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预设研究概况

“预设”(presupposition)起初是哲学和逻辑学概念,由德国哲学家弗雷格(Frege)1892年提出,英国哲学家罗素(Rusell)、斯特劳森(Strawson)等也对预设有所论述。后来“预设”进入语言学领域,成为语义学、语用学的重要概念。

国外研究者自20世纪50年代就关注预设问题,到70年代预设甚至成为语用学研究的热点。国外学者的预设研究多集中于理论问题,包括探讨预设的性质,如Stalnaker(1970,1973,1974)、Karttunen(1973,1974)、Keenan(1971)、Kempson(1975)、Wilson(1975)、Leech(1981);探讨预设的特点、功能、预设的触发语,如Fillmore(1971)、Karttunen(1973,1974)、Levinson(1983);处理预设投射问题,如Karttunen和Peters(1979)、Gazdar(1979)、Heim(1983)、Soames(1982);研究预设与回指的关系,如Van der Sandt(1992)等。国内研究者自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介绍和引进“预设”概念,探讨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的特点及二者的联系、区别,如石安石(1986)、何自然(1988)、黄华新(1988)、束定芳(1989)、徐烈炯(1995)、俞如珍(1996)、胡泽洪(1996,2006)、罗雪梅(1999)、索振羽(2000)、吴新民(2005)、郑国平(2006);讨论预设和蕴涵、语境、焦点的关系,如石安石(1986),李锡胤(1990),张克定(1995,1999),刘利华(2003),张燚、任晔(2003),王跃平(2007)等。

在预设触发语方面,很多学者已经做了许多探索和研究。P.Kiparsky和C.Kiparsky(1970)首次探讨了叙实性谓词,Karttunen在他所写的《预设现象》中收集了31种预设触发语,[1]Levinson(1983)介绍了其中的13种类型。国内研究者也很早就关注预设触发语。邢福义(1991)认为汉语中常见的预设触发语有表示重复的副词、表示状态变化的动词、部分心理动词(如“忘记、懊悔、后悔”等)、延接性词语、疑问代词、某些表复句关系词语(如“虽然……但是”)等。石安石(1993)提出一些预设触发语,如动词“后悔、欣赏、喜欢”,疑问词“哪天、哪里、为什么”,此外,他还指出预设通常由话语的某个局部体现,如主语部分、修饰语部分和从句部分等。蓝纯(1999)总结出9类常见的现代汉语预设触发语:特指描写、叙实性动词、表状态变化的动词、重述词、时间状语从句、强调句型、对比结构、与事实相悖的条件从句、问句。近十年来很多学者在其论著中关注和研究预设触发语,如何自然(1988)、左思民(2000)、索振羽(2000)、何兆熊(2000)、丁爱群(2006)。他们主要探寻汉语中有哪些词语小类、结构式可以触发预设,这些研究明显受到了Levinson(1983)的影响,但已经开始结合汉语实际,用汉语的例子来介绍、论述预设触发语。在某些方面,如对汉语“连”字句、“把”字句、“被”字句的预设,以及重复义副词、时间状语所触发的预设方面已有所研究,向着立足汉语事实研究预设的目标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总起来说,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

近十年来,也有部分学者从认知、篇章角度来研究预设及预设触发语,如何自然、冉永平(1998),朱永生、苗兴伟(2000),王文博(2003),魏在江(2003,2004),王扬(2004),彭有明(2006),郑亚南、黄齐东(2007)。其中王文博(2003)运用理想化认知模式(ICM)和图形-背景理论来解释预设的成因和预设消失现象,认为预设是由预设触发语的ICM激起的概念和知识所构成的一种认知环境;否定分为两种:同一ICM下的否定和不同ICM之间的否定,后者导致预设消失。朱永生、苗兴伟(2000),王宇明(2007)分别从语篇的角度探讨预设在超句结构中的功能,认为预设通过语法手段对语篇的衔接起着重要的作用。预设可用以突显语篇中的重要信息,有助于把语篇发展成为一个结构紧凑、衔接紧密、意义连贯的整体,实现语篇语言的简洁性和语言表达的经济性。

部分学者已在尝试从预设的角度来解释汉语的语言现象,或分析某些预设触发语的功能,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如沈家煊(1987)、张谊生(1996)、高书贵(2000)、李昌年(2002)、蔡玮(2003)、刘振平(2007)、李杰(2007)、谷亚丽(2007)、王天佑(2007)等。沈家煊(1987)运用蕴涵和预设等概念比较了“差不多”和“差点儿”的意义和用法;崔希亮(1993)运用预设、推断和会话含义分析了汉语的“连”字句,作者认为,在说话人看来,“连Ti也/都VP”中Ti—VP的可能性最小,这是“连”字句的基本预设,它存在的基础是对T的语用分级;张谊生(1996)用预设考察“白、空、干、瞎、徒、虚、枉”等副词的语义语用特点,认为“白”类副词是预设否定副词,它们的作用是对命题的预设进行否定;高书贵(2000)探讨了“毕竟”类语气副词的预设触发功能;李昌年(2002)探讨了与预设有关的歧义,分析了部分虚词引发预设性歧义的可能条件和语义特征;刘振平(2007)探讨了“X跟Y一样W”格式的语义预设;谷亚丽(2007)在崔希亮的基础上分析了汉语“连”字句的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