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设卦观象

——大自然物象中的吉凶秘语

今天我们开始讲《系辞上》第二章的内容,上一章的内容主要讲乾坤两卦,是孔子最为看重的卦,也是读《易经》的最重要的钥匙。这一章呢则主要讲如何从卦象与卦爻辞上解读《易经》,我们先看第一小节,构成今天的主题——设卦观象,吉凶变化。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圣人,在孔子的心目中,是明天道吉凶的人;在道家叫得道的人,是仙圣;在佛家叫觉悟的人,是佛。对儒家来说拥有大智慧的人就叫圣人。在中国历史上配得上“圣人”这两个字的人不多。当然,孔子就算一位。孔子在这里说的圣人并没有特指,伏羲氏创八卦,后世也有不少大智慧的人在伏羲氏八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在后世中出现过《连山》《归藏》这样的“易”,只是后世失传了,这些圣人在易学发展上都做出过贡献。到了周文王又把《周易》进一步发扬光大,配了卦爻辞,也有人认为文王配了卦辞,他的儿子周公配了爻辞。孔子把这些卦爻辞称为“系辞”,就是附系在卦爻上的文辞。而不是指我们现在讲的孔子写的《系辞上下传》,这一点要分清楚。

“圣人设卦观象”,设卦,就是设置了卦,前面我们讲过卦,就是挂,悬像,挂出一幅图画,八个卦也好,六十四卦也好,每个卦都是一幅图画,这幅图画里有什么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像现代人看一些抽象的画作,你能在里面看到什么?可能与你的感悟有关。我们的宇宙自然又何尝不是一幅幅立体的画,有自然的鬼斧天工,也有人类的杰作。圣人的伟大就是设置了一些卦的符号来模拟这些天地自然的物象。更为重要的是组成卦的符号——爻,通过刚柔圆缺等一些基本的表达符号,组成一个个鲜明的图案——卦。当我们看到这些卦符时,就会把宇宙自然的象与卦象对应起来。比如(☰)乾,用三个刚性圆满的爻组成一个符号,那么与这个特性相符的物象全部都包括里面了。比如天,天是刚性的,圆满的,什么地方都没有缺口,就是这个象。通过卦来传达物象。而六十四卦是物与物、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互相组合的象,这种组合就会有交互变动产生。我们讲《易经》的一个重要法则,就是一动就会有吉凶产生。所以“圣人设卦观象”的目的就是要预先明了吉凶。

“系辞焉而明吉凶”,前面已经解释了“系辞”在这里就是指卦爻辞。比如“乾”卦下系写的辞就是“元、亨、利、贞”,这就是乾卦象所系的表达吉凶的文辞。通俗话说也就是大吉大利的意思。“乾”卦初爻的爻辞是“潜龙勿用”,是告诉我们得到这一爻的明示就是“勿用”,说明现在力量还比较小,是积蓄力量的时候,还不是出击显示自己能力的时候,也不是建功立业的时候。这个卦每个爻的阶段不同,所显示出来的吉凶也不一样,给出的采取行动的方式也不相同。我们看圣人不仅设卦观象,还写出卦爻辞,也就是所谓的“系辞”把里面的吉凶情况明白写出来,是我们做事行动的指南。这也是我们学习《易经》最为重要一个目的。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明吉凶,要知变化,所以上面讲圣人写卦爻辞把吉凶指出来了,但为什么会有吉凶呢?怎么知道吉凶呢?这就要知道变化。变化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句话就是解释这个问题的,叫“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刚与柔、阴与阳只要动就会有变化了,在六爻卦中,每一个爻都有自身的属性,不是阴就是阳,也可以说不是刚就是柔,但在这些爻变动时,而是遵循一个原则,就是阴爻会变阳爻,阳爻会变为阴爻,也就是要遵循阴阳互变的原则,阴动就变阳,阳动就变阴,这样就构成了“刚柔相推”,也叫“阴阳互推”,两者之间互相推送。正是阴阳刚柔的相互推送中那么变化就在其中产生了。有了变化就有了吉凶,严格上来说,所有的变化都会有吉凶产生,而没有不吉不凶的情况。只不过吉凶大小的差异。打个比方说,你做生意,一单生意下来,说我没有赔也没有赚,不就是不吉不凶嘛。其实你赔了时间与精力,从这个方面来说那就是凶;如果从另一方面来说,你积累了经验教训,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今后的生意打下了基础,那就是赚了。所以,这个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也是我们看到了卦中的吉凶,我们该采用哪一种处理方式,明吉凶后,那么就是处理方法,如果处理得好,那么通过“刚柔相推”,吉凶也会产生变化。所以,这个刚柔相推包含着我们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