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敦厚仁爱

——守住善的心田才有大爱

我们来看这一小节的最后一句,“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这一句也是这一小节的收尾,点出前三句“不违”“不过”“不忧”,皆出自圣人之“仁”性。这一段是顺理成章、一气贯穿下来的。有了前面这种“与天地相似”的天理,“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的心量,有了“旁行而不流”的正见,有了“乐天知命”的豁达,当然就能够随遇而安。

我们先对这句话进行逐字解释。什么是“安土”?一些研《易》学者认为是“安心于乡土”,也就是对故土的一种爱,这种对故土的爱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为什么呢?乡土观念对于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重的。认为那一片生我养我的地方与自己的血脉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哪怕故土贫穷落后,哪怕故土气候恶劣,都会觉得故土是美好的。有句俗语叫“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所以故土与母亲永远联系在一起。对家乡的爱、对母亲的爱,总让人魂牵梦绕。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问他哪儿的饭最好吃,总是觉得母亲做的饭最好吃,家乡的水最甜。故土那是自己的根,外面再好,终究不是家乡。中国人特别讲究“叶落归根”,人越老越对故土眷恋。所以,那一缕乡愁,那份故乡之爱,成了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永恒的主题。

说了这些乡土观念,那么,这里的“安土”理解为安于乡土对不对呢?并不完全准确,若是说打了个比方,倒还说得过去。若只是固守自己的故土才是安,这与前面“与天地相似”大境界,与“周乎万物道济天下”的大心量都差太远,与“旁行不流,乐天知命”思想修为也有一些出入。在这里的“安土”应该解为“安心”,土指的是“心田”“心地”。是安于自己的心田,安住于自己的心。也就是说,前面三句说的说理,都是与我们的心胸有关,所以,这里安住的也是自己的心,守住的也是自己心。朱熹对该句是如何注释的呢:“随处皆安,而无一息之不仁,故能不忘其济物之心,而仁益笃”。我们来看,在他的注解里,讲随处皆安,只要不忘济物之心。并不是安于故土,而是安于心。

“敦”在这里有厚德之义,是心地仁厚。我们在《周易》六十四卦卦爻辞中,敦只出现在五爻或六爻的位置。在这些爻辞中,都说明身处高位者,要有敦厚之大德,才能服众且善终。

“仁”是儒家最为重要的学说思想,孔子说:“仁者爱人”。王阳明说:“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孔子仁爱思想多从道德人格和治国之道而言。王阳明的学说则从大宇宙自然的角度来关注。即“与自然和谐相生,与人和谐相处”。关爱生命之续存,关注民生之疾苦,致力社会之和谐。

我们来看“安土敦乎仁”,与上下文联系起来看,当我们“不违”“不过”“不忧”与“安心”后,“敦乎仁”就很清晰了。人心一旦得安,自然就心地仁厚,自然就能够用仁爱之心去敦化社会、去净化人心。所以,己心安而能安人,己心立而能立人,这就是“安土敦乎仁”的真正含义。

“故能爱”,这里的“爱”,是对“仁”的运用。不是谁都会爱,都能爱的。如果不懂“敦与仁”,往往爱就会变成“私”。孔子的仁爱之心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恻隐之心,推己及人,把私爱变成大爱。以仁民爱物为己任,不牟私利。始终如一地做到:关爱生命之续存,关注民生之疾苦,致力社会之和谐。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