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丹应该自己剪草坪吗

在经济学上,比较优势的意思是说生产一种物品机会成本较少的生产者在生产这种物品中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主要是用来衡量两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除非两个人有相同的机会成本,否则一个人就会在一种物品上有比较优势,而另一个人将在另一种物品上有比较优势。

举个简单的例子,乔丹是一位出色的篮球运动天才,他在篮球运动领域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我们可以设想,他很有可能在其他的某项活动中也出类拔萃。例如,乔丹修剪自己家的草坪大概比其他任何人都快。但是仅仅由于他能迅速地修剪草坪,就意味着他应该自己修剪草坪吗?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的概念。比如说乔丹能用2个小时修剪完草坪,在这同样的2小时中,他能拍一部运动鞋的电视商业广告,并赚到1万美元。与他相比,住在乔丹隔壁的小姑娘玛丽能用4个小时修剪完乔丹家的草坪。在这同样的4个小时中,她可以在快餐店工作并赚30美元。

在这个例子中,乔丹修剪草坪的机会成本是1万美元,而玛丽的机会成本是30美元。乔丹在修剪草坪上有绝对优势,因为他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干完这件活。但玛丽在修剪草坪上有比较优势,因为她的机会成本低。

从绝对优势上来说,乔丹比玛丽更适合修剪草坪。但是从比较优势上来说,玛丽更应该修剪草坪,因为她修剪草坪的机会成本要比乔丹低得多。因此,乔丹去拍商业广告,玛丽修剪草坪是符合经济学的劳动分工。

比较优势原则让人们意识到只要善于并勇于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即使在别的方面有些不尽如人意,同样也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或许你没有经验,但你擅长学习;你不知职场规矩,但你特别真诚;你不懂人情世故,但你会细细揣摩。只要你发挥自己的特长,并能有效加以利用,就会收获理想的果实。

显然,如果一个人真的擅长某件别人认为很有价值的事,他们的情况通常会很不错。这就是为什么像泰格·伍兹一样的人赚很多钱的原因。但是通过专注于相对他人来说他(或她)的最小劣势方面,甚至是一个不擅长任何事情的人也可以通过与拥有不同专长的人进行交易而获益。

一些白领或双职工家庭会雇用钟点工打扫房间、做饭、洗衣等。人们为什么会选择别人代替自己付出一些劳务呢?这些人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呢?人们为什么选择在物品与劳务上依靠其他人呢?这种选择如何改善人们的生活?这是我们该学习的一种最简单的经济学。

比较一个人或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人或另一个企业的生产率时,经济学家通常是看绝对优势。当生产者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量较少,就可以说明该生产者在生产这种物品中有绝对优势。

但是,还有另一种比较方法,不比较所需要的投入,而是比较机会成本,即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东西。由此,经济学家提出了比较优势的概念,即生产一种物品机会成本较少的生产者具有比较优势。除非两人有相同的机会成本,否则任何一个人就会在某一种物品上拥有自己的比较优势。

找到了自己的长处,就要懂得发挥长处。2200多年前,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对国王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对于人生而言,支点是什么?就是找到自己最重要的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然后将自己的成功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