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博物馆丛书》总序

罗丹曾言:“世界并不缺乏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东莞,一座创造了并继续创造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奇迹的城市。在这个面积不过2465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在短短近40年间,历史呈现了从贫穷到富庶的巨大反差,以至于许多人相信,东莞的今日,不过是历史的一个意外。

然而,欲了解一座城市的今生,就必须读懂她的前世。事实上,东莞历史悠久,文脉绵长。在经济的外表下,她有着穿越时空的人文魅力。虎门销烟,那缕融会历史悲凉与豪迈的硝烟弥漫至今。从近代再往前追溯,纵观各历史时期,东莞先哲乡贤在广东乃至国内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们的皇皇著述、仕履政声,为莞邑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他们的精神风范为中华民族增色添辉。尤其有明一代,人才之盛可用“群星灿烂”来形容,难怪理学名臣丘濬在为东莞县所写的《重建儒学记》一文中要感叹:“岭南人才最盛之处,前代首称曲江,在今世则皆以为无逾东莞者。盖入皇朝以来,逾百年于兹,领海人士列官中朝长贰台省者,无几何人,而东莞一邑,独居其多。”

因此,东莞并非一些人所说的“文化沙漠”,而是人们没有意识到历史面纱掩盖下不断继承和成长的“绿洲”。在精彩纷呈的历史和现实面前,或许因为在经济与人文之间增量的侧重太过明显,议论一直存在。东莞在这一方面,继续广东那种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姿态,做了再说。以至于在过往的历史变迁中,曾经“得风气之先”的东莞,涌现出的是人们对它的陌生和惊异,乃至种种争议。所以,解读和阐析东莞背后的人文根脉,需要有一种“发现”的精神和素养,需要挖掘隐藏在堆积如山的典籍及器物中的历史精髓。对于文物工作者而言,责无旁贷。

东莞市博物馆前身是竣工于1929年的东莞博物图书馆,是我国早期创建的博物馆。作为东莞市唯一的综合性博物馆,担负着当地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宣传和教育职能,是东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藏品托管与保护基地。80余年也许并不算长,但在这段时间里,通过历年的考古发掘和文物征集,我馆积累了较丰富的馆藏文物,其中不乏精品。更重要的是,这些珍贵的文物,大多都是东莞文明与历史传统的见证物。近年来我馆以馆藏文物为依托,开展了多个课题研究,旨在探寻千年莞邑的发展历史,挖掘她不为人所熟知的人文魅力,让东莞的现代文明在这份底蕴深厚的文化遗产的孕育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馆编辑《东莞市博物馆丛书》,按“馆藏文物”“陈列展示”“地方史论”“考古研究”等类别出版。从2008开始,“馆藏文物”陆续推出“碑刻”“玉器”“陶瓷”“艺珍”“书画”“近现代文物”等专集;“地方史论”的研究成果有《东莞历史名人》《影像中的东莞故事》等,《东莞古代史》也即将出版;“考古研究”成果有《先秦东江三角洲陶器研究》《东莞市博物馆藏出土文物》等;“陈列展示”配合展览陆续推出《居廉居巢画集》《东莞市博物馆藏故宫调拨文物》、《粤海清风——东莞市博物馆藏岭南名家扇面》《流行海外的广东制造——东莞市博物馆藏清代外销艺术品》等。《丛书》以学术性、资料性和可读性相结合为特色,兼顾地方特点,力图体例科学、方法创新、文质兼美。期待以我们的最大努力,为文物和博物馆学研究、为东莞地方历史溯源略尽绵薄之力。

历史的背影虽然已经远去,但其气息并未消散。我们希望《东莞市博物馆丛书》能够依稀勾勒出这座城市的历史轮廓,能够轻轻地提醒人们放慢脚步,去了解自己所在的城市,同时也能穿过浮华的表象,感悟她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图1 2007年《东莞市政区图》(选自《东莞市地图册》)

图2 《东莞市地势图》(选自《东莞市志(1979—2000)》)

图3 《京山司图》(选自康熙《东莞县志》)

图4 记载客家人迁徙历史的《义建崇烈堂碑》拓片(选自《东莞历代碑刻选集》)

图5 《清溪镇地图》(选自《东莞市地图册》)

图6 《清溪镇各村分布图》(选自《东莞市清溪镇志》)

图7 清溪正坑客家明清梯田遗址(东莞市“三普”资料)

图8 清溪客家明清梯田遗址(东莞市“三普”资料)

图9 清溪松岗碗窑遗址中的窑床(东莞市“三普”资料)

图10 清溪松岗碗窑遗址中的炼泥池(东莞市“三普”资料)

图11 清溪松岗碗窑遗址中的瓷器残件(东莞市“三普”资料)

图12 腌好的鹅肉(选自《凤岗镇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14 客家焖猪肉(选自《凤岗镇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13 客家焖鹅(选自《凤岗镇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15 新鲜出锅的鹅汤粄(麦淑贤摄)

图16 正在制作艾粄和萝卜丁艾粄(麦淑贤摄)

图17 莞香茶茶叶

图18 民国时所编《黄氏族谱》中的“改嫁”记载(麦淑贤摄)

图19 村落门楼上张贴的迎亲对联(麦淑贤摄)

图20 客家婚俗中的“点灯”仪式(尹文龙摄)

图21 婚前“上花园”时食用的红白无馅汤圆(选自《凤岗镇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22 客家新娘进门时必须头遮米筛脚跨火盆(柯坚摄)

图23 客家祠堂内的子孙桁通常刻写“百子千孙”“奕世其昌”(袁李昕摄)

图24 客家祠堂子孙桁上挂花灯(麦淑贤摄)

图25 花灯下端悬挂桔子、柏叶等物品(麦淑贤摄)

图26 铁场客家围韩氏宗祠前的半月形池塘(麦淑贤摄)

图27 客家祠堂内摆放的祖先牌位(麦淑贤摄)

图29 客家人过年时在门楣或门两侧挂上桔子、蒜、茅草等寓意吉祥的植物(麦淑贤摄)

图28 上官仓余氏宗祠及余氏宗亲会(麦淑贤摄)

图30 厦屋村曾氏春节祭祀先祖时的供品(清溪新闻传媒中心提供)

图31 清溪麒麟舞表演(清溪新闻传媒中心提供)

图32 近年清溪举办麒麟文化节与赏花节(清溪新闻传媒中心提供)

图33 上官仓余氏宗祠内供奉的观音(林燕敏摄)

图34 清溪上元村的石伯公、围子伯公、沙吓伯公(吴露漫摄)

图35 松岗西村的石狗伯公(麦淑贤摄)

图36 清厦武帝庙中供奉的关帝,神像上的手巾为“上契”家庭所赠(麦淑贤摄)

图37 龙岭古庙(麦淑贤摄)

图38 《蔡大王爷降笔自著源流文》拓片(选自《东莞历代碑刻选集》)

图39 牛湖圣母宫内供奉的天后(林燕敏摄)

图40 古井(吴露漫摄)

图43 月光井(杨慧婷摄)

图41 上官仓村背后的风水林(戴斌黎摄)

图42 客家传统村落的巷道(杨慧婷摄)

图44 大利村聚星围东门楼(麦淑贤摄)

图45 清溪上元村部分民居共墙而建(杨慧婷摄)

图46 清溪清厦村及其风水林(周敏强摄)

图47 直头屋侧面(戴斌黎摄)

图48 大利村聚星围缩狮屋(麦淑贤摄)

图49 民居门罩及门楣上悬挂的辟邪镜(戴斌黎摄)

图50 凤岗客家民居门罩(李培军、李翠薇摄)

图51 石质趟栊门门框(麦淑贤摄)

图52 清溪河伯桥广府人所建的北碉楼(吴露漫摄)

图53 清溪河伯桥广府人所建的红楼(清溪新闻传媒中心提供)

图54 带西式风格的香元埔碉楼(东莞市“三普”资料)

图55 带西式风格的浮岗新围碉楼(麦淑贤摄)

图56 带西式风格的黄国清碉楼和黄干碉楼(东莞市“三普”资料)

图57 与家屋相连而建的碉楼(清溪新闻传媒中心提供)

图58 碉楼窗户的一种形式(吴露漫摄)

图59 竖式雕楼射击孔(吴露漫摄)

图60 带燕子窝的碉楼(麦淑贤摄)

图61 厦屋村众楼(东莞市“三普”资料)

图62 大利香元埔碉楼及民居(东莞市“三普”资料)

图63 青皇禾场岗江碧辉碉楼及民居(东莞市“三普”资料)

图64 清溪港商会捐建的清溪中学教学楼(黄千惠摄)

图65 海内外各界人士捐资筹建清溪医院收款凭据(黄千惠摄)

图66 海外宗亲捐资支持余氏宗祠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