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与抱石先生相处的日子
- 往往醉后见天真:回忆傅抱石(百年中国记忆·文化大家)
- 黄苗子等
- 1438字
- 2020-11-25 11:17:17
宋征殷[17]
我和抱石先生是在40年代一个展览会上结识。那时我刚从日本归国不久,在上海美专西画科任教,对他的作品纯粹是以西洋画的观点和欣赏方法,认为他的画,犹如在西洋美术史上从学院主义奔向印象主义的飞跃。他师法自然,尊重传统,而不墨守成规。他从日本绘画特别是横山大观(1868—1958)、川合玉堂(1873—1957)等人那里汲取养分,使他的作品呈现新的生命,具有十分新鲜的意境。
那时我正负责一个绘画研究所(阿特里社),集中了一些学画而有志于探索现代化、民族化的青年,希望能在我国油画坛上出现一批崭新的又有民族特色的作品。抱石先生的作品从中国画的角度给我以很大启发。
以后我们在同校教书,我们交流了借鉴外国和对提高本国艺术表现的意义,特别是在教学中应该广为吸取借鉴,才能使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然而借鉴外国如何与本国传统结合协调,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实践的问题。而抱石先生的作品中充分显示了这种变化倾向,是在新尝试中取得优美协调的伟大成就的画家。
抱石先生秉性笃实豪爽,待人宽厚,热情洋溢。对青年人关怀、培植是满腔热情的。那时我的境遇坎坷、屡遭不幸,抱石先生却时时开导启发,使我克服了消极情绪,振作起来。在南京,我们是邻居,天天在傅厚岗搭去学校的班车。抱石先生对我倍加爱护,有时我不过是随便的议论,甚至是笑话,他却记取在心,在第三者前详加复述。平时我在系务会议上发言欠妥,甚至走了火,他给我补充修正,圆场自然。在燕子矶的郊游中,他会和我一起蹲下挑拣被江水冲刷的小石子,相互评价造型,津津乐道。在无锡鼋头渚太湖边,对山水风景的透视表现的议论又是那么风趣融洽。经过太平天国百周年创作,我对他所画的大渡河水滚滚向前的表现技法倍感欣赏。此时我真想研究中国画。他给我三幅卷轴,其中除了山水、古人物以外,还有一幅他的花鸟画,挂在我的客厅里,表示不同的题材和不同的表现技法。当我表示想留一幅作纪念时,他让我在一大卷作品中挑选,并随手题了款。写得客气而感人。最为使我高兴的,是他竟花了两天时间为我刻了一枚印章。虽然当时他说眼睛不行了,已经好久不动刀子了。我非常珍惜这些纪念物品,那年纪念世界名人日本画家雪舟50周年诞辰,他计划要写一篇纪念文章,我有几本从日本带回的有关书籍,极高兴能有机会送他以助一臂之力。后来他对我说:“文化部已经有人写了,不过我写的仍可以作资料,对他们会有用。”发出后不久,得知纪念会决定选用了他的那篇。
在他画室,我挑选的那幅作品是他在重庆金刚坡时所作:烟雨、愁云笼罩着群山。在竹林深处,一个老人带着书童,面向山涧潺潺的流水……
这是一幅和我当时心情是那么吻合的作品,我非常喜爱,对这种水墨的表现力,十分神往。
获悉“思想改造”以我为重点后,他是唯一真正想帮助我渡过难关的人。在最紧张的那些日子里,每天傍晚他到我家看我的交代材料,提出意见,帮我修改。当我在成贤街礼堂上千人的大会上作“交代检查”时,他坐在第一排正中给我打气。他注意倾听每一句话,唯恐漏了重要细节。中途,他竟在众目睽睽和震耳欲聋的口号声中给我递上一盒打开了盖子的清凉油……
当宣布通过时,我看他远比我更为欢喜雀跃,如释重负。
然而不久,这一切又都成为“罪状”,在“肃反运动”中竟成了两个“内定对象”。我还是青年,从我那里开刀,然后挖出大号,是意识之内的事。在一场残酷斗争会以后,我被捕。目标然后转向他。听说他被迫整夜交代的稿子写了好几本之多。
……
所幸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抱石先生也过早地离开了人间。
然而那些充满了深厚友情的岁月,将永远铭记在我心头,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