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广西民族来源与分布

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居住的民族自治地方。长期以来,广西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总人口5049万(2008年),其中少数民族为1959万多人,占广西人口总数的38.8%,壮族人口1700万,占广西人口总数的34%,既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一个自治区,也是壮族主要聚居地。

壮、侗、仫佬、毛南、水等壮侗语诸民族是广西的原住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根据考古发现,早在距今5万~2万年以前,以柳江人、来宾麒麟山人为代表的古人类已经在广西各大江河流域生息繁衍,开启了广西的早期历史。到了距今10000~4000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以桂林甑皮岩、临桂大岩、柳州鲤鱼嘴、邕宁顶蛳山人为代表的原始先民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在各大江河流域狩猎、捕鱼、耕耘。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先民们相继发明了原始农业和水稻的人工栽培、饲养家畜和陶器的烧制,并且从“依树积木的‘巢居’”过渡到埋柱架楹、营造和居住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离地而居的干栏式住屋,过上了较为稳定的定居生活。

先秦时期,广西的原住居民称为西瓯、骆越,他们是壮侗语民族的先民。据史料记载,西瓯、骆越的分布大体上以郁江、右江为界,郁江以北、右江以东地区为西瓯,郁江以南、右江以西地区为骆越,其中郁江两岸和今贵港市、玉林市一带是西瓯、骆越交错杂居的地区。也有人认为,西瓯即骆越。这一时期,中原与包括今广西在内的岭南地区就有了交往。《墨子·节用》说:“古者尧治天下,南抚交趾。”《大戴礼记·少用篇》说:“虞舜以天德嗣尧……南抚交趾。”《尚书·尧典》说:“申命义叔宅南交。”这里的“交趾”“南交”,都是泛指今岭南地区。到战国时期,楚国势力曾一度进入岭南地区,楚文化南渐,交往更多,关系日益密切。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50万大军进攻岭南,进入今广西北部,遭到西瓯部族的顽强抵抗,重创秦军,使之不得不收缩战线,在灵渠与漓江汇合的今兴安县大溶江镇一带修筑城堡(后人称为秦城),固守待援,陷入了“三年不解甲弛弩”“宿兵无用之地”的被动挨打局面。在西瓯与秦军对峙期间,秦皇派遣史禄主持开凿灵渠工程,沟通了珠江与湘江水系,使得秦军兵援粮草得以从内地源源不断运送岭南。在后续兵员的增援下,秦军最终击败了西瓯部族,而后长驱直入,很快统一了包括今广东和越南中北部在内的广大岭南地区。秦朝大军南征,是中原汉族人进入广西之始。后来,秦始皇应龙川县令赵佗的请求,征调5000名妇女到岭南“以为士卒衣补”。秦末汉初,中原战乱,秦军旧将、南海龙川县令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政权。汉元鼎六年(前111),因南越国拒绝归附于汉,杀汉使者,于是,汉武帝派遣20万大军,一举平定南越国地方割据政权。汉武帝将秦所置之三郡地分设南海、苍梧、合浦、郁林、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等九郡。

东汉之后,中国经历了三国鼎立、东晋十六国的分裂、南北朝对峙的动乱时代,岭南社会相对安定,这时包括文人、士族在内的大批中原汉族人为避乱纷纷举家南迁,进入岭南各地。这是继秦、汉时期中原汉族人迁入岭南之后出现的又一次南迁高潮。

唐朝中期“安史之乱”以后,又有大量流民南迁进入岭南各地。《新五代史·南汉世家》说:“天下大乱,中朝人士以岭外最远,可以辟地,多游焉。”

宋元时期,壮族、侗族开始形成,彝族、苗族、瑶族、回族迁入广西。

汉代以后,西瓯、骆越名称在史籍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乌浒、俚、獠(僚)、狼(俍)、撞、徸(僮)等称谓。

“乌浒”之名最早见于《礼记》,后在《后汉书·南蛮传》中说有十多万乌浒人于灵帝建宁三年(170)为郁林太守谷永招降之事。

“俚”之名最早见于东汉建武十六年(40),当时交趾征侧、征贰二姐妹率众造反,合浦“俚人”揭竿而起响应。三国时万震《南州异物志》说“俚”分布于苍梧、郁林、合浦、宁浦(今横县)、高梁(今广东省阳江等地)五郡,占地数千里。

“僚”的称谓始见于三国,到隋唐时期扩大到岭南十二郡。在《南史·兰钦传》中,陈文彻兄弟称为“俚帅”,而在同书的《欧阳传》中,又把陈文彻称为“俚僚”人的首领。东晋裴渊《广州记》中把“俚僚”并称。《隋书·南蛮传》则进一步说明了百越是“俚僚”的祖先。

“狼”(俍)的称呼最早见于晋人左思的《三都赋》中,文中把“狼”(俍)与“乌浒”并称。到明代,《明实录》说:“狼”(俍)人分布遍及粤西诸峒。清人李调元《粤风》里收有俍歌和僮歌,俍歌是典型的壮族勒脚歌,证明“狼”(俍)即是壮人。

“僮”的称呼始见于元代。《元史·刘国杰传》有“庆远诸僮人”之记载。元代虞集《广西都元帅章公平瑶记》有“若所谓曰生瑶,曰熟瑶,曰撞人,曰款人之目,皆强犷之际也”。明嘉靖《广西通志》卷53载:“庆远,南丹溪洞之人呼为僮。”到民国时期,自称布僮的有宜山、罗城、柳城、柳江、融安、永福、马山、鹿寨、象州、河池、南丹、贵县、武宣等十多个县的全部或部分僮人。故有“壮七民三”之说。《天下郡国利病书》说:“瑶乃荆蛮;僮则旧越人也。”明末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说:僮人是“赞发文身之越人”后裔。而《史记·赵世家》说:“剪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从历史记载看,壮人应是西瓯、骆越人的后裔。到了清代中晚期,随着汉族人的大量迁入,并且从原来集中分布桂东北、桂东南地区逐渐向桂中以至桂西、桂西北山区迁移,汉族人口逐渐超过了土著的壮族;原居住在桂东南一带的壮族也逐渐融入汉族之中,使桂东北地区的桂林,桂东南地区的贺州、梧州、玉林、钦州、北海等市成为汉族聚居之地,地理上也相连成片。壮族则集中居住在桂中地区的柳州、来宾和桂北地区的河池、桂西地区的南宁、百色、崇左等市。还有一部分分布在与广西相邻的云南省文山州、贵州省从江县、湖南省江华县和广东省连山县。大聚居、小分散是壮族的分布特点。

由于壮族人口众多(1700多万人,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分布地广,支系众多,内部自称达近30种,语言属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内部亦有方言土语之别。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族识别,统一称为僮族。1965年改称壮族。

宋代时,聚居在今湘黔桂交界地区的一支骆越人,随着自身的发展和外来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个自称为“仡伶”人的共同体——侗族。《宋史·西南溪洞诸蛮》说:乾道七年(1171)靖州有仡伶杨姓,沅州生界有仡伶副峒官吴自由。《老学庵笔记》卷4说:沅、靖等州,有仡伶,“男未妻者,以金鸡羽插髻”,“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在前导之”。这些称谓、姓氏、居地、习俗都与侗族有关。伶同是侗族的称谓。道光《龙胜厅志·风俗》说:“伶与侗同。”

彝族人分别是在不同朝代从云贵地区先后迁入今广西地区的。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一带的彝族,传说早在唐、宋时期就由云南的东川迁来,先到宣城、曲靖(均属云南),然后分两支,一支经贵州的罗平、兴义,渡南盘江进入隆林;另一支则继续往东,经贵州的兴仁、安龙、册亨,渡南盘江进入今田林县的旧州一带,到明代才迁到隆林。另有一说是明末清初参加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失败后,经云南富宁迁入广西百色、凌云,最后进入隆林德峨。那坡县城厢境内者祥、达腊、念毕等村的彝族人,有说是从四川,有说是从云南迁来,迁来的时间,有说是三国时代,有说是唐宋时期,也有说是明代及清朝乾隆年间。

秦汉时期(公元前3世纪初至公元2世纪),瑶族先民主要集中在湖南湘江、资江、沅江流域中、下游和洞庭湖一带。后来,因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压迫,逐步向南迁徙。隋唐时期(6至10世纪初),瑶族主要居住在长沙、武陵、零陵、巴陵、桂阳、澧阳、熙平等郡,即湖南大部分和广西东北部、广东北部等地区。从宋代开始,瑶族逐渐从岭北向岭南迁徙,南宋时桂林附近的县已有大量的瑶人居住。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蛮》载:“瑶之属桂林者,兴安、灵川、临桂、义宁(治所在今临桂县五通镇)、古县(治所在今永福县三皇乡古城村一带)诸邑,皆迫近山瑶。”据《元史·顺帝纪》记载,元朝之时瑶族人已经分布于桂林、柳州、桂平和平南等桂中桂北地区。清代瑶族继续大批南迁广西,形成了“岭南无山不有瑶”的大分散、小聚居的局面。还有一部分瑶族人经过广西迁到越南、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苗族和瑶族是同源民族。早在公元前3世纪,苗族先民就已经繁衍生息在今湖南洞庭湖一带。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苗族先民溯沅江而上,向西迁徙,进入湘西、黔东交界的“五溪”地区。以后,苗族先民继续向西迁徙。大约在宋代,他们就陆续迁到贵州南部、云南西南部和广西北部地区。在广西,他们一部分最初迁到今融水苗族自治县境内的元宝山周围;另一部分则沿着黔南不断向西迁徙。到了明末清初,有一部分迁到南丹县山区,另一部分则从黔西南迁到今隆林各族自治县境内的德峨山区。

回族人是宋元时期开始进入今广西的。宋朝皇祐年间(1049~1054),广源州壮族首领侬智高率众反宋,顺郁江南下,沿途横扫广西、广东十余州,兵围广州城,岭南震动。宋王朝急派大将狄青统兵前往围剿,在南宁东面的昆仑关归仁铺击溃侬智高军。从中原内地征调的南征宋军中,就有山东、河南籍的回族先民将士。战事平息后,宋王朝把部分南征的将士留守邕州。元朝至元三年(1266),波斯人伯笃鲁丁从金陵(今南京)到广西任粤西廉副使,其后代定居桂林,改为白姓,此后子孙繁衍,逐渐分散到临桂、永福、灵川等地居住,这就是当今白姓回族的祖先。其他各姓回民,也是在元、明、清时代,先后从河北或是从征,或是经商迁来桂林定居的,其中马姓一支系于明末由河北宛城来到广东韶关,然后迁入广西。李姓则是在清朝杜文秀起义后,从云南迁来的。[9]

宋元时期政局动荡,中原战乱频仍,大批汉人南迁。特别是宋代皇祐年间镇压侬智高起义和北方战乱宋室南迁后,迁入广西的中原汉人较以往历代都多,连过去很少有汉人迁入的桂西偏僻地区,也有了汉人的踪迹。今广西南部以南宁市郊区为中心的操平话的汉民,基本上是宋代随狄青入桂镇压侬智高起义的将士之后裔。南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五民》中言:“钦(州)民有五种,一曰土人,自昔骆越种类也。居于村落……以唇舌杂为音声,殊不可晓,谓之萎语。二曰北人,语言平易而杂发南音,本西北流民,自五代之乱,占籍于钦都也。三曰俚人,史称俚僚者是也。此种自蛮峒出居……语音尤不可晓。四曰射耕人,本福建人,射地而耕也。子孙尽闽音。五曰蜒(疍)人,以舟为室,浮海而生,语似福广,杂以广东、西之音。”

明清时期是仫佬、毛南族的形成和水、京、仡佬族的迁入时期。

仫佬又称“木老”“木娄”“姆佬”,传说他们的祖先来到现居住地定居时是操西南官话,因与当地原住民族“僚”人妇女通婚,生下子女,生活习俗随当地原住民族,语言也发生变化。元代时,仫佬族逐渐从“僚”族群中分化出来,明代时以罗城为中心,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人群共同体——仫佬族。

毛南族的形成与仫佬族相类似,据说他们的祖先是从湖南、山东、福建等地迁来的汉族人与当地原住民族“僚”人妇女通婚而形成。明代称为“茅滩”(或写成“茆滩”“冒南”“毛难”),并且以今环江西面的上南、中南和下南地区为中心,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的人群共同体——毛南族。

水族是于明代在宋元时期的“抚水州蛮”和“环州蛮”的基础上形成的,他们集中分布在广西北部、贵州南部地区,地理上相连成片。水族形成后,在广西的一部分,或迁去贵州,或融合于壮族。今广西境内的水族,有一部分是清代末年和民国时期从贵州迁来的,主要分布在宜州、南丹、融水、环江、河池、都安等地,其中大部分与壮族杂居。

京族是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陆续从越南涂山等地迁到今防城港市江平镇巫头岛,后又逐渐向尾、山心、谭吉3个岛上发展。

仡佬族于清代从贵州省迁入广西,主要居住在广西西部的隆林各族自治县内。

明初实行卫所制,大批军籍汉族人留居广西,如广西桂林卫所军士连同眷属约5万人,世袭为屯兵,加上柳州卫所的军籍移民,他们后来成了讲汉语桂柳方言人口的核心。这一时期汉族进入广西的特点是二次移民,即在华南东部地区及珠江三角洲形成的广府人、客家人、福佬人等在清初到清中叶溯西江而上向广西境内迁移,使桂东南、桂南一带成为广府人、客家人和福佬人的重要分布地区。明清以前,汉族人入桂者多为屯戍、躲避战乱或自然灾害及被流放者,大多属被动迁徙,因而数量相对较少,其中有不少汉人融入当地原住民族中,变成少数民族;明清时期,又有大量汉人因从事开垦、经商、手工业而自觉入桂者,迁入者不仅人数多,而且一旦立足便迅速发展,地理上相连成片。在长期的交往中,在汉族人集中居住的地方,许多当地的原住民族逐渐汉化,融入汉族之中。正如刘锡蕃在《岭表纪蛮》中说:“桂省汉人自明清两代迁来者,约十分之八。”到清末民国初期,广西少数民族人口与汉族的比例已成对半分之势。到了20世纪40年代,这个比例又发生变化。据陈正祥《广西地理》记载,1946年汉族“约占(广西)全省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也就是说,到了清代中晚期以至民国时期,广西12个世居民族共同居住的格局已经形成,并一直保持至今。


[1] 《逸周书·王会篇》。

[2] 《淮南子·人间训》。

[3] (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卷43(下)《地理志七羁縻州》。

[4] 参见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中),民族出版社,1997,第429页。

[5] 《宋史》卷90《地理志六》。

[6] (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

[7] 《明史》卷310《土司列传序》。

[8] 《明史》卷317《列传》第250《广西土司》。

[9] 参见广西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广西少数民族》,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