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治丝

【原典】

凡治丝先制缫车,其尺寸、器具开载后图。锅煎极沸汤,丝粗细视投茧多寡,穷日之力,一人可取三十两。若包头丝[1],则只取二十两,以其苗长也。凡绫罗丝[2],一起投茧二十枚,包头丝只投十余枚。凡茧滚沸时,以竹签拨动水面,丝绪自见。提绪入手,引入竹针眼,先绕星丁头[3](以竹棍做成,如香筒样),然后由送丝竿[4]勾挂,以登大关车。

【注释】

[1]包头丝:古人以丝巾包头发,故而用以织包头之丝即称“包头丝”。

[2]绫罗丝:用以织绫罗衣料的丝,较包头丝粗。

[3]星丁头:导丝用的滑轮。

[4]送丝竿:移丝竿。

【译文】

缫丝,要先制作缫车,其尺寸、部件及组合构造都列在后面的插图中。缫丝时先将锅内的水烧开,把蚕茧放进锅中,生丝的粗细取决于投入锅中的蚕茧的多少,一个人劳累一天,只能得到三十两。如果织造包头巾用的丝,就只能得到二十两,因为那种丝比较细长。织绫罗用的丝,一次要投进去二十个蚕茧,织造包头巾用的丝,只需投十几个蚕茧。当茧在锅内滚沸时,用竹签拨动水面,丝头自然就会出现。将丝头提在手中,穿过竹针眼,先绕过星丁头(用竹棍做成,如香筒的形状),再挂在送丝竿上,然后连接到大关车上。

【原典】

断绝之时,寻绪丢上,不必绕接。其丝排匀不堆积者,全在送丝竿与磨木[1]之上。川蜀缫车制稍异,其法架横锅上,引四、五绪而上,两人对寻锅中绪,然终不若湖制之尽善也。

凡供治丝薪[2],取极燥无烟湿者,则宝色不损。丝美之法有六字:一曰“出口干”,即结茧时用炭火烘。一曰“出水干”,则治丝登车时,用炭火四、五两盆盛,去关车五寸许,运转如风时,转转火意照干,是曰出水干也(若晴光又风色,则不用火)。

【注释】

[1]磨木:原涂本插图中作磨(dūn),后诸本改作磨,误,今仍作磨(磨墩)。此为使移丝竿摆动或脚踏摇柄。

[2]薪:柴火。

【译文】

遇到断丝之时,只要找到绪头搭上去即可,不必绕结原来的丝。如果想要丝在大关车上排列均匀而不堆积在一起,关键要靠送丝竿和脚踏摇柄相互配合好。四川生产的缫车结构稍有不同,缫丝的方法是把缫车支架横架在锅上,两人面对面站在锅旁寻找绪头,一次牵引四五缕丝上车,但这种方法终究不如湖州制作的缫车完善。

供缫丝用的柴火,要选择非常干燥且无烟的,这样的话丝的色泽就不会损坏。使丝质量好的办法有六字口诀:一种叫“出口干”,即蚕结茧时用炭火烘干。一种叫“出水干”,就是把丝绕上大关车时,用盆盛装四五两炭生火,放在离大关车五寸左右的地方,当大关车飞快旋转时,丝一边转一边被火烘干,这就是所谓的“出水干”(如果是晴天又有风,就不用火烘烤了)。

缫丝

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概称缫丝。原始的缫丝方法,是将蚕茧浸在热盆汤中,用手抽丝,卷绕于丝筐上。盆、筐就是原始的缫丝器具。

汉族劳动人民发明了养蚕缫丝、织绸刺绣的技术。这方面的发明,应归功于汉族的妇女。传说黄帝之妻、西陵氏之女螺祖,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距今约7000~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已经出土纺轮,用来纺丝和麻。汉代发明纺车,初为缫丝卷线,后来用于纺棉,13世纪传入欧洲。

传统的缫丝技术与机械改革相结合,形成了近现代的缫丝机。它的机械动作不再依靠人工,而是用电动机取代了脚踏手摇的方式。缫丝机的出现,使原来的一台只能缫一绪至几绪,发展为一台能同时缫几百绪,并且一个缫丝工可以看管一百多绪,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