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语用预设
“语用预设”的概念最早由Stalnaker(1970)提出,他认为预设是接受某一事物为真的命题态度,他将预设定义为,一个说话人在谈话中的某一给定时间里预设P,仅当在他的语言行为中,他倾向于这样行动:好像他认为P当然真,也好像他假定了他和他的听众一样地认为P当然真。后来很多学者又对语用预设的概念进行了阐释,如Fillmore(1971)认为语用预设是实施一个言语行为所要满足的恰当条件,Keenan(1971)、Karttunen(1973,1974)等也分别阐述过语用预设的概念,见本书1.2节的介绍。
关于语用预设,学术界有不同解释和理解,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从说话人的态度出发,把预设定义为认为某事物自然为真的一种命题态度;二是从言语交际功能出发,把预设看作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或话语的背景信息;三是从言语行为的角度出发,把预设看作实施有效言语行为的适切性条件。这些定义都体现了语用预设的两个特性:共知性(common ground)和适切性(appropriateness or felicity)。
(1)共知性。在成功的交际中,语用预设总是表现为交际双方都可理解、接受的背景知识。这种知识既可能是现实世界的知识,也可能是信念世界的知识(如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情节),或是一种普遍的规律。语用预设的共知性是话语在语境中被理解的基础,是交际双方成功进行话语交际的前提。比如,甲问乙:“老张的儿子结婚了吗?”这个问句的前提是,二人都知道老张确有其人而且明确老张指的是谁,而且二人都知道老张有儿子。如果上述信息乙不知道或不明确,交际就无法顺利进行,乙会问甲“老张是谁?”或者“老张哪有儿子?”
(2)适切性。一个句子能够被得体、恰当地使用,保证交际的顺利正常进行,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小李开车把小王捎来了”,说这句话必须满足下列条件:①小李有车;②小李会开车;③小李、小王有确指的对象。假如这些条件没有满足,交际就会混乱难以顺利进行,正如Karttunen(1973)所述,预设是句子对语境的一种要求,一个句子S以P为预设,当且仅当句子S在隐含着P的语境中才得以恰当表达。所以说,预设是实施一个言语行为所需要的恰当性条件,或使一句话具有必要的社会合适性必须满足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