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带一路”倡议下深化中老务实合作的战略需求与对接

自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中,老挝位列吸引中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列。2017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之后,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外访就选择老挝,体现了对中老关系的高度重视。访问期间,习总书记称老挝是中国的铁杆朋友,中老关系堪称中国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典范,是真正的“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伴随中老关系的深入发展,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中老战略需求与对接日益加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同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和国民社会发展规划高度契合,与老挝产业发展需求一致,经济互补性高。

(一)“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的战略需求相契合

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一直是制约老挝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老挝全国上下都在呼吁改善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现状。在2013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基础设施联通是基础。受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互联互通”的启发,老挝提出了“变陆锁国为陆联国”的战略设想。2014年10月,老挝政府召开会议讨论国内道路发展状况及未来规划,在会上披露了大规模升级国内道路基础设施的一项长期计划,将老挝从“陆锁国”打造成为“陆联国”,适应东盟一体化要求。

(二)“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国民社会发展规划相契合

2016年4月,老挝第八届国民议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第八个五年(2016—2020年)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以及未来十年(2016—2025年)远景规划及2030年愿景等。根据规划,发展经济是核心任务(力争确保全年经济增速不低于7.5%),脱贫是主要目标(争取2020年摆脱最不发达国家地位)。在高负债以及本身经济发展相对乏力的前提下,为实现国民社会发展规划目标,老挝亟须引进资金、技术和项目。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强大的经济基础、资金、技术和发展经验,是世界上高速铁路、电信和水电开发技术以及重型机械等高端技术的主要开发商之一。依托自身资金和技术优势,“一带一路”倡议鼓励中资企业“走出去”。老挝位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覆盖范围之内,是“澜湄合作”的重点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老联合投资既为老挝带来了技术和项目,也为老挝发展基础设施进行资金融资提供了较广阔的平台,符合老挝的国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三)“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产业发展需求导向一致,经济互补性高

中老两国经济互补性明显,老挝经济快速发展,正处在推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阶段,在这方面中国有与老挝需求相匹配的经验。中国对老挝的投资也主要秉持“老挝最需要什么,我们就引进什么产业”的理念。老挝在能矿、水电、农业、旅游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投资潜力巨大,这些也是老挝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中国在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优势,是老挝第一大投资来源国和第一大援助国,在这些领域对老挝的援助和投资力度都在持续增加,投资也主要集中在矿业、水电、农业和服务业等领域。就贸易而言,老挝的农林矿等资源型产品比较丰富,而在机械、电子、化工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方面竞争力弱,中国主要从老挝进口铜、木材、农产品等,向老挝出口汽车零部件、纺织品、钢材、电线电缆、通信设备、电器电子产品等。老挝北部琅南塔省与中国企业签订橡胶种植合同被亚洲开发银行认定为一个很好的跨境互补的例子。亚洲开发银行认为这种安排利用了边境一侧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可用土地,以及另一侧更先进的创业精神和技术,以及更多的资本和管理技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