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江—西江经济带产业空心化与产业生态系统重构
- 欧阳华
- 3111字
- 2021-01-22 20:12:33
第六节 流域经济理论为珠江—西江经济带提供发展依据
流域经济理论(Drainage Basin Economy),是由我国学者提出来的次区域经济理论概念。最先提出流域经济概念的学者是吕拉昌(1992),在其著作《区域开发导论》中曾经提出:流域经济是以自然水系为基础,以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核心的生产布局,这是一个大的区域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多地方都是以沿江经济发展为先行、为龙头、为核心,对流域经济理论的研究也成为区域经济学科的热点之一。流域经济理论的提出,为珠江—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一、流域经济理论的提出
流域经济,是一种自然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和亚区域、跨区域范围内经济的结合体,一般具有如下几方面特征。
第一,流域经济是亚区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个亚种,整个流域通过水系相连,形成开放的流域整体发展格局。
第二,流域经济是跨区域经济,这来源于河流水系跨区域的自然属性。
第三,流域经济以河流为纽带。流域经济区域内的各类产业以河流作为产业关联的重要途径,通过河流完成内在的生产、交换、分配活动,维持区域内社会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
第四,流域经济以水为基本资源。尽管流域内经济的发展也依赖并利用域内其他资源,但水是最基本、最便捷、最不可或缺的资源。
第五,流域经济以水利产业为主要基础产业。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是工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人民生活的基本保证。发展流域内经济,最具可行性、最便利的产业就是水利产业。任何流域经济的发展,首要考虑的都是充分发展水利产业。
第六,流域经济生产力布局呈梯级状。这是由流域的自然地理特点——上游地理条件差、下游工业发展条件差、中游有两者之利而无两者之害——决定的。因而流域内一般是中游地区先发展、最先出现大中城市,下游地区次之,发展最晚、水平最低的是上游地区。
二、流域经济的发展实践
流域经济如何发展是学术界对流域经济进行研究的核心问题,迄今已涌现出不少成果。葛守琨(2005)以江苏沿长江流域为例,分析了发展流域的战略思路和战略重点,提出要重视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主要观点为:认真做好规划衔接工作,促进内外部资源有效合理配置;集中精力办好经济技术开发区,放大集聚效应;超前基础设施建设,做好跨越式发展的启动工作;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跨越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以“倒‘T’型”方式实施全方位、分层次的沿江开发。
由于流域经济的生产力布局呈现梯状分布,不同生产力水平的流域地区,发展战略也应有所不同。王珊珊(2016)从黑龙江流域开发农业生态旅游的优势、问题以及新战略出发,进行全面地分析及优化路径探索,探讨了低碳经济视角下黑龙江流域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的战略。
陈修颖(2003)从宏观整体的角度提出,流域经济的发展应通过设立流域经济协作区来实施。流域经济协作区是一个生态经济系统,它与生态系统、生产系统、经济系统、社会文化系统紧密结合,以期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单元能够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不同层次开发区的互联互通。应该充分利用流域经济协作区在资源开采分配中的优势,克服区域产业结构相同的状况,对流域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进行划分。此外,他还探讨了建立流域经济协作区的理论基础、流域经济区的功能特点、流域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流域经济区的现实意义、建立流域经济区的相关政策措施等内容。
本质上,流域经济是存在于流域范围内的经济系统,其发展是系统性工程,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协调、协同。孙永胜、佟连军(2018)基于对稳定性的认识和理解,以压力、敏感性和响应等稳定性要素构建流域经济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对松花江(吉林省段)流域经济系统的稳定性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周业付、罗晰(2015)从长江航道建设和流域经济两个子系统出发,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运用协调度模型对近10年来两者之间的协调状态进行了研究。
要素禀赋对流域经济发展也有重要影响。郭付友(2016)综合利用泰尔指数、空间重心模型以及成本评价模型,对2002—2013年松花江生态经济走廊流域经济的时空分异与驱动机制进行了研究。
李敏娜(2011)从广义要素禀赋的角度系统研究了要素禀赋对黄河流域经济空间的影响。非自然禀赋对经济空间分异的影响逐渐增强,自然禀赋对经济空间分异的影响相对较弱。改革开放引起制度禀赋改善、资本和劳动要素集聚,使山东、内蒙古和河南的综合要素禀赋优势逐步增强。
覃剑、冯邦彦(2012)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以长江为样本域,运用面板计量分析方法测度生产要素对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最终结果显示,不同生产要素对流域经济不同地区的影响明显不同,梯度效应明显。沿江而下,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加大,物质资本则恰好相反。
代明等(2012)的研究揭示,西江流域在地理环境、发展成本及发展绩效上均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其基于面板数据的DEA和综合评价分析表明,西江流域的不同域段,单位产出的内部、外部和综合成本均与其地理梯度成正向关系,即流域发展成本大致呈现上游>中游>下游的空间差异性和梯度性。
三、流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
流域经济以水为主要特征,其发展会对环境造成非常重大的影响,研究流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1. 流域经济发展与单个环境问题的关系
一些学者就流域经济发展与单个环境问题的协调进行了研究。张彤(2006)提出,流域经济是以水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其开发和节约使用需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处理好流域的水源涵养、水体保持和水质保护的关系;处理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关系;处理好上、中、下游水资源分配的关系;处理好流域区与非流域区水资源使用的关系。为建立水资源节约型流域经济发展模式,流域政府可采取的措施包括:发展低耗水产业,形成节水型产业结构;文明消费,建立节约型消费结构;大力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建设;建立水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
邓祥征等(2010)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区域经济发展与氮、磷减排调控多区域均衡分析模型,探讨了该区域经济发展与氮、磷减排调控关系的均衡。杜鑫等(2014)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选取社会经济指标为自变量,水环境指标(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为因变量,定量研究了2001—2010年辽河水环境演变与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把经济增长指标(人均GDP)、水环境指标作为模型中的指标,进行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模拟与分析。
2. 流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的总体关系
一些学者对流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的总体关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万伦来等(2009)、袁绪英等(2011)、胡元林等(2012)、乔旭宁等(2016)分别以淮河流域、滠水河流域、高原湖泊流域为对象,分析了流域经济发展与流域环境的协调路径。
万伦来等基于淮河流域安徽段8个地市1998—2007年的经济与环境统计数据,构建了淮河流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系统分析了淮河流域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质量变迁的关系。上述学者指出,为保证淮河流域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各级政府需要不断增加环保经费投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注重开发洁净煤技术,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的潜力,大力加强环保执法力度,努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
胡元林和杨蕊重点研究了云南高原湖泊流域经济和生态良性耦合模式及其实现形式,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制度创新,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完善财政和金融政策。
乔旭宁基于MODIS17A3数据,分析河南省淮河流域NPP(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演变特征,同时顾及区域主体功能类型特征并构建生态经济协调度模型,对淮河流域的生态经济协调关系进行了评估。最后,提出了构建淮河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和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以解决主体功能定位对流域经济和居民福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