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2

上所施,下所效

我之所以能够谈谈家庭教育的心得,一是因为行动教育专注实效教育15年,不管是对企业家,还是对孩子,教育的本质是一样的,都在于人;二是身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儿子18岁,女儿13岁,正是让我焦头烂额的年龄,所以也有诸多的体会和感慨。

什么是“教育”?《说文解字》中“教”字的含义是:上所施,下所效。简单来说,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向善,方法是以身作则。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在给孩子做榜样。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我的父亲是一个不擅言辞的人,他对我的教育说得很少、做得很多。在我创业、守业的路上,他始终伴随着我、激励着我。从他身上,我学会了勤奋、坚强、执着、厚道、奉献、责任,使得今天的我有所成就。他是我的一面镜子,用榜样的力量影响着我的一生。如今我也成为一个父亲,在教育孩子上,我秉承着一个原则:用自己做人做事的态度去影响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他们,使他们具备“利他、积极、友爱、负责”的认知和习惯,做到知行合一。我想要我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常常有人问我:“你是怎样教育好孩子的?”

我真诚地告诉他:“我什么也没做,孩子自然而然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对方往往感到很诧异,其实不要意外,我只是把握教育的本质:先做好自己,再来做教育。孩子对父母最大的否定,就是从小就暗暗发誓:我长大了一定不要做像我爸妈一样的人。

这是根据我个人的经历,站在父爱和父亲的角度对家庭教育领域的一点拙见。如今的中国处于高速发展期,在这样一个多元化时代,教育难度大大增强。尽管我做教育20余年,跟别人讲起来头头是道,可面对自己正在渐渐长大的两个孩子,问题也是层出不穷,所以我也还在不断修行中。

当王佳玫校长邀请我为她的新作《如何做不焦虑的父母》写序时,带着对“父亲”这一身份的敬畏,读完了这本书。她根据自己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宝贵经验,总结出发掘孩子天赋的具体方法,文字通俗易懂,案例生动形象。例如,很多父母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学钢琴的天赋。这时,父母可以通过一些行为观察孩子是否具有音乐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就能判断出孩子是否适合学钢琴。和孩子一起发现、发掘他的天赋,这一点很值得父母思考和践行。

书中的核心观点我很认同。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优势,教育的过程是发现并发展孩子天赋的过程。但多少年来,中国的教育都习惯于“补差”,孩子越是哪方面不足,家长就越是让孩子学什么。这固然是对毅力的一种训练,但在无形中浪费了孩子的优势潜能,而且,在这个反复地品尝艰难和失败的过程中,孩子也很难内生自信,甚至在成年后丧失了拥有深层快乐的能力。

我的儿子今年18岁,很多人认为我会把儿子培养成一个领导者或企业家,但事实上,我的儿子今年报考的专业是设计和绘画。在儿子小的时候,我没有逼迫他去学习他不感兴趣和擅长的项目,而是通过观察,发现他在绘画上有着很强的天赋和兴趣,于是我在这个方面给予他学习条件。现在的他,还是一个自信乐观、阳光快乐的少年模样。这就是作为父母最大的快乐。教育的真谛,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正如著名的教育家约翰·杜威所说:“教育不是把外在的东西强迫给孩子吸收,而是需要让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

不管是从我个人的成长,还是从我所接触的诸多企业家身上来看,一个人的成功往往与天赋有关。美国作家格拉德威尔曾提出著名的“1万小时定律”,平凡的人通过1万小时就能成为“大牛”,可却永远无法成为“超人”。人类的极限永远都只是由少数人创造的。比如有很多人用1万小时去练钢琴,他们之中有的人能成为专家,但能成为像郎朗、李云迪这样的“钢琴超人”的人寥寥无几。“天赋+努力”=“成功”,是一个十分简单的公式,可它却告诉了我们成功的基本条件。

发现天赋优势进而因材施教,比盲目求全的教育更人性、更有效。有目的的培养和盲目的教育,结果会大相径庭。

教育从来没有标准答案,更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教育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关乎人类社会的未来。我们研究和学习教育的目的不应该是“生搬硬套”,而是怀着简单开放的心态,在实践、质疑、总结中摸索前进。

写到这里,我停下笔,心存感动,我感动于每位父母对于孩子的爱,以及孩子对于我们的爱。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只是花期不同。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需要我们因材施教用心培育,静待花开。

致敬所有像王校长一样的教育工作者。

致敬每位能尊重孩子的父母。

致敬所有如珍珠般的美好生命。

李 践
行动教育董事长
2021年春天于上海行动教育花瓣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