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2049:走向世界经济强国
- 姚洋 (美)杜大伟 黄益平主编
- 2361字
- 2024-11-04 00:45:59
1.引言
1.1 环境恶化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造成社会福利下降
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与此同时,环境恶化造成的福利损失也在不断增加。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严峻挑战。正如世界银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份联合报告(World Bank,2012)所述,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可持续,未来必须寻求低碳、绿色的增长路径。世界银行利用2008年的数据进行估计,表明中国的环境退化和资源消耗成本占GDP的10%,其中空气污染占6.5%,水污染占2.1%,土壤退化占1.1%。Wong(2013)的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中国因病过早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仅在2010年,空气污染就造成了120万人过早死亡,占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
环境恶化的损害并非仅此而已。随着中国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还应该考虑全球变暖的潜在成本。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全球有四个国家由于严重的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面临最严重的潜在破坏,中国是其中之一(Blankespoor,Dasgupta and Laplante,2012)。
1.2 中国2050年的国家发展目标
中国政府明确了未来30年三个阶段性发展目标:一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是到2050年,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些目标中都包含生态和环境的内容。在第一阶段,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大目标之一,要求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更加符合节能降耗、生态环保的目标。通过更加广泛地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大幅改善生态环境条件,将有助于实现这一转变。第二阶段包括改善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例如,在2030年前全国所有城市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中包括将PM2.5的年平均值降到35μg/m3)。第三阶段的目标通过一系列更强有力的指标表示,例如主要城市空气质量中的PM2.5指标要符合WHO标准,即10μg/m3。
1.3 中国在环境改善方面做了巨大的努力,包括致力于全球气候行动(《巴黎协定》INDC条款[12]),但是仍然存在严峻的挑战
2013年,中国的空气污染异常严重,特别是北京,因此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其中四项措施被认为特别有效,包括(1)提高重点行业的排放标准,进行技术升级;(2)改变产业结构;(3)改进燃煤锅炉;(4)综合防尘。
据估计,前三项措施在2013-2015年使得SO2排放量分别减少39%、29%和22%。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ERI)的研究人员使用IPAC-AIM模型对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减排量进行了估算。前两项措施分别减排NOx的63%和20%,此外有9%的减排是通过逐步淘汰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旧车型实现的。四项措施分别使得PM2.5减少31.2%、21.2%、21.2%和15.2%。北京逐步淘汰了122万辆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汽车,使NOx减排3.47万吨,总量减少71%;PM2.5减排2.6千吨,总量减少16%。
通过美国国务院十年来一系列的空气污染监测数据,我们可以找到一些证明这些措施有效性的证据。这些监测数据显示出2008-2017年中国五个城市的PM2.5浓度(单位是10μg/m3)的日变化趋势,如图4.1所示。结果表明,这些城市的空气污染一直很严重,尤其是北京、成都和沈阳。北京以前的空气污染最严重,近期日均PM2.5指标改善也最显著。北京的年平均水平仍远高于其设定的2020年、2035年和2050年的目标。因此,改善空气质量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1.4 大气污染控制面临的挑战
在2013年上半年严重的雾霾天气后,空气污染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而控制空气污染措施的相关研究远远早于2013年。为了确保空气质量满足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要求,中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包括奥运会前后对北京交通的限制。后来,北京采用车牌摇号的方法来限制牌照发放数目。2013年以来,以“国十条”“京十条”和新的燃油标准为代表,北京启动了多项控制空气污染的措施。平均而言,自2013年以来,北京市年均PM2.5一直在下降,从80多下降到60以下。然而,如果我们从不同的数据来源分析数据,得到的结论仍不容乐观。
图4.1 中国五大城市的PM2.5(2008-2017)
图4.2a描绘了北京市公开发布的监测数据,使用空气质量指数(AQI)对2013-2018年的空气质量进行比较。数据表明,在不控制任何因素的情况下,2017年和2018年北京的总体空气质量比前几年有所改善。但是,在控制一个重要因素后,所得结论有所不同。图4.2b是去掉北风超过1级天的数据后的AQI曲线,通过对比六年的空气质量曲线,发现空气质量的改善并不显著。
图4.2a 北京AQI(2013-2018)
图4.2b 北京AQI(2013-2018)(去掉北风超过1级天的数据)
1.5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面临的挑战
从1990年到2001年,中国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率适中(2%—4%)。2001年之后,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出现了超常规增长,前期的增长速度每年超过7%。2010年的真实排放量与根据1990-2001年趋势预测的水平相比,多产生了约40亿吨的二氧化碳。与此同时,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2-2010年期间也出现了快速增长,相比于1990-2001年趋势预测的水平,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出现了接近60亿吨的排放增量。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超常规增量占世界增量的70%,如图4.3a和4.3b所示。
图4.3a 1999-2010年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
图4.3b 1999-201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
由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快速增长,2006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2011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30%左右,而美国的份额则降至约16%,如图4.4所示。在巴黎举行的第21次缔约方会议上,中国提出了国家自主承诺,承诺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可以预见未来全球努力的一部分是敦促中国改进自主承诺内容,在2030年之前达到峰值。
图4.4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占世界份额(1960-2013)
在气候变化中的另一个新的挑战是中国经济增长给其国际角色带来的影响。中国长期以来率领发展中国家争取在气候变化行动中建立“共同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与此同时,中国迅速成长为高收入国家,在气候变化方面很快需要进行角色转换,既要承担高收入国家通常需要承担的较多的减排责任,同时又要对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提供经济和技术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