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本书结构

本书根据延边地区赴韩务工青年的返乡社会适应研究的四大维度谋篇布局,对赴韩务工青年群体在“出国—在韩打工—返乡”的跨国流动过程中,进行社会适应在不同空间、社会背景和制度的横向分析比较,同时,依据不同时代背景、国际流动的不同时期进行纵向的考察。全书共由三大部分七个章节组成。

第一大部分主要分析赴韩务工群体返乡社会适应研究的缘起、产生的时空背景,梳理国内外学术界对返乡适应研究的成果,最后陈述本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研究的缘起,跨国务工青年群体在跨国流动中给本土社会带来的变化和问题及其自身对返乡社会适应的诉求。本章界定了研究主体的范畴和特定研究视角下所涵盖的内容。本书的研究方法是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在对相关返乡类型进行定量划分后,侧重于对个案的质性分析。最后,本章介绍了研究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为国内外文献述评,集中梳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返乡社会适应研究的理论分野、情境影响因素、个体特征影响因素、返乡社会适应策略和研究方法的相关学术成果,并作出述评。通过相关分析,阐明认同理论作为本书的理论基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述评之后,本书提出了支撑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首先对认同理论的哲学思源和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其次结合本研究,阐释认同与返乡社会适应的逻辑关系,从而确定认同理论研究作为返乡社会适应的分析和评价方式,通过认同的视角考察和分析赴韩务工青年的返乡社会适应问题;最后对认同理论进行了结构性整合细分,通过四大维度涵盖返乡社会适应的多个层面,包括:个人认同、物质认同、关系认同和集体身份认同。

第二大部分为本研究的主体部分,集中分析和论述了赴韩务工青年在跨境返乡过程中返乡类型和社会适应情况。重点阐释了赴韩务工青年从关系身份认同、集体身份认同和物质认同的视角下的社会适应情况。本部分由四章组成。

第三章是返乡类型研究,通过对赴韩务工青年的返乡时间长短、返乡动机和返乡适应等多种变量的划分,将研究主体细分为不同的返乡类型,并阐释其内在联系,突出对赴韩务工返乡者进行静态的全局性把握。在本章最后,强调分析的局限性,进而引出对研究主体进行深入动态的社会适应分析的必要性。

第四章是物质认同与社会适应研究。主要分析赴韩务工返乡青年在归国后对贵重物品和服务的消费认同以及对所在物理空间的认同。通过对物质环境的认同研究,揭示研究主体在返乡过程中因物质消费和物理空间不认同等问题造成的社会适应困境,为后续返乡社会适应策略研究提供了物质认同面向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第五章是关系(角色)认同研究,通过对赴韩务工青年在出国前、韩国旅居中和归国返乡后的家庭角色、职业角色、社会网络角色的认知、冲突和变迁,考察其返乡后的社会适应状况,并分析其关系身份张力的原因和适应策略。

第六章是集体认同研究,深入刻画和分析赴韩务工青年在出国前、韩国旅居期间和归国返乡后的国家身份、民族身份和宗教身份认同的变迁,从而分析身份认同变迁对返乡社会适应的影响。

第三大部分第七章独立成篇,为本研究的结论部分。本章集中总结赴韩务工青年群体在返乡过程中的认同冲突和变迁,进而反映这一群体的返乡适应的张力。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提出了返乡社会适应分析模式。


[1]崔昌来、朱成华:《延边人口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29页。

[2]郑玉善:《论东北朝鲜族的对外交往》,《满族研究》2000年第1期。

[3]周伟萍、李秀敏:《韩国引进外籍劳工政策与中韩劳务合作——以中国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对韩劳务输出为例》,《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10期。

[4]管延江:《中国延边地区对韩国劳务输出问题研究》,延边大学,2010年。

[5]《延边统计年鉴(1993)》,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统计局1993年,第36页。

[6]《延边统计年鉴(2015)》,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15年,第22页。

[7]朴光星:《赴韩朝鲜族劳工群体的国家、民族、族群认同》,《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8]2012 Foreigner Labour force Survey:韩国统计网 http://kostat.go.kr/portal/eng/pressReleases/1/index.board?bmode=read&aSeq=347692.

[9]刘伟江:《延边朝鲜族劳动力外流及其影响研究》,《人口学刊》2014年第1期。

[10]刘伟江:《延边朝鲜族劳动力外流及其影响研究》,《人口学刊》2014年第1期。

[11]姜海顺:《浅谈延边地区离婚案件的新特点》,《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

[12]王春荣、朴今海:《跨国人口流动浪潮下的边境农村空心化》,《满族研究》2015年第3期。

[13]王春荣、朴今海:《跨国人口流动浪潮下的边境农村空心化》,《满族研究》2015年第3期。

[14]管延江:《中国延边地区对韩国劳务输出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延边大学, 2010年。

[15]刘杰:《乡村社会“空心化”:成因、特质及社会风险——以J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人口学刊》2014年第3期。

[16]《延边三非外国人问题突出 隐瞒真实身份逃避监管》,《法制日报》2012年第5期。

[17]Granovetter,M.S.,“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6),pp.1360-1380.

[18]张熙尖、李明淑:《促进服务业的崛起延边州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7—49页。

[19]徐芳:《中国朝鲜族流动人口社会适应研究》,2013年,第184—185页。

[20]张艳春:《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治安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以延边朝鲜族聚居村落为例》,《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第2期。

[2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2页。

[22][美]诺曼·K.邓津、伊冯娜·S.林肯:《定性研究:方法论基础》,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