,药如橘红、紫菀、沙参、麦门冬、天门冬、川贝母、百合、天花粉、芦根、玉竹。
(5)敛肺化痰:用于久咳不愈,痰不易出者,可选九仙散、五味子汤等方,药如五味子、杏仁、橘皮、白果等。
(6)理气化痰:用于痰湿、痰涎壅盛,易于咯动,喉中痰鸣者,可选二陈汤等方,药如陈皮、半夏、枳实、枳壳、车前子等。
(7)降气化痰:用于表证已除,气机壅滞伴喘者,可选苏子降气汤等方,药如半夏、紫苏子、葶苈子。
(8)益气化痰:用于疾病后期,动则汗出,面色苍白者,可选六君子汤等方,药如党参、茯苓、白术等。
(9)解痉化痰:用于痉挛性、初期阵咳者,可选喉科六味汤等方,药如僵蚕、钩藤。
(10)软坚化痰:用于痰成块、难咯者,可选海蛤二陈汤等方,药如牡蛎、海蛤粉、皂角等。
(11)祛除风痰:用于风痰壅阻者,可选半夏苍术汤等方 ,药如白附子、僵蚕、南星、皂角等。
(12)消食化痰:用于食积痰阻者,可选曲麦二陈汤、保和丸、越鞠丸等方,药如莱菔子、槟榔、枳实、金荞麦等。
附三:李燕宁教授治疗咳嗽调理气机经验撷述
咳嗽病位主要在肺,肺主气,而咳嗽病机为肺气失宣。因此,李师认为,治疗咳嗽,必须“调气”,具体包括:
(1)利肺气:肺主一身之气,治咳必调气。咳嗽多有痰,痰之成多因于气,勿见痰治痰,治痰必理气,气行则痰消湿行,痰去则嗽平。
(2)调肝气:和解少阳,疏肝理气。少阳居半表半里之地,主转输阳气。少阳胆腑依附于肝,与肝表里相连,可通达表里内外,外可从太阳之开,内可从阳明之合。开则为阳,合则为阴,故为枢机。咳嗽的病理机制终究由乎气病——肺气上逆。在气机方面,肺与肝关系最为密切,《万病回春》载“从来咳嗽十八般,只因邪气入于肝”,二者相互配合,共司气机升降,主气在肺,调气在肝,常加柴胡、黄芩、半夏等,取其和解少阳、通利枢机、疏肝理气之意。
(3)通腑气: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肃降有度,则大肠传导正常;肺气不能清肃下行,则逆而为咳喘,易使肠腑传导失司,大便难行;腑气不通,又使肺气不利,咳嗽更甚,故治疗咳嗽必须注意通腑,宜通便止咳。咳嗽一病,即使实喘,亦有其虚,故不宜峻下,否则愈下愈虚,使病情加重;可润下,如冬瓜仁、火麻仁、杏仁、瓜蒌。若喘象明显,汗出较多,酌加白芍、生黄芪等益气养阴通便。
附四:李燕宁教授辨用麻杏石甘汤经验撷述
李师善用麻杏石甘汤,辨病与辨证结合,灵活化裁、配伍,可用于治疗多证。表寒明显者,麻杏石甘汤中麻黄用生麻黄,或者生麻黄、炙麻黄各等量;病在肌表,发热为主者,麻杏石甘汤加柴胡、葛根,以解太阳、少阳、阳明三阳之表;病在咽喉,咽喉红肿或疼痛,伴有咳嗽者,麻杏石甘汤加僵蚕、蝉蜕以利咽止咳,即合升降散之意;病在气管,听诊可闻及干啰音,咳嗽为主者,麻杏石甘汤加陈皮、半夏以止咳化痰,即合二陈汤之意;病在肺,听诊可闻及固定中细湿啰音,咳喘为主者,麻杏石甘汤加紫苏子、葶苈子以降气化痰平喘,即合葶苈大枣泻肺汤之意。
临证对于便稀者,常易石膏为薏苡仁,即麻杏苡甘汤,辨用之法,同前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