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认知主义心理学视域下的外语学习

行为主义语言学习观把学习者视为“机器人”,不断受外界的反馈刺激,并通过反复性操练逐渐形成语言习惯。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外界适时提供的正反馈,学习者自身对语言的认知、理解并不重要,或者不存在理解,只要机械地重复就能记忆、记住语言并形成语言使用的习惯。这种认识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局限性:一是抹杀了学习者的主体能动作用,学习者不可能是“机器人”,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理解方式。二是知识不是静态的存在,不可能光靠重复记忆就能获得。

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认知主义心理学的发展,行为主义语言学习观走向没落,认知理论逐渐成为语言学习的重要流派。认知学派摒弃了行为主义“学习是一种外在行为”的论断,强调学习是一种思维活动,源于学习者内在的心理活动而非外界的因素,并试图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解释学习者如何在大脑中获得语言的结构。McLaughlin(1990;崔刚,2006)将认知理论的基本观点归结为三点:一是认知理论强调“知晓”(knowing)而非“反应”,重视研究语言习得的心理过程而不是刺激—反应;二是认知理论强调“心理结构”,认为人类的知识是一个系统,任何新知识都被融合到这个系统之中;三是认知理论将学习者视为能主动进行有意识活动的主体而非仅仅是从外界接受刺激的被动接受者。

显然,认知学派与行为主义学派立场对立,认知学派从动态的心理视角考察了个体学习知识的过程,肯定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认为学习者是具有思维能力的独立认知个体,并不完全受外界的刺激控制,这是人类对学习认识的一大进步。如果我们理解并接受认知学派“语言是心理现象”的主张,承认语言是28由规则组成这一事实,那么一个重要的命题就是,规则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有哪么多的规则存在?所以,认知学派内部很快就出现了分化,内部争论的焦点主要表现在对“语言习得过程”,即“如何获得语言规则”的理解上。认知主义学派也相继衍生了许多基于学习研究的理论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