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水利高等教育100年
- 姚纬明主编 谈小龙 朱宏亮 李枫 胡明副主编
- 10718字
- 2021-04-25 19:37:34
第一节 中国水利概况
我国地域辽阔,地势西高东低,季风气候明显,降水季节集中,年际变化大。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时空分布差异大,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由我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农耕文明所决定的。历朝历代都将兴修水利视为治国安邦之根本。远古大禹治水,为历代颂扬,深刻影响着后世治水。秦汉时期的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隋唐宋时期的南北大运河,元明清时期的钱塘江海塘,作为古代杰出的水利工程永彪史册,造福天下苍生。清末民国时期,内忧外患,江河失修,水旱灾害频繁,人民置身水深火热之中。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始终将水利建设放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显著地位,不断掀起水利建设的高潮,先后建成葛洲坝、黄河小浪底、长江三峡等一批大型水利枢纽,水利工程规模和数量跃居世界前列,水利工程体系初步形成,江河治理成效卓著,成为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有力支撑和保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中国古代水利概况
水利事业肇始于远古。我国古代水利建设主要包括三大内容:防洪治水,农田水利和航运。其过程中形成绚烂多彩的水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秦汉:以黄河流域为主的水利发展时期
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然而,黄河洪水泛滥、泥沙淤积也带来灾害,造成生灵涂炭。避水害,兴水利,秦汉时期就开启了探寻之路,建设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水利工程,一是李冰父子修建举世著名的都江堰;二是郑国修建关中大型水利工程郑国渠;三是秦国修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灵渠。
1.防洪治水
秦统一中国后,大力发展生产,大兴土木和水利建设,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国家的昌盛,使秦汉时期出现了兴修水利的第一个高潮。自汉代起,为巩固国防,在西北屯边垦殖,开发了青海的湟水流域、宁夏的河套地区和甘肃的河西走廊。西北远及中亚,下及黄河流域,南至淮汉,北至海、滦。汉武帝和汉明帝都对黄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其中,东汉末年,王景通过筑堤,理渠,河、汴分流,复其旧迹,治理黄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此,史书记载“王景治河,千载无患”。
2.农田水利
秦汉时期,一系列大规模灌溉渠系陆续兴建。河北的漳水十二渠,四川的都江堰工程,关中的郑国渠、六辅渠、白渠、龙首渠等,江淮的芍陂以及江南大公圩等,有力保障了当时的农业发展。
3.航运工程
两汉时期,由陕西宝鸡起,向东有漕渠,经黄河入古汴渠,从泗水过淮河,经邗沟过江,通江南运河到杭州;以及从长江转湘江,经灵渠入漓江,再入西江到广州。东汉末年,开新河、泉州渠、平虏渠、白沟等运河,可以从滦河南通黄河,由黄河通江淮。
4.水文化
诗意江河湖泊,绚丽华夏文明。自远古以来,在兴水利、除水害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孔子论水、老子论水、孟子论水、庄子论水、管子论水、荀子论水等,使物质的“水”蕴含政治、哲学、美学之义。中国第一部水利通史《史记·河渠书》,以及《汉书·沟洫志》《水经》和《水经注》等水利专著问世,都为中华水文化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隋唐宋:以向江淮流域发展为主的水利鼎盛时期
隋唐宋是我国水利发展的一段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水利建设遍及全国各地,技术水平也有提高。
1.防洪治水
隋唐时期,江淮河汉等大江大河治理记载较多,但以黄河治理为重点,并随着政局朝代更替,水害亦有轻重。期间,太湖地区的圩田河网、滨海地区的海塘和御咸蓄淡工程,以及利用水力的碾、水碓等都有较大的发展。唐朝重视兴修水利,较大的水利工程包括关中的三白渠、浙江的它山堰等。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设立农田水利官,“四方争言水利,古陂废堰,悉务复兴”,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南宋时期,珠江口大规模修堤围垦,太湖、浙东建设海塘。
2.农田水利
隋唐时期,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重视生产工具的革新,发明了灌溉工具筒车和曲辕犁;北方和南方大兴农田水利,长江流域大规模开垦荒地,修筑圩垸,以及荆江和汉江堤防;塘堰灌溉遍布,灌溉面积不断扩大,作物单产和总产量不断提高。唐末以后,北方屡遭战乱,人口大量南移,使南方的农田水利迅速发展。北宋王安石变法中的农田水利法,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此时,水利法规、技术规范已经出现,如唐朝《水部式》、宋朝《河防通议》等。
3.航运工程
隋唐宋时代是我国水运最为发达的时期之一。隋唐关中漕渠及潼关至河阴段的黄河航运,大运河骨干河道汴渠,北宋的汴河,以及江淮间运河、江南运河、永济渠等,形成东西大运河及南北大运河。通过水运工程把全国联系起来,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水文化
这一时期留下了大量有关水与水利的文笔墨迹。以白居易、范仲淹、苏轼为代表的文化名人还亲自参与修建水利工程,水利工程与文化水乳交融,白堤、范公堤、苏堤得以流芳千年,馈人以美景与遐思。这一时期,运河文化得以发展繁荣,《清明上河图》即充分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
(三)元明清:北方水利衰落,东南沿海及珠江流域水利发展时期
元明清五百余年间,北方农业逐渐没落,北方水利长年失修,明朝虽有恢复,但多为民间自修。而南方,以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为主,农田水利、水利工程发展较快,主要表现为南方圩垸遍及长江下游及珠江下游。
1.防洪治水
元代郭守敬大都治水、西夏治水,开凿会通河和通惠河,将几大水系贯通起来。明晚期潘季驯治黄,着眼于泥沙;京杭运河改线,至清康熙时黄运分离,仅于清口交叉。治黄而外,加大对江淮海河水系的治理。清前期,京杭运河仍沿明代旧规,充分发挥了作用。中叶以后,由于政治腐败,河工、漕运费力多而成功少,反以水利害民,对黄河、运河几乎无法应付。
2.农田水利
元代较为重视农田水利,但因政治经济极不健全,成就有限。从元发展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全国人口已达4.1亿,耕地面积达11.3亿亩,复种指数达110%。这些均得益于水利建设与发展。如元代屯田,不仅在西北,而且还扩展到东北和西南边疆。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荆江大堤连成整体,修筑黄广大堤,以及安徽同马大堤和无为大堤;清康熙和雍正年间,又拨专款修筑湖广堤围,修堤围垦极盛,形成“湖广熟,天下足”的局面。自明代起,台湾水利工程有了史料记载,主要用于灌溉,集中于今台南、高雄等地,以八堡圳、曹公圳为代表,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3.航运工程
元代时期,开通会通河及通惠河,打通京杭大运河。然而,京杭大运河因黄河改道、会通河和通惠河水量不足等问题运输不畅。明代为解决这些问题,采取治黄治淮之策,通过设计改道,开辟水源,兴修水柜以及相应的闸坝等方式,疏通京杭大运河,确保其成为南北通衢之要。
4.水文化
《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名著中,都有很多有关水的精彩描述,人们以水为师,亲水咏水,反映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以及对人水和谐的价值追求。这一时期,水利著作众多,《农政全书》《徐霞客游记》《河防一览》《治河方略》《畿辅河道水利从书》等,记载了大量水利科技文化知识,对后世了解元明清时期水利基本情况具有极高参考价值。
二、中国近代水利概况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我国内乱不已,外辱日深,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时国力衰退,河工停滞,江河失修,洪旱灾难极其严重。在清末民初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全国治水的呼声日益高涨,救国救民的仁人志士、学成归来的留学生将西方水利科技引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水利技术、理论相整合,掀开了近代水利改革的序幕,开辟了近代水利发展之路。
(一)近代水患灾难与水利事业发展
1840—1949年,我国发生众多严重水害灾难。1855年,黄河决兰阳铜瓦厢至张秋穿运河,由大清河入海。因为未堵,导致河遂改行今道,史称黄河第六次大改道。1877年,黄河决郑州自颍、涡入淮。1912—1946年黄河决溢107次,特别是1933—1946年这10余年发生水灾最大,如1933年黄河大水,陕县测流量为23000立方米每秒,下游决口72处;1938年黄河郑州花园口掘口,以阻止日本侵略军,形成广大灾区,导致黄河改道9年。1935年黄河决口于鄄城南岸董庄,1936年封堵,使用航测董庄决口及长江一部分。1915年广东珠江下游发生大水灾,导致三江水害灾难严重。1931年长江发生大水灾,淮河发生大水灾。1917年、1924年、1929年和1939年海河发生大水灾,特别是1939年海河水灾,水淹天津,灾情非常严重。
在此期间,水利建设因国破家亡,无力发展,水利设施因无维修,日益退化。但是,此阶段重视学习与吸纳西方水利科技,成立具有现代意义的水利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现代水利事业雏形的形成。1898年,聘比利时工程师卢法尔勘测黄河。次年卢法尔提出下游治理、上游水土保持,进行测绘及水文测验等意见。1923年,德国人恩格尔斯进行有关黄河的模型试验,1932年、1933年又进行模型试验。1901年,成立海河、黄浦河河道国际共管机构,即后之海河工程局及浚浦局。1902年,停止运河漕运,裁撤东河机构。1908年永定河设河工研究所。1909年,陕州第一次用电报向黄河下游报汛。1914年设全国水利局,但事权仍分于各部及省。后几经变更,直至1946年,设立水利委员会,1947年更名为水利部,其下黄、淮、海、江、珠江等流域机构为水利工程总局,事权正式统一。1915年,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在南京成立,成为中国第一所培养专门水利人才的高等学校。1922年设扬子江水道讨论会,1918年改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1935年改扬子江水利委员会。自1912年有江淮水利局之设,几经变更,于1929年成立导淮委员会。1930年永定河放淤,至1936年止。1931年导淮计划编成,次年兴工;永定河治本计划完成;成立中国水利工程学会,李仪祉为会长,创办《水利》月刊。1931—1932年李仪祉主持兴建泾惠渠,1935—1938年又建渭惠、梅惠、黑惠、洛惠等渠。1933年设立黄河水利委员会,李仪祉为委员长。民国以来治黄分属地方,无统一机构,至此统一。1933年成立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由华北水利委员会、北洋大学等9单位合并成立于天津。1935年南京成立中央水工试验所。1936年成立珠江水利局。1936年全国经济委员会水利处成立整理水利文献委员会,1945年改为整理水利文献室。1937年系统测量黄河下游图完成。
我国新型水利工程的兴建,大多始于20世纪20年代,数量有所增加,类型呈多向发展,但规模一般较小。一是防洪治河及船闸工程陆续建设,主要有1923年的白河苏庄闸、1935年的龙凤河节制闸、1937年的西江宋隆闸以及太湖流域的白茆闸等。二是水电站与电力排涝工程陆续建设,主要有1910年的云南石龙坝水电站、1928年的拉萨夺底沟水电站、1930年的台湾最大灌溉工程嘉南大圳、1943年的吉林丰满水电站、1944年的重庆北碚高坑岩水电站、1945年的四川高洞水电厂和贵州天门河水电站。三是机电排灌逐步推广,江苏和福建等地逐步推广电力排灌。
(二)近代水利领军人物的作用与贡献
近代水利事业发展凸显出西方先进水利科技与中国传统水利技术相结合的特点,彰显出近代水利人物为融合中西治水观念和技术作出的突出贡献。在以林则徐、周馥、张謇、李仪祉为代表的近代水利领军人物的努力开拓下,近代水利事业逐步展开。
1.林则徐对近代水利事业的作用与贡献
林则徐(1785—1850),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他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水利专家,对我国近代水利贡献巨大。兴修江南水利方面,林则徐在修建海塘工程时,亲赴实地勘察督工;在治理三江水道时,林则徐认为三江水道淤塞为害巨大,主张三江水道疏浚工程必须赶紧动工。治理运河和黄河方面,林则徐让治下官员疏浚运河水道,以保证漕运畅通;并亲自查验黄河河务,拟定治黄方案;又襄赞王鼎,堵合黄河祥符决口。治理长江方面,林则徐的贡献首先是建章立制,修筑堤防,确保江堤的巩固;其次是颁布《防汛事宜十条》;再次是建立报汛制度;最后是完善民间水利组织。治理南疆水利方面,兴修坎儿井,留下了“林公井”“林公车”等。林则徐的水利思想,主要体现在水政管理方面:一是注重实际,事必躬亲,勤政负责;二是重视赈灾济贫;三是重民。林则徐的水利著作中还体现了他重视农田水利的思想。
2.周馥对近代水利事业的作用与贡献
周馥(1837—1921),清末封疆大吏,对山东黄河的治理尤为重视。1873年,周馥受清政府之命,赴山东、河南实地勘察黄河,提出合理完善的治河建议,如反对黄河改行故道及借黄济运;提出黄河大治办法十条等。他对黄河的治理整顿制定了详细措施:堵筑刘旺庄和冯家庄,调整黄河上游管辖地段,设立黄河电报局,坚持让地于水,整顿黄河防汛吏制等。1877年,治理永定河,取得两大成就:一是在河北岸添建石堤;二是主持修建卢沟桥减水石坎。周馥的治水思想,在他的著作《治水述要》中有很好的展示,新颖且有见地,如“顺水之性,以水治水”;治水应先治水政之弊端;改革水政管理体制;注重调查研究,讲求科学治水。
3.张謇对近代水利事业的作用与贡献
张謇(1853—1926),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在水利贡献方面亦不逊色于李仪祉。张謇一生中先后参与了黄河、长江、淮河等河流的治理,尤其他在打造“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时,注重水利与工业、人居、交通协调发展。既注重供水,又注意排污,有利于改善环境,改善防洪条件。他重视水利人才培养,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培养水利专门人才的高等学府——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标志我国近代水利高等教育的兴起。张謇的水利著作亦颇多,如《请速治淮疏》《议办导淮公司纲要》《复淮故道图书》《条议疏浚全国水利呈》《江淮水利计划书第三次宣言》《江淮水利施工计划书》和《为段山夹滩地事致人书》等。这些著作进一步丰富了我国近现代水利建设资料和思想。
4.李仪祉对近代水利事业的作用与贡献
李仪祉(1882—1938),著名水利学家和教育家。在我国近代水利建设及治水贡献方面,李仪祉当执牛耳。1928—1930 年,李仪祉筹划白河、黄河水利事宜,设置黄河水文站,亲赴淮河查勘,并视察运河,拟定导淮计划,设计杭州湾新式海塘。李仪祉一生水利著作颇丰,主要包括《水利概括》《水功学术》《西北水利》《华北水利》《黄河水利》《江淮水利》《水功学》《农村建设》等。这些著作为我国近现代水利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水利思想方面,李仪祉创造性地提出“以工代赈”和“总自然之论”思想。
李仪祉从1922年到1938年,断续担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主持筹划了 “关中八惠”“陕南三惠”以及陕北织女渠等一系列灌溉引水工程。李仪祉参与近代大流域治导的实践,是与他为陕西水利进行筹划的过程同期交错进行的。其中较为突出的是黄河、淮河的防洪工作和治导规划。李仪祉主持下的《导淮工程计划》是淮河水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作,对新中国成立后的治淮工程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仍有指导意义。此外,李仪祉是中国第一位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梳理水利事业与农业、牧业、林业、交通业,乃至农村金融、教育等各项事业综合关系的科学家。他所抱持的“大水利观”,其实是将水利与整个国家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传统的“农为政本、水为农本”的思想,在民生主义的指导下,跨越到“水利是国家的命脉”这一现代理念,从狭义的“治水安邦”上升到“治水兴邦”,水利之“利”被李仪祉最大程度地挖掘出来。李仪祉先生最大的贡献,就是“将中国几千年的治水传统与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结合起来”。
(三)近代水利主要成就与突出问题
1.防洪治水
在江河中下游及湖海周边,共建成堤防圩垸4.2万公里。其中,洪泽湖大堤、钱塘江海塘、黄河大堤、荆江大堤等,都可以作为历史上杰出的水利工程。一共建成10余座大中型水库。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和珠江上,分别设立流域机构,建立水文网,开展勘测、规划和设计工作。除了第二松花江的丰满水库和运河支流有个别防洪水库以外,各河都没有控制洪水的水库;湖泊洼地的蓄洪滞洪都处在自然状态,而且大量被侵占;堤防多年失修,圩垸零落不堪;淮河和海河水系因缺乏洪涝出路,导致各河的防洪能力很低,排涝能力差。至于规划和设计建设水利工程,因为经费和人力等问题,没有开展大规模工作。
2.农田水利
全国灌溉面积2.4亿亩,其中,泾惠渠、渭惠渠、梅惠渠、黑惠渠、洛惠渠等是近代农田水利工程的著名代表,灌溉关中,造福三秦;台湾建成最大的灌溉工程嘉南大圳,灌溉农田220万亩。机电排灌刚刚开始,装机7.1万千瓦。
绝大部分灌溉依靠小型塘堰及人力、畜力、风力和水力水车等,设施落后,效率低下。
3.航运工程
内河航道基本上处于天然状态。虽然古代建成的京杭大运河,举世闻名,并发挥了南北通衢的显著作用,但是随着国家的四分五裂,政权不断更替,京杭大运河通航作用被极大地限制,大部分航段消失,只能分段通航。
中国近代因战乱致使水利建设停滞甚至倒退,洪患灾难越来越严重,导致粮食产量低下,不能解决人民吃饭的问题,中华大地时常出现饿殍遍野的现象,严重威胁中华民族生存的基础。
三、中国当代水利概况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水利建设,把治理大江大河、防治水旱灾害作为治国首要大事,开展了气壮山河的大规模水利建设,揭开了中国水利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崭新篇章。作为国之命脉,当代水利事业始终以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治水思路与治水实践不断变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步伐不断加快,形成新发展、新跨越的格局。
(一)当代水利的现状及形势
1.当代水利的成就与现状
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利事业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取得了前无古人的丰功伟绩。我国共建成江河堤防41万多公里,水库9.7万多座、总库容8104亿立方米,全面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等防洪薄弱环节建设,防洪能力显著提升。战胜了严重洪涝干旱台风灾害,成功化解汶川特大地震次生灾害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威胁,创造了世界上成功处置特大型堰塞湖的奇迹,开创了中国处置大方量水下堰塞体、疏通大规模泥石流淤堵河道的成功范例。兴建了大量蓄引提工程和水资源配置工程,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超过7000亿立方米,解决了3亿多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提前6年实现联合国水与卫生千年发展目标。初步形成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体系,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033万公顷,居世界首位,实现了粮食产量“十连增”。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全国用水效率效益明显提高,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十一五”期间分别从304立方米、169立方米降到192立方米、108立方米(2005年不变价)。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1,农业用水连续30多年保持零增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万平方公里,年均减少土壤侵蚀量15亿吨以上,重点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区的水生态系统逐步得到修复。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3亿千瓦,位居世界第一,通过发展农村水电累计解决了3亿多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水利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为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目前,我国治水理念与水利发展战略不断成熟与完善,正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水利行业逐步构筑日趋完善的理论基础,形成日臻完备的技术体系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生态和谐统一的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治水思路实现重大转变。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大力发展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实现科学治水、依法管水。第二,水利建设实现历史跨越。黄河小浪底、长江三峡、南水北调等一批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骨干和重大水利工程建成,大幅度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利保障能力。第三,民生水利取得显著成效。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与安全问题得到不断改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开展,显著改善农村社会经济条件,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第四,节约保护取得重大突破。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第五,水利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投资新格局初步形成;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基本确立;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第六,依法治水迈出新的步伐。以《水法》为核心的水法规体系和水行政执法网络基本建成,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立。第七,科技兴水取得重大进步。水利科技攻关取得重大突破,一大批先进实用技术得到推广,水利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水利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第八,队伍建设得到全面加强。随着水利高等教育不断发展与壮大,水利人才保障持续加强,干部队伍与专业技术队伍逐步优化,水利职工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2.当代水利面临的挑战与形势
中国南北跨度大,人口众多,水情复杂,突出表现为六大特征:一是水资源相对短缺。中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1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8%;平均每公顷耕地水资源量21600立方米左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60%~80%的降水量和河川径流量集中在汛期,年际间丰枯变幅大,连续几个丰水年或连续几个枯水年的情况时常发生。北方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4%,人口占46%,耕地占60%,GDP占45%,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三是河流水系复杂。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河流达5万多条,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700多条。河流上游地区河道较窄、比降大,冲刷严重;中下游地区河道较为平缓,一些河段淤积严重。四是暴雨洪水频发。大部分地区夏季湿热多雨,短历时、高强度的局地暴雨频繁发生,长历时、大范围的全流域降雨也时有发生,每年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台风灾害。五是干旱威胁严重。约有53%的国土面积为干旱半干旱区,北方地区十年九春旱,长江以南地区有的年份伏旱严重。2009年秋冬以来,云南省等西南地区连续3年遭遇干旱灾害。近年来,旱灾从传统的农业扩展到城市、工业、生态等领域,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六是水生态环境脆弱。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1/3国土面积存在不同程度水土流失,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约相当于GDP总量的3.5%。森林覆盖率较低,自然湿地面积较小。草地退化、沙化、碱化严重。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容量普遍较低。
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水利还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一是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局地突发强降雨、超强台风、区域性严重干旱以及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防灾减灾任务十分艰巨。二是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保障供水安全压力越来越大。三是人增、地减、水缺日益凸显,农田水利建设相对滞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水利基础还不稳固。四是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水资源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在一些地方还比较突出。
因此,未来五年目标,到2020年,中国水利要基本建成四大体系,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一是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重点城市和防洪保护区防洪能力明显提高,抗旱能力显著增强。二是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全国年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城乡供水保证率显著提高,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万元GDP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明显降低,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三是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地下水超采基本遏制。四是基本建成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和合理配置的水价形成机制基本建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形成。
中国水问题,可以概括为“盼、怕、治、优、节、调、管”;中国水情,可以概括为“水少、水多、水脏、水浑”。总之,中国是世界上水情最为复杂、治水任务最为艰巨的国家之一,治水兴水依然任重道远。
(二)当代水利发展变迁
我国当代水利事业伴随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前进,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变迁之路。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可将我国当代水利事业发展分为以下阶段。
1.以工程水利为主的水利建设阶段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水利事业依托水利工程建设除水害、兴水利,保证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一阶段是新中国水利事业起步和以工程水利为主的大规模建设时期。1954年在淮河流域建成佛子岭水库;自1954年长江发生全流域的特大洪水后,至60、70年代,长江流域先后建成新安江水电站,丹江口、柘溪、陈村、漳河等大型水库,对长江中下游堤防进行了全面整修和加固;黄河流域先后建成三门峡水利枢纽、刘家峡水电站等水利工程。进入80 年代,先后在长江、黄河、松花江等流域建成乌江渡、葛洲坝、龙羊峡、隔河岩等大型水利工程。这一阶段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主要以防洪和灌溉为代表,依靠工程开发水资源。但是对开发水资源所要求的保持水土、防止污染、科学治水等方面不够深入,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管理和保护不够注重,导致各种水问题不断出现,工程水利不能满足经济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要。此外,1964年以后,台湾先后在大汉溪和曾文溪建成石门水库和曾文水库;1971年,香港开始修建万宜水库。
2.以资源水利为主的水利建设阶段
从'98大洪水到2010年,水利事业依托水利工程和资源优势,优化组合防洪减灾体系,建立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基础的水利可持续发展体系。这一阶段开始集中力量进行防洪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成小浪底水利枢纽、三峡水利枢纽为代表的大型水利工程,使七大水系主要河流干流抵御洪水能力大为增强,水灾成灾率趋于下降。为缓解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启动建设南水北调工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生态安全、水景观建设、娱乐休闲等需求开始涌现,水生态修复成为一项重要的水利工作,开启了治水模式的历史性转型,形成以多目标开发为主的水利建设模式。水利发展在新理念、新思路的指引下,水利建设从开发、利用、治理向节约、配置和保护转变,开始从工程水利、资源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
3.以现代水利为主的水利建设阶段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颁布以后,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兴水治水思想指引下,水利事业改革与发展迈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凸显水利发展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水利建设进入以现代水利为主的综合治理阶段。国家在2020年前分步建设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将迎来新一轮水利建设高潮。水利将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农田水利将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民生水利、水生态修复和治理将成为重要的新兴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水利事业改革与发展进入新的攻坚期。在对防灾减灾、农田水利、水环境、水生态、饮水安全要求不断提升的情况下,现代水利事业步入全面科学发展、人水和谐发展的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