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人生
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孩子便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观察着这个世界。本来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是一张白纸,但是他们个个都像吸水的海绵一样,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着自己的理解和总结,然后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经验和规则:什么事物安全,什么事物危险,什么事物简单,什么事物困难。
孩子们无时无刻不按照这些认知的规则来做事情。很不幸的是,由于经历的片面性,他们总是不那么正确。他们或者过高地估计了自身的能力,或者错误地认为自己面对的任务困难重重。因此,他们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观察—尝试—纠错—再尝试”的过程,不断地进行补充和修正。
前文我们提到,造成羞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信心的不足和自我价值的缺失。我们也都注意到,一个人在自己驾轻就熟的领域很少会有羞怯行为,因为他有能力去轻松地完成这项任务,丝毫不用怀疑自己的能力,就像是我们在平坦的马路上骑自行车一样。然而,同样一个人跑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时,他往往倾向于谨言慎行。
自信心的低下有些时候来源于自身能力的不足,而有些时候则不尽然。恰恰相反,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尽管他们本人已经拥有相应的技能,但是由于自身认知的错误指引,使他们或者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和技巧,或者高估了当前任务的难度和风险。这种错误的指引留给了他们一种错觉:自己无法胜任当前的任务。因此,羞怯者往往倾向于逃避他们视为“困难”的事物。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不难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父母应当一方面从培养孩子的特定技能着手,使他们拥有相应的能力,从而增加他们应对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另一方面,其实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我们要设法改变他们对事物的错误认识来重树自信,即我们要通过鼓励、赞扬和亲身体验等行为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评价。
需要指出的是,认知的修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偶然的一两次成功尽管会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纠正错误的认识。就像是爬杆儿一样,一次偶然的完成可能会增加你的勇气,如果接下来又陷入失败的漩涡,你可能又重回沮丧。唯有经过不断的尝试和确认,才能真正地重塑认识。因此,为了保持孩子行为的连续性,父母需要对他们任何形式的尝试都给以肯定和鼓励。
远离评价
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是羞怯者的脆弱点。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心理。只不过羞怯者深深地陷入这种漩涡而不能自拔而已。他们往往以一种低人一等的心态出现在别人面前,似乎感到全世界的人都紧盯着自己的一举一动。哪怕自己一丝一毫的差错都会带来潮水般的嘲笑和鄙视。这在他们成为焦点的时候(比如舞台表演,单独讲话)表现得更加明显。他们时常会脸色通红,语无伦次,不敢与人对视,因而也很难发挥出正常水平。
如果任何人都是自己的评价者,任何人都可以对自己说三道四,则孩子自然就会产生卑微感,这种卑微感让他们无法平等地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赞巴多教授指出,如果人能够将注意力远离别人的评价,那么他的羞怯行为就会有效地降低甚至消失。因此,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转变羞怯者的思维方式,从而将注意力转移到其它事物上来。以下是一些要点:
· 将注意力集中到事情的过程上,而不是最后的结果上。
· 不要将他们放到一个被评价者的位置上,而应当放到一个传授知识和帮助他人的位置上。
· 平常尽量不要以“别人会笑话你”等言论来刺激孩子。我们如果想得到孩子的配合与默契,可以有很多的方法。但是,千万不能以他人的取笑作为驱动力。
· 平时尽量避免拿自己的孩子作为炫耀的工具。他们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我们不应该通过炫耀强项来满足自己“教子有方”的虚荣心。炫耀强项背后隐含的即是对弱项的贬低。这种情况下,孩子会非常在意自己的表演结果,回避负面评价。
· 不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贸然上场。特别是刚开始的阶段最容易形成孩子对当众表演的第一印象,从而影响到以后的心理。
· 承认客观差距的合理性,接受孩子合理的借口和解释,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帮助他们开脱。比如,当新手和练手在一起表演的时候,我们显然不能拿来进行比较。我们只能以“他刚开始的时候还不如你呢”来为孩子减轻心理负担,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差距。孩子天生具有很强的是非感,他们很清楚孰优孰劣。通过同台的比较他们已经认识到了客观差距,我们为什么还要一味地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呢?
比如说,娜娜已经学习了一阵子小提琴,现在正好有一次登台表演的机会。由于以前没有登台表演的经验,妈妈对此也非常重视。在这个例子里,我们考虑一下两种不同的场景:
场景一
妈妈:“娜娜,今天是你第一次表演。一定要把你的水平发挥出来,千万不要紧张……”
娜娜:“妈妈,我要紧张的话,就表演不好了?”
场景二
妈妈:“娜娜,今天你要去登台表演。下面有很多听众没有听过你的那首曲子,你上去给他们拉一拉,好让他们了解一下。”
娜娜:“好吧,我拉完他们就知道了。”
显而易见,在场景一中,妈妈的话传递给了娜娜两种不好的信息:一是娜娜必须表演好;二是娜娜如果紧张的话就会失败。妈妈错误之处在于,她把娜娜推到了一个被人评价的位置上。本来娜娜本人也许并没有紧张感,在她妈妈的说教下,她很有可能带着心理负担去上台表演,然后在众多眼睛的评判中紧张地完成表演。如果娜娜频繁地因为紧张而发挥失常,她恐怕会在每次登台前都犹豫再三。
而在场景二中,娜娜则一身轻松。她本来就不知道紧张是何物,也更不会将表演的好坏与紧张感联系在一起。她是带着一种向别人介绍乐曲的心态去登台表演。有些父母不禁会问,那样没有压力的话,娜娜会不会消极表演呢?当然不会,想做好事情是孩子的天性。她一定会认真地向大家 “介绍”自己的曲子。
其实如果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充满自信的人未必能力强。
多年以前,我和一位新结识的朋友一家同机抵达温哥华。在转机的时候,那位朋友遇到一些麻烦需要寻求帮助。通常英语不好的人在这种情况下都充满了紧张和不安,可是他却丝毫没有这种表现。他以前从事销售工作,是一个敢说敢干的人,就见他毫不犹豫地到处与机场的工作人员交流。凭心而论,他那英语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言谈之中充满了这样和那样的错误,以至于机场工作人员费了好长时间才弄清原委。
两年之后,这位老兄又在蒙特利尔学上了法语。可以想象,英语学习了那么多年尚且如此,他的法语水平就更加不堪了。若是一位羞怯的人,恐怕千方百计要避免别人的笑话,可他还总是用那蹩脚的法语与人打交道。
他说的越来越多,尽管仍然称不上流利,但是应付日常生活也没有问题。后来他去了蒙特利尔的一家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在总结他的奋斗历程时,他还不无自豪地夸口:“我能有今天,主要是因为我会法语……”。
我再举一个在大学课堂上发生的例子。
在大学的课堂上,气氛通常会比较轻松。老师们都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一方面是为了培养独立思维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便于通过讨论理清概念并开阔思路。在课堂上经常会碰到一些滔滔不绝的学生。他们敢于表达,哪怕自己的看法根本就站不住脚。
我们班里面有一位当地的学生,他是属于喜欢课堂发言的那种人,而且总是喜欢长篇大论地说。有一天上课的时候,由于坐得比较近,我有幸仔细地倾听了他的发言。除了一大半废话之外,我发现他主要的见解也非常不着边际。
很显然,他根本就没有理解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可他讲得还是那样自信,没有一丝一毫的难堪之意。教授在耐心地听完他的“高见”之后,不仅没有任何批评,还对他的发言表示了感谢。
我后来才逐渐意识到,其实论点的正确与否并不重要,而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才是值得推崇的精神。同样,我那位英语不怎么好的朋友非但没有受到耻笑,反而赢得了旁人的钦佩,因为他的勇气征服了身边的人。
学会自爱
我们期望孩子在他人面前能够充满自信。然而他们必须首先喜欢自己才有可能在别人面前抬起头来。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因为自己的生理特征而羞怯,比如有人因为自己的声音哑而沉默寡言;有人因为脸上有胎记而不敢抬头;还有人因为走路姿态不美常常自感到别人的嘲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并非贬低人们对美的追求,相反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拥有自己喜欢的长相和仪表。赛格和亚雷斯在他们的畅销书《孩子》里说道:“孩子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自我印象。那些自信的孩子最终会有别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同龄人。尽管孩子们的不自信可能有他们内在的原因,但是来自外界的刺激(尤其是身边的成年人的评价)也能够对之改变。”
人们常常说“做真实的自己”,即意味着自尊和自爱。诚然,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些令人不快的眼光和玩笑,但那些都不足以“绕梁三日而余音不绝”。在这些所谓的眼光和玩笑中,绝大多数都是无意的和善意的,还有很多其实是我们主观臆想出来的。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缺点。其实,美和丑也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取决于个体的审美观念。有人比较注重长相,有人看重体型,还有的人则强调内在气质。因此,感到自己丑是因为个人的审美观与自己现状的落差形成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其貌不扬”却信心十足,反而有些人却永远对自己的长相没完没了地挑剔和抱怨。
有一次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个访谈节目,访谈对象是国内某著名大学的学生会主席。他说自己曾经非常的羞怯,总是觉得别人在笑话他的牙齿。因为自己的牙齿不整齐,他说话总是避免张大嘴,也不敢尽情地欢笑。可以理解,他害怕别人审视的眼光,害怕这几颗不争气的牙齿毁坏了自己的光辉形象。
在躲闪了多年以后,他终于鼓足勇气去医院作了牙齿矫正。他似乎对结果还很满意,回去后他对同学说:“看,我的牙齿现在终于好了!”。他的同学莫名其妙地回答道:“你说什么?我根本就没注意到你牙齿有什么问题呀?”一霎间,他感觉到无比的震惊和惭愧:多年来,我牺牲了多少欢乐和自信?除了我自己,难道还有谁会在意这几颗牙齿?别人在意又怎样?难道他们还会惦记得寝食难安吗?
我们有幸生活在当今时代,医学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很多自己的梦想。如果你有条件的话,不妨从医学上寻求一些帮助来摆脱自己的自卑心理。然而,无论有无条件,喜欢自己珍惜自己都是我们必须做的功课。我们何必纠结于这些与生俱来的东西呢?毕竟这就是我们的自我标记。人们经常说“上帝是公平的”,难道那些所谓的优雅者处处都高我一筹吗?
有一位害羞的男孩子,从初中开始,他就被一件事情所困扰:他感觉自己太纤弱了,没有男子汉的气概。尽管他试图改变自己走路的方式并粗声粗气地说话,他仍然觉得不够派。久而久之,这成了他的一块儿心病。每一次从别人旁边经过的时候,他都觉得别人的双眼都在紧盯着他、评价他、并暗自取笑他。他心里越来越紧张,走路的动作也开始变形。这些反应一直持续到远离人们的视线为止。慢慢地,他开始变得孤僻起来了。他总是试图走小道儿回家,经过别人面前的时候他也总是自动地低下头……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当男孩过了那个青葱岁月的时候,他的这些顾虑也逐渐消失了。现在的他尽管性格仍然不外向,但也不再在乎别人的眼光。每每回想起自己当年的表现,他总是觉得很好笑“那时候不懂事,其实我挺好的,完全是自己的心理作用。”
孩子的自尊心要从小培养,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要告诉孩子要喜欢自己,因为这是建立自尊和自爱的基础。我儿子托尼四岁的时候,幼儿园让他们每天带回家一本小人书。其中有不少涉及到自爱这个概念,比如《我爱我自己》一书中这样写道:
我喜欢自己的翘鼻子,因为它让我看起来有气魄;我喜欢自己的大板牙,因为它咬东西最锋利;我喜欢自己的大嗓门,因为它声音传得很远;我喜欢自己的痣,因为它们让我看起来与众不同……这才是我,就是我,我我我,我喜欢作我自己。
试想,如果从小这样教育,孩子还会因为长相而羞于见人吗?
相反,有一些父母却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他们时常在孩子面前口无遮拦,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着肆无忌惮的评价。
当自己的胖女儿想要去练习舞蹈的时候,妈妈忍不住自己的心中的反对,讽刺道:“练跳舞得体型好才行,你也不看看自己的体型,还是去学别的吧!”
当自己腿短的儿子想要练习田径时,爸爸毫不犹豫地给泼了一头冷水:“别练了,你的腿太短,是不可能跑得过别人的!”
当自己身材矮小的儿子要练习篮球时,他们又及时出手阻拦,理由是打篮球要身材高大才行,要不然怎么能抢得到球?
父母的冷嘲热讽在一点点地磨损着孩子的自尊心,他们天天想的都是如何选择孩子擅长的项目,从而以最少的付出得到最大的收益。然而,他们丝毫都没有考虑这样做对孩子心灵的冲击。为什么只有出成绩的项目才能投入练习呢?为什么孩子不能自我选择一种个人的爱好或者健身运动呢?可以肯定的是,父母的讽刺和唠叨会加剧孩子的自卑感,因为连最亲近的人也都这样看待自己。
群体规则
当一群年龄相仿的学生从我们面前经过的时候,我们通常不会去注目每一个人。但是,如果有一名学生明显与众不同的时候,他最能吸引大家的目光,不管这种与众不同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前面我们提到,羞怯的孩子常常试图避免成为公众的焦点。一旦他们处于引人注目的地位,他们就会表现得局促不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着装和行为要符合群体规则。
我有一位初中同学,人长得非常俊朗。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家里从来没有余钱去给他买新衣服穿。大家都知道,初中阶段正是很多孩子开始重视个人仪表的时期,大部分同学都穿着较为得体的衣服,走起路来个个自信十足,而这位同学却经常穿着一件破旧不堪、补丁连连的衣服。刚开始的时候,他还并不在乎自己的穿着,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地产生了自卑心理。他觉得自己天天穿得就像是一个乞丐一般,实在是羞于见人。
这位同学在教室里总是安安静静的,他还试图不从讲台上经过,以避免引起别人的注意。当同学们都在教室里的时候,他往往选择从班级的后门溜进去;在放学的时候,他也不再从学校的正门回家,而是走后门抄小路回家。由于自己的羞怯心理,他逐渐地疏远了以前的密友,因为他不想成为别人的陪衬对象。在奠定个性的关键期,这种低人一等的表征严重地影响了他的自信和行为,自卑心理在他的内心逐渐坐大,使他变得缩手缩脚。时至今日,我的这位同学也还是一个羞怯的父亲。
由于贫穷,过于寒酸的着装固然影响孩子的自尊心。然而,富裕的家庭也往往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由于有充分的财力支持,父母常常不满足于衣服的干净得体,而是处处让孩子着装标新立异。很多父母,尤其是母亲心里存在一种误解,他们觉得花枝招展的打扮才体面。
有一个富裕家境的女孩儿,由于是独生女儿,母亲每天都给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即便是其他孩子都身着便装的场合,她也打扮得像是一个高贵的公主。因此,无论她走到哪里,总是有很多双眼睛盯着她看,她的朋友们也没少讥笑她。
面对别人诧异的眼光和挖苦,女孩儿感觉到浑身不自在。她曾经向母亲提出穿便装的要求,可母亲总是以不好看为理由给予拒绝。女孩儿感到十分尴尬,自己不愿意穿那些绚丽的服装,可是又无法选择。经过几番挣扎之后,为了摆脱自己不舒服的感觉,她只好远离人群,以各种借口回避与其他同学一块儿活动。
我并不是试图说服大家放弃对美丽的追求,我只是建议父母们仔细观察一下孩子所在的年龄和环境,避免让孩子与环境格格不入。毕竟穿衣是孩子的自我选择,而不应当成为一种负担。如果孩子喜欢与众不同的感觉,那华丽服饰可以给他们带来荣耀和关注;反过来,如果他们试图避免成为这样的角色,同样也应当给予满足。
加拿大每年都有一天叫作“粉红日”。在这一天,很多学生和教职员工都会穿上粉红色的衣服。这个节日来源于2007年发生在东海岸新斯科舍省的一名高中新生。这名高一的男生选择在开学的时候穿上了一件粉红色的衬衫。众所周知,粉红色就常规来讲是女生服饰的标志,一般男孩子往往会拒绝穿戴。由于他出格的服饰,有几个高年级的学生觉得太扎眼,于是就对他进行了人身的侮辱和欺凌。幸运的是,这起事件被两名毕业班的过路学生看到了。
出于对这名新生的同情和支持,这两名过路学生去附近商店买了五十件粉红衬衫分发给别的学生,并号召大家第二天都穿上以表明反歧视的态度。结果第二天有数百位学生自发地穿上了粉红衬衫,学校也变成了粉红色的海洋。当那位受到欺凌的学生看到那么多粉红服饰的时候,他开始还尴尬地脸红了一下,随后就由本来的阴郁转为会心的微笑。
这件事情的影响逐渐超出了预想的范围,加拿大有很多省都宣布这一天为“粉红日”以旗帜鲜明地表达他们反歧视和反欺凌的态度。
得体的着装可以让孩子在众人面前保持自尊,但过于出格的打扮往往会让羞怯的孩子感到尴尬,甚至招来欺凌与侮辱。上例的这位高中生无疑是幸运的,他居然还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支持和关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又有谁去关注那些受到服饰煎熬又摆脱无门的孩子呢?
补上你的短板
提起能力的培养,恐怕没有一位父母会提出反对意见,提倡素质教育嘛。由于父母们没有办法干预学校里的教学方式以及功课负担,于是家长们也开始把眼光纷纷投到了课堂之外,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外活动上。
有一位推爸(流行语,意指在孩子背后推动各项学习与活动的爸爸,如果是妈妈则称为推妈)粗略地统计了一下他给孩子选择的课外活动。从两岁半起,孩子从事了足球、篮球、网球、棒球、冰球、游泳、滑冰、滑雪、体操、射箭、钢琴、绘画、合唱团、空手道、武术、铁人三项赛、国际象棋、中国象棋等项目。似乎每一项能叫得上名字的运动他都让孩子去尝试了。
当我好奇地问他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项目时,他坦然地回答说,在孩子小的时候多接触一些项目有利于兴趣的培养,因为父母并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喜欢什么项目,擅长什么运动。这位推爸的目的显然是“普遍撒网、重点捕鱼”,即通过增加覆盖面来发现孩子擅长的项目,然后再进行重点培养。
必须承认,这是一位非常投入的爸爸,他花费了很多精力在孩子的养育上却无怨无悔。他本着尽早发现孩子兴趣和特长的动机给孩子引入了很多能力项目,给孩子充分尝试的机会。
但是显而易见,他和孩子一定是天天忙得团团转,孩子也从小就生活在精神紧张之中,不得不每天赶赴各种课程。我非常疑惑,这么小的孩子本应当在社区里和小伙伴们无忧无虑地玩耍,他怎么可能适应如此紧张的时间安排?在各种课程的压力下,这个年龄该有的节奏被强行打乱。这孩子估计也没少因为磨蹭或者不愿练习而受到批评和指责吧。
同样为人父母,我非常理解父母爱的投入,但这种现象非常令人深思。尽管父母们都很重视能力的提高,但他们对能力的认识总是停留在琴棋书画或者众多体育项目上,这就是他们的全部。他们期待通过提前训练这些项目,让孩子早日取得某些方面的特长,以便他们将来能够鹤立鸡群。
其实这位爸爸有一个羞怯的男孩儿,他非常胆小和腼腆,在我们面前从来不吱声。出于礼貌,看到他那么自豪的样子,我并没有对他的做法提出疑问。我并不否认及早接触各种项目的做法,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他们通常也并不知道拒绝和提出自己的意见,很多事情都需要在父母的主导下进行。我只是在怀疑,他在“普遍撒网”的时候,有没有从孩子的羞怯个性出发,认真地考虑一下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木桶的装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板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儿。显而易见,羞怯是羞怯者的一块短板。父母们总是一厢情愿地着手培养孩子的特长,以期待将来以己之长击人之短。可是反过来想,既然有人以己之长击人之短,那么必然就会有人陷入以己之短对人之长的无奈。那么,我们又怎能保证那就不会是我们的孩子呢?
你的羞怯别人很容易发现。在竞争性的场合,尽管羞怯者心里试图让自己保持镇静,可是难以掩饰的紧张情绪仍然溢于言表,自己的软肋自然也在竞争对手面前暴露无遗。
于亮从国内一所著名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税务局工作。由于品学兼优又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同事们也纷纷高看他一眼。
这一年,税务机关之间举行了税务知识大奖赛,并且电视台还要进行实况转播。因此,单位的领导也非常重视这一次展示形象的机会。为了确保赛事的成功,在参赛选手的资格选拔上,单位通过统一考试的方法对员工的税务知识法规进行了摸查。虽然于亮平时沉默寡言,但遥遥领先的成绩仍然使他获得了参赛资格。
于亮感受到自己肩负的重担,他于是花费了很多时间在税务知识的学习上,他感觉每一条法规自己都能够倒背如流,举一反三。然而,比赛的头一天晚上,他仍然紧张得没有睡好觉。第二天早上,尽管他一再叮嘱自己不要紧张,但是强烈的焦虑感使他甚至吃不下饭。尤其是当舞台上的聚光灯照在他身上的时候,他更是紧张得连声音都颤抖起来。
于亮的紧张每一个人都看得很清楚。在进入选手挑战阶段的时候,其它单位的领导们不挑别人,都指定紧张的于亮来回答问题。果然不出他们所料,于亮在压力下越来越紧张,他不停地擦汗,本来耳熟能详的问题他也都答不上来……
可想而知,因为于亮拖了大家的后腿,他单位的比赛成绩远远落后于其它单位。不仅自己脸上无光,他在同事们心目中的形象也一落千丈。领导们原来以为他业务知识丰富,后来也转而认为他个人能力不行,心理素质差,当然也没有任何领导能力。这一弱点给于亮的前程蒙上了一层阴影,当他的朋友们一个个都被提拔到领导岗位的时候,于亮仍然看不到有任何出头之日。
从于亮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羞怯是他最为明显的缺陷。就像是头顶上的一把悬剑一样,羞怯时刻影响着他的心理和行为,即便才高八斗也难以在竞争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如果有选择的话,帮助孩子及早克服羞怯才是父母们的明智之举。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羞怯的孩子,其实有一个简单的原则,即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一般孩子能做的,你的孩子也最好会做。孩子的羞怯行为总是隐含着一些重要信息,只要父母认真观察,就可以发现孩子在哪些方面缺失,从而着重在这个方面给予培养和提高。
如果孩子不敢爬高上低,则父母可以采取训练来去除他对这种运动的恐惧;如果孩子害怕生人,则应当多花些时间让他熟悉有陌生人的环境,让他们了解到陌生人并不可怕;如果孩子害怕演讲,则可以通过演讲的培训来增加相应的技能。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及早填补自己的能力短板,从而有效地克服羞怯。
在这方面,娜娜无疑是一个幸运的女孩儿。她的母亲也非常注意她的能力培养,像很多父母一样,也给她报了很多才艺培训班。由于缺乏运动,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娜娜非常害怕学校里的体育达标项目。看到大多数同学都可以豪不费力地完成指定的项目,她心中总是缺乏底气。她害怕跌倒,害怕自己变成最后一名,也不想在同学们面前出丑。因此,每次进行这些运动的时候,她都是回避回避再回避。更为要命的是,有时候老师还过来催促她,使得她不得不在心慌意乱之中应付了事。
“不能让孩子长期这样下去”,在了解到娜娜的难题后,她的妈妈搁置了其它的才艺项目,转而给他投入了很多体育达标方面的练习。每天早晨妈妈都专门带着娜娜去操场上做练习。她妈妈之所以选择早晨是因为这个时段没有别的孩子玩,一则不用等待,二则娜娜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心理负担。
在妈妈的耐心指导下,娜娜也很配合地刻苦练习,即便是再腰酸腿疼也没有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半年的练习,娜娜的体育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她跑得块,跳得远,很快就赶上了一般同学,过去那个畏畏缩缩的娜娜也彻底不见了。
世上的能力千千万,父母们往往会在头晕目眩中盲目地跟从别人的选择。其实能力的训练可以非常的简单,也可以非常的经济,因为有些能力本来就扎根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可以通过大量简单的训练和玩耍来自然获得。因此,如果别的能力项目与孩子的短板相冲突的话,父母一定要优先练习孩子的短板项目。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大家常说的一句话“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关于能力的培养,我们也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不要盲目跟风,而是要根据孩子的缺失去补充能力。孩子的能力短板不难发现,只要你留心去观察。
不完美的父母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尤其是在幼儿期,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对孩子的心理活动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几乎毫无例外,在这个时期父母的形象都是极端高大的,仿佛是无所不能的神灵。在孩子看来,父母居然能毫不迟疑地算出所有的算术题、能够身手敏捷地跨越各种障碍、能够毫不费力地完成各种任务。
尽管孩子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有些父母仍然觉得不满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父母出于控制孩子的目的,他们想保持自己在孩子面前的高大形象,故意在孩子面前炫耀自己的能力,吹嘘自己“辉煌”的过去,俨然自己当年就是一个神童一般。
不难想象,当孩子面对全能的父母时是怎样一种心态。他们一定会非常崇拜自己的父母。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父母能做到的他们一定也想做到。当他们试图去做却又不得要领时,最直接的想法就是“我怎么什么都做不好?”“我怎样做都达不到要求”“我怎么会这么笨?”……这对于性格比较开放的孩子可能影响不是很明显,因为他们心中自信的壁垒比较高,所以也不一定很在乎。然而对于羞怯的孩子,他们不会将原因归结于自己的年龄上,而是更倾向于怀疑自身的能力,而这种怀疑将进一步破坏他们本就脆弱的自信心。
本书中有很多案例来源于我教育孩子的亲身经历,由于儿子的羞怯个性,他的例子和相应的教育方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在我儿子托尼五岁的时候,我们开始逐步地给他引入加减法的运算。为了保持他的兴趣,一方面我们以应用题的方式给他出题;另一方面,我们每次也不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并且通常选择在他准确率很高的时候停止活动,这样他会期盼着下一次练习。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他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规则,并且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得出正确答案。可是,就在大家感到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们又发现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他迟迟不敢下笔写出自己的答案。有一次我给他出了十道题,让他做完以后再交给我检查。他总是先问我们“19+8=27?”然后在得到我的肯定声后才写下自己的答案。很显然,他知道正确的算法和答案,可他必须一道一道地确认以后才敢于下笔写出来。
看到他迟疑的样子,我告诉他先答完再说,只要按照规则来,数到多少就是多少。尽管他的准确率很高,但他总是拒绝那样去做。
我一开始并没有去想他行为的深层原因,而是劝他尽管去试,错了也没有关系,正好可以借机学习一下正确的方法。在我的一再鼓励下,有一次他终于鼓足勇气写下了十道题的答案,然后惶惶地等待着批改。我发现他有两道题不正确,就在旁边画了一个问号。他抬起头,问道:“那问号是什么意思?是我答错了?”在听到我肯定的回答后,他“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我忙不迭地安慰他错了也没有关系,可是好像不起作用。我告诉他:“错了两道题不是很正常吗?一点也不值得哭呀!”
“聪明的人是不会犯错误的!”他的回答使我豁然开朗。原来他之前的迟疑和确认是为了避免成为不聪明的人。很显然,他对事物的认知出现了错误,在他的眼里,自己应当是一个聪明人,一旦犯了错误自己就不再聪明了。
我慢慢地给他举了很多的例子,告诉他再聪明的人都是会犯错误的,因为犯错误是每一个人学习的过程。正是因为我们犯过错误,我们才能知道原因,才能在以后少犯类似的错误。下面是一段当时的对话。
爸爸:“每一个人都会犯错误,你能告诉我谁没有犯过错误吗?”
托尼:“不知道,嗯……蜘蛛侠?”
爸爸:“蜘蛛侠一样犯了错误,他错误判断了形势,不是也被坏人打败过吗?蜘蛛侠发现错误后,赶紧改变了自己的打法,最后才赢得了胜利。”
托尼:“爸爸,你犯过错误吗?”
爸爸:“当然,我上一次带你去游泳还跑错了游泳池呢,你还记得吗?我滑冰时还摔了一个大跟头,因为我没有掌握好平衡;我刚学习加减法的时候错的比你多多了。我从小到大犯了很多的错误,一直到今天也还在犯。”
托尼:“那其他人也这样吗?”
爸爸:“都是这样的,你妈妈,你老师,还有电影上那些英雄人物也都一样会犯错误。大家都是从犯错误开始学会的,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聪明不聪明不在于你犯错误没有,而在于你是否知道去纠正错误。”
我并没有期望这一次谈话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他的看法。在随后的几天里,我在他面前也“犯”了好几次错误,有些其实还是比较低级的错误。在他哈哈大笑之余,他也逐渐地改变了自己内心的认识。慢慢地,他也不再一道一道地确认正确答案了,而是在算完后就落下了自己自信的笔……
自信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来源于生活的逐步确认,一个小小的事情都可能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很大的冲击。羞怯的孩子经常在别的孩子面前表现得很退缩。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换位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人生的路还很漫长。在长大的过程中必定要遇到各种各样的人生起伏。即便你再才华横溢也难以避免不测的风云。在这种境遇下,强大的自信心才是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的真正利器。我们司空见惯一些孩子甚至成年人,他们拥有不错的能力,平时也乐于展示自己的才华。可是一旦遇到有别人技高一筹便再也没有勇气站上来显示一下自己的身手。这归根到底是自信心不够坚实造成的。
能给孩子战胜强大的父母的机会无疑是增强孩子自信的有效途径。试想,连父母这样厉害的人都能战胜,我真的是很了不起啊!既然父母比小孩强得多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父母要尽量不让孩子得出自己比爸爸妈妈笨的结论。同理,当他和别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他也会观察到别的孩子的长处。除去个人条件外,很多长处都是暂时的,是可以通过尝试和练习获得的。意识到别人的长处不能成为丧失自信的陷阱。因此,我除了在托尼面前尽量压低自己的姿态外,还经常向他讲述一些自己童年犯错误的经历,以消除他可能的误解。
我反复地对托尼讲一些很朴实的道理,比如“爸爸小时候英语一点也不会,我是到十二岁才知道的”“在你这么大的时候,能会这些已经相当不错了”“爸爸跳的远是因为我比你大,只要认真去练习你将来肯定比我强。”
这些浅显易懂的道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行为,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他逐渐改变了那种畏首畏尾的样子,即便在比他大得多的孩子面前他也毫不在意了。他越来越敢于尝试有挑战的东西,他喜欢爬高上低,喜欢坐过山车,喜欢走吊桥,还喜欢在朋友们面前自豪地示范自己的动作,他最后反倒成为小伙伴里最胆大的一个了。
加拿大的冬天寒冷而漫长,由于不愿让孩子长期在家里闷着,家长们转而带孩子们去一些室内的游乐设施。在乌德班广场有一个儿童游乐场,那里是孩子们冬季的乐园。游乐场里除了有很多游乐机械外,还有一个复杂的儿童城堡,里面有很多又长又陡的滑梯。考虑到安全性,这一类的滑梯都是封闭性的,所以从入口看起来漆黑一片。
托尼和他的小伙伴兴奋地来到滑梯前。没有踌躇和犹豫,托尼带头“嗖”地一声便顺梯而下。他的伙伴看到托尼下去了,也赶紧跟了上来。他先是试探性地往里面望了一眼,可是当他看到一团漆黑后一种恐惧袭上心来,他马上退了回去,然后在一旁急得直掉眼泪。
过了一会儿,就见托尼兴高采烈地返回来,高兴地说:“挺好玩的,没事儿,我带你下去,里面没有怪物。”言毕,拉着伙伴的手便一起消失在隧道里……
不耻下问
在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里,“从小打好基本功”是通向未来成功的必由之路。很多父母在生活中也本着严格要求的原则,对孩子的行为制定了高标准并一丝不苟地付诸实施。
其实很多要求他们自己当年也并没有做到。我见到很多当年拒绝学习的父母,在有了孩子以后拼命地督促孩子学习,这种推动来自于父母自身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正是由于自己当年没有好好学习才遭遇了诸多不顺。由于心里的急迫感,这一类父母忘完全了自己儿时的痛苦和挣扎,他们习惯于站在过来人的高度指点孩子,只不过是希望孩子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罢了。
然而,很多父母都在抱怨“哎呀,我的孩子太没耐心了,做什么事情都虎头蛇尾的。”尽管他们对孩子天天强调耐心的重要性,孩子们好像从来不买账。天长日久的逆耳忠言演变成了背景音乐,我的孩子当然也不例外。
众所周知,玩拼图类游戏能够训练儿童的智力和想象能力。本着这一良好的愿望,我从三岁开始就给托尼买了不少的拼图。但是他看来并没有什么兴趣,特别是遇到稍微有点难度的东西后更是如此。
他喜欢拼图上的图案,上面有不少是他喜欢的卡通人物。他把拼图拿出来倒在地上,刚开始他还能拼出几片,但很快就凉了下来。在心情好的时候,他还能再试那么一两下。如果不能成功,他要么干脆放弃,要么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全然没有一个专心和坚持的样子。
我很想当场对他进行严厉的训斥“这点耐心都没有将来怎么行?拼不完不能出去玩儿!”但我的理智让我忍住了这种徒劳的说教。面对这么小的孩子,难道我还要接下来给他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不成?
显而易见,他仅有的一点点自信在那两次尝试中给推倒了。既然如此,与其高标准严要求,何不从建立起自信着手呢?我于是拿了一个稍微简单点的拼图(也就不到10片),自己一边玩一边喃喃自语:“这个应当放在哪呢?这儿?不对!那儿?嗯,也不对……”我在试图吸引他的注意力。
在观察了一会儿之后,他果然就来到我的旁边,看着看着他终于忍不住也参与进来。
托尼:“爸爸,你放的不对。”
爸爸:“怎么会不对呢?那你说我该怎样放?”
托尼:“这样放……”
爸爸:“托尼你真棒,快告诉我你是怎样想到的?”
……
托尼有点得意,二话没说就接替了我的位置,他一边拼一边教我。我也表现得相当配合,每当他完成一片,我就鼓一次掌“嘢”。就这样,他在自豪与骄傲中完成了这付拼图,最后还站在上面跳了好一阵子。
为了保持托尼的兴趣,在以后的闲暇时间里,我陆续向他“请教”了玩拼图的技巧。他好像非常有兴趣当我的老师,每一次都很配合。在他高兴之余,我伺机道出了一些久违的故事,诸如小猫钓鱼、小马过河,主要目的是让他明白耐心和尝试的重要性。慢慢地,我发现托尼已经非常喜欢玩拼图了,即便遇到困难点的地方也不再轻易放手了。他的信心越来越足,还经常要跟我进行拼图比赛。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不仅喜欢模仿大人的言行,他们也很希望大人能够把他们同等看待,这实际上是一种天然的对尊重的渴望。不幸的是,我们很多父母(包括其他成年人)都把他们当作孩子来对待,不屑于和他们对话,甚至板着脸以保持自己的权威。
反过来讲,如果我们能够放下父母的架子,对孩子的活动表示出一些兴趣,多一些宽容,他们往往会有受宠若惊的感觉,很快就能与你拉近了距离。比如在孩子回答完一个问题之后,父母可以不耻下问:“能不能告诉我你是怎么想到的?”或者“能不能给我演示一下,我也想学。”孩子一定会非常自豪地向你打开他的话匣子,眉飞色舞地向你讲述他的办法。这种做法的好处不仅仅在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和耐心,而且还有利于孩子表达能力的提高。
亲爱的父母们,你们不妨尝试一下,有时候向孩子请教一下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奇效。
夸出的自信
羞怯的孩子通常属于慢热型。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熟悉一个新鲜的环境和事物。他们需要确认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不会招致任何不良的后果,然后才会逐渐敞开自己的心扉,最后参与到活动之中。他们同时又是谨小慎微,感情细腻的孩子,在参与活动的任何时候(特别是起始阶段),任何风吹草动都被他们视为危险或者令人不悦的前兆,霎那间扑灭那兴趣的火苗。
当托尼三岁半的时候,我们适当地开始教他写字画画了。好象这个时期的孩子都是左右手并用,拿笔是一种大把抓的姿势。这种姿势在成年人看来明显的不正确,在很多家里父母会马上跳出来纠正。而我则采用了一种放纵的姿态,暂时搁置了这个问题:他既然自己开始拿笔,这本身就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嘛。
姿势不正确再加上初次作画,画出来的效果也不难想象。但无论他画成什么效果,我们都是始终如一地给予肯定。毕竟对作品的评价要考虑孩子的发展阶段。于是乎,我们越是表扬“画得好”,他画得越是带劲儿。
夸奖和鼓励是一种正面的教育方式在于它能够树立起孩子的自信并提供前进的动力。反过来,如果我们一上去就传授正确的姿势(从小打好基础嘛),效果则未必如愿。过于复杂的开端不但剥夺了孩子独自摸索和自我欣赏的空间,也使孩子失去了想象力发挥的余地。最为重要的是,羞怯的小孩大多会在几次尝试不成功后选择放弃。如果你想一次到位,那简直是自找没趣儿。
然而,父母们总是喜欢给孩子作各种“及时”的指导,他们看不下去孩子独特的错误,纷纷跳出来给予指正。
在孩子建沙堡的时候,当看到城堡没有窗户时,父母马上指出“这城堡怎么没有窗户呀?快挖一扇窗户!”
在孩子鼓足勇气自己写字时,父母又对错别字大加评论“这个字写错了,那个字少了一划!”
在孩子自己画了一幅画后,父母难以忍受画面的粗糙,不禁上前评论道:“这个人怎么没有耳朵?那个车轮子怎么会是方的?星星和月亮怎么在白天出来?”
这种纠正式的评论严重削弱了孩子的自信心,在不知不觉中孩子的内心萌发了自卑的幼芽,他们逐步相信自己是笨拙和无能的,自己似乎永远是那么的低人一等,因此在做事情时也容易陷入顾虑之中。
在父母看来,也许他们觉得自己的做法就是标准答案,但父母又怎能否定孩子的独特思维呢?孩子也许想要的东西就是那个样子。试想,在你的百般刁难下,孩子的创作热情还会持续吗?每一件作品都有其可取之处,在这一点上,我比较支持糊涂一点的父母,他们能够忽略孩子的不足,转而从孩子的长处来欣赏孩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理解力也自然会突飞猛进。他们会逐渐发现自己这样画出来的东西与真实的不一样。这时候正是父母顺势介入的好时机。父母可以采取一些委婉的方法去告诉他:“哇,就差那么一点点,再仔细看看”“嗯,不错,如果能调整一下方向就好了。”
当托尼刚开始尝试我们传授的姿势时,我们告诉他:“刚开始你可能不习惯,甚至觉得还不如原来,但是坚持用一阵子就好了。”由于掌握得不好,他经常象拿毛笔那样,抬起手腕去写字。这个时候,我通常会给他充分比较和体验的时间,在需要的时候偶尔提醒一下,然后他就把手腕放了下来,但刚过不到半分钟他就又忘了。
刚开始孩子不会按照正确的笔顺去写字,这其实也无关紧要,暂时由他去吧。他们的目的只是能写而已。尽管他的字写得不堪入目,我们仍然大加赞许。我们深信,万事开头难。他只要开始了就能很快掌握到诀窍的。孩子似乎都是天生的“顺毛驴”,他们在表扬和吹捧下都会更加卖劲儿地练习。在我们的吹捧与放任中,他的姿态和字体越来越正确,自信心自然而然地上去了,也开始主动地写字和画画了。
当然,有时候父母也需要动一下脑筋,有针对性地帮孩子想一些办法。有一段时间,托尼写的字儿出现了分化,有一些字母他写的很漂亮,而另外一些却总是歪歪扭扭。他似乎总是想回避那些字儿,因为他觉得那很难。
在意识到这种情况后,我专门对他进行了一次字体分析,即把他最近写的字儿都放在一起,总结出哪些字母写的好,哪些不好。对于好的字母降低一下强度,对于不好的字母,我则适当增加了一些强度。当然也是采用表扬和鼓励的方法。没过多长时间,他就过关了。
不难想象,两个相同类型的孩子同时开始拿笔。前一个经常面对父母的严格要求和苛责 “你怎么这么笨,教那么多遍都记不住,这么简单的事情!”;而后一个的父母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大加赞许“不错,有进步,好,接着来。”从表面上看,后一个孩子也许(只能说也许)会多用一些时间来掌握正确的方法。但如果我们考虑孩子的自信心,则恐怕大家心中都有了答案。
由于孩子们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有限,复杂的开端容易使他们感到不知所措,长久的挫折感又容易使他们失去兴趣和信心。因此,循序渐进原则是非常有效的培养方式,这对自信的建立至关重要。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路径。有时候对一个孩子简单的东西对另外一个孩子却很难。所以说,循序渐进指的是循孩子自己的序,然后找到相对容易的切入口。就像是孩子学习走路一样,有些孩子从爬开始一点点地再站起来,而有的孩子则跳过爬的阶段而直接学会行走。
有一位爸爸这样描述自己孩子学习滑冰的过程:
大家都是从蹲坐开始,然后学习如何独立地站起来,而我儿子花了整整两期培训班也没有学会。久而久之,他形成了一种恐惧感,坐在冰上不愿动弹。我刚开始的时候也很着急,我命令他站起来,不要靠着我,可是没有什么用。我不扶他的时候,他坐在冰上不动,我扶他的时候,他全部身体都靠上了我。
在左思右想之后,我索性就跳过这个阶段,和他在冰上玩了起来,摔倒了我保证帮他站起来。在玩耍中他逐渐地淡化了这种恐惧。有一天摔倒之后,他自己爬到墙边然后扶着墙站了起来。这是多么令人鼓舞的进步!会了这一招儿就再也不用担心站不起来了,儿子的胆子又大了一些;第二天又一次摔倒后,他爬到墙边。这一次他没有直接扶墙,而是自己尝试了一次不扶东西能否站起来,结果一次就成功了。现在他已经是同龄孩子里滑冰最好的一个,还参加了冰球队……
心理健康的孩子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他们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即使有很多大人在场,他们仍然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而不必瞻前顾后。然而,却有很多父母认为,在孩子小的时候夸奖过多是对孩子的溺爱,他们害怕孩子在一片赞扬声中很容易翘起尾巴,从而飞扬跋扈、目中无人。
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父母总是想让孩子得到适当的自信,但是这种一步到位的思想却不符合现实。就像我们开车一样,如果车太靠右了就往左打一下方向盘,如果太靠左了就向右打一下方向盘。这种现象对于成年人都很正常,更何况是处于学习期的孩子?而且,这种一步到位的做法也不符合羞怯孩子的特征。作为羞怯的孩子,他们本身并不具备目中无人的性格基础。在他们的教育中,最需要补充的除了信心、信心还是信心。
一位母亲忍不住问我:“长期这样夸下去,他当然会自信。可是孩子一旦遇到强手,会不会一下子打回原形?”我的回答是:“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我们不能抱着一步到位的心态让他们去建立合适的自信。羞怯的孩子本来自信心就很低,如果我们过早地引入强中更有强中手的概念,那他们的自信心很难巩固。只有在他们的自信心巩固以后,偶尔遇到强手正好给他们纠正认识的机会。”
对于羞怯的孩子,在学龄前要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为重要目标。因此,父母要善于欣赏自己的孩子,而不是挑剔孩子的不足。只有这样,父母才可能发自内心地赞赏和鼓励孩子。随着年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那些所谓的不足也会逐渐地消失。如果我们瞄准孩子的不足,那实在是太多了,我们的纠正和批评只能让孩子陷入畏缩和颓废。
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完美无缺,忍受孩子的不足不但考验父母的耐心和智慧,更需要摆脱急功近利的桎梏。否则,你可能会以眼前一些短暂的成绩而付出孩子性格的代价。
亲爱的父母们,如果你有羞怯的孩子,请不要吝啬你的夸赞。如果真的有一天他们变得目中无人,那我应当道一声“恭喜你”,因为你的孩子已经战胜了羞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