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5 药源性肝胆疾病及胰腺损害

9.3.5.1 肝细胞型药物性肝炎

药物经过体循环进入肝脏,在肝药酶(主要是P450酶系统)的作用下参与药物代谢。代谢经历两相过程,Ⅰ相为生物激活反应,以氧化、还原、水解反应为主;Ⅱ相为结合反应,与葡萄糖醛酸、硫酸盐结合增加水溶性,有利于排出体外。
肝细胞损伤包括肝坏死、皮脂腺病及肝细胞退化,临床表现及生化指标和病毒性肝炎比较相似。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可升高8~20倍(甚至更高),碱性磷酸酶升高常小于3倍。常见药物包括:
异烟肼乙酰化因代谢速度不同分为快代谢型和慢代谢型。由于异烟肼的肝损害主要由其代谢中间产物乙酰肼引起,快代谢者产生更多的乙酰肼而更易发生肝损害。具体机制为在肝内 N-乙酰基转移酶的催化下,异烟肼代谢为乙酰异烟肼,后者氧化为乙酰肼,引起生物膜脂质过氧化,损害线粒体膜上的Ca 2+-ATP酶,致使线粒体内Ca 2+过多;乙酰肼也可在细胞色素P450酶的催化下生成活性中间体,与肝细胞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共价结合,或者与谷胱甘肽结合而破坏肝细胞。
异烟肼与利福平合用时肝毒性显著增加,主要原因是利福平在肝中去乙酰化,为异烟肼的乙酰化提供乙酰基,加速异烟肼的代谢;同时,利福平还可诱导肝药酶的活性,使异烟肼的代谢加快,加重肝损害。
对乙酰氨基酚当剂量小于每天1~4g时,不良反应很少发生;但当剂量超过15g时(在某些个体上也会低至6g),会引起中央小叶坏死(主要在肝小叶3区)和肝衰竭。坏死发生在肝小叶3区是因为细胞色素P450酶系主要在肝小叶3区将药物转化为活性代谢物。服用过量可致肝损害,其致病机制是对乙酰氨基酚在肝内依赖于P450 2E1代谢,生成的 N-乙酰醌亚胺具有细胞毒性,可引起肝细胞坏死。
氟烷性肝炎发生率极低,但常为致命性暴发性肝坏死,应引起足够重视。其他可引起急性肝细胞毒性肝炎的药物有酮康唑、丙戊酸、抗抑郁药、磺胺类、抗病毒核苷类药等。

9.3.5.2 胆汁淤积型药物性肝炎

主要有两种类型:胆汁淤积性肝损和肝外阻塞性黄疸,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中都很相似。黄疸和瘙痒是主要的临床表现。氨基转移酶中度升高,一般在正常的8倍以下。

(1)单纯胆汁淤积:

主要由于药物抑制胆汁分泌和排泄所致。引起这类疾病的药物有激素类药物、红霉素、他莫昔芬、硫唑嘌呤、阿糖胞苷和环孢素等。

(2)急性胆汁淤积性肝炎:

作用机制多为免疫介导的肝窦Na +,K +-ATP酶受抑制,肝细胞对胆盐的摄取减弱,最终造成淤胆,并同时导致肝细胞膜的完整性受损,肝细胞肿胀,甚至坏死,致使肝内胆汁淤积,引发病变。主要致病药物有三环类抗抑郁药、吩噻嗪类、卡马西平、阿义马林、大环内酯类、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右丙氧芬等。

9.3.5.3 脂肪变性

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脂肪酸的β氧化和抑制肝内蛋白质合成。主要致病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四环素、丙戊酸、糖皮质激素、门冬酰胺酶和甲氨蝶呤等。

9.3.5.4 急性型药物性肝炎与肉芽肿性肝炎

此两种肝炎类型均由变态反应引起。急性混合性肝炎以肝实质细胞损害为主。常见致病药物有三环类抗抑郁药、磺胺类药、大环内酯类、呋喃妥因、非甾体抗炎药、丙氧芬、别嘌醇、奎尼丁和苯妥英钠等。
肉芽肿性肝炎为肝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形成肉芽肿。主要致病药物有别嘌醇、保泰松、青霉胺、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地西泮、金制剂、青霉素、磺胺类、氟烷、异烟肼、甲基多巴、阿司匹林和磺脲类降血糖药等。

9.3.5.5 慢性肝炎或肝硬化 (1)慢性肝炎:

致病原因主要是药物活性代谢物所诱发的免疫反应。常见致病药物有胺碘酮、氟烷、丙戊酸、双醋酚汀、阿司匹林、异烟肼、甲氨蝶呤、呋喃妥因和甲基多巴等。

(2)肝硬化:

药物可引起几种类型的肝硬化。大结节性或坏死后性肝硬化通常由药物性慢性活动性肝炎或亚急性坏死发展而来。伴有脂肪变性的肝硬化主要病因为应用甲氨蝶呤、无机砷、维生素A;胆汁性肝硬化继发于肝内外胆汁淤积;淤血性肝硬化继发于肝静脉或肝内小静脉闭塞。

9.3.5.6 肝血管病变 (1)Budd-Chiari综合征:

是一种由于肝静脉(下腔静脉)阻塞所致的临床综合征。致病药物有避孕药、氮烯唑胺等。

(2)静脉闭塞性疾病:

由于药物使血管内皮水肿,继之胶原纤维形成,使管腔闭塞。致病药物包括硫唑嘌呤等抗肿瘤药。

(3)肝窦扩张和肝紫斑病:

致病药物包括雄激素、雌激素、硫唑嘌呤和巯嘌呤等。

9.3.5.7 胆管消失综合征

极为罕见。病变由自体免疫性胆小管受损引起,也有人认为是蛋白系统异常所致。主要致病药物有抗精神病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和H 1受体拮抗药等。

9.3.5.8 硬化性胆管炎

主要是由于药物损害胆管动脉而引起的胆管缺血性改变,一般是急性或慢性大胆管损害。氟尿嘧啶和用于胆囊手术的甲醛及高渗生理盐水可导致该病。

9.3.5.9 肝肿瘤

药物引起的肝肿瘤主要是肝腺瘤和肝细胞瘤。长期应用合成类固醇激素治疗时可引发病变。

9.3.5.10 药物性胰腺炎

药物性胰腺炎(drug-induced acute pancreatitis,DAP)的发病机制复杂,不同药物引起DAP的环节不同,一般认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药物或药源性损害对胰酶产生原位激活作用;②直接毒性或继发性微循环障碍影响胰腺细胞内蛋白酶抑制物的产生和激活;③影响胰腺间质细胞的屏障保护作用,从而启动胰酶的自身消化而引发炎症。
包括的药物类别:①糖皮质激素:可使胰腺分泌液浓缩、胰腺管上皮增生、胰管阻塞、胰液流出受阻而发生胰腺炎。②抗菌药物:长期大量使用四环素可发生胰腺炎,其原因可能与四环素干扰肝细胞内蛋白质合成有关。磺胺类药物如磺胺甲 唑、柳氮磺吡啶等均可引起胰腺炎,其机制可能与过敏反应有关。氨苄西林、红霉素、甲硝唑、利福平、异烟肼、替卡西林等均可引起急性胰腺炎。③利尿药:利尿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为7%~14%,以噻嗪类最为常见,如氯噻嗪、氢氯噻嗪等。其他如呋塞米、氯噻酮、依他尼酸等也可引起。④抗肿瘤药:以门冬酰胺酶最多见,起病迅速,一般在用药后6天内发病。应用硫唑嘌呤会发生DAP,潜伏期一般为2~3周,也可短至数小时。⑤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可经胰腺分泌,使胰腺管渗透性增加,过量中毒时可引起胰腺炎。其他如舒林酸、吲哚美辛、对乙酰氨基酚、吡罗昔康、布洛芬、甲氯芬那酸等均有引起DAP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