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以相当于同期世界平均增速3倍多的高增长,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占全球经济总量的份额由不足2%上升到13%以上,昂首跨向中高收入国家行列。随着近年来支撑经济粗放扩张的要素禀赋条件发生转折性变化,我国经济开始告别“旧常态”、转向“新常态”,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样,也在最近几年,我国服务业发展接连迈上新台阶,不仅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而且服务业总规模也跃居世界第二位。进一步促进服务业规模壮大、水平提高、比重上升,既是经济向新常态过渡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促成经济新常态的迫切要求。还需重视的是,与世界大国地位相匹配的不能限于制造业产能,还要有掌控“微笑曲线”两端增值服务的能力,抢占全球价值链的制高点,从而形成智能化、服务型的先进制造业。这既是新常态下抓住用好战略机遇、实现更大作为的必然选择,更是主动塑造战略机遇、形成更大“筑梦”空间的关键抉择。

经济新常态,不是自然而然实现的,而是要锐意攻坚、主动担当,不断释放改革红利。现阶段,推动我国服务业扩量增质发展最大的制约是体制机制障碍,其中,税制瓶颈特别是营业税重复征收问题较为突出。尽管2012年启动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取得了好于预期的成效,但一些涉及面广、利益调整复杂的行业改革难度明显加大。同时,作为深化供给侧改革、实施结构性减税的重要内容,“营改增”并不是简单地对现行税制的“边际式”修补,而是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实现税收体系整体布局的优化以及对政府与企业关系的重构。因此,在推进服务业增值税改革全覆盖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解决技术层面的难题,更要树立法治思维,着力加快体制改革步伐。

在经济向“新常态”过渡的背景下,进一步深化对服务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探寻我国服务业规模领先后实现高质量增长的路径,研究推进服务业增值税改革的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本书的研究目的在于:理清我国服务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并揭示未来变化的轨迹,提出“十三五”时期服务业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同时,以实现货物与劳务税制统一为目标导向,重点研究“营改增”试点进展及其对服务业的增长效应、后续进一步推进试点和深化相关配套改革的建议,以期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全书分三个部分,共十章。第一部分是第一章,主要阐述经济新常态的结构特征和客观要求,研究在新常态下需要破除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制度障碍,为后文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至第四章,深入探析典型工业化国家服务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结构演变规律,明确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阶段定位及未来趋势,并结合“十三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提出促进服务业扩量增质发展的思路、目标以及政策措施。第三部分为第五章至第十章,客观分析我国服务业营业税制度的演进及服务业营业税收入的变化,全面总结“营改增”试点进展,测算增值税改革对服务业的增长效应,并在梳理国外增值税制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后续服务业全面改征增值税的推进路径与改革建议。

本书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同时,综合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将我国服务业发展置于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进程的历史背景下,研究这些国家在与我国相同发展阶段的服务业结构特征,为分析我国服务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和未来趋势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研究视角。基于流通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个人服务业、社会服务业的“四分法”,更细致地揭示了美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服务业结构演变的“典型化事实”,并以此为分析框架,研究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前景;不只停留在测算“营改增”前后服务行业的税负变化,还更多地从产业层面分析增值税抵扣链条断裂及增值税改革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从而为相关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