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颈部疑难病例影像诊断
- 梁碧玲 田军章 陈燕萍等主编
- 1460字
- 2021-04-16 12:48:14
第三节 颈静脉孔区、颞部及其他
14 鼓室副神经节瘤
图2-14-1 左鼓室副神经节细胞瘤
A~D.颞骨高分辨CT横断面
女,64岁,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耳鸣,呈轻微持续“唧唧”样高调声音,伴间歇性耳鸣,无伴耳痛、耳流脓、渗出,无听力下降,无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1年前自觉耳鸣音改变,呈跳动样“唧唧”音,同心跳、脉搏不一致。当地多次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耳听力下降,伴耳鸣突出明显。专科检查:左鼓室周边明显充血,鼓膜明显搏动。
【影像学表现】
左侧鼓室内近鼓膜处见软组织样密度影,约1. 0cm×0. 5cm,包绕部分听小骨约相当于镫骨,内侧紧邻耳蜗,向后与颈静脉孔前壁分界清晰。影像诊断:鼓室球瘤;炎性肉芽肿(图2-14-1)。
【手术所见】
鼓膜完整稍膨隆,呈均匀深红色,可见搏动。鼓膜菲薄,掀起见肿物呈均匀深红色,质软、表面光滑,有搏动,易出血。
【病理】
左鼓室副神经节细胞瘤。免疫组织化学:Syn (+),NSE(+),CgA(+),S-100(+),CD34(-),Actin(-)。
【分析与讨论】
副神经节瘤是一种生长缓慢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副神经节小体。根据Glenner和Grimley分类,副神经节瘤分为肾上腺内和肾上腺外两大类,前者在肾上腺髓质,习惯上称为嗜铬细胞瘤。头颈部副神经节瘤同属非嗜铬性化学感受器肿瘤,绝大多数无分泌儿茶酚胺症状,又称为非功能性副神经节瘤。副神经节瘤的发病原因不明确,但是研究表明其发病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酶的亚基HDSB、HDSC、HDSD基因突变密切相关。头颈部副神经节瘤主要起源于颈动脉体、颈静脉孔、迷走神经等头颈部各处的副神经节,根据肿瘤的部位不同命名,分别称为颈动脉体瘤、颈静脉球瘤、鼓室球瘤和迷走神经节瘤等。头颈部副神经节瘤在临床上少见,据统计,头颈部副神经节瘤占该肿瘤发生率的3%,占头颈部肿瘤的0. 6%。副神经节瘤肿瘤血供丰富,与颈部血管关系密切。
鼓室副节瘤沿着Arnold神经和Jacobson神经走行分布。鼓室经走行的区域,包括面神经管、下鼓室,但最常发生于鼓岬部的黏膜。舌咽神经鼓室支(Jacobson神经)起自舌咽神经下神经节,也叫岩状神经节,通过岩小窝、鼓室小管,即位于颞骨岩部下面边缘颈动脉管和颈静脉窝之间的分隔小管,到达鼓室内,并分支形成鼓室丛分布在鼓岬部。Arnold神经是迷走神经的另一分支,起自颈静脉孔的后部,通过颈静脉窝外侧壁的乳突小管进入鼓室内。
鼓室副神经节瘤多为非特异性,血供丰富,随着肿瘤不断增大,后期可侵犯和破坏周围结构。影像学表现为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椭圆形边界较清楚地软组织肿块,以囊实性为主,血供丰富,肿瘤坏死囊变较少,病灶内可见钙化点,增强扫描多呈均匀性显著强化。CTA可清晰显示病灶的位置、大小、边界、生长方向与颈部大血管的关系及主要供血来源。DSA是诊断肿瘤的金标准,可清楚地显示头颈部副神经节瘤的大小、位置、范围及滋养血管,清楚地显示颈动脉体瘤“手握球”或“杯口状”典型特征,同时可清晰地显示出颈静脉球瘤包绕并推移颈内动脉向前方移位,形成“弓背形”迂回走行。
【鉴别诊断】
①神经节瘤:是一个罕见的起源于交感神经节的良性肿瘤,常见于腹膜后及后纵隔,平扫CT呈均匀低密度,增强扫描轻度强化;②神经鞘瘤:是一种好发于腹膜后及后纵隔的肿瘤,临床症状不明显,直径常小于5cm,内可见囊变钙化成分,呈均匀或不均匀增强,鉴别诊断需结合临床、生化检查。副神经节瘤对放疗和化疗不敏感,因此及早手术切除是最佳方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张娅 袁小平)
参考文献
1. Phillip K,Alessandra R,David M,et al.Paragangliomas of the head and neck.Oral Oncology,2004,40(6):563-575
2. Amar L,Bertherat J,Baudin E,et al.Genetic testing in heochromocytoma or functional paraganglioma. J Clin Oncol,2005,23:8812-8888
3.郑少燕,杨智云,李树荣,等.鼓室副神经节瘤CT和MRI诊断.中国肿瘤影像学,2009,2(4):11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