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实践中人本质的设定及其实现研究
- 王文奎 宋振航 王玥
- 2739字
- 2021-01-05 16:18:40
第三节 管理中人本质问题研究的目标与任务
一 研究目标
事实上,管理中的人并非只是一种抽象的对象性存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处在集体创造性活动中活生生的社会性的自我实现的主体。管理中的人的现实的具体的本质,必须进一步从这种自我实现的主体的人本身的具体活动方式的特殊规定性中来把握。我的研究将以此为关注点,一改传统研究路径,立足人学的视角,对历史上关于管理中的人的方面的特殊性的研究成果进行反思和批判,着重讨论管理中的人本身的发展问题或人本质的自我实现问题,力求揭示处在管理实践方式中的人的特殊本质及其动态演进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当前条件下管理中的人本质的基本实现路径。这样的研究,在理论上是对以往的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是对管理哲学研究内容的必要补充和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应用性拓展的有益尝试,在实践上将为我国管理活动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管理活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具体指导。
换句话说,本书将对管理中的人本质的具体规定性及其实现规律和当前路径等分层次作出系统的理论阐述。与已有的研究不同,本书关注的重点不是管理系统的效率问题,而是管理中的人本身的发展问题;着力讨论的不仅是管理人性论的理论辩驳问题,更重要的是管理中人的具体本质的实现问题。力求通过对管理中的人本身的特殊规定性的揭示和对管理中的人本质的实现规律的探讨,寻找到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管理中的人的本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路径,为我国的管理实践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二 主要内容
人学意义上的管理与管理中的人的理论界定:人学视角研究管理的逻辑合理性及其现实必要性和意义;人学意义上的管理的具体所指及其基本含义;管理中的人的双重内涵;作为社会性创造主体的管理中现实的人的完整性及其本质规定的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管理“人性假设”理论反思与批判:管理“人性假设”理论产生与盛行的社会历史背景与内在原因;管理“人性假设”的逻辑发端及其局限性和对人的理解的抽象性片面性分析;管理“人性假设”理论的实体人性论哲学基础反思;管理“人性假设”导致的对管理中的人从理论抽象到现实扭曲的实践困境的批判;以“人性假设”理论为基础的管理物本主义价值取向与“以人为本”理念的矛盾;隐藏在“人性假设”背后的管理中现实的人的实践生成过程分析;“人性假设”的不断演变对管理中人本质的历史演进过程的逻辑记载;“人性假设”理论的积极意义揭示。
管理中人本质实现的历史演进规律揭示:管理中人本质的实践创生机理;伴随着管理形态更替和管理具体组织形式变化的管理中人本质的实践创生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的具体本质的质变和量变历史统一性;管理中人本质实现过程的历史演进规律及其具体表现形式;管理中人本质的实现是一个历史事实论证。
管理中人本质实现的历史演进规律运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外部条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以及科学技术条件和管理知识与理论的发展状况等,对管理中人本质实现的影响方式分析;内在成因——管理理念与价值观、管理体制与制度、管理方式与方法等,与管理中现实的人本质的具体生成过程的真实关系分析。
我国管理实践构建人本管理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路径探讨:变革物本主义管理文化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当今时代和我国社会对构建人本管理文化提供的现实条件和所提出的系统性要求;当前社会转型期我国的管理实践和管理中的人的现状分析;我国管理实践走出物本主义传统,构建新的人本管理文化的当前任务与发展方向;我国管理实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多层路径及其实践操作方式论述。
三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立足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观点,就管理中的人及其本质的实现问题,形成自己独到的较为完整系统的理解,使该研究成为将马克思主义实践人性论应用到研究具体的管理实践活动形式中,人的实践生成规律的一种积极的尝试和富有现实意义的探索。
基于人学视角对管理中人的真实内涵进行界定分析,对管理实践活动中作为社会性创造主体的人本质的现实规定性及其辩证性质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揭示和阐述。
力求从逻辑局限性分析、哲学基础反思和实践困境批判等多层面对管理学“人性假设”理论作出比之学界现有的相关研究更为深入和全面系统的分析论述,明确对其进行理论变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在反思批判“人性假设”理论的基础上,同时注重其“积极意义”的考察和挖掘,揭示隐藏在“人性假设”不断更替背后的管理中的人本质的实践创生机制和历史演进规律,并对其表现在管理历史形态更替和具体组织形式变化中的质变、量变相统一的过程进行具体阐明,使该研究从理论抽象转入实践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在系统分析具体的管理中人的实践生成的外在条件和内在成因的基础上,依据论文所坚持的“管理中现实的人本质的实现是一个历史事实”(或过程)的核心观点,结合我国管理和管理中的人的现状,提出了变革物本主义管理传统,建构新的人本管理文化的多层次的系统路径,力求对转型期我国新管理文化的建设具有现实指导价值。
[1] 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2] [美]弗雷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原理》,马风才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168页。
[3] Barbara Czarniawska,Fabrizo Panozzo,“Trends and Fashions in Management Studies”,Int.Studies of Mgt.& Org, 2008,pp.11-12.
[4] 苏健:《管理与人性》,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5] 乔东:《管理思想哲学基础反思》,博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2005年。
[6] 齐振海:《管理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11页。
[7] 官鸣:《管理哲学》,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第2—4页。
[8] 张兵:《哲学视野下管理中的人性假设》,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06年。
[9] 尹卫东:《哲学视野中的西方管理思想流变》,博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02年。
[10] 宋培林:《基于不同人性假设的管理理论演进》,《经济管理》2006年第11期。
[11] 康杨:《管理中的人性假设综述》,《学理论》2009年第25期。
[12] 张明兴:《西方管理学人性假设的哲学思考》,《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3] 朱华桂:《论中西管理思想的人性假设》,《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14] 黎红雷:《人性假设与人类社会的管理之道》,《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15] 刘友红:《对西方管理学中人性假设误区的文化哲学辨析》,《学术月刊》2004年第10期。
[16] 何伟强:《中西方管理人性论的辩证思考与应然构建》,《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17] 乔东:《西方传统管理思想中的实体人性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18] 傅长吉、丛大川:《“管理”与人的生命存在——对“管理”产生前提的哲学反思》,《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9] 傅长吉:《管理与人的存在方式》,《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20] 苏健:《管理与人性》,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