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

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少居嵩山读书,后移家来鄱阳最久。开元二十一年徐徵榜及第。至德中历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出为转运使判官,知淮西、岳鄂转运留后。观察使吴仲孺诬奏,非罪系姑苏狱,久之,贬潘州南巴尉,会有为辩之者,量移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长卿清才冠世,颇凌浮俗,性刚多忤权门,故两逢迁斥,人悉冤之。诗调雅畅,甚能炼饰,其自赋伤而不怨,足以发挥风雅,权德舆称为“五言长城”。长卿尝谓:“今人称前有沈、宋、王、杜,后有钱、郎、刘、李。李嘉祐、郎士元何得与余并驱!”每题诗,不言姓,但书“长卿”,以天下无不知其名者云。灞陵、碧涧有别业。今集诗赋文等传世。淮南李穆,有清才,公之婿也。

【注释】

①河间:县名,治所在今河北河间。

②嵩山:“五岳”之一,在河南登封北。

③鄱阳:县名,治所在今江西鄱阳。

③徐徵:或曾任秘书少监,生平不详。据学者考证,刘长卿登第于天宝年间,辛文房误。

④至德:唐肃宗年号(756—758)。监察御史:官名,掌分察百僚、巡按州县、纠视刑狱、整肃朝仪。

⑤检校:官员任用类别之一,唐代检校的含义有二,一指代理某官,一指地方使节带台省官衔,用来表示其地位,此系第二种。祠部员外郎:官名,尚书省礼部祠部司副长官,佐祠部郎中掌天下僧道、医药、祠寺之政令。转运使:官名,起于唐代,初称水陆发运使,职责都是主管财赋的转运。判官:官名,长官佐吏,协理政事,或备差遣。

⑥淮西:方镇名,全称淮南西道,至德元载(756)置淮南西道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后治所屡有变更。岳鄂:即鄂岳,方镇名,乾元二年(759)置鄂、岳、沔三州都团练守捉使,大历八年(773)以后为鄂岳观察使,治所在今湖北武汉。转运留后:即代理转运使,唐五代时称代行节度使职务者为留后。

⑦观察使:官名,唐初于各道置巡察使,巡察地方,后成为未设节度使地区的行政长官,如宣歙、江西、福建、鄂岳、湖南、黔中均只设观察使,地位略低于节度使。吴仲孺:生平不详,郭子仪女婿。

⑧姑苏:今江苏苏州的别称,以有姑苏山而名。

⑨潘州:州名,治所在今广东高州。南巴:县名,治所在今广东电白。

⑩会有为辩之者:指苗丕,时任监察御史,负责推勘吴仲孺诬告刘长卿受贿案,并秉公处理。后刘长卿有《按覆后归睦州赠苗侍御》诗表达感谢。

⑪量移:唐制,官吏获罪被贬谪到远方,遇赦改置在近地,称为“量移”。睦州:州名,治所在今浙江建德。司马:官名,唐代中期后边远州司马与别驾常作官员贬降之职。

⑫随州:一作隋州,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刺史:官名,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改郡为州,设刺史为地方官,以代太守。

⑬权德舆:字载之,秦州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元和五年(810)升任宰相。好读书,精通经术,工诗善文,著述颇丰。传见本书卷五。五言长城:据权德舆《秦征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诗序》,此言乃刘长卿自己所说,权德舆加以引用,辛文房误。然权德舆既加以引用,则虽非他所首倡,盖亦赞同刘长卿之论。

⑭“前有沈、宋、王、杜”两句:语出《云溪友议》卷上《四背篇》,盖小说家言,未必可信。沈、宋、王、杜分别指沈佺期、宋之问、王维、杜甫,沈、宋传见本书卷一,王、杜传见本卷。钱:指钱起,传见本书卷四。郎:指郎士元,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州)人。“大历十才子”之一,与钱起齐名,诗多应酬赠别之作。传见本书卷三。刘:即刘长卿。李:即李嘉祐,字从一,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善为诗,往往涉于齐梁,名著当时。传见本书卷三。

⑮灞(bà)陵:即霸陵,为汉文帝陵,在今陕西西安东。碧涧:大概在峡州(今湖北宜昌),刘长卿有《初到碧涧招明契上人》等诗,确切地点待考。

⑯淮南:方镇名,治所在今江苏扬州。李穆:刘长卿婿,建中初在随州与长卿唱酬。

【译文】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少年住在嵩山读书,后来搬家到鄱阳住的时间最久。开元二十一年(733)徐徵那一榜的进士。至德年间做过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的官衔外出作转运使判官,分别担任淮西和鄂岳的代理转运使。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告弹劾刘长卿,他无罪被抓到苏州监狱中,关押了很久,后被贬为潘州南巴县的县尉,适逢有人为刘长卿辩护,遇到赦免改为近一点的睦州司马,最终官至随州刺史。刘长卿的清秀才华冠绝一代,颇凌驾超越在浮世尘俗之上,性格刚强,多次忤逆权势之门,所以两次遇到贬斥,人们都为他鸣冤。诗歌韵调雅正畅达,很会炼字修辞,他为自己写的诗感伤而不怨恨,足够用来发扬富有现实教化意义的风雅精神,权德舆称之为“五言长城”。刘长卿曾说:“现在人们号称前有沈、宋、王、杜,后有钱、郎、刘、李。李嘉祐和郎士元如何能够跟我并驾齐驱?”每次题写诗歌,不说姓,只写“长卿”,因为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他的姓名啊。在灞陵和碧涧有山庄。现有包括诗歌、辞赋、散文等在内的集子流传在世。淮南李穆,有清秀的才华,是刘长卿的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