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茶具

明代是中国饮茶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罢团茶之后,盛行于宋代的“斗茶”不再流行,一种新兴的饮茶方式——“散茶”开始兴起,饮用的茶已改为蒸青、炒青,茶具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明代茶具的发展

明代以后,散茶开始流行,并逐渐代替斗茶成为社会饮茶方式的主流。散茶就是在将茶压制成砖、饼、团、沱等形状之前的散开的、一片一片的茶。由于人们不再以斗茶为乐,茶叶也无须碾末冲泡,因此,以前用于碾碎茶团的碾、磨、罗等茶具逐渐弃置不用,一些新的茶具品种脱颖而出。

明代茶具

明代饮用的茶多为蒸青、炒青,汤色淡黄,与宋代所追求茶汤纯白截然不同。因此,对茶具的色泽要求发生了变化。

明代茶具的特点

明代时,宋代崇尚的以黑釉盏为代表的黑色器具也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白瓷茶具开始流行。景德镇作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生产了大量茶具,品种丰富,造型各异。这一时期,出现了著名的红釉瓷,其中,青花瓷和彩瓷茶具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饮茶器具。

明代中后期,社会上出现了使用陶器茶具的风潮,其中以紫砂壶最为出名。陶器作为茶具的历史极为久远,新石器时代已有非常粗糙的陶土器具。到了明代,煎煮茶饼的土黄大砂罐演变为以紫色为主,形状也从大变小,逐渐演化为独树一帜的紫砂壶。紫砂壶具有优良的宜茶性,不吸茶香,不损茶色。直到现在,紫砂壶仍然是饮茶的最佳茶具之一。

明代茶具追求小巧、朴拙。明代的文人骚客对茶艺颇有讲究,喜自然、精致。他们不仅沉醉于白瓷茶具的细腻与淡雅,而且喜茶具的小巧。另外,明代还出现了锡质茶具,并且和紫砂壶一样受到了文人的推崇。从现存及出土的明代茶具来看,锡质茶具占据了很大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