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本万利是商人最大的梦想

一个做生意的人首先想到的可能不是利润,而是成本,因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所以商人最大的梦想就是无本万利或者一本万利。那么经济学里的成本是什么呢?

企业要想生产产品并以此获利的话就必须先行投入,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那么投入的所有要素(如雇用的劳动力、购置的机器、租赁的厂房、购置或租赁的土地等)就构成了企业的成本来源。成本就是企业用来购买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

经济学上的成本和会计成本不完全一样。会计成本只包括购买或租借可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货币支出,如某企业雇用了100名工人,从银行取得了100万元的贷款,并向政府租借了10亩的土地,为此,该企业需每月向这100名工人支付10万元的工资,向银行支付1万元的利息,向政府支付1万元的土地租金,这些钱都被记录在企业的会计报表里,是可见的,因此又被称为显性成本。

成本的概念包含很多分支概念,诸如短期成本、长期成本、平均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资本等。不要想当然地以为成本函数和生产函数一样,自变量是投入的生产要素。实际上,经济学里的成本函数自变量只有一个,那就是产量,因此经济学里边际成本的概念指的就是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明显这和边际产量的意思大相径庭,二者没有可比性。

生产函数指一个公司使用的投入品数量和生产的产品数量之间的关系。一旦乔治与玛撒了解了他们的生产函数,他们就知道了劳动与土地投入和小麦产出的关系。但如果他们想让利润最大化,他们就要把这个知识转化为产出量和成本之间关系的信息。

乔治与玛撒的农场占地10英亩;他们无法再扩大农场占地面积且暂时不能通过买卖租赁来增加或减少土地面积。土地在这里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固定投入——它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另一方面,乔治与玛撒可以自由决定雇用多少工人。这些工人提供的劳动就是可变投入——它的数量是可以改变的。

要把一个企业的生产函数信息转化为成本信息,我们首先要知道企业愿意为投入付出多大的成本。我们假设乔治与玛撒面临着显性或非显性的400美元的土地使用成本。无论乔治与玛撒是以400美元租得这块土地还是他们自己拥有这块土地而没有将之以400美元的价钱出租给别人,不管怎么说,他们使用这块土地种植小麦占用了400美元的机会成本。另外,因为土地是固定投入,乔治与玛撒投入的400美元就是固定成本,用FC表示,这种成本不随产出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商业中,固定成本经常是指经常开支。我们也假定乔治与玛撒要向每个工人支付200美元。利用生产函数,乔治与玛撒就能知道要实现他们计划生产的小麦数量所要雇用的工人数。

劳动的成本就是工人数乘以200美元,是可变成本,用W表示,它是随着产出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将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相加,就得到了总成本,即TC,我们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和总成本的关系:

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企业是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用来销售的组织。因此,它必须将投入品转化成产品。一个公司产品数量取决于投入品数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公司的生产函数。而正如我们所知,公司的生产函数是从成本曲线中得来的。

因为它对于企业的生产还是比较重要的,我们相信每个企业老板的脑海里都有一根成本曲线,没有成本曲线概念的老板不是一个好老板。那么什么是成本曲线?成本曲线就是描述产品产量与生产该产量的产品所需要投入的成本之间的关系图形,是一条随着产量增加而不断延伸的曲线,实际就是一条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投入产出曲线。成本曲线是和成本函数对应的,有了成本函数后就可以把成本和产品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二维坐标系里描画出成本曲线。

经济学中,成本曲线的种类有很多(对应着种类繁多的成本函数),其中边际成本曲线尤其重要,一般而言,边际成本曲线随着产量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特征,其形状呈现出U字形特征,对应着边际成本变化的三个阶段:边际成本下降、边际成本不变、边际成本上升。当边际成本处于下降阶段时,企业可以继续扩大规模,而当边际成本处于上升阶段时,企业则要对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持慎重态度,但并非一定要停止,至于什么时候停止生产规模的扩张则要看利润最大化条件是否得到了满足。

最后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对于商人来说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因为市场瞬息万变,你生产的东西可能今天卖得很好,但明天就可能成为滞销货,而追求成本最小化却是唾手可得的事,因此不少企业挖空心思地节约成本,有的不惜以次充好,有的不惜造假,有的则在不该节约的地方例行节约,结果导致重大生产事故或公共安全事件或公共卫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