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国70年与新时代经济学的历史使命
- 苏剑主编
- 1175字
- 2021-06-03 10:35:05
3 结论与建议
绿色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评估不同地区绿色发展成果要求准确测度各地区的绿色发展水平,同时在定量测度基础上的地区比较对于促进各地区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当然,准确测度各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的首要前提是对绿色发展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科学界定。本文认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意味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同维度,各维度之间虽有所交叉,但是应该是各有侧重和各有边界。如果说创新发展侧重于通过制度和技术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那么,绿色发展则侧重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产生活方式,既实现经济发展又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而在现有的绿色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中,往往存在将绿色发展概念泛化的倾向,因此也就无法准确地评估和比较各地区真实的绿色发展水平。
本文将绿色发展的概念边界严格界定在资源环境问题上,衡量一个地区的绿色发展水平,既要看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又要看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绿色程度,或者说该地区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对资源的消耗程度和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一个特定地区的绿色发展存在四种可能的状态:一是既发展又绿色,二是发展不绿色,三是绿色不发展,四是既不发展又不绿色。如果一个地区是基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经济发展,则该地区具有较高的绿色发展水平;而如果一个地区尽管实现了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是以大量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那么从绿色发展的角度看,其经济发展水平需要“打折扣”。基于这一思路,本文首先运用超效率非径向数据包络模型(Super SBM DEA Model)测度我国各省份经济发展的绿色指数,用以衡量各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消耗程度和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测算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绿色程度较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绿色程度较低。换言之,总体上看东部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更加清洁绿色的,这是因为东部地区处于较高的发展阶段,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当然其产业结构也更趋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
进一步地,本文运用衡量经济发展绿色程度的绿色指数对各地区的人均GDP进行调整得到各地区的绿色人均GDP,显然,绿色指数的差异放大了各地区原有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基于各地区绿色人均GDP,本文构建了绿色发展指数(GDI),用以衡量不同地区的绿色发展水平。总体上看,绿色发展水平还是呈现东中西不平衡的态势,经济发展绿色程度的差异进一步拉大了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在绿色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从绿色发展水平的全国排序看,本文的测度结果与官方公布的排序存在显著差异。基于对比分析,尤其是对排序差异较大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发展绿色程度的考察,建议官方在评价绿色发展水平时进一步厘清“绿色发展”的科学内涵及“绿色”与“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