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关系假设的建立与描述

儿童学习社会化发展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笔者前期对国内外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大量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对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社会化诸因素进行了详细阐述,本节主要对诸影响因素之间形成的假设性关系进行细致剖析。

一 家庭维度影响因素之间的假设关系确立

就家庭维度而言,本书主要探讨了家庭背景、家风和教养观三个方面,详细描述了家庭背景、家风、教养观和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社会化的中介变量之间的关系假设,包括:家庭背景与家风之间的关系假设、家庭背景与教养观之间的关系假设、家庭背景与学习态度之间的关系假设,家风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假设、家风与学习态度之间的关系假设,教养观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假设、教养观与学习风格之间的关系假设等。

(一)家庭背景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假设

1.家庭背景与家风之间的关系假设

德·格拉夫等人认为,来自高社会地位的父母能够给孩子提供较多特权,使其完成较高的教育。家庭背景相对较差或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的家庭进行文化活动的时间相对较少,家庭环境并不能够为子女提供较多的文化资本。那些家庭背景好或社会地位高的家庭的孩子即使父母不参与文化活动,由于总是处于教育场域之内,他们也能享有较多的特权。在家庭背景和文化活动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关系。对于那些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父母,情况看起来有些不同。他们一般持有较低的教育标准、较少的教育知识。因此,这些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父母,相对外在于教育场域。家庭背景与家庭文化活动的多少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能够整体体现一个家庭的家风。留守儿童所处的家庭背景相对较差或社会地位相对较低,他们的家庭文化氛围、教育观念可能没有那么的完善,不利于儿童的学习社会化。

2.家庭背景与教养观之间的关系假设

现阶段,我国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教育观念落后,将严重影响到儿童的家庭教育。戈耶特(Goyette)和谢(Xie)认为家庭经济地位与子女教育期望呈现正向相关性。杨卉认为流动儿童父母的文化能力能够获取和谐的家庭文化氛围。[66]高文化资本的家庭可为孩子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能为孩子的学习提供有效的辅导。而低文化程度的家庭,无法给孩子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也不具备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农村家长大多数把孩子的教育责任转移到学校身上,从而导致农村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严重脱节。

3.家庭背景与学习态度之间的关系假设

家庭背景不同,为其子女争取优质的教育机会(如体制内的重点学校和市场提供的教育服务)也就不同,重点学校集合了优秀的师资和生源,不仅直接影响儿童学业成就的差异,还通过教师和同伴影响其学习态度和行为,从而对儿童的学业成就和下一步教育机会的获得产生影响。郭三玲认为,长期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其课堂注意力难以集中、听课效率明显低于其他儿童,极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而影响学习。[67]唐林兰基于系列个案研究,指出由于家庭背景关系,大量留守儿童正面临着一系列以教育问题为核心的生存发展问题。[68]徐礼平等人在《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与心理韧性现状及其关系分析》中提出,留守儿童在心理安全感、人际安全感及总体安全感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严重缺失,致使其学习态度不端正、逃课次数过多等现象尤为显著。[69]

(二)家风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假设

1.家风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假设

家风对认知发展的影响是长期的、渐进的,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促进儿童的学习动机达到其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动机是心理结构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易受到社会性因素的影响。发展心理学领域及社会学领域均非常重视环境因素对动机取向的塑造性。陈奎熹在《现代教育社会学》中指出家庭影响子女教育的中介因素有:家庭气氛、父母之教育态度、父母之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家庭教育价值取向、家庭语言类型、家庭物质条件。骆风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家庭教育研究进展述评》中认为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关心、爱护、帮助和启迪,能从各个方面促进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发展的积极性。[70]黄河清指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教育系统中两个互相联系又各自独立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良好开端,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71]宗秋荣运用素质教育的观点提出了家庭教育可有效促进孩子的学习动机。[72]家庭是儿童发展和成长的微观环境,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发展,也是学校教育的依托点和基础。因此,整个家庭的家风与儿童的学习动机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

2.家风与学习态度之间的关系假设

家风是家庭整体价值观念的重要体现,对于家庭成员的态度具有重要的影响。有学者认为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无能力辅导儿童的学习,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73]龚君通过调查表明:离异家庭中学生的总体学习态度显著差于非离异家庭中学生[74],从父母矛盾的不同激化程度来看,父母矛盾越激烈,其子女学习态度越有问题,越趋向于消极。父母之间的关系、父母对子女的关心与否及父母对待子女学习的态度均会影响到其子女的学习态度。

(三)教养观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假设

1.教养观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假设

教养观是家庭内部对子女教育所持的整体的价值观念,良好的教养观念对于子女的学习动机具有一定的激发作用。我国学者闫淑华对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学习状况进行研究后发现,父母的温暖理解与高中生的学习动机之间存在正相关。[75]张登印等指出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的学习动机存在一定的关系。[76]沈涛在研究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学习动机的影响时,发现父母良好的养育方式可以使子女的学习动机朝着积极、主动、稳定的方向去发展。[77]张敬培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与个体的学习愿望、主动性、情感、理想等都有显著的相关性,进而影响到个体的学习动机及学习效果。[78]刘丽群指出,在学困生的家庭教育中,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采用的是“高压”政策[79],在家庭教育中缺乏良好的民主氛围,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动机。

综上所述,学者们在研究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动机关系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体学习动机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学习动机的影响作用不一致。

2.教养观与学习风格之间的关系假设

个性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组合,经常以个体某些特定的活动方式或倾向表现出来。学习者的个性类型与其学习风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个体个性的塑造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唐炜玮等人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学习风格的关系研究》中指出,父母教养方式可以通过影响学生的认知影响学习风格。[80]刘利强经过调查发现,由于人的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家庭教养观、学校教育不同,就使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和行为方式形成了千差万别的个性差异。[81]大量的研究已表明,父母教养观与学生学习风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二 学校维度影响因素关系假设的确立

就学校维度而言,本书主要探讨了教学资源、校园人文、教师效能及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社会化的中介因素之间的关系假设,包括教学资源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假设、教学资源与教师效能之间的关系假设,校园人文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假设、校园人文与学习态度之间的关系假设、校园人文与学习风格之间的关系假设、校园人文与教师效能之间的关系假设,教师效能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假设、教师效能与学习态度之间的关系假设、教师效能与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假设、教师效能与学习风格之间的关系假设。

(一)教学资源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假设

1.教学资源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假设

教学资源,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创造的教育知识、教育经验、教育技能,以及教育投入、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文化设施等。教学过程服务是教学资源设计与建设的初衷,其内容的丰富性、质量的有效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均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冯吉芳提到,英语学习资源与英语学习动机具有正相关关系。[82]胡咏梅研究发现,学校资源的配置与学生学业成绩具有正相关关系[83]。沈赫赫等人提出学校教育资源中经费和学校的软硬件设施与外部学习动机成正相关关系。[84]

2.教学资源与教师效能之间的关系假设

教学资源是为教学服务的所有资源的总和,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势必要受到教学资源的影响。齐备的软硬件设施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效能,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技能能增强教师对教学的自信心。充足的教学基金能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教师自身素质越高,教学效能就会随之提升。良好的教学资源能够很好地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创造性。规范优秀的教学案例为教师提供所需的优秀教学资源,有助于满足教师对案例教学的需求,提高案例教学资源应用的有效性。因此,教学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教师效能。

(二)校园人文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假设

校园人文主要指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学风、校风和政策等,是一种精神形态的学校环境。它影响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历史上孟母择邻而居就是最有力的佐证。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人文环境对学生个人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校园人文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假设

留守儿童深受校园环境影响,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留守儿童基本的情感需求。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认为,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高层次的需求才有可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只有满足了留守儿童爱的基本需求之后,才能有效地激发留守儿童学习的动机。吴艳等人提到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成个体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反映个体的人际交往的能力,[85]初中生对学习产生负面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师生关系。优良的学风和校风会给学生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与学习氛围,个体在和谐的校园文化中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习动机也会在和谐的校园文化中得到进一步的激发,使其达到良好的动机水平。由此可见,校园人文环境是影响留守儿童基本情感需要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影响其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

2.校园人文与学习态度之间的关系假设

学校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场所,而作为校园人文中的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影响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背景。师生关系作为儿童生活中的一种重要人际关系,不仅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情绪、自我概念等方面的发展,而且对小学生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都有重要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发展和减少学生问题行为的关键因素,它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学业的提高、智能的培养,以及身心的全面发展。学习是受个体内部支配的,当留守儿童的情感状态不佳时,情绪浮动较大、焦躁不安,学习态度自然而然会受到影响。

3.校园人文与学习风格之间的关系假设

学习风格体现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一致的、持久的行为倾向。学习风格的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既有来自生理、心理和知识结构的内部因素,又有来自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校园人文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学习风格的外部环境因素之一。校园人文是留守儿童长期浸润的文化氛围,或多或少会受到这种精神力量的熏陶,逐渐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风格。因而,校园人文以学习风格为中间变量作用于留守儿童学习社会化。

4.校园人文与教师效能之间的关系假设

教师作为主观个体,必然要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校园环境是教师长期的工作场所,教师同学生一样会受到校园人文环境的感染。教师与同事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热情,对教师效能的发挥有一定的影响。学校的学风、校风同样会影响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良好的育人氛围会增强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另外,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人性关怀和激励机制会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李少伟等人指出学校环境直接影响师生工作和学习的效率。[86]优美的学校环境使人心旷神怡,情感得到净化,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兴趣爱好得到生发。因此,校园人文会潜移默化地作用于教师的工作热情,进而影响教师效能的发挥。

综上所述,校园人文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风格以及教师效能。

(三)教师效能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假设

教师效能主要指教师知识、教师信念和教师自我效能感,其中教师知识主要指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和对学习者的了解知识,教师信念是指对教育、学生及学习的看法,教师自我效能感则是教师对于自身能力高低的自我知觉力。

1.教师效能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假设

教师是留守儿童学习的指导者,教师的知识水平、对待留守儿童的态度以及自我教学能力的判断和自信力都会影响留守儿童学习的热情。[87]徐鹏等人提到师生关系、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教师的个人魅力及教师的教学行为均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88]。王彩琴在《罗森塔尔效应和语言学习效率的关系研究》中提到,罗森塔尔效应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能力或行为的信念影响其对学生的期望,而学生通过感受教师的热爱和期望变得更加自尊、自信、自强,从而使教师的期望(转)变成学生的现实表现。[89]可见,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态度等多方面因素会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产生影响。

2.教师效能与学习态度之间的关系假设

学生的学习态度,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与特点及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陈克鑫提到课堂学习效率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待教学、对待学生的态度。巴特林娜研究认为,学习态度与教师的个性特点和活动方式以及学生的特点有关。如果留守儿童感觉到被教师冷落或误解,会形成自卑心理,失去学习信心,表现在学习上就是态度不端正、积极性不高。

3.教师效能与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假设

教师是教育活动中与学生直接接触的主体,其一言一行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芳提到,教师的通用能力、职业能力、知识水平、职业意识都与学习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90]由于留守儿童的特殊性,更多的留守儿童处于情感饥渴状态,故大多具有明显的“亲师性”,极易对老师产生依赖心理及不同程度的仰慕心态,儿童会在学习过程中不自觉地模仿老师,因而,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信念和自我效能感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产生直接影响。

4.教师效能与学习风格之间的关系假设

教学风格是环境因素的重中之重,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风格的形成和发展。杨立刚在《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学习风格的相关性研究》中提到,学习风格的形成既有来自生理、心理及知识结构等内部因素影响,又受到来自学习环境、教学模式、策略以及教学风格等外环境因素的影响。[91]留守儿童对教师的崇拜和模仿,使得自身的学习风格与教师的教学风格趋于一致性。教师效能是影响学习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并且通过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等中介因素,间接地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社会化过程。

三 社会维度影响因素的假设确立

就社会维度而言,本书主要从政策机制、社会风气两个方面,对政策机制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政策机制与教育资源之间的关系和社会风气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社会风气与学习态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假设。

(一)政策机制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

政策机制对学校各项工作有一定的导向作用。郑海芳指出,社会支持会给人们提供物质和精神保障,增加人们的喜悦感和归属感,初中生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学习行为就越活跃,学习动力就越突出。[92]可见,政策机制的保障与学生学习动机有着密切的关系。原慧敏通过调查表明,农民工为了就业需要,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倾向于为了拿文凭而学习[93],相应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对子女的教育倾向,使学习目的带有过多的功利性。其子女若学习结果达不到自己的目标,就有可能失去学习的动力,甚至产生辍学务工的念头。政府政策对西部偏远地区有一定倾斜,给予物质与精神上的支持,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二)社会风气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

1.社会风气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假设

各种不良社会风气会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价值观,导致部分留守儿童对学习不感兴趣,出现厌学甚至辍学的现象。陈新花调查发现,有强烈的接受高等教育意愿的留守儿童的比例不到60%。[94]整体而言,留守儿童接受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并不高,这与边境地区经济文化相对封闭落后密不可分。翟庆伟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研究》中,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家长在对待子女教育投入、收益问题中,更多的是追求一种短期的经济效益。[95]这将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情绪,致使其产生“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观念。张会忠指出,学生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96]假如没有与学校教育相匹配的社会舆论环境,那将是不完美的教育,学生的学习动机将很难被激发,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刘信在《农村留守儿童学业问题影响因素研究》中证实,由于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正处于形成时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97]

由此可见,社会风气通过学习兴趣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

2.社会风气与学习态度之间的关系假设

蒙台梭利把环境比喻为人的头部。因为头部是人体生命的重要部位,能够掌握人的身心发展,环境是能主宰一个人耳聪目明的关键。从宏观上讲,环境基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前景。从微观上讲,环境会影响到学生课堂学习。陆继霞等研究证实,61.1%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会向同伴群体寻求帮助[98],同伴群体对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张磊在《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中提到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时刻在吸引着留守儿童,[99]学生受到不良社会风气影响,致使学生缺乏远大理想的支撑,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大到整个国家政策和教育水平,小到一个家庭学习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学习认识、学习态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的成长环境中有漠视教育的因素,就可能会改变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

四 大众媒介诸影响因素的假设确立

就大众媒介维度而言,本书主要从媒介素养、媒介接触行为两个因素出发研究其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社会化的影响,对这两个影响因素与其他影响因素及中介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假设,包括媒介素养与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媒介素养与学习风格之间的关系、媒介素养与接触行为之间的关系,媒介接触行为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媒介接触行为与学习态度之间的关系、媒介接触行为与学习风格之间的关系、媒介接触行为与校园人文之间的关系。

(一)媒介素养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假设

1.媒介素养与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假设

目前,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将影响到其对媒介的认知与使用,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留守儿童学习的总体状况。段永利指出,媒介功能不仅是提供娱乐消遣,对于留守儿童学习能力的提升也具有较强的作用。[100]在大众媒介环境下,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发展是以媒介素养水平的提升为前提的。鲁宾诠释的媒介素养知识观认为,学习者对信息的需求、审视、利用能力可直接影响其学习能力。

2.媒介素养与学习风格之间的关系假设

本书从信息组织的角度认为,学习风格是农村留守儿童在处理学习任务或问题解决时的感知偏好和加工信息的倾向性。农村留守儿童在接触和处理各种媒介信息的过程中,对信息的审视、批判能力越强,越能够独立地处理学习任务或困难。换句话说,媒介素养越高,农村留守儿童越加趋于场独立的认知方式。王金云通过实证获悉超过半数的小学生存在媒介批判能力较弱的问题,其在学习中的自我认知能力同样偏低。[101]由此可见,媒介素养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的学习风格。

3.媒介素养与媒介接触行为之间的关系假设

程丹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学习问题研究》一书中写到电视等社会传媒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既有积极的正面影响,也有消极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儿童价值观念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大众传媒的影响。积极健康的媒体节目会传导一些积极向上的力量,给予留守儿童精神激励与情感鼓舞,可使他们从中汲取不断上进的力量。这种价值审视可以直接影响学习者媒介内容偏好的选择。另一方面,社会媒体内容、种类、形式日益丰富,鱼龙混杂,儿童的辨别能力较差,儿童对媒体过度依赖问题日益凸显。由此可见,媒介接触行为与媒介素养的形成有一定关系。

(二)媒介接触行为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假设

1.媒介接触行为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假设

庞维国译的《认知风格与学习策略》中强调良好的教育会使有个人问题的学生从中受益。从考察学校的教育效果、学校的改进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出发开展的一些新研究,关注最多的是课堂教学。在研究者看来,学校的教育效果,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课堂中发生的学习和教学活动。相较于城市,农村教育设施相对落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很大程度上并不能够满足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需求。甘丽娟通过个案研究分析发现,在教学设施相对较差、教学设施相对匮乏的农村学校[102],留守儿童的课堂教学受到严重影响,许多留守儿童出现厌学逃学的情况,留守儿童对学习的兴趣减弱。

创建更好的学习环境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改善留守儿童学习状况的迫切需要。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为留守儿童创建活跃而充满趣味的课堂,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力举措。可见,在课堂中增加对媒体的接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其学习动力。无论是在学习或者是生活中,通过各种媒介来丰富学生的认识和视野,在开阔学生的视野之外毋庸置疑也会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丰富多彩的媒体展现形式会产生一个积极向上的引力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2.媒介接触行为与学习态度之间的关系假设

学习取向是指由学生个人的目标、意图、动机、期望、态度及对学习价值的认识等方面所构成的整体。[103]在与不同种类的媒介接触过程中,不同的媒介偏好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学习观。

态度是人们在长期的活动中对一定对象产生的相对平稳,且具有选择性的心理反应倾向,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组成的一种内部形态。影响学习态度的因素很多,行为主体的内外各种因素都会对学习态度产生制约。主体的内部因素包括学习者学习的兴趣、意志、动机及学习认知等,而这些也都受媒介接触内容的影响。外部因素则比较广泛,但在当下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对媒介的接触可通过情感的转化对学生学习态度产生影响。留守儿童在媒介接触上由于缺少指导和监管,无论是接触时间还是内容偏好都容易受不良学习习惯和不正社会风气的影响,从而形成不良的学习态度。

3.媒介接触行为与学习风格之间的关系假设

吉佛认为学习风格是学习依赖于信息加工、认知技能和运用记忆方面的基本习惯,如果个体不能够有效地加工信息,就会出现无效的学习。良好的媒介接触行为会促使农村留守儿童有效地进行媒介数据材料的加工,使其学习更加系统化、条理化。长期的行为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养成不同的认知方式。换句话说,不同的媒介接触行为会使农村留守儿童在处理学习任务或问题解决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方式倾向性。无论是在媒介接触行为中的时间、频度还是内容偏好,无疑都会通过环境或生理机制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