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中期鲁昭公二十年的一天,在鲁城曲阜的一个阙(平民区)里,在人们熟悉的那棵大杏树下,一所平房中传来朗朗读书声。消息传开,人们才知道这是阙里的博学之士孔子开办的私学。
最令大家欣喜兴奋奔走相告的,是这所私学收学生不分贫富贵贱,穷人家的孩子也可以入学。孔子贴出告示:凡欲求学者不分贵贱,只需要提供一点小米作为学资。孔子兴办的私学就这样在穷人们的祝贺中开张收学生了。
孔子创办私学以前,教育是贵族和上层统治者的特权,“学在官府”、“不下庶人”,文化教育完全为官方控制,一般平民百姓没有经济能力也没有机会读书上学。春秋时国家权力下移,先是由周天子转到诸侯国君,又下移到卿大夫,最后甚至卿大夫的家臣操控了大权,这就是史书所说的“陪臣执国命”。最开始周王的话诸侯不听了,接着诸侯的话卿大夫不听了,最后竟然发展到卿大夫管不了家臣。国家权力下移导致战乱纷争,官府权威丧失,赋税收入减少,维持“官学”所必须的社会资源没了,“官学”已经没有财力继续维持,这为私学产生创造了条件。
鲁国被称为“礼乐之邦”,王室乐队曾是国君权力和威严的象征,每逢重要活动都要奏乐表演。吴国公子季札来鲁国观乐时,曾叹为观止。但这支王室乐队因为缺少经费解散了,成员集体下岗,乐师纷纷离开鲁国,到其他国家去谋生。大师挚到了齐国,亚饭干到了楚国,三饭缭到了蔡国,四饭缺到了秦国,负责打鼓的方叔跑到了黄河之滨,摇小鼓的武跑到了汉水边,少师阳和击磐的襄跑到了海边。代表国家的乐队都解散了,看来春秋时期官学解体的情况有些严重。
孔子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也看到社会的需求,感到与其在季氏手下当个小官混资历,不如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干实事。于是向季氏辞职创办私学,力倡“有教无类”办教育,开启平民教育的尝试。季氏这些年虽然没有重用孔子,但很赞赏孔子的才能,不但没拦着,还送来了四百斛米表示支持,孔子很是感激,对季氏的评价加分不少。
孔子在平民区设坛讲学、广收弟子。门徒不分贫富、不分贵贱、不分老少、不分国籍。学生来自不同的阶级和阶层,有出身奴隶主贵族的,有穷居陋巷的,有奴隶出身的,甚至有曾为大盗的。有齐、鲁、宋、卫、秦、晋、陈、蔡、吴、楚、郑、等诸候国的学生。
孔子设坛讲学的消息不胫而走,前来拜师求学的人越来越多。
这天,鲁国三桓家族之一,孟僖子大夫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向孔子拜师,献上了二十只又肥又大的贽雉,行三拜九叩之礼。孔子高兴地还礼收徒,心想,我这一炮算是打响了,三桓家族老三来送粮食,老大来做学生,这是要火的节奏吗。
孟僖子大夫病重临死前,告诫儿子孟懿子:“孔丘是圣人的后代,他的祖先弗父何本来应该做宋国的国君,却将君位让给了他的弟弟。他的家族传到正考父时,正考父先后辅佐宋国三朝国君,恭谨俭约。我听说圣人的后代,即使不为世所用,也必定有才德显达的人。我过世之后,你一定要拜他为师!”孟懿子听从父亲的遗训,带弟弟一起求学孔子。
同是在这一天,奴隶出身,靠打柴、放牧、架车、抬轿为生的冉耕,也来向孔子拜师,他没带什么见面礼,孔子欣然接受了这个学生。冉耕,字伯牛,鲁国人,此时已经二十三岁,为人和蔼而有气质,善于待人接物。接着,颜路、闵损又来拜师。颜路,字无繇,曲阜城人,此时已经二十四岁,为人仗义豪爽。闵损,字子骞,家亦在曲阜城,距阙里不远。他年龄最小,刚刚十五岁。
闵子骞被后人写进“二十四孝”故事。闵子骞母亲早死,父亲续娶,又生了两个男孩。继母偏心,给他两个弟弟做的棉衣里是纯的绵绒,而给他做的棉衣里则是蒲苇。严冬季节,闵子骞和父亲出去干活,冻得直打战,干活也不行。父亲以为他偷懒,便发怒打他的后背,结果里面的蒲苇被打了出来。父亲恍然大悟,立即带他回家,质问他的继母并要休妻。闵子骞哀求道:“爹爹!不要让娘离开,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啊。”意思是现在不过我一个人穿得单薄一点,但继母一旦离开,我们三兄弟都会受冻挨饿的。闵子骞因此成为传颂千古的大孝子。
又过了不久,被称为“卞之野人”食黎霍,百里负米养老母的子路,帮母织布三年不生火做饭、十年不制作衣服的曾参,憨厚朴实、乐学上进的平民青年樊迟,家累千金的大商人子贡,先后成为孔子的学生。大家地位平等、亲如兄弟,享受孔子的谆谆教诲。
孔子办学,教学内容很广泛,主要是“礼、乐、射、御、书、数”等实用知识与技能。既有人文学科的道德养成和艺术修养,如礼、乐,亦有当时贵族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如射、御、书、数等。
礼是指周礼,教礼的目的是为了帮学生养成高贵的品格和气质;乐,包括音乐,还涵盖文学、舞蹈,教“乐”是为了提高学生文化品味;射指射箭,冷兵器时代的必备技能;御是指驾车技术,古代的战场和生活中都用到;书是指书写,涵盖识字、阅读等内容;数是指算术,包括记账、丈量等。
孔子的私学堪称春秋时期最有名的民办大学,跟着孔子学好了,不用担心前途问题。孔子的学生很受欢迎,各诸侯国都愿意聘用孔门弟子。孔子的弟子曾西华很有外交才华,鲁国政府就委任他为大使出使齐国;子贡能言善辩,亦曾出使各国,有子贡救鲁的故事;子路、冉有担任季康子的家宰,帮助处理政事,相当于后来的翰林。
各地方城市聘请孔子学生的就更多了。比如,子游做过武城宰,;季康子想聘请闵子骞做费城宰,但却遭到闵子骞的拒绝。子路就介绍自己的同学子羔去做。
孔子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和弟子们却“忧道不忧贫”,不担心贫穷,只担心道义得不到推广。对于自己的学生,孔子很自信,他表扬冉雍说:“雍也可使南面。”意思是说,冉雍的能力可以做一个诸侯国国君,而这个冉雍是个典型的“贫二代”。很多平民子弟通过学习,德能精进,堪当大任。
孔子的弟子极力传播孔子的思想,维护老师的面子胜过维护自己的面子。鲁国的大臣叔孙武叔对子贡说:“子贡贤于仲尼。”子贡立即反驳:“心中的知识就像房屋的围墙,我的围墙只到肩膀,因此人们都能从外面窥见房屋的美好。可我老师孔子房屋的围墙有几丈高,一般人连门都找不到,也进不去,在外面也没法看到里面宏伟的建筑。”
曾做过单父邑宰的陈子禽对子贡很是佩服,对孔子却不怎么感冒,有一次他对子贡说:“您是谦虚过头了吧,我看仲尼还不如您贤能呢”。子贡急忙反驳:“君子从一句话就可以看出说话者的聪明或愚蠢,所以说话不可不谨慎。我老师孔子高不可及,就像天是不能通过阶梯登上去一样。如果我的老师能掌权,当上国君或者是卿大夫,就能建设和谐社会,引导百姓奋勇前进,安抚百姓心悦诚服,发动百姓同心协力。这样的人生也光荣,死也哀荣,谁能比得上他呢。“听子贡这么一说,陈子禽后来就拜孔子为师,并且成为七十二贤人之一。”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后来成为评价孔子的名言。
孔子设坛讲学,没想到带动兴办私学之风的兴起,一些从官学下岗的学问家纷纷兴办私学。鲁国乐师师襄子、郑国学者苌弘等人都兴办了私学,收徒授业。平民子弟通过这些文化大师的“培训班”,学会了文化知识和技能,掌握了本领,成为上层人士。孔子有时还到其它私学去当学生。
郑国人邓析创办的私学堪称当时的“律师速成班”,专门教人打官司,结果合格的律师没有培养几个,倒是培养出一批颠倒黑白的“讼棍”在郑国横行;鲁国知名学者少正卯,也创办了一所学校,不象孔子一样从社会需要出发讲礼、讲仁,而是专门讲时髦的内容,与孔学错位竞争。
由于孔子的学校是“来者不拒,去者不止”,学生们来去自由,经常有学生被少正卯的学校吸引,跑到少正卯那里去听课,导致孔子的学生“三盈三虚”,有三次学生们快跑光了。最严重的一次只有颜回没有跑,陪孔子守着空荡荡的教室,两人暗自神伤。孔子进行了反思调整和改进,最终还是凭着对学生对社会负责的施教方法,凭借影响学生身心的个人魅力,使学生们又跑了回来。
孔子注重“因材施教”,同一个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回答方法,让学生听得进去,理解深刻,乐于实践。所以孔子学堂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颜回“问仁”,孔子根据对颜回学习理解力一般的印象,回答道:“克己复礼就是仁。大家都做到克己复礼,天下就归于仁义了。为仁需要自己恭行,而不是寄希望于别人。”颜回再问:“请举例说明。”孔子回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对不合乎礼仪的事不去看,不去听,不去说,更不要去做。
子贡问仁,孔子回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子贡是儒商,能赚钱又有外交才华,经常在不同国家活动。针对他的特点,孔子教诲他每到一个国家去,就跟那个国家的贤大夫学习,同时与有仁德的士人做朋友。
等冉雍“问仁”时,孔子的回答直奔核心:“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孔子对冉雍强调了“仁”的核心“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冉雍是一流的学生,孔子就把最核心的、更高层的东西直接告诉他。
最有趣的是司马牛“问仁”,孔子的回却是:“仁者其言也讱。”意即仁者有话要慢慢说,不要急躁。原来司马牛这个人“多言易躁”,所以孔子教他说话不要太急躁。司马牛被孔子的这个回答弄糊涂了,就又问:“其言也讱,斯谓之仁乎?”意思是,说话慢一点就算仁了吗?孔子回答:“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事情做起来难,说起来也难,所以要慢慢表达明白。
孔子提倡“仁、义、礼、智、信”的理念,是生动活泼的生活状态和人生实践,高扬人文理想,充满人生智慧。“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坚持自立与立人,引导学生学思结合、循序渐进、言行一致,体现了高超的教学艺术。孔子兴办私学,不仅把教育普及到民间,而且还通过师徒讲学、传道,传播优秀文化,开拓出文化新局面。“百家争鸣”的时代就此拉开了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