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本研究可能的主要创新

资本的概念从最传统的物质资本拓展到人力资本后,已进一步拓展到社会资本(Lin,2001;Grootaert & Bastelaer,2002)。本研究将社会资本引入农村居民和流动农民工的收入及其分配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其影响,并尝试进行理论建模分析,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1)推进了关于社会资本在农户收入中作用的实证研究。首先,本研究对社会资本在农户收入中作用及其途径的研究,补充了现有文献对此问题分析的欠缺,研究发现社会资本是影响农户收入的重要因素,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相比具有相对重要性。其次,对世界银行著名经济学家Grootaert关于“社会资本是穷人的资本”这一假说进行了检验,估计结果几乎没有发现支持该假说的证据,反而倾向于证伪该假说,社会资本是一个拉大农户收入差距的因素。此外,本研究估计了一系列分位点上的社会资本回报率,对回报欠缺的检验更为稳健,并对基于社会资本的收入差距来源进一步进行了分解,增进了对社会资本作用机制的理解。(第三、第四章)

(2)进行了第一手数据的采集,并完善了测量指标。本研究在吸收国内外关于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的测量维度和指标的基础上,设计了新的调查问卷,对农民工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测量做出新探索,并获得了第一手调查数据。在数据基础上对流动农民工的网络社会资本的测量和指标构建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在农民工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研究中引入因子分析方法,测量了农民工社会资本的决定因子及因子间的相对重要性,构建了综合指数,并为边燕杰(2004)的操作化定义找到了经验证据的支持,对进一步研究社会资本的作用提供了线索。(第五章)

(3)基于Coleman(1990)社会资本转换的思想,本研究利用数据分析了原始社会资本和新型社会资本对收入的不同影响。利用数据进行了完整的对比分析,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社会资本转换对农民工城市打工收入具有重要影响的结论。(第六章)

(4)基于经济学理性人假设并以机会成本、风险、社区专用性为核心概念,根据中国乡城移民过程中的制度特征和农民工的收入及人力资本等约束条件,发展了以往的社会资本投资模型,并尝试解释中国转型期乡城移民的社会资本投资行为的内在决定机制。(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