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双创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完美结合

第一,“双创精神”本质上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的本质是创新、冒险,这是市场经济最稀缺的资源。

第二,“工匠精神”的本质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专注坚持、专业敬业,追求完美和极致,把质量视为生命。大国工匠精神是工业化社会最宝贵的精神。世界上工匠精神较强的国家如德国、瑞士、意大利、英国、日本都是现代化强国。

第三,职业教育以培养工匠、传承工匠精神为主要使命,即职业院校不能把培养企业家作为主要目标和任务。设想一下,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都去做企业(且不说我们有没有能力培养出大量企业家),其结果可想而知。社会上总是少数人做企业家,多数人做工匠。

第四,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双创教育”?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现代工匠需要创新创业精神。传统工匠“述而不作”,师傅怎么教就怎么学,教多少学多少,不用考虑创新。即便如此,“学徒制”三年期满,有些徒弟也另立门户,走上创新创业之路,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而现代工匠“亦述亦作”,面对生产中复杂的技术环境和工艺流程,唯有不断完善和创新才行,因此现代工匠更需要创新创业精神。二是通过双创精神培养,可以发现一些企业家的苗子。发现一些天资、潜质以及创业条件较好的学生和一些具有市场潜力的项目,通过对少数“苗子”进行扶持孵化,把他们引向创业轨道,成就他们的企业家梦想。

高职院校的不同专业,对创新的要求不同。工科专业面向大工业,技术含量高、作业规范性强,“双创”机会少、门槛高;服务类专业,职业面向技术含量和标准化程度较低,创新创业机会多而且门槛低。互联网改变了传统服务业,给服务类专业的学生带来了大量的创业机会与机遇。

第五,“双创教育”是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主要是调整供给结构,以需求为导向,增加有效供给,压缩无效供给。

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要把社会作为需求方,学校作为供给方,调整职业教育的供给结构,既提供“工匠”型人才,又提供一些“创业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职业教育贴近行业、企业,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对于搞创业教育很有利。如果把学生作为需求方,学校作为供给方,就要改变教学结构,给学生更多选择,因材施教,使具有创新创业潜质和条件的学生有机会走向创新创业道路。


(1)根据2016年4月25日在北京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研讨会上的主题演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