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婴幼儿观察:从养育到治愈
- 施以德主编
- 3811字
- 2021-09-18 15:40:18
婴儿感知世界的形态
婴儿观察的经历让我体会到婴儿从出生之时就有情绪感受,这些感受会持续存在,只是难以回忆起来。婴儿渴望他人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并做出与其情绪状态一致的回应。初生婴儿拥有识别养育者情绪(包括养育者未觉察到的情绪)的能力,并能够做出回应。婴儿体验到情绪,但因语言功能的不成熟,无法运用语言表达,也无法借助语言工具对自己的体验进行思考和整合。初生婴儿经历的一切在他的世界没有被命名,这增加了婴儿世界的无序与混乱感。养育者用语言描述婴儿的情绪感受,帮助婴儿理解自己正在经历什么,有助于婴儿应对困难,理解自己的内在和外在世界,进而扩展理解他人的能力,形成自身的性格特点。
朱迪思·拉斯廷(Judith Rustin)在《婴儿研究与神经科学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拓展临床技能》(Infant Research & Neuroscience At Work in Psychotherapy:Expanding the Clinical Repertoire)(2013)中引用了保罗·麦克莱恩(Paul MacLean)博士的三重脑理论,并结合毕比、拉赫曼(Lachmann)、斯特恩等人的理论做出如下阐述:三重脑中,婴儿来到这个世界时就拥有完全发展成形的爬行脑和情绪脑。情绪脑又称边缘系统,被认为是大脑中负责情绪加工,以及“解读”并调节与分离和依恋相关情绪的部分。这些大脑发展出来的部分给婴儿装备了足够的能力,用于加入并调节与主要照料者之间的互动性交流。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情绪脑或边缘系统在出生时就已经发展出来,但外显记忆所需要的边缘系统的这个部分——海马,在晚些时候才会成熟起来。没有海马,就没有脚手架来搭建外显记忆。边缘系统不同的部分在成熟度上的差异,可能解释了婴儿为什么在生命的头几年能够拥有完整的程序及情绪记忆,却缺乏外显/象征记忆。新皮层是最新发展的部分,同时也是人类大脑最大的一个部分。这部分负责高级功能,如说话、推理、写作、决策、意识、判断等。爬行脑和情绪脑从一出生就已具备完整功能,而新皮层则不同。大脑的这部分在人出生后的头三年里呈指数级发展,并终身持续发展。
朱迪思·拉斯廷的这段论述清楚地表明,婴儿从出生起就有感受情绪的能力,并能够与照料者互动,根据照料者的状态改变回应的方式。这些体验会被记住,只是很难回忆起来。我在笑笑断奶后2个月时感受到的信息,也再次印证了婴儿的情绪体验被“记住了”。
而我在另外一个家庭的观察(在另一个观察小组里观察的家庭),则证明了婴儿从出生开始就拥有情绪感受。若若出生后的第2天,我在病房里见到他。若若睡在小床上,妈妈则躺在病床上休息。若若睡得很熟,大约过了20分钟,他突然皱起眉头,之后咧开小嘴,哇地哭起来,好像很恐惧。妈妈躺着说道:“若若,妈妈在这儿呢,在这儿呢,不怕。你又害怕啦?昨天突然把你从妈妈肚子里拿出来,你一定吓坏了。”若若又平静下来睡着了。过了十几分钟,若若与妈妈又重复了一次这个过程(若若是剖腹产,由于一些意外情况,妈妈突然接受了手术)。邻床的妈妈前一天也经历了剖腹产,诞下了一名女婴,这个小家伙待上一会儿便大哭一场,护工抱着,妈妈试着哄她,都难以安抚。若若的妈妈建议邻床的妈妈也试着对宝宝讲这句话,那个小宝宝在听到妈妈对她这样讲以后,果然也安静了下来。如果若若两次听到妈妈讲同样的话安静下来只是巧合,那么邻床妈妈之前的安抚都难以让宝宝安静下来,讲了同样的话,宝宝便安静了,这第二个例子足以证明,宝宝们都体验到了出生经历的痛苦,他们在这种痛苦中挣扎,却不知道自己正在经历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结束,为什么现在就和以前不一样了?当妈妈理解到宝宝痛苦的经历和害怕的感受,并命名了这些感受时,宝宝由此知道了自己的经历叫作“出生”,自己不在妈妈肚子里了,但妈妈还在身边,他只是感到害怕了,而妈妈告诉他不用怕。妈妈不断地重复这句话,让若若重复体验到安全,体验到自己是被照顾的、被理解的。
另外,我推测婴儿对他人情绪的感受能力异常强大(尤其是生命的头三四个月),这时由于认知能力的薄弱,感受力不受思维干扰,因而能够更加清晰和细致地体验到感受。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吃一道美味菜肴时,如果你想细细地体会其中的滋味,你可以闭上眼睛,慢慢地体味初入口时的味道、舌头的感觉、咀嚼时的口感、吃下后的回味。这会儿越是不思考,越能体会其中的丰富与层次。对我们成人来说,让大脑安静一会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婴儿的新皮层尚未充分发展,不受推理、判断等思维的干扰,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养育者自己都未觉察到的情绪。思维功能的薄弱也让婴儿无法知道他感受到的是什么,不能归纳整理,有序存储他所接收到的信息。他感受到的更像是一堆堆零乱的碎片,他需要有人告诉他,他观察与体验到的都是什么,之后他再一点点地将这些观察、体验与名字联系起来,最终整合,形成有序的世界。随着婴儿大脑新皮层的发展,认知能力在提升,感受性随之降低。
婴儿认知能力的不完善与回应方式的简单让我们误以为他什么都不知道。就好像你一直和一个人讲话,他一句也不回应你,你和他讲一天,他都没回应你一句,于是你很容易由此得出结论,他没听到你讲的任何话或是听到了也不理解。这样的误解影响着养育婴儿的方式,它容易使人们放弃思考婴儿在想什么,他经历的事情可能会引起什么情绪,养育者如何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安抚他。如果养育者确定婴儿可以细腻地感受到一切,只是不能讲出来,那么养育过程就会更加尊重婴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更多地考虑婴儿的感受,并帮助他们认识和处理情绪。这不仅可以避免婴儿长时间的哭泣,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内心感受,降低焦虑和恐惧感,提高安全感,提高情商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等。
从对笑笑4个月零3天时的观察中可以看出,婴儿真切地感受到了养育者的情绪,并受其影响。
笑笑中午只睡了一小会儿,保姆显然有些挫败。笑笑看着保姆的脸,当保姆的语气变严厉时,他脸上立刻严肃起来,保姆继续假装严厉地说他不睡觉时,他撇起小嘴,好像要哭了。保姆停下了,他也停下了,继续盯着保姆。保姆冲他笑了,他看了一会儿,好像仔细确定保姆是真的笑了,两三秒后,也随着保姆笑了起来。保姆很满意地回头对我说:“这孩子可知道说了。”
笑笑感受到了保姆因挫败而产生的愤怒,难过地几乎要哭了,接着观察到保姆笑了,他并没有马上笑起来,而是停顿了一会儿,继续观察保姆,直到他似乎确认了,才没有负担地笑了起来。整个过程中,笑笑识别了保姆的不同情绪状态,并随着保姆的情绪变化而产生了不同的情绪。
有些即使是养育者自己都没有觉察到的情绪,也会被婴儿感知到。而家庭环境与人员的变化,时常被认为婴儿并不太关心,也和婴儿没有太大的关系,然而事实上这些对婴儿的影响远超我们的想象。如果我们成人的感受灵敏度是放大镜,那么婴儿的感受灵敏度则更像显微镜。以下是若若出生后2个月零10天的记录。
妈妈显得有些疲惫,她抱着若若,拍他的力气明显比平时重了许多,对此,妈妈好像毫不知情。一面拍着一面对我讲:“他姥姥姥爷昨天晚上7点多回老家去了。他们刚走,若若就大哭起来,我怎么哄都没用,他哭得很大声,很伤心,直到最后睡着了。他很少哭的,他好像知道姥姥姥爷走了。他平时早上都是睡到九十点钟才醒,昨天早上7点半就醒了,而且很久都不睡。”妈妈今天简直是在摇晃若若,而不是平时的轻轻悠动他。若若微微地皱着眉头盯着妈妈,好像想得到点什么答案。妈妈继续说:“这孩子今天怎么就不睡了呢?要是以往早就睡了,他一般醒1个多小时就会睡了,今天怎么哄都不睡。你看他都困了,一直揉眼睛呢。”
姥姥姥爷离开前,若若便已经感觉到家里要发生变化了,当天早上,他早早地起了床。两位老人离开后,若若连续几个晚上都在他们离开的那个时间哭泣,很明显是因为到了那个时间,他再次感受到了离别的痛苦。那两个他喜欢的人不再出现了,怎么也找不到了。他既想念又感到失落和难过,却又无法讲出来,只能哭泣。这些对他来说难以言表的感受,只能被转化为悲伤无措的哭泣——他还能做些什么呢?由于表达方式的局限,他难以把内心的痛苦清楚地讲出来。他也无法告诉妈妈,她拍他拍得太用力了,他觉得那样不对,跟以往不一样。姥姥姥爷的离开让妈妈也缺少了巨大的支持,她必须一个人照顾宝宝,这也让她感到失落与焦虑。若若对姥姥姥爷的离开产生的不适应也让妈妈焦虑,而妈妈的焦虑又影响到了若若。
一周后,妈妈告诉我,若若晚上不肯在小床上入睡,要妈妈一直抱着,抱上几个小时。妈妈一面跟我讲话,一面用力地前后推动小车,试图让若若睡觉。若若躺在小车里,盯着妈妈,用力地揉揉眼睛,又继续盯着。一会儿转向另一侧,看着小车的侧壁,又伸着两只小手让妈妈抱。妈妈说:“我悠会儿,你睡吧。”看到妈妈的拒绝,小家伙委屈地撇起小嘴哭了起来。妈妈有些无奈地把他抱了起来,从客厅到卧室来回走着,眼睛望着远处。若若似乎很害怕也会失去妈妈,他要看着妈妈,以免她也消失了。他感觉到妈妈变得有些不一样,她的动作力度有些大,不再是他习惯的那种温柔。妈妈也不再全心全意地关注他,好像妈妈已经离开他了,他不得不努力争取更多的关注,焦虑的小家伙要得到更多的拥抱才能感到安心,他试图抓住妈妈的注意力,抓住妈妈的爱。
若若以不能入睡的方式表达他的不适应和焦虑。事实上,婴儿因为表达方式的局限,很难讲出他的情绪感受,过度强烈的情绪不得不另寻出路,身体便承担起处理情绪的工作。有时,婴儿会以大量吐奶或湿疹的方式表达他们内在的痛苦。笑笑6个半月大时,妈妈出差了一周。一周后,笑笑原本光滑的皮肤上起了很多红色的疹子。而之前他的状态很好,没有起湿疹。也许这些湿疹表达的是见不到妈妈的伤心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