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国内关于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研究

国内关于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已有文献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估建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主要是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这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刘坚等,2005;佟香凝等,2006;王雨晴和宋戈,2006;杨剑等,2008;李景刚等,2012;李灿等,2013;孙平军等,2015;雷勋平等,2016;崔许锋等,2017;胥祥等,2019),或者是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投入强度等方面进行评价(班茂盛等,2008;陈士银等,2008;周丹丹,2010;鲁春阳等,2010;董会和和李诚固,2014;何明花等,2014;宋德勇等,2015;吴一凡等,2015;陈维肖等,2019),还有一些学者则增加了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指标(黎孔清和陈银蓉,2013;董会和和李诚固,2014;吴一凡等,2015)。但各文献根据研究目的之不同和数据可获得性的难易程度,在具体指标的选择上有较大差异。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是从2008年才起步的,由于工业用地或工业园区的数据可获得性有一定限制,因而相对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来说,工业用地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文献相对较少。甄江红等(2004)对包头市不同工业类别企业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指标包括土地利用程度(容积率、建筑密度、工业集聚度)、土地投入程度(单位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基础设施完备度、单位面积职工人数)、土地利用效率(地均产值、地均利税、基准地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李伟芳等(2008)从土地使用强度(容积率、绿化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例)、土地投入强度(地均投资总额)、土地经济效益(地均产值、地均利税)这三个方面综合评价宁波市不同行业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郭贯成等(2009)采用综合评分法,对江苏省金坛市(现为金坛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土地利用管理(土地闲置率、土地空闲率)、土地利用效益(土地投资强度、地均税收、地均开票销售额、地均吸纳就业人数)和土地利用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生产性用地比率、工业企业集聚度)。贾树海等(2011)选取辽宁省朝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各工业企业用地为评价单位,采用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从土地投入水平(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地均劳动力人数)、土地产出水平(地均工业总产值、地均利税)、土地利用强度(容积率、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例、绿地率)这三个方面评价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程度。结果显示:各企业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差异显著,大部分工业企业处于粗放利用状态,土地利用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张落成等(2012)考虑到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权重的主观性,采用最优组合赋权法从土地利用效率(容积率、建筑密度、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例)、土地投入程度(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入、单位面积职工人数)、土地产出强度(地均工业产值、地均利税)这三个方面对无锡省级开发区的不同行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王成新等(2014)从土地利用程度(土地供应率、土地建成率)、用地结构状况(工业用地率、综合容积率、建筑密度)、土地利用强度(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工业用地建筑系数)、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益(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工业用地产出强度、工业用地投入产出率)对山东省164家省级以上开发区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韩璟和卢新海(2014)按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试行)》中的评价指标,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绩效、管理绩效这三个方面对武汉城市圈内的省级经济开发区进行评价,采用特尔斐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集约度,然后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魏宁宁(2017)对南京市12个国家或省级开发区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尝试比较物元分析法与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从土地利用程度(土地供应率、用地保障率、企业用地率)、土地利用强度(综合容积率、建筑密度、企业用地容积率、企业用地建筑密度)、土地投入产出效益(建设用地投入强度、建设用地产出强度)、监管绩效(开工竣工履约率、闲置土地处置率)这四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工业用地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所采用的方法与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的方法一样,通过建立评价体系,主要从容积率、建筑密度、地均固定资产投入、地均就业、地均工业产值、地均利税等具体指标来衡量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见表2-1)。

表2-1 工业用地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总结

指标权重选取方法多采用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等;在确定指标权重以后,需要对指标进行标准化,确定指标理想值,最终计算分值。这些方法与步骤基本与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规程(试行)》中的评价方法一致。除此之外,国内研究还尝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彭浩和曾刚,2009)、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韩璟和卢新海,2014)、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李焕等,2011;欧照铿等,2014)、分层线性模型(赵小风等,2012)、物元分析法(张彦等,2016;魏宁宁等,2017;魏宁宁等,2018)等对开发区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一般采用地均工业产值、地均利税等具体指标来表示土地产出效率,但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下文将从适合发展工业的区位所具备的特征着手,为工业园区土地产出效率评价寻找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