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周易»的解说和研究

«周易»本是占筮用书,自从经和传结合之后,便成为一部内容丰富的哲学著作。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它是士大夫必读的高深教科书,历代学者对它进行研究和发挥,现存注本和论说不下两三千种,现代人仍然把它视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份遗产,在国内外哲学界都有深刻的影响。

两千余年,«周易»的解说和研究,内容丰富,著作如林,直至当代,仍是人们热烈讨论的课题。

汉儒象数和魏晋玄理

前面曾经叙述,从«左传»、«国语»的占筮记事证实,春秋时代已有对«易»象的解说和研究。从战国魏墓竹书中有«说卦»残篇,可以证实战国时已经流传一些比较深入研究的文字。从汉墓帛书中有«系辞»、«说卦»(前三章),可以证实«易传»中的许多篇章已经流传到西汉初年。尽管«易传»中的文字有西汉前期汉儒的增补,但它在战国时代已基本成书,因而可以说它是战国时期«易»学解说和研究资料的总汇。

秦代焚书,«周易»因为是筮书不在被焚之列,得以完整地保存并流传。汉代仍重视占筮,«易传»的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再加以发挥或充实改造,对于建立封建主义的统一帝国是有用的,所以尊为“群经之首”,而且盛传所谓“三世三圣”之说,给它加上神圣光环。汉代经学兴盛,«易»学相应发达。皮锡瑞«经学通论»说:“贾(谊)董(仲舒)汉初大儒,其说«易»皆明白正大,主义理,切人事,不言阴阳术数,盖得«易»之正传。”[37]后来先后衍化的繁杂的流派,«汉书·艺文志»记有十三家,其中施雠(仇)、孟喜、梁丘贺、京房、殷嘉五家均为今文经学,立为博士;费直、高相二家为古文经学,未立学官,在民间传授。今文经学诸家重在象数,或严守师法,章句趋向烦琐,如施雠、梁丘贺诸家,乃至改换卦爻、强解经文;或讲阴阳灾异,融入方士术数,如孟喜、京房、殷嘉诸家;或二者兼之,到东汉乃至和谶纬迷信相结合。因此,今文诸家在东汉后期即已衰微[38].古文费直的«易»学,无章句,根据«易传»解说经意,内容重在义理,在民间广为传授,东汉后期大儒都学费氏«易».郑玄作«周易注»,即基本根据费氏«易»,并开始将«易传»的«彖»、«象»分开与经文合编,同时也适当吸取今文«易»学的象数之论,实现汉今、古文«易»学的合流,曾长期流传。从以上概略叙述来看,汉代«易学»以传解经,阐发象学义理为主流,今文诸家的灾异、谶纬和笺注烦琐的一时盛行,则是走了弯路。

到了魏晋,玄学兴盛,魏王弼和晋韩康伯依费氏旧本,吸取老庄学说,援道入儒,将«十翼»分开与«易经»合为一书。王弼本来是著名的玄学家,他以儒道结合的玄学思想体系,对六十四卦作了思辨哲学的精致解说,他摒弃汉儒灾异、谶纬之学,收摧毁廓清之功;文辞隽永简约,也一反汉儒笺注烦琐之风。此后,王、韩«周易注»渐次取代汉以来诸家«易»说,并与«老子»、«庄子»合称“三玄”。入唐后,孔颖达又为之“正义”,颁为官定本,即今通行«十三经注疏»所收之本。

王弼、韩康伯«周易注»的出现,是«易»学史上的一个大转折点。它从«易»学中摧毁廓清了汉代灾异谶纬等妄诞的神学内容,把道家的玄理融进儒家哲学,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典哲学,开后世义理派之先河。

宋学图书派和义理派

宋学反汉学,«易»学在宋代也大变。北宋各大学者、大作家都有«易»说,派别众多,但主要是图书派和义理派。

图书派的创始人是宋初道士陈抟,他融合儒学、道家和佛家学说,创作«易龙图».“龙图”,见«系辞上»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汉儒解释:伏羲时有龙马出于黄河,马背有旋毛如星点,称作龙图。伏羲取法以画八卦生蓍法。夏禹治水时有神龟出于洛水,背上有裂纹如文字,禹取法而作«尚书·洪范·九畴».图书派即由“河图洛书”而得名,他们企图从“图”、“书”说明«周易»及其卦象的起源,象数尽蕴其中。图书派有三家:

一是以邵雍为代表的“先天图”学,邵氏传有“先天八卦图”(及由其变化的“后天八卦图”),鼓吹先天象数学,把«周易»归结为象和数,并推衍出宇宙发生的图式。他的象数学对宋明理学的产生很有影响;其中也蕴涵着中世纪数学的精蕴,表现出哲人的睿智,不无可取之处。

二是以周敦颐为代表的“太极图”学,认为天地万物都从一个本体“太极”演化而来,太极一分为二生出阴阳,再二分为四生出四象(日月星辰),再四分为八生出八卦,再八分为十六生出暑寒昼夜雨风露雷性情形体飞走木草,依次分化而生出世界万物。

三是以刘牧为代表的“河图洛书”学。其实三家都把«周易»象数溯源于河图洛书。汉儒关于河图洛书的传说本是无稽之谈,对绘出并印在«周易»卷首的«河图»、«洛书»长期无人能解。

图书派解说象数以及由此衍化出的各种图书,并无科学意义,它们只反映了他们这一代人,试图把象数哲理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一种努力,开拓了结合数学、化学、物理学、天象学来研究哲学的新途径。«河图»、«洛书»究竟是什么? 清初黄宗羲认为是图经和地理志。今人韩永贤认为«河图»是上古游牧时代的气象图,«洛书»则是上古游牧时代的方位图。[39] 图书派所谓“作«易»本源精微之义”蕴于其中,乃属附会。

义理派的创始人是胡瑗。«周易口义»一书是其弟子所记述的他的讲学记录,后人又称«易解».这部书专谈“变易之道”,«发题»说:“盖变易之道,天人之理也。以天道言之,则阴阳变易而成万物,寒暑交易而成四时,日月变易而成昼夜。以人事言之,则得失变易而成吉凶,情伪变易而成利害,君子小人变易而成治乱。”书中扫除了西汉的阴阳灾异之说、东汉的谶纬神学之说、魏晋的玄学之说以及释家神学之说,而致力于倡明儒学,阐发人生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以教人修身治国之方,开创了宋代«易»学的义理一派。[40] 北宋理学奠基者程颐,本胡瑗之说来注解«周易»,成«伊川易传»[41]和«经说·易说».他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义理,探究心性、天命和道德哲学,构成以天理为核心的«易»学思想。如释«恒»卦:“天地之所以不已,盖有恒久之道。人能恒于可恒之道,则合天地之理也。”释«系辞»:“有理而后有象。”释«艮»卦:“夫有物必有则􀆻􀆻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他所阐释的“理”、“则”,即所谓先天固有的“三纲”(君臣、父子、夫妇)“五常”(仁、义、礼、智、信).他的«易说»汇合他对«论语»、«中庸»、«孟子»等经典的阐释,创始了新儒学,为统治思想界几百年的理学奠定了基础。

南宋朱熹也很重视«易»学,撰述«易»学著作七种,以«周易本义»为代表。朱熹继承并发展了程颐的理学思想,大力发挥理学的心性、天命、道德之学,完成了程朱理学。书题“本义”,即探究«周易»的源本意义,他说伏羲以前并无文字只有图书,所以图书中有«周易»的本源精微之义。他也吸取图书派的象数学,也在«本义»的卷首印上图书派绘制的九种图,论说太极、无极、先天、后天,达到义理、象数兼论。后来,明清的«易»学都以程朱«易»学为主体,以«伊川易传»和«周易本义»为读本,尤以«周易本义»为法定的考试标准本。台湾孙振声的«白话易经»,就是今人根据程朱«易»说讲解«周易»的。

现代«易»学

«四库全书总目·易类小序»曾经说过:“«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清皮锡瑞«经学通论»说:“说«易»之书最多,可取者少。”«周易»主要是哲学著作,哲学是研究自然界和社会的共同法则的学问,它旁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是当然的。过去的义理派主要着重于治国修身的道德哲学和历史哲学,作为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它们有其历史的意义,从总体而论却谈不上“科学”。过去的象数派及其分支图书派,虽然涉及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限于当时的自然科学水平,也有许多繁杂、幼稚乃至荒诞的内容。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在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上,总结前人的«易»学成果,重新研究这部古老的经典文献,这个责任落在现代学者肩上。

近人尚秉和积数十年之力,撰成«周易尚氏学»,对早期«易»的象学多所阐发。于省吾为之序,说它:“解决了旧所不解的不可胜数的易象问题。”旧学新知,为学术界推重。

现代学者的«易»学,较之古代有很大进步。如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一派学者,开始试图对卦爻辞作新的解释用以分析古代社会;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以新史学的疑古精神对«周易»追本溯源,科学地考察其内容;以闻一多为代表的新训诂义疏一派,则试图科学地考订训诂,钩稽古史资料;以冯友兰、任继愈为代表的哲学家们,则结合现代哲学的成就考察«周易»的哲学思想;高亨则继承清代朴学方法,致力于经、传的训诂。还有许多学者的义理探讨,都具有新意,曾进行过多次全国性的公开学术讨论。

半个世纪以来,港台和海外的«易»学也很兴盛。国际现代哲学思潮是企图创建现代哲学新体系,西方学者转向重新评估东方——尤其是中国的传统哲学,所以首先注意它的母体«易».中国现代新儒学的影响逐渐扩大,而现代新儒家的先驱人物正是由学«易»而归儒,他们归儒也主要是返归宋明而发展和深化«易»理的心性之学;又与之和现代科学相结合,试图沟通融会中西哲学,使之现代化。现代新儒家和欧美学者的研究,主要是深层次的哲学研究。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不乏可喜的研究成果,其中各种意见的分歧乃至失误,都是科学研究的正常现象。至于近年兴起的“周易热”,其中固然有严肃的科学研究,也有假科学研究之名兜售伪科学,乃至极端落后腐朽的占筮迷信死灰复燃,我们需要劝群众不要上当受骗。

本章推荐阅读书目:

•«周易正义» 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十三经注疏»通行本。

•«伊川易传» 宋程颐著,见«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新排本。

•«周易本义» 宋朱熹撰,«四书五经»通行本。

•«周易尚氏学» 尚秉和著,中华书局1980年新排本。

•«周易古经今注» 高亨著,中华书局1984年重订本。

•«周易大传今注» 高亨著,齐鲁书社1975年本。

•«周易今注今译» 南怀瑾、徐芹庭合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年本。

•«周易通义» 李镜池著,中华书局1981年本。

•«周易大传新注» 徐志锐著,齐鲁书社1986年本。

•«白话易经» 孙振声编著,台湾星光出版社1984年版本。

•«周易读本» 黄庆萱撰,三民书局1991年增订本。

•«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 郭沫若著,见«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收在«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

•«周易义证类纂» «闻一多全集»第2卷。

•«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 顾颉刚著,«古史辨»第3册。

•«易传的哲学思想» 冯友兰著,«哲学研究»1960年7—8期。

•«易经和易传» 见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582—667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易学哲学史» 朱伯崑著,蓝灯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1年本。

•«易学辞典» 张善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