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在周末的一次家庭聚会上,姗姗家来了很多的客人,有自己熟悉的亲戚还有一些她从来没有见过的叔叔阿姨和小朋友们。姗姗欢快地穿梭在人群中间,和不同的客人打着招呼。她喜欢向客人们展示自己的新玩具,在客人们面前旋起自己美丽的孔雀裙以赢得注目;她喜欢和客人们谈论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包括她放假期间的活动安排和感受。她还喜欢和陌生的小朋友们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一时间欢歌笑语荡漾在整个院落。
而姗姗的弟弟,壮壮却是另外一番表现。他害怕人多的场合,尤其是陌生人出现的时候,他或者躲在房间里自己玩小火车,或者手足无措地愣在众人面前。他不喜欢说话,实在是躲不过去的时候也总是只言片语地敷衍。他特别爱紧张,甚至父母要求他礼貌地叫一声“叔叔”或者“阿姨”的时候,他都低下头不敢看别人的眼睛。在别的孩子面前,壮壮总是一副“受气包”的样子,在受到欺负的时候,他也总是没有反应,取而代之的只是哭泣和无奈。
同样的家庭却养育出了两个截然不同性格的孩子。姗姗是属于大家常说的外向型性格,她处处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得到众人的夸赞;而壮壮则是属于羞怯型(胆小、懦弱、逃避、紧张)的性格,他总是以一种弱者的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他时常得到的是人们的同情或者忽视。
很多人不禁产生疑问,生长在同样的家庭,通常意味着类似的教育方式,孩子们的行为何以产生如此大的差别呢?我们又如何能让壮壮表现得活跃起来呢?
为了加深读者对羞怯这一现象的理解,我们将在本章简要介绍一些浅显易懂的理论知识,以便于大家了解原因,从而找到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我们在后面章节里讲述教育方法的时候还会引用一些。当然,对理论部分不感兴趣的读者也可以直接跳过本章。
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羞怯孩子的特点。
羞怯孩子的特点
羞怯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赞巴多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有40%的人认为自己属于羞怯类型,即便是那些现在不羞怯的人很多也曾经遭遇过羞怯,这两类人一共占了约80%。这意味着我们绝大多数人都难以避免羞怯的经历。而针对儿童行为的研究也同样证实了这一点,在卡根教授的一份调查中,他发现大约有15%的孩子存在羞怯倾向。
尽管人们对羞怯的研究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是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翻开《牛津现代英语词典》,里面对羞怯的解释是当与他人在一起的时候表现紧张、胆小、缺乏自信,并且因此倾向于逃避。
布莱格博士和史密斯博士对羞怯的定义为他人在场情况下的不安和恐惧。
得克萨斯大学心理学教授阿诺德·巴斯博士对羞怯的定义除了不安和恐惧外,还纳入了逃避、沉默、言谈恐惧、脆弱感、自卑感以及不由自主的紧张等多种元素。
按照赞巴多教授的定义,羞怯是一种极度关心他人对自己评价和印象的思想态度。正因为如此,羞怯者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特别的敏感性,特别是当他感到自己有可能不被接纳或者是容易引起别人负面评价的时候。
剑桥大学的克罗兹教授进而在总结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六个侧面对羞怯进行了描述:
· 感受方面:紧张、焦虑、缺乏自信。
· 知识方面:不知道该如何去行动。
· 技能方面:缺乏相应的能力。
· 认知方面:在面临社交场合的时候有不理智想法,事后又感到自卑。
· 生理方面:容易出汗、颤抖、脸红等。
· 行为方面:倾向于逃避可能引起尴尬的场合。
尽管学术界对羞怯尚没有形成统一的字面定义,但是紧张、焦虑、逃避、缺乏自信、害怕负面评价等却得到了广泛的认知。其实,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羞怯孩子的行为,也可以发现如下一些特点:
· 经常处于弱势地位,容易屈服于来自他人的压力。尤其是在父母、长辈、老师以及其他稍有强势的人。
· 通常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感觉难以亲近。
· 在生人面前行为拘谨,容易表现出紧张、焦虑、脸红和退缩。
· 自我评价较低,高估别人的能力同时也低估自己的能力。
· 墨守成规,不愿意尝试新鲜事物。遇到稍有难度的东西,宁愿放弃也不愿再坚持。
· 惜字如金,不擅言谈。
· 不喜欢和别人打招呼,甚至在别人主动的情况下或无动于衷或简单应付。
· 总是试图逃避与他人的冲突,不善于主张自己的权益。
· 不愿意随别的孩子玩耍,尤其当对方是陌生人的时候。
· 遇到问题喜欢闷在心里,却不愿意向他人寻求帮助和建议。
如果你的孩子具备以上多项特征,那他或者她就应当属于羞怯的类型。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人将羞怯和内向混为一谈。其实内向的孩子与羞怯型的孩子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内向只是一种个人行为的选择,内向的孩子喜欢呆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从内心里不愿意向他人敞开交流的大门。所以说有些人可以看起来很内向但并不羞怯,因为他们内心里并不想那样去做。然而,他们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很有信心地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而不会有那么多的踌躇和犹豫。因此,我们平常所看到的独处与封闭其实只是表面现象而已。
羞怯通常是胆小怕事、紧张尴尬的共生体。阿森德夫教授将羞怯描述为一种社交回避行为,尽管他们内心渴望参与社交,但是在行为上却表现出回避。因此,在羞怯者的内心世界里,他们其实很愿意与人交流,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也很想获得别人的关注与帮助。可是,他们却无法抑制自己内心的紧张和尴尬。他们表面上看似畏缩,其实他们内心却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勇敢和强悍。由于紧张和尴尬所带来的强烈的负面感受,他们最后往往不得不放弃尝试。
仔细观察羞怯的孩子,你可能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他们可能会在老师课堂提问时面红耳赤,紧张不已;在玩耍的时候,他们尽管没有加入其他孩子的游戏,却一直在旁边静静地观察着,有时脸上还会露出微笑;他们既不会主动入伙,也不会轻易离开,其实内心是非常想加入。
其实,羞怯的孩子也非常清楚自己技能的缺失,而且他们对外界的敏感性要远远高于别的孩子。尽管表面上默不作声,他们其实在敏锐地观察着周围的人和事物,任何潜在的风险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遗憾的是,他们却缺乏所需的应对能力。
羞怯的负面效应
羞怯者的关键问题在于内心与行为的矛盾性,这种表里不一严重地阻碍了他们融入社会的进程,也无法得到内心渴望的事物,这与表里如一的内向是完全不同的。
鉴于羞怯的普遍性,父母们可能已经非常清楚它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而且绝大部分父母还拥有羞怯的亲身体验。下面简单地列举一些显著的影响。
· 画地为牢,固步自封。羞怯者不喜欢向他人吐露心声,也难以结交知心的朋友。他们人为地缩小了自己的社交范围。一方面限制了自己获取信息和资源的渠道,另一方面也影响了自己对生活的体验。
· 缺乏人际技能。由于个人能力的局限性,人际技能越来越成为在现代社会立足的的基本技能之一。羞怯者很少会活跃地加入别人的谈话并主动寻找共同的话题。他们往往还缺乏幽默感以及通过夸赞别人以博得好感的能力。因此,他们也很难建立起自己的人脉。
· 难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羞怯者的沉默对别人来讲就像是一种猜谜游戏。他们羞于开口,别人也难以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难以有效地通过语言和行动向他人展示和营销自己,也无法充分赢得别人的关注。这种特点在面试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 无法主张自己的权益。他们总是表现出畏惧和退缩,即便在自己利益受到侵害时也常常保持沉默。因此,在很多零和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 缺乏自信心。他们缺乏基本的自我评价,过于注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因此他们在需要尝试的场合选择了回避,因此也会失去很多重要的机会,最终成为一个默默无闻者。
· 思想负担过重,影响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由于他们经常生活在紧张、焦虑、恐惧和郁闷的世界里,失去了很多幸福的感受。有些比较严重的羞怯者还容易发展为社交恐惧。
· 缺乏独立性,过于依赖他人。由于缺乏相应的能力和信心,他们不喜欢抛头露面,更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追随者,这一点与领导能力的发展背道而驰。
· 容易引起别人的误解。因为羞怯者不善于表达和交流,在与他人共事的时候也喜欢独来独往,别人可能会认为他们冷淡或者难以亲近,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但反过来讲,每一种个性也都有它的优点。尤其是在过去的岁月里,羞怯更是得到很多人的欣赏。羞怯者首先是一个缜密的思考者,他们崇尚“三思而后行”。因此,他们绝不会贸然行事,从而避免了一时冲动所造成的尴尬局面。
其次,羞怯者在行动上也往往比较理性,他们对潜在的危险有较强的洞察力。“不打无准备之仗”的信条也提高了他们的成功率,降低了行事的风险。
最后,羞怯者由于通常谨言慎行,他们往往以一种谦谦君子的形象出现,这一点在学校里更容易得到认可。由于他们通常是一个追随者,易于管理,也很少惹是生非,因此很容易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青睐。
羞怯的形成原因
任何一种个性的形成都有其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的双重作用。耶鲁大学艾莫斯教授的研究表明,家庭环境虽然是孩子个性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其他因素也同样不可忽视,比如说学校、教会、与其他成人之间的关系、同龄人以及天生的性格特性等。
我们在这里将羞怯的形成原因归纳为以下五类。
第一类是遗传因素。尽管在人类基因图谱的研究中,学者们尚没有得出压倒性的结论,但也存在一些证据表明基因结构与羞怯之间有关联。然而,遗传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没有定位于某个基因片段并不意味着遗传没有影响。比如普罗敏博士和丹尼博士通过对同卵双胞胎的行为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对人的羞怯性格有显著影响。
通过日常的观察也可以发现,如果亲生父母性格比较羞怯,则子女羞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这一点也得到了普罗敏博士早期研究的证实。
另外一种有趣的现象也在支持遗传因素的作用,孩子在婴儿期即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有的害怕生人,有的则无所谓,有的喜欢去触摸别的婴儿,而有的甚至都不敢照镜子。
第二类是家庭因素。在幼年期,孩子羞怯的一个主要因素存在于家庭内部。在很多家庭里,父母是绝对的权威,而孩子则噤若寒蝉。父母们一味地要求孩子听话,不能容忍犟嘴等叛逆行为。这些因素可以是父母严苛的批评教育;也可以是父母的忽视和贬低;还可以是家庭环境的动荡或者突然变故,比如家庭战争、父母离异、父母再婚等。
一位年轻的妈妈这样描述她自己羞怯的成因:
我从小就没有受到父母的重视,他们总是要求我要听话要安静。他们回到家里谈论的也都是白天工作的内容,全然没有把我放在眼里。当我提出一点小小的要求的时候,他们也总是显得很不耐烦。
在他们的眼里,把孩子养大就算是完成了任务。他们非常的没有耐心,每当我犯了一点儿错误,他们要么指责我笨,要么就对我施以严厉的惩罚。久而久之,我觉得自己真的很低下……
第三类是环境因素。环境的因素比较复杂,可以是来自老师和同学的侮辱和欺凌造成的胆小怕事;可以是与同龄人频繁比较造成的自尊心丧失;也可以是来自亲戚朋友的挖苦和嘲弄;还可以是一些重大事件造成的心理冲击,比如受到惊吓等。
第四类是文化因素。我们传统上是一种集体主义的文化。首先,在这个文化氛围里,我们处处要求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因此个人的需求和权力有时会受到压抑;其次,我们的文化更提倡谦卑和恭顺,否则就会沦为“出头鸟”而成为他人攻击的目标;再次,老师们也偏爱听话、安静和成绩好的学生,个性张扬或者成绩差的学生则经常受到批评和排斥。
相比之下,西式文化则是一种面向个体的文化。在美国和加拿大,鲜明的的个性普遍被认为是一项重大的优点。反过来,羞怯则被认为是一种个性缺陷,因为它不仅难以捍卫自己的权益,而且还妨碍了羞怯者融入社会。
第五类是个人表征因素。这一类因素体现在羞怯者个人的生理特征以及外貌上。生理特征可以是生理缺陷,比如身体有残疾或者重大疾病使得他们与常人的行为不同。有些人因为走路一瘸一拐而惧怕别人的眼光;还有些人因为生病或者受伤而影响了自己的面貌,他们也试图回避别人的关注;有些人则是因为正常的生理特征而羞怯,比如因为脸上的黑痣、或者声音过粗、或者体型不佳等等;还有一些人则仅仅是因为衣着穿戴影响了个人的形象而羞于抬头。
此外,部分水银中毒者也会出现羞怯的表现,但这只是一种药理反应,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罕见。
羞怯的触发因素
以上我们讨论了羞怯的形成原因,那么是不是羞怯的孩子无时无刻都表现出羞怯呢?答案是否定的。他们在一些方面可能与其他孩子表现并无二致,有些时候甚至游刃有余。然而,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他们的羞怯行为就显露出来。这种现象表明,羞怯是由环境因素触发的。
巴斯教授将触发因素归纳为四类,分别是陌生环境、正式场合、成为焦点的场合和隐私泄露的场合。
赞巴多教授在总结了羞怯者的行为模式后,进一步将触发因素细分为人和场合两大类。人的因素主要包括:
· 陌生人
· 相对强势或者权威人物
· 异性
· 父母及亲戚
为什么这些人的出现能够触发他们的羞怯行为呢?赞巴多教授分析道,在羞怯者的心里,他认为上述这些人拥有控制或评价他们的权利。如果自己的表现不令他们满意的话,很容易招来负面的评价或者惩罚,不管这种评价是公开的还是隐晦的。正是这种低人一等的心态使羞怯者瞻前顾后,顾虑重重,从而引发了他们的羞怯行为。
场合因素则主要包括:
· 自己成为焦点的场合,比如舞台表演,公开演讲等。
· 自己拥有较低地位的场合
· 需要进行自我保护的场合
· 作为新人的场合
· 自己被别人评价的场合
· 自己需要帮助的场合
· 与异性单独相处的场合
· 社交场合
显而易见,在这些场合里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紧张情绪,即便是平时不羞怯的人也难以避免,只是羞怯者在这些场合的行为更加明显而已。这些因素也从另一个角度向我们确认了这样一个概念,即羞怯是相对的,它可能会随时随地在任何人的身上出现。
父母的态度
父母的角色是自然形成的,从来不需要任何的资格认证。因此,为人父母也是一个逐步摸索的进程,本来也就不存在什么统一的认识。鉴于父母们不同的性格、信仰、偏好和个人经历,他们对孩子的羞怯行为也表现出迥然不同的态度。
· 态度一:主动接受型。这一类父母通常认为,孩子天生如此。爱一个孩子就需要接受孩子的全部。他们抱着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心态坦然地去做一切事情。他们对孩子没有批评,也没有试图去改变孩子的行为,而是听之任之。这一类父母很多自身也是羞怯者,他们内心理解并接受羞怯孩子的感受。
· 态度二:被动接受型。这一类父母倾向于认为,羞怯使得孩子失去了很多应有的机会,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利益。父母在情急之下,曾经试图通过批评、教育和胁迫去改变孩子的羞怯特征,却往往不得要领,甚至适得其反。最后,他们不得不接受现实。这一类父母中有些本身也是羞怯者,由于亲身体会了种种弊端才希望孩子得到改变;而另外一些父母本身性格正好相反,他们勇敢自信、开朗健谈,因此他们从心眼里难以理解孩子的退缩与沉默,往往对孩子的羞怯行为表现出负面态度。
· 态度三:积极改善型。这一类父母的内心类似于被动接受型,他们也认识到羞怯带来的弊端,并试图去帮助孩子摆脱羞怯。与被动接受型所不同的是,积极改善型的父母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试图去改善孩子的羞怯现状。他们积极地寻找不同的方法,并以巨大的耐心去试验这些方法。他们不急于求成,而是本着改善总比不改善好的思想在行事。这一类父母通常比较有耐心,也能够充分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
尽管羞怯现象存在普遍性,但是它在每个人身上表现的程度不同。如果我们将极端羞怯和没有羞怯放在一个标尺两端的话,那么每个人的羞怯程度都对应于这中间的一个点。
此外,羞怯行为还呈现出很强的多样性,即在一些方面表现得很自信,却在另一些方面表现出羞怯。这种现象很容易从一些日常事例中观察到,比如平常表现大胆的人有时却会在某些场合显得局促不安。
面对羞怯的孩子,我们既不能反应过激,也不能无动于衷。一般程度的羞怯对我们的生活并不能带来本质的影响,因为它位于大众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但是,如果孩子表现得过于羞怯,则可能会对他未来的人生带来深远的影响。这个时候,父母们通常会倾向于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手段来干预过度的羞怯行为。
最佳干预期
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展现出适当的自信和自尊,以便将来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考虑到现代社会激烈竞争的客观现实,这种希望还是非常合理的。然而,人的一生其实都是处在不停的学习过程中,即使是成年人也在不停地修正着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只不过这种修正并非来自父母的干预,而是社会因素与自我意识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这个角度考虑,任何时候开始纠正羞怯行为都会收到成效。但是,越早干预取得的效果越显著,越有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
在理想状况下,我们最好在孩子一出生便知道孩子的性格,从而能有更多的机会帮助他们冲破羞怯的牢笼。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刚开始并没有把自己的注意力停留在孩子的个性层面上。
由于缺乏养育孩子的经验,或者受到了周围环境太多的影响,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其它方面,比如孩子是否能够熟背唐诗三百首,是否掌握了加减乘除的规则,是否会琴棋书画,是否身体健康,是否乖巧听话……这个单子可以拉得很长。然而有谁会考虑自己的孩子是否羞怯呢?自己的教育方式会不会加重孩子的羞怯行为呢?直到有一天,他们非常诧异地发现,自己的孩子怎么这么懦弱和不自信。
考普兰博士的调查报告指出,从幼儿园开始,羞怯的孩子就经常受到同伴的冷落,而且他们很少与他人有目光接触,总是试图回避与其他孩子的来往。其实,从孩子出生之日起,他们都在向父母展示着自己独特的行为特点。如果能够认真观察,父母亲们很早就可以对孩子的性格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巴斯博士进一步将羞怯分为两种类型,早期的恐惧型羞怯,于一岁之前就已经形成,它常见于很多幼儿;而后期(通常在五岁左右)形成的羞怯称之为自知型羞怯,这种羞怯则表现为他人在场的敏感性、恐惧以及混乱的社交行为。
其实,后期的自知型羞怯是早期恐惧型羞怯的固化结果。如果说早期的羞怯是无意识行为的话,那么长期的焦虑、尴尬、排斥与自身强烈的融入意愿形成巨大反差,导致他们后期对特定的环境产生条件反射式的自知型羞怯。如果持续得不到改善的话,有一些羞怯行为还会被带到青少年期甚至成人期。
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社会成功有着深远的影响。巴博教授和哈蒙教授指出,父母的教育对培养孩子的竞争力和同伴关系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爱德布罗克博士的研究进一步发现,父母教育对孩子社会关系的影响可达60%左右。针对羞怯孩子的研究也同样表明,父母对孩子羞怯行为的反应不仅影响到羞怯的表现形式,而且还会进一步改变羞怯引起的后果。
如若孩子天生羞怯,只能通过后天环境进行补偿;若后天环境造成了羞怯,也同样只能通过改善环境来对冲。如果你想要改变孩子的羞怯行为,那么你必须对自己的教育方式作出改变,同时你还需要改善引发羞怯行为的环境因素。
根据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学龄前是最佳干预期。这个阶段的孩子从一盆清水开始,具有很强的模仿力和可塑性。由于没有那么多的思想和顾虑,他们更易于接受来自父母的引导和熏陶。因地,早期的干预可以防止恐惧型羞怯固化为自知型羞怯。
早期干预还隐含有另外一层含义,即学龄前儿童更多地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因此父母也更容易通过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来取得理想的效果。
在孩子接受学校教育以后,环境变得复杂起来。他们很长时间与老师和同学们生活在一起,父母很难进行把握和控制。鉴于资源的有限性,学校通常提供的也都是大众式的教育,老师们也往往采用雷同的方法,向所有的孩子都传授相同的理念。作为孩子本身,他们也非常容易受到来自同学们的影响。
在这里,我需要提醒各位父母,本来就不存在适合所有孩子的教育方式,必须针对孩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虽然学校的大众化教育缺乏针对性,但也不意味着父母就无可作为。父母仍然可以通过家庭教育的手段来补偿大众化教育对孩子个性的忽视,即采用孩子缺少什么,家庭教育就补充什么的方法。
请谨记,任何时候去改善羞怯的行为都可以收到成效,只要你采用的方法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