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成长,从改变课堂开始(代序)

1992年8月电大毕业后,我被推荐到通州市五总初级中学。开学后的一个月,学校对新分配的教师进行全面听课。我清楚地记得我讲的课文是魏巍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学校领导和语文组的老师们一连三天蹲点在我的班级里,听完了这一节课的全程教学。我在五总初中工作了10年,这一次听课后,学校领导再也没有来听我的课。用他们的话说,我的课是免检产品,让人放心。第一次公开教学经历,让我对课堂产生了一种无法言说的敬畏,也让我开始思考好课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好课是什么样子的?我最初的理解是,写好每一个课的教案,只要把上课的每一句话都反复推敲,每一个环节都细细考量好,就可以有成功的课堂。厚厚的几大本备课笔记,成了我教师生涯起步的最好见证。我把备课笔记上的内容,全都兜给学生,课堂上有问有答,也很热闹,学生考得还不错。可是,我一次次反问自己,这样的课堂是好的课堂吗?

事实上,一个人的成长很多时候得益于自我的反问和否定。正是这样的自我反问和否定,让我有了阅读的欲望,让我较早地开始了专业阅读,读教育教学理论,读名师名家课堂。把阅读与自己的课堂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让阅读有了根,也让教学实践有了更为清晰的方向。于漪老师、魏书生、赵谦翔等一大批前辈的课堂犹如一道道风景线在我眼前次第展现,五彩斑斓,让人心动。课堂可以如此妙不可言。

2000年开始我尝试着模仿名师名家的课,改变自己的课堂,想象着好课的模样。课堂里有了更多学生的声音,有了师生的对话……可是当我第一次走上县级公开课的讲台时,我还是失败了。记得教的是日本作家江口涣的《鹤群翔空》,我试图用话题讨论式来展开教学,结果问题过大,放开了,却无法收拢。痛定思痛,我蓦然发现,把名师名家的课搬到自己的课堂里来,终究水土不服。无“我”的课堂虽有骨架,却是没有灵魂的。

课堂的“我”在哪里?在课程里,在文本里,在学生中。教什么比怎么教来得重要。

教师没有对文本的自我解读,没有对学生主体的正确认识,没有对教学目标的科学预设,课堂自然面目可憎。

我要上出属于“我”的课堂来。

有机会得到余映潮、黄厚江等名师的指点,也从他们的教学理论和课堂实践中得到启发。我的导师、著名特级教师郭志明先生也教诲我,文本解读能力提升的是一个语文教师打开课堂大门的钥匙,是一个语文教师的终生必修课。我从文本解读开始重新建构属于我的课堂。2009年我入选南通市名师培养第一梯队,提出了“简约语文”的教学主张,开始了“简约语文”理念关照下的课堂教学探索。2015年底我的《走向内在的丰富和诗意:

简约语文课堂》一书正式出版,基本完成了“简约语文”的体系建构。好课的模样也在我的心中逐渐清晰起来。

我心中的好课更关注五个关键词。

一是问题。问题取决于一节课的目标,应该有两个主要的取向,文本的核心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要。在文本的细读中,确定教学内容,文本体式规定的话语系统,根据学生的需要,制定适当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的主题。

二是活动。学生主体活动充分与否,是考察一节课是否有效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教师要树立活动的设计意识,智慧的设计是基础,避免课堂教学的表面热闹,真正落实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自主学习,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可用、实用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合作学习,要精心组织,建立好合作学习的小组,避免虚假合作,无效合作;探究学习,则需要在设计有探究性的问题上下功夫,假探究、无效探究则使课堂处于混沌状态。

三是表达,四是倾听。表达和倾听,是让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有效或者高效的两翼,因为其重要,所以加以强调。表达,就是课堂的说和写,要训练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能够完整、规范地说,又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说出自己的观点;要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实现读写共融,读写共生。倾听,是当下课堂常常被忽视的问题,值得研究。师生的有效倾听,才能实现启智生成,在倾听中彼此质疑,形成辩论,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是评价。评价方法单一,评价内容单薄,值得警惕。评价要及时纠正学生的偏颇,甚至错误的认识;要精于澄明学生模糊的解读;要机智点拨,激发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要适时追问,提升学生的认识层次,触发学生的思考走向深刻。

不仅如此,我认为“简约语文”理念下的好课还应有这样的“新走向”:

不断走向文本的更深处。每一个文本都是一个奇妙无穷的世界,只是我们常常为惯常的思维遮蔽了双眼,也会因为在求新求异中迷失方向,丢掉常识。《皇帝的新装》是一篇传统经典。我习惯在与学生的角色朗读中,去捕捉人物描写的方法,理解昏庸愚蠢的皇帝、精明狡猾的骗子、天真无邪的儿童等形象;习惯在那些“一望而知”的东西上,玩花样,而丢开了作为一篇童话“应教”的常识,那些人物背后的“角色”寓意。一句“有没有不狡猾不精明的骗子”的反问,就足以让我们警醒:我们只是在文本表面滑行,还未能走向文本的更深处。郑桂华教授指出,要把握文本的核心内容和核心价值。深处就是核心处,就是学生“一望无知”处,让学生在我们的引领下走进文本的奇妙世界里,抵达他们无法发现的彼岸。这样的课堂也许才具有迷人的魅力。

不断走向生本的更近处。我越来越笃信,一节课有两个起点:一是文本的核心内容和价值,一是学生主体的需要。认识儿童比关注儿童来得重要。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以为我已经给孩子们做得很多了,已经全身心地付出了我们的智慧。可是,我们忽略了孩子们的需要,事实上我们更多的是在锦上添花,很多时候是在“好心办坏事”,我们还未能走近学生主体,认识他们。走近了他们,弯下腰蹲下身,离孩子更近些再近些,也许我们的课堂会呈现出别一番景象。一次公开课,我执教台湾作家聂华苓的《人又少了一个》。

课不能说不成功,让我颇为得意。可是,当一个学生这样告诉我:老师,这篇课文在你课前发下材料的五分钟里,我已经看明白了,我想大多数同学都是能看明白,你还带着我们倒腾了一课。我大吃一惊,我们有多少课堂是这样的忽略了学生主体的存在、教师自说自话呢?课堂需要教师用自己的才情、智慧激活学生才智,引导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课堂是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所在,不是教师“显能”的所在。

不断走向“语用”本源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语用就是语言文字运用,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叶圣陶先生曾说:“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能够达到‘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在当下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语用被忽视了,温儒敏先生呼吁“语文课要聚焦语用”。语用的回归的确是一种语文教学本义的回归。探求语文教学的本源,就是要研究“语用”。语文课怎样教给学生具体的方法,怎样把语用训练与思维训练融合为一体都是核心素养语境下的课堂需要思考的问题。

站立课堂,阅读、实践、思考、总结,让我不断登上专业发展的新高度。细细想来,如果没有学生对我课堂的一次次反问,就没有我对课堂的重新定位。学生改变了我教学活动的行走方式,让我时刻保持警惕。也正因为如此,让我深深体会到所谓的教学相长,我更深的感受在于学生对我的促进和推动,不断地牵引着我开辟新路径,走向语文教学的新境界。

写作教学,似乎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魔咒。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在我看来,光靠教师,是徒劳无获的。这也许正是写作教学困境的根源所在。我们教师太习惯于命题—批阅—再命题—再批阅的循环。学生呢?早已习惯于写作、看分数、听讲评(黄厚江老师戏言的表彰大会和批判大会)的流程。写作教学似乎总是一个半拉子工程,陷入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之中。

学生的完全融入,让我较好地打破了写作教学的瓶颈。学生成为了我写作教学课程的核心。

刚开始,我把自己摆入学生的角色中,与学生一起写作。写下水作文,在我最初的写作教学中发挥了极好的示范作用,也极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与兴趣,让学生有一种与老师一比高下的激情。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困惑,怎么写都追不上老师,就是特别优秀的学生也总感觉少了一些什么。根源在哪里?光有写,我们训练的永远是技法,有限的技法永远无法掩盖我们思想的苍白,情感的荒芜。

唯有阅读,才能为我们打开另一扇。90年代末,我就较早地和我的学生们开启了海量阅读之旅,尽管那时候可读的书不多,但是给学生种下了阅读经典、亲近文学的种子。

读得多了,思考也多了。我和学生们再一次发现,读了很多,作文似乎除了遣词造句丰富了,没有多大改变。

学生再次发问:老师,我读了那么多,为什么写作依旧困难?阅读与写作的割裂,阅读与生活的割裂,是我们读而无效的根源。正是在我和学生的共同行走中不断反思,不断发现,才不断接近有效写作教学的真谛。

我和学生们认识到不指向写作的阅读是低效的,把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读写共生。我还和学生一起把阅读工艺嫁接到作文修改中,创造性地研制出“作文复盘自我诊断”技法,让学生在作文复盘中不断明晰“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等问题,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阅读丰富了学生的精神,充实了学生的灵魂。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很多人认为学生的生活三点一线,那样的单调枯燥,没有什么可写,没有新意是情理之中的事。在我看来,学生不是没有什么可写,而是缺少关注生活、思考生活的自觉。学生的肉眼打开了,“心眼”是遮蔽的。没有经过心灵过滤的生活,怎么会有个性呢?正如曹文轩先生所言:

没有经过凝视的世界是没有意义的。做自己的“史官”,用日记来记录我们的生活,来关注我们的生活,思考我们的生活,来审美生活,审丑生活。这样,我和学生惊喜地发现,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看似琐碎的细节里,也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一本本经典名著,一本本日记,成为学生精神成长旅途中最靓丽的标记。

和学生融合一起,教师的教学智慧也会得以最大化的彰显。互联网时代,各种媒介的涌入,让我们无法回避,更无法企图阻止对学生生活产生的深刻影响。如何顺应时代,让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富有创意?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我和学生一起,开始了新一轮的写作实验,把微信群、简书等交际工具为我们所用,开展阅读名著播报、微信微写作活动,改变了阅读与写作的状态,让读写走进交际语境,从封闭走向了开放;让读写真实发生,从小我走向了大众;让读写变成一种生活,从被动走向了主动。这样的实验让学生的写作素养得到了大面积的提升,引起了多方关注。

和学生一起,在“做中学,学中做”,把写作教与学变成看得见的过程,我提炼出了我的作文教学主张“构建真实而完整的过程性写作教学体系,让写作教学看得见”。是什么让我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是课堂,把自己养在课堂里,把自己磨在课堂里,不管会长成什么模样,你的行走姿态一定会呈现出不一样的风采。是谁推动着我们离名师越来越近?是学生,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他们的成长,他们的优秀,一定会成为我们从优秀走向卓越的理由。

丁卫军

2018年3月(本文发表于《语文学习》2018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