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目前的研究现状

被动式作为汉语的基本表达方式之一,产生的时代很早。王力(1958)认为:“在远古汉语里,在结构形式上没有被动和主动的区别,直到甲骨文金文里也是这种情况。真正的被动式在先秦是比较少见的,而且它的出现是春秋以后的事。”蒋绍愚(1994)说:“被动式在汉语中是自古就有的。但用‘被’表示的被动式却是后起的,它的广泛运用是在唐以后。用‘教’‘叫’‘让’‘吃’‘给’等表示被动更是后来的事。”早期的被动句除了“於”字句[2],还有“见”字句和“为”字句。“为”字句除单用外还有汉代以后的“为……所”句;“见”字句也发展为“为”“见”并用、“见……於”句等。后来又出现了表示被动的“被”字句,后者成为被动式的最主要的句式。一般认为,“被”字句出现于战国后期,但那时候的“被”字句还是“被”字直接加动词的,后边不带关系语(施动者)。不带关系语的“被”字句还不能说是完全意义上的被动式,因为这种格式可以认为是动词“被”加宾语,这里的“被”字的动词性很强。但这可以说是“被”字句的萌芽(蒋绍愚,1994)。袁宾(2002)提到本内特(P.A.Bennett,1981)和太田辰夫(1958)对“被”字句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所做的探讨,本内特认为,“国被攻”这样的句子由“NP+(V+NP)”重新分析为“NP+?+V”。他认为,“被”字后的词的词性不能确定到底是动词还是名词(如“被辱”“被攻”),而只有在这个词的前面有修饰语的时候,才能确定是名词(如“水旱之害”),重新分析的关键在于“被”字后面的词能确认为动词,当“被”字后面可以插入施事者之后,出现的就是被动句(亮子苏峻害。)太田辰夫(1958)认为,表示“蒙受、承受、遭受”之意的动词“被”字后面可以带名词作宾语(如“身被数十创”),而当“被”字后面的词可以理解为动词的时候,其中的“被”字就已经是助动词了。蒋绍愚(1994)指出,重新分析的关键主要不在于“攻”或“害”是名词还是动词,而在于它们和“被”构成什么关系;如果“被”字后面是一个动词,“被”字仍然可能是一个动词而不是被动的标志。“被”字后面跟一个动词的情况提供了重新分析的可能性。带关系语的“被”字句出现在汉末,南北朝大量应用。“被”字句发展到后面带关系语(施事者)的阶段可以说是关键性的一步,这时才可以说真正的表示被动关系的“被”字句已经形成了。根据唐钰明(1988)、袁宾(1989)等学者的统计显示,“被”字后带关系语的句式已经成了“被”字句的主要形式。“被”字句的复杂化就是从“被”字后面带关系语开始的。从唐宋时代开始,“被”字句越来越复杂,而且每个时期都有其鲜明的特点。王力(1958)提到了带宾语、与使成式等结合以及“脱离了被动式的正常结构甚至脱离了被动的意义而单纯地表示不幸”等几种类型。唐钰明(1988)提到了宋代开始的“被”字句与处置式相结合、元明清时代的“被”字句动词前后成分复杂化等类型。在现代口语中,“被”字句已经有让位给“叫”字句和“让”字句的趋势。除了“被”字句,近代汉语中还出现了用“教(叫)”“吃”“给”“让”等表示被动的句式。“被”“吃”用作表示被动的标志是由“遭受”“蒙受”义发展而来的,“教(叫)”“让”用作表示被动的标志是由表“使役”义发展而来的,“给”字用作表示被动的标志则似乎是从表“给予”义发展而来的。它们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

以上是学者对“被”字句的历史发展演变所得出的主要结论,也是目前学术界对“被”字句的发展变化较为统一的认识。下面介绍一下主要的研究成果。研究“被”字句的著作和文章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其中名作如林。我们能收集到的或许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以往学者关于“被”字句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七个方面[3]

(1)一般性研究(“被”字句研究概述、“被”字句的范畴、句式、结构特点、“被”字的词性或者语法书里提到有关“被”字句式的论述等),比如:黎锦熙(1924),箫斧(1952),丁声树等(1961),梁东汉(1962),赵元任(1979),金湘泽(1979),朱德熙(1980),李临定(1980),李人鉴(1980),匡群(1980),周斌武(1981),朱德熙(1982),吕景先(1982),邓宗荣(1983),严耀华(1983),张世禄(1984),刘叔新(1985),韩陈其(1985),李临定(1986),解惠全、洪波(1987),谢佰良(1988),袁义林(1989),蒋绍愚(1990),袁宾(1992),董治国(1993),杨美宇、杨耀普(1993),岑玉珍(1994),史国东(1994),志村良志(1995),杨宗兵(1996),张云徽(1996),蒋冀骋、吴福祥(1997),魏占元(1997),蒋冀骋(1998),刘捷(1998),金波生(1999),张潜(1999),周崇谦(2000a),周崇谦(2000b),史国东(2000),丁建川、曹贤香(2000),程相伟(2000),汲传波(2001),赫琳(2001),袁宾(2002),邵桂珍(2002),杨国文(2002),曹翔(2003),熊仲儒(2003),张蓉、余颖(2003),王改改(2003),陆俭明(2004),劲松(2004),郜峰(2004),王玉彪(2004),何继军(2004),吴门吉、周小兵(2004),蒋绍愚、曹广顺主编(2005)[4],吴门吉、周小兵(2005),梁锦祥(2005),常文芳、郜峰(2005),石定栩、胡建华(2005),石定栩(2005),石田琢智(2005),朱英贵(2005),王振来(2006),蒋绍愚(2009),刘进(2009)等。

(2)规律性研究(研究“被”字句发展演变的规律),比如:王力(1944),王力(1958),吕景先(1980),王力(1983),太田辰夫(1987),桥本万太郎(1987),唐钰明(1987a),唐钰明(1988a),唐钰明(1988b),袁宾(1989),顾穹(1992),蒋绍愚(1994),薛凤生(1994),李珊(1994),金允经(1996),王静(1996),潘海华(1997),吴庚堂(1999),冯春田(2000a),杨爱娇(2000),莫红霞(2002),熊学亮、王志军(2002),熊学亮、王志军(2003),洪波(2003),牛保义(2003),张谊生(2003),邓思颖(2004),莫红霞(2004),蒋绍愚(2005),蒋绍愚、曹广顺主编(2005),木村英树(2005),邵敬敏、赵春利(2005),游舒(2005),周红(2005),范晓(2006),仇栖锋(2006),范晓(2007),朱军(2010),曹道根(2011),曹道根(2012),王国栓(2012)等。

(3)特殊句式研究,比如:许绍早(1956),王力(1958),梁东汉(1962),吕叔湘(1965),李临定(1980),王力(1983),杨学军(1985),袁宾(1987),唐钰明(1987a),唐钰明(1987b),袁宾(1989),谢质彬(1989),俞光中(1989),曹小云(1993),蒋绍愚(1994),刁晏斌(1995a),刁晏斌(1995b),刘继超(1997),刘继超、高月丽(1998),刘慧英(1998),刘继超(1999),俞光中、植田均(1999),艾芹(1999),三生(1999),张伯江(2001),崔宰荣(2001),朱琳(2001),郜峰(2003),吴福祥(2003),邢福义(2004),曾常红(2004),蒋绍愚(2005),刘进(2005),辛承姬(2005a),辛承姬(2005b),吴友纯(2006),袁宾(2006),唐韵(2006),王红梅(2006),王红梅(2006),游舒(2008),彭淑莉(2008),彭淑莉(2009),彭淑莉(2010),刘杰、邵敬敏(2010),张延俊(2010)等。

(4)来源及发展演变研究,比如:许绍早(1956),刘世儒(1956),王力(1957),王力(1958),吕景先(1982),王力(1983),唐钰明、周锡(1985a),唐钰明、周锡(1985b),唐钰明(1987a),沈锡伦(1988),江蓝生(1989),董志翘(1989),沙扬(1990),蒋绍愚(1994),张洪明(1994),魏培泉(1994),冯英(1998),江蓝生(1999),岳立静(1999),林红(2000),崔宰荣(2001),蒋绍愚(2003),蒋绍愚(2005),蒋绍愚、曹广顺主编(2005),石毓智(2005),曾柱、袁卫华(2010),刘进(2012),刁晏斌(2013)等。

(5)专题文献“被”字句研究,比如:许绍早(1956),向熹(1958),张心武(1987),袁宾(1989),曹小云(1990),许仰民(1990a),许仰民(1990b),曹小云(1993),刁晏斌(1995a),刘子瑜(1997),冯春田(2000b),杨明义(2000),周崇谦(2001),张洪超(2001),王明华(2001),施发笔(2001),黄锦君(2002),张美兰(2003),吴福祥(2003),吴福祥(2003),暴拯群(2003),郑剑平(2003),王敏红(2003),周崇谦(2003),高霄、王慧青(2005),殷相印(2005),许巧云、蔚华萍(2006),谢燕琳(2006),丁勇(2006),许巧云(2007)等。

(6)英汉被动句对比研究,比如:王还(1983),蔡岚岚(2001),曹广涛(2002),赵宏(2002),朱小舟(2002),谷婷婷(2003),谢景芝(2004),邹先道(2004),李巧玲(2005),柯贤兵(2005)等。

(7)有关或者侧重于语义色彩方面的研究(主要是讨论汉语中的“被”字句是表示“不如意”“不幸”色彩还是可以表示“如意”色彩的问题),比如:王力(1944),刘世儒(1956),王力(1958),梁东汉(1962),刘世儒(1963),王力(1983),李奇瑞(1988),李思明(1990),李润桃(1996),陈颖(1997),李岚(1997),祖人植(1997),杨奔(2001),李宗江(2004),袁宾(2005),潘文(2006),刘进(201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