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茶具

随着茶业的日益发展,点茶、斗茶等品饮方式的出现,宋代的茶具又有了很大的发展。除了唐代已有的茶具外,还出现了茶焙、茶碾、茶匙等新式茶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茶筅、汤瓶、茶盏三种点茶用具。

宋代茶具的发展

中国饮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宋代,茶业日益发展,饮茶之风盛行,从皇室贵族至平民百姓,无不喜欢饮茶。宋太祖赵匡胤就曾下诏要求地方向朝廷贡茶,宋徽宗也曾大力提倡饮茶。这一时期,茶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先后出现了“大龙团”等珍品;饮茶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唐代的煮茶逐渐变成了点茶,从而使茶具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瓷器茶具更加考究,金银茶具日渐增多,漆茶具也已经较为流行。

宋代茶具的特点

造型和工艺有很大的发展。宋代人的饮茶方式主要是点茶法。所谓“点茶”,即煎水不煎茶,将半发酵的茶叶制成的茶饼碾成茶末后,用沸水在茶盏里冲点,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这就要求茶瓶的流要加长,口部要更圆峻,器身与器颈也需增高,把手的曲线也变得很柔和,茶托的式样更多。

茶具尚浅、尚黑。唐代时出现的斗茶在宋代达到了鼎盛期,斗茶之风盛行。宋人斗茶主要有三个评判标准:一看茶面汤花的色泽与均匀程度;二看茶盏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有无水痕;三品茶汤。因此,为了便于观看茶色和水痕,宋人改唐代的碗为盏。茶盏、茶筅和汤瓶是三种最具代表性的点茶用具。由于宋人对茶色的要求很高,以纯白为最佳,因此,最适合用黑茶具盛之,所以当时的人们崇尚黑色茶具。蔡襄的《茶录》中记载说,因“茶色白”而“宜黑盏”,可见当时黑色茶具非常流行。

宋代过分追求形式的斗茶和华丽的点茶法的盛行,日渐背离了陆羽所强调的茶具要方便、耐用、宜茶的基本原则,给茶器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但是随着点茶法的出现以及茶业的逐渐发展,宋代的茶具总体上来说仍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达到了历代以来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蔡襄与《茶录》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于宋仁宗庆历年间任福建转运使,负责监制北苑贡茶,因创制了小龙团茶而闻名于当世。后来撰写《茶录》一书。

《茶录》是宋代最为著名的一部论述茶具的著作,也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最有影响的论茶专著。

《茶录》中碗的样式

《茶录》计上、下两篇,上篇论茶,分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熁盏、点茶十目,主要论述茶汤品质和烹饮方法;下篇论器,分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九目。此书虽然字数不多,论述也非常简洁,但意义重大。现将其论述茶具的部分摘录如下:

茶焙:茶焙,编竹为之,裹以箬叶,盖其上,以收火也;隔其中,以有容也。纳火其下,去茶尺许,常温温然,所以养茶色香味也。

茶笼:茶不入焙者,宜密封,裹以箬,笼盛之,置高处,不近湿气。砧椎:砧椎,盖以碎茶;砧以木为之;椎或金或铁,取于便用。茶钤:茶钤,屈金铁为之,用以炙茶。茶碾:茶碾,以银或铁为之。黄金性柔,铜及石皆能生,不入用。茶罗:茶罗,以绝细为佳。罗底用蜀东川鹅溪绢之密者,投汤中揉洗以罩之。

茶盏: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自不用。

茶匙:茶匙要重,击拂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之。竹者轻,建茶不取。汤瓶: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或瓷、石为之。

赵佶与《大观茶论》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宋朝第八位皇帝,是我国历史上出名的骄奢淫逸的皇帝之一。他生性风流,才思敏捷,精通绘画、书法。有《池塘秋晚》等画、草书《千字文卷》等留传后世,而且他还自创一种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的书法字体。这样一个酷爱诗词、绘画,不理朝廷之事的“文雅”皇帝,对盛行于宋代的极其风雅的饮茶文化自然颇有研究。大观元年(1107年),宋徽宗赵佶完成了他关于茶的专论《大观茶论》。

《大观茶论》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做了详细记述。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大观茶论》从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每一本茶学专著都不会缺少对茶具的记载,《大观茶论》中也有“罗碾”等五篇是关于茶具的论述。现将其论述茶具的部分摘录如下:

罗碾:碾以银为上,熟铁次之,生铁者,非淘炼槌磨所成,间有黑屑藏于隙穴,害茶之色尤甚。凡碾为制,槽欲深而峻,轮欲锐而薄。槽深而峻,则底有准而茶常聚;轮锐而薄,则运边中而槽不戛。罗欲细而面紧,则绢不泥而常透。碾必力而速,不欲久,恐铁之害色。罗必轻而平,不厌数,庶几细者不耗。惟再罗,则入汤轻泛,粥面光凝,尽茶之色。

盏: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宜立,易于取乳;宽则运筅旋彻,不碍击拂。然须度茶之多少,用盏之大小。盏高茶少,则掩蔽茶色;茶多盏小,则受汤不尽。惟盏热,则茶发立耐久。

筅:茶筅以筯竹老者为之,身欲厚重,筅欲疏劲,本欲壮而末必眇,当如剑脊之状。盖身厚重,则操之有力而易于运用。筅疏劲(如剑脊),则击拂虽过而浮沫不生。

瓶:瓶宜金银,小大之制,惟所裁给。注汤害利,独瓶之口嘴而已。嘴之口差大而宛直,则注汤力紧而不散。嘴之未欲圆小而峻削,则用汤有节而不滴沥。盖汤力紧,则发速;有节而不滴沥,则茶面不破。

勺:勺之大小,当以可受一盏茶为量。过一盏则必归其余,不及则必取其不足。倾勺烦数,茶必冰矣。

《大观茶论》中茶盏的样式

审安老人与《茶具图赞》

审安老人姓名无考,著有《茶具图赞》。《茶具图赞》以白描的手法绘制了十二件茶具图形,称之为“十二先生”,赐以名、字、号,并按宋时官制冠以衔职,非常形象生动地反映出宋代社会对茶具的钟爱和对茶具功用、特点的评价,是中国第一部茶具图谱。这十二件茶具分别是:

韦鸿胪

韦鸿胪:即茶笼,以竹制成,用来炙茶。韦鸿胪,名文鼎,字景旸,号四窗闲叟。姓“韦”,表示由坚韧的竹器制成,“鸿胪”为执掌朝祭礼仪的机构。

赞曰:祝融司夏,万物焦烁,火炎昆岗,玉石俱焚,尔无与焉。乃若不使山谷之英堕于涂炭,子与有力矣。上卿之号,颇著微称。

木待制

木待制:即茶臼,以木制成,用来捣茶。木待制,名利济,字忘机,号隔竹居人。姓“木”,表示是木制品,“待制”为官职名,为轮流值日之意。

赞曰:上应列宿,万民以济,禀性刚直,摧折强梗,使随方逐圆之徒,不能保其身,善则善矣,然非佐以法曹、资之枢密,亦莫能成厥功。

金法曹

金法曹:即茶碾,以金属制成,用来碾茶。金法曹,名研古、轹古,字元锴、仲铿,号雍之旧民、和琴先生。姓“金”,表示用金属制成,“法曹”是司法机关。

赞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圆机运用,一皆有法,使强梗者不得殊轨乱辙,岂不韪欤?

石转运

石转运:即茶磨,以石凿成,用来磨茶。

石转运,名凿齿,字遄行,号香屋隐君。姓“石”,表示用石凿成,“转运”是宋代负责一路或数路财富的长官,但从字面上看有辗转运行之意,与磨盘的操作十分吻合。

赞曰:抱坚质,怀直心,啖嚅英华,周行不怠,斡摘山之利,操漕权之重,循环自常,不舍正而适他,虽没齿无怨言。

胡员外

胡员外:即水杓,以葫芦制成,用来量水。胡员外,名惟一,字宗许,号贮月仙翁。姓“胡”,暗示主体用葫芦制成。“员外”是官名,“员”与“圆”谐音,“员外”暗示“外圆”。赞曰:周旋中规而不逾其闲,动静有常而性苦其卓,郁结之患悉能破之,虽中无所有而外能研究,其精微不足以望圆机之士。

罗枢密

罗枢密:即罗筛,由罗绢敷成,用来筛茶。罗枢密,名若药,字传师,号思隐寮长。姓“罗”,表明筛网由罗绢敷成。“枢密使”是执掌军事的最高官员,“枢密”又与“疏密”谐音,和筛子特征相合。赞曰:几事不密则害成,今高者抑之,下者扬之,使精粗不至于混淆,人其难诸!奈何矜细行而事喧哗,惜之。

宗从事

宗从事:即茶帚,以棕丝制成,用来清茶。

宗从事,名子弗,字不遗,号扫云溪友。姓“宗”,表示用宗丝制成,“从事”为州郡长官的僚属,专事琐碎杂务,“弗弗”即“拂”,“不遗”是其职责,号“扫云”,就是掸茶之意意。赞曰:孔门高弟,当洒扫应对事之末者,亦所不弃,又况况能萃其既散、拾其已遗,运寸毫而使边尘不飞,功亦善哉。

陶宝文

陶宝文:即茶盏,由陶瓷做成,用来品茶。

陶宝文,名去越,字自厚,号兔园上客。姓“陶”,表示由陶瓷做成,“宝文”表示器物有优美的花纹。“去越”是指非“越窑”所产,“自厚”指壁厚。赞曰:出河滨而无苦窳,经纬之象,刚柔之理,炳其绷中,虚己待物,不饰外貌,位高秘阁,宜无愧焉。

漆雕秘阁

漆雕秘阁:即盏托,姓“漆雕”,盛茶末。

漆雕秘阁,名承之,字易持,号古台老人。姓“漆雕”,表明外形美,也暗示有两个器具。宋代有“直秘阁”之官职,这里有茶托承持茶盏,“亲近君子”之意。赞曰: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吾斯之未能信。以其弭执热之患,无坳堂之覆,故宜辅以宝文,而亲近君子。

汤提点

汤提点:即汤瓶,可以手提,用来点茶。

汤提点,名发新,字一鸣,号温谷遗老。姓“汤”,即热水,“提点”为官名,含“提举点检”之意,是说汤瓶可用以提而点茶。“发新”是指显示茶色,“一鸣”指沸水之声。赞曰:养浩然之气,发沸腾之声,中执中之能,辅成汤之德,斟酌宾主间,功迈仲叔圉,然未免外烁之忧,复有内热之患,奈何?

竺副帅

竺副帅:即茶筅,以竹制成,用来调沸汤。

竺副帅,名善调,字希点,号雪涛公子。姓“竺”,表明用竹制成,“善调”指其功能,“希点”指其为“汤提点服务,“雪涛”指茶筅调制后的浮沫。赞曰:首阳饿夫,毅谏于兵沸之时,方金鼎扬汤,能探其沸者几稀!子之清节,独以身试,非临难不顾者畴见尔。

司职方

司职方:即茶巾,丝织品,用来清洁茶具。

司职方,名成式,字如素,号洁斋居士。姓“司”,表明为丝织品。“职方”是掌管地图与四方的官名,这里借指茶巾是方形的。“如素”、“洁斋”均指它用以清洁茶具。

赞曰:互乡之子,圣人犹且与其进,况瑞方质素,经纬有理,终身涅而不缁者,此孔子之所以与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