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陈支平

中外文化交流史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无论是哪一种外来文化传进中国,试图在中国得到传播和扎根,都必须与中国固有的文化结合,最终成为中国本土化的外来文化形态。来自西方以神圣自负的基督教也不例外。随着基督教传入中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宗教发生碰撞融合,基督教的本土化现象势难避免。并且这种本土化的现象,越是接触社会基层,越有着深化的趋势。

记得我在20世纪80年代从事福建乡村社会经济史的田野调查,当时中国改革开放不久,城乡基督教活动得到政府允许而初步恢复。我对这些活动产生了好奇之心,间或走进教堂对教友们进行采访,从而有了不少的调查材料积累。承蒙厦门大学出版社的好意,我和李少明同学把这些调查材料整理出版,书名定为《基督教与福建民间社会》。始料不及的是,我们的这本意在把基督教在福建民间基层社会的本土化活动实态如实地描述出来的小册子,受到了香港某教会大学刊物的批评。批评的要点大致有二:一是基督教是神圣高雅的,不至于有如此之多不可思议的现象;二是不了解基督教的历史,不可妄加议论。

30年过去了,我不能不遗憾地告诉当时的批评者们:真正不了解中国民间社会基督教实态的恰恰是那些怀有宗教信仰情结的人。每当人们笃信某一种宗教时,宗教的神圣感和屈从感势必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他们客观、理性分析这一宗教的判断力。因此,从学术的角度讲,宗教信仰者从事本宗教的学术研究,其客观性和公正性是很值得怀疑的。

值得庆幸的是,华侨大学的范正义教授,始终坚持以一个学人的立场,长期从事福建地区基督教本土化的社会调查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最近,他又把多年来的研究心得和社会调查成果整理提升为《众神喧哗中的十字架——基督教与福建民间信仰共处关系研究》一书予以出版。在这部书中,范正义教授继续坚持他多年的基本观点:“基督教到了中国这块土地后,不管传教士主观上是否愿意,客观上还是不自觉地出现了本土化的迹象。”同时,他更把这种本土化的考察,具体落实到基督教与福建传统的民间信仰的关系上。他认为,从明末到现在,基督教在福建的发展中,呈现一种民间信仰化的趋势。内地会传教士在传教实践中,主动迎合中国民众功利的信仰心理,通过鼓吹上帝的灵验来吸引民众的皈依。“如何看待基督教的民间信仰化?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基督教。如果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全盘照抄西方的基督教,那么,基督教的民间信仰化,确实证明了基督教在中国传教实践的失败,因为它没有在中国造就一批西方式的信徒。但是,如果我们需要的是像中国化了的佛教那样的基督教,那么,基督教的民间信仰化,就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了。”“中国佛教虽然保留了印度佛教的外壳,但外壳下的内涵已经变成中国式的了。基督教要真正成为中国人的宗教,恐怕也要走佛教走过的那条路。”这些论点,至少从我个人看来,是真知灼见。这些论点,不仅让人们看到一个比较真实的基督教在福建民间社会的实际情况,而且也为社会各界,特别是社会管理者们遵循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宗教和谐共处规则,提供十分有益的学术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