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中的军事考略

姚让利

钱币是一个国家的名片,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想把自己的历史写在这张名片上。钱币也是一部军事“百科全书”,可谓包罗万象,无奇不有。

一、招纳信宝

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着一枚珍贵的铜钱——招纳信宝。关于这枚钱币,史书记载比较详细。《宋史·刘光世传》载:“完颜昌屯承、楚,光世知其众思归,欲携贰之,乃铸金银铜钱,文曰‘招纳信宝’,获敌不杀,令持钱文示其徒,有欲归者,扣江执钱为信。归者不绝。因创‘奇兵’, ‘赤心’两军,昌遂拔砦出。”这充分说明该钱币在特殊的情况下发挥了特殊作用,传奇色彩十分浓厚。

据《宋史·刘光世传》载,招纳信宝是公元1131年夏季,南宋将领刘光世在镇江特铸的军用钱币。当时南宋军队与金兵交战,双方势均力敌,金军屯北岸,宋军驻南岸,隔江对峙很长时间,伤亡颇大。刘光世获悉金兵内部不少战士是强征来的百姓,大部分长期居住在北方,久离故土加上水土不服,思乡心切。于是,他亲自策划铸造一种酷似南宋初期货币的特殊货币,楷书环读“招纳信宝”,背面方孔上部铸有“使”字,十分精美。每当俘获敌兵,刘光世待之以礼,劝其离开金营,解甲归乡,并给足缠费,设宴相送,鼓励他们作为大宋的“招纳”特使,携带招纳信宝,回去秘密散发给愿意归乡的同伴。凡是执此钱币渡江的金兵,一律享受嘉宾待遇,不受阻挠,安全放行。这个办法果然奏效,离开金营的士兵不绝。一枚小小的钱币,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瓦解金兵数万,最终逼迫完颜昌退兵而获胜。招纳信宝是在特殊情况下发挥特殊作用的货币,铸造量十分有限,与当时同期发行的南宋流通货币建炎通宝、绍兴通宝相比,数量甚微;再加之其流通区域仅处于长江两岸,所以流传至今的真品寥若晨星,十分珍贵。招纳信宝厚1mm,存世有金、银、铜三种,均极罕见。

图1 招纳信宝(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二、“指桑骂槐”

指桑骂槐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原典为:“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意思是强大的慑服弱小的,须以警戒的方法来诱导。刚强适度,可以获得拥戴;坚毅果敢,可以令人信服。

图2 “指桑骂槐”

春秋时期,齐国将军田穰苴辕门斩庄贾就是“指桑骂槐”的典型例子。田穰苴斩的是庄贾,却点中了齐国腐败的要害。那几年,齐国连吃败仗,齐景公由晏婴推荐,提拔田穰苴为将军,令其领兵开赴前线抗敌。田穰苴原来只是一名位级较低的官吏,升任后,怕人微言轻,士兵不服,就恳请齐景公派一位有名望的大臣来做他的监军,以助士气。齐景公欣然同意并派了宠臣庄贾前往。田穰苴与庄贾约好次日中午在军门外会合,可第二天直到傍晚,庄贾才迟迟来到军门外。田穰苴便厉声指责庄贾食言。庄贾深得齐景公宠爱,哪里把新任的田穰苴放在眼里,还狡辩说是亲朋饯行,多饮了几杯,田穰苴以庄贾不按指定时间到军营违犯军法为由,当即下令斩首。这一斩首,威震了三军,此后将士们都俯首听从田穰苴的指挥,几个月后田穰苴就全线击退了敌人。

三、合背钱

蔡京之子蔡绦有《铁围山丛谈》一书,记载了一则妙用钱币以鼓舞士气,一举取胜的战例。

北宋仁宗皇祐年间,广西的侬智高举兵犯宋,宋先后派文武大臣御敌,由于地形、水土等原因,士气不振,战事屡受挫折。勇而有谋的大将军狄青上表奏请南征。

至广西之时,见大庙,狄青取钱百枚,祝曰:“……果大捷则投此期尽面钱。左右谏止,倘不如意恐阻师。武襄不听。众方耸视,挥手一掷,百钱尽红。举军双呼,声震林野。”利用这绝好士气,狄青多管齐下,一举击溃了侬智高。回师时经过此地,将士们才知原来都是合背钱——两面都是钱文。狄青利用钱币,成功地鼓舞了士气,赢得了胜利。

在中国古代,铜钱一般是一面有字,或纪值或纪地或纪钱名等,称为“钱文”。而另一面则既无文字也无标志,这一面就叫“钱背”。

所谓的合背钱,就是指面、背都铸有同样钱文的钱,意即将两枚钱的背面合铸起来,从而将两枚钱的钱面展现在人们面前。合背钱的钱文多相同,也有两面钱文不一致的,如面为“泰昌通宝”、背则为“天启通宝”,这种钱称为“异号合背钱”。在合背时,两面是同一个方向的称“正合背”;有的是一正一反,称“倒合背”;有的则是一横一竖,称“十字合背”。

据实物来看,最早的合背钱产生于战国,在“武”“隰”“安阳”“武安”字样的空首布及平首布中均有发现。其后的历朝历代,出现的就更多了。由于这种钱的数量不大,于今更难一觅,所以品相较佳者,均价格不菲。

四、农民起义军铸行的钱币

中国历史上有过大大小小许多次农民反抗封建王朝统治的起义,也建立过农民政权,但是由于起义的仓促、执政的短暂,以及其他种种原因,多数没有铸造发行过自己的钱币,因此少数几个农民起义政权发行的钱币就成了钱币收藏中的珍稀品。

(一)李顺所铸的钱币

据载,最早的农民起义钱是北宋初淳化年间李顺所铸的应运元宝。李顺是四川人,公元993年与王小波一起率众起义,王小波死后,成为起义领袖,自称大蜀王,改元应运,铸行应运元宝(图3)铜钱和应运通宝铁钱。据考,李顺还铸行过应感通宝(图4)和建国元宝钱币。

应运元宝的面文以隶书书写,字形质朴,字从上而右而下而左旋读。其钱为小平钱,铜色青白,钱背上隐约有朵星纹。此钱行于四川一带,因李顺称王五月就战败身亡,此钱流传于世甚少。

图3 应运元宝拓片

图4应感通宝拓片

(二)红巾军铸造的钱币

元末红巾军铸行过龙凤通宝、天启通宝、天定通宝、大义通宝和天佑通宝等。

龙凤通宝,为北方红巾军刘福通奉迎韩林儿为帝在安徽亳州建立大宋政权后所铸。有小平、折二、折三三种铜钱。正面龙凤通宝四字为楷书,极其优美流畅,背面均无字。

天定通宝,为元代末年起义军领袖徐寿辉改元天定期间所铸。大义通宝,为元末起义将领陈友谅改元大义期间所铸。天佑通宝,为元末起义军张士诚据江苏高邮所铸。此三种钱正面字体均为楷书,风格清秀,显示出很高的艺术水平。天启通宝,为南方红巾军领袖徐寿辉于蕲州称帝后所铸。后来明熹宗也铸有天启通宝,为了区别这两种天启通宝,钱币界就将其分别称为徐天启和明天启。徐天启与明天启在形制上的区别在于:徐天启的繁楷体“启”字第一、二笔相连,而明天启的“启”字第一、二笔不相连;徐天启的钱廓窄,而明天启的钱廓宽;徐天启有楷书、篆书,背均无文字,而明天启的背面均有文字图案;徐天启罕见,而明天启常见。

图5龙凤通宝

图6 天定通宝

图7 大义通宝

图8 天佑通宝

图9天启通宝(徐天启)

(三)明末农民起义军铸造的钱币

彭信威在《中国货币史》中指出:“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曾铸钱。李自成于崇祯十七年在西安称王,改元永昌,铸永昌通宝,分小平和当五两种。张献忠于同年在成都即位,改元大顺,铸大顺通宝。背有工字和川字。”旧泉谱上确实有大顺通宝背“川户”二字钱币的拓片,但实物多年未见,背有“工”“户”者均多见。

据史书记载,李自成攻入北京前两个月在西安建大顺国时,就开始铸永昌通宝(图10)了。永昌通宝铜质优异,但铸造不甚精工,最明显的特征是“永”字的写法自上而下,由“二”与“水”组成,通称“二水永”。还有一种钱文含行书意的平钱,大概铸于李自成后期,现属罕见品,仅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数枚。永昌通宝小平钱、折五大钱两种传世和出土颇丰,仅小平钱的版别就有约20种,可见当年铸行规模是十分可观的。

众所周知,因吴三桂引清兵入山海关,李自成占据北京仅一个多月即撤军西走,转战陕西、湖北、又一年余,在九宫山遭当地民团袭击身亡,一场惊天动地的农民起义渐渐偃旗息鼓。之后,大顺军继续与清朝抗争达19年,永昌通宝伴随这一历程在起义地区流通。到20世纪80年代,此钱仍不断被发现。其中,陕西富平出土小平钱1枚,西安迎春巷和南大街分别出土大钱60枚和400多枚,河南信阳出土小平钱1枚,青海民和一寺庙出土小平钱2枚,甘肃临夏出土小平钱3枚等。大部分出于明末清初窖藏。锈迹斑驳的永昌通宝印证着李自成起义军短暂的辉煌。

图10永昌通宝

张献忠铸行过大顺通宝(图11)和西王赏功(图12)大钱。

西王赏功钱币上的“西王”,无疑指张献忠本人。其由来可追溯到1630年张献忠追随王嘉胤在米脂起义之时曾自号“八大王”。1643年,张献忠攻占湖北武昌之后,“据楚王第,铸西王之宝,伪设尚书、都督、巡抚等官,开科取士”。次年,“献忠遂僭号大西国王,改元大顺。冬十一月庚寅,即伪位,以蜀王府为宫,名成都曰西京”。西王赏功钱当是张献忠用搜刮来的金银于此时所铸。西王赏功钱分为金、银、铜三个等级。

图11大顺通宝

图12西王赏功

(四)清末农民起义军铸造的钱币

我国历史上发生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农民起义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太平军于1853年攻克南京之后,开始铸造自己的货币。太平军的货币除初期名称为“通宝”外,其余均称为“圣宝”。“圣”字取意于耶稣为救世主的宗教纲领,故太平军有圣库、圣粮、圣兵等,钱币太平天国圣宝亦如此。

太平天国钱币的材料有多种,比如金、银、铜、铁、铅等金属都有出现,当然还是以铜、铁为主。太平天国钱币刚开始铸造时称为天国通宝,但不久之后改为天国圣宝、太平天国、太平圣宝等名字。太平天国钱币面值也有多种,最具代表性的是小平钱、折五钱、折十钱、当五十钱这几种。铜钱正面文字书体因版别的不同,字体也有宋体、楷体等。

因为太平天国建都在南京,铸钱也是从南京开始,所以太平天国钱币的铸造流通大多集中在我国南方地区。

太平天国所铸天国通宝特征:太平天国最初铸造的天国通宝直径有35 mm,正面方孔上下顺序读“太平”,而“通宝”二字是在背面右左顺序读,“天国通宝”四字字体有楷体和仿宋体两种版本,在此之后的铜钱都称为“圣宝”。

太平天国楷书体圣宝钱特征:直径25~50 mm,钱币正面用楷体书写“太平天国”四字,但是“国”字中“玉”没有点,是个“王”字。铜钱背面也是用楷体书写“圣宝”二字。

图13 天国通宝

图14 天国圣宝

图15太平天国

纵观历代农民起义时期铸造的钱币,虽只是一个小小的方圆天地,却凝集了多少时代风云。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农民的理想和追求,他们的历史创造性和独立的人格力量令人叹服。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农民的局限性,从钱币的名称就可看出极浓厚的天命论和宗教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