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莞客家民俗文化:清溪的个案
- 张振江 麦淑贤
- 195字
- 2024-11-04 18:41:30
第一章 引言:东莞客家与清溪客家
今东莞境内其实生活着许多客家人。如1988年侯国隆先生对广东客家人口进行调查时发现,当时东莞的人口总数为1239381人,其中77513人为客家人,占当时总人口的6.25%。2009年,东莞户籍人口为1787288人,其中285966人为客家人,占当时总人口的16%。
为了便于分析与研究,本书中我们把以前陆续迁入并定居于东莞境内的客家人统称为东莞客家人。本章中,我们试图对东莞客家人进行概要描述,目的是为本书的后文与研究张本。
第一节 东莞客家人的分布及来源
2015年3月,我们开始对东莞客家人进行研究,前期所使用的资料主要是文献资料,包括历史文献、县志、镇志、村志等官方或者半官方资料,也使用了族谱、家谱等民间资料。2015年7月至8月,我们组织了专门的实地调查,所得的访谈资料是我们分析、研究的又一主要依据,也是本书最主要的资料来源与依据。
依据实地调查可知,东莞客家人如今分布在东莞市的12个镇(街),具体是谢岗镇、樟木头镇、清溪镇、凤岗镇、塘厦镇、黄江镇、大岭山镇、莞城街道、东城街道、南城街道、厚街镇和虎门镇。除了樟木头镇为纯客住镇之外,其余均为非纯客住镇。东莞客家人所在的67个行政村(社区)、305个自然村(居民小组),是所谓的“纯客住村”。如果是与其他民系共处于一个村落中的,则对方通常是广府人。从地理分布上来看(详见图1、图2),谢岗镇、樟木头镇、清溪镇、凤岗镇与塘厦镇大致位于东莞东南部低山盆地区,黄江镇、大岭山镇、东城区大部分以及南城区小部分位于中南部丘陵岗地区,厚街镇与虎门镇大部分位于西部三角洲平原,小部分(含客家聚居地)位于丘陵山地地带。由此可知,东莞客家人的聚居地绝大多数都处于丘陵或者山地,与他处所见的“客家山居”的基本态势一致。
关于东莞客家人迁入的时间,最早且年代确切的说法是明代。自此之后,东莞境内的客家人渐次增多,而清代则是最主要的迁入时期。如以我们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的260例相关的资料(详见本书附录1)来看,清代迁入的共计165例,占总数的63.5%。而在清代迁入当中,又以康熙(34例)、乾隆(31例)和光绪(20例)三朝为主。其次是明代,共计56例,占总数的21.5%。而在明朝迁入的,主要集中在万历(21例)和崇祯(13例)两朝。民国及以后也有迁入,共计37例,占总数的14.2%。
明代客家人开始迁入,最初的分布地是今东莞的谢岗、清溪、凤岗和樟木头等地。在康熙《东莞县志》卷一《图考》中附有《京山司图》,该图有两处特殊的标注,即“三峰客家”和“山猪棚客家”(详见图3)。“三峰”,今为东莞清溪镇三中村,由于后来的变迁现已分为两个自然村即“三峰上围”和“三峰下围”。“山猪棚”今为东莞樟木头镇石新社区,现写作“珊珠棚”。我们实地考察后发现,自明代开始,这两处就一直是客家人的聚居地。由此可以推测,当时三峰和山猪棚两地已有客家人聚居,甚至形成村落,而为了区分于本地土著即广府人才特地作此说明。即地图通例应该标注地名,而“客家”两字是绘图者有意为之。除此之外,其后的历代县志附图以及民国前描绘的与东莞相关的地图中均未见“客家”字眼。此后客家人的定居地逐渐发展至今黄江、大岭山、东城、厚街、南城等地。到了清晚期,今东莞虎门、莞城、塘厦也出现了许多客家村落。因此,谢岗、清溪、凤岗和樟木头可以称为东莞客家人的早期定居地,而黄江、大岭山、东城、厚街和南城等地可以称为中期定居地,虎门、莞城和塘厦则可以称为晚期定居地。
我们研究发现,今东莞客家人的直接来源地较为集中,主要来源于本省的粤东地区以及邻省的福建客家地区。至于其祖先从何地何时抵达这些直接来源地的,现难以准确考证。东莞客家人的祖籍地以及抵达东莞的时间,具体可见表1-1。
表1-1 东莞客家人祖籍地及迁莞时间表
(续表)
说明:表中数据综合多种文献资料与访谈资料整理而成。
由上表可知,东莞客家人的直接来源地即迁出地,少部分位于福建境内,如平和、上杭和宁化等地,三者当时分属福建的漳州府和汀州府。但绝大多数的东莞客家人都是从省内他处迁入的,如长乐(五华)、惠州(含归善、惠阳、惠东、海丰、陆丰)、新安(宝安)、兴宁、龙川、揭阳(含揭西)、增城、紫金和程乡(梅县)等地。这些迁出地几乎都是位于粤东与粤中,而这两个区域也是明清以来广东境内客家人最主要的聚居地,一向有客家大本营之称。
根据所得的各种资料,我们已经可以大致勾勒出历史上东莞客家人的主要迁入路线。其一,由闽西出发经粤东某地直接或者停留长短不一的一段时间后再迁东莞,这条路线又大致上可以细分为两条支线:第一条支线从福建上杭、武平等地出发,经兴宁、长乐(今五华)、永安(今紫金)并停留一段时间后再迁东莞;第二条支线从福建平和出发,经揭阳、陆丰、海丰、归善(今惠阳)并停留一段时间后再迁东莞。其二,直接由粤东(含兴宁、长乐、永安、揭阳、陆丰、归善等)迁入东莞。其三,直接由粤中(含新安、增城)迁往东莞。迁入东莞后,部分客家人就此定居下来生活至今。但是,也有部分人因为各种原因又在东莞境内迁移,甚至辗转多次迁徙后才最终定居现居地。综合各种资料,我们共统计到72例再迁情况。这种县境内的迁徙多见于清代,共计54例,占总数的75%。其中,发生在乾隆年间的有11例,发生在光绪年间的有8例,发生在康熙年间的有7例。10例发生在明代,占总数的13.8%。其中,发生在崇祯年间的有4例。民国以及新中国时期共计8例,约占总数的12%。
表1-2 东莞客家人境内迁徙简表
概括地说,历史上客家人迁入东莞后在境内再迁徙,可以认为主要有如下三方面的特点:
(1)由老围发展出新围。如上官仓村的余氏、浮岗村的张氏、香元埔村的李氏、风吹帘村的曾氏、柏朗村的黄氏,都是如此发展出了不同的围子。其原因主要是定居后随着子孙代代繁衍,导致其原居住地不敷使用,所以要在原居住地附近另建新围以满足日常的居住等需求。正是这个缘故,东莞客家人的居住地区才产生了一众“老围”与“新围”。由于老围通常位于山坡等高处而新围通常位于较为平缓的低处,因此也经常称为“上围”与“下围”。
而少数情况下则是因为经过数代的定居有了一定的积累且具备了相当的经济能力,因此得以在附近建设更好的家园。如果是这种情况,通常新围子修建得较为讲究,如铁场村的下围就是如此。
(2)在周边形成新村落。如黄氏、曾氏两姓人家于明代迁入,经过一段时间的繁衍生息后人丁兴旺,于是逐渐开枝散叶,形成了许多新的村落,这就是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一姓三村”等。这种述现象多见于樟木头、清溪、凤岗三地,这三地也是东莞客家人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
在这种情况下,新出的村落通常与原村落在空间上有远近不一的距离,但一般来说不会太远。分开后,初期联系通常极为密切,其后双方关系则视情况而定,有些与原村落亲睦如初、往来密切,有些则随着时间推移而分道扬镳、形同陌路。
(3)迁居东莞境内他处。如蔡氏于明崇祯五年(1632)由揭阳县河婆迁入东莞樟木头镇官仓定居,至清末已经成为一方望族。随着人丁日渐兴盛,其族人不仅向原居住地邻近扩散形成了柏地、裕丰、金河、石新等新的村落,部分族人还迁徙至相距较远的一些地方开村,形成了大岭山镇的下高田村、东城区的火炼树村和犬眠岭村以及莞城区的上岭村等聚落。
分析我们所得的各种资料可知,由于谢岗、清溪和樟木头等地是东莞客家人抵达后最初的定居地,所以从这些地方再度迁至东莞各处的案例相对较多。而东莞客家人迁入塘厦、大岭山、厚街和东城等地的时间较晚,所以从这些地方再度迁往东莞他处的案例也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