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我们还要不要乘国航的班机?

2月15日我与敝校两位同事动身去瑞典斯德哥尔摩参加北欧孔子学院的开幕仪式。仪式在18日举行,国航飞斯市的班机在此日之前只有15日一班,所以我们只能选这一班。当然我们也可以选外国航班,但我们是中国人,当然尽量选本国航班,更何况历来都有文件要求出国人员要尽量利用国航,我们这点觉悟还是有的。所以尽管我此前在日本参加一个会议,可以从大阪直飞斯德哥尔摩更便当,但我还是在15日当天先乘飞机从大阪回北京,再转国航班机去瑞典。两个航班之间只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转机,相当冒险,万一天气不好,计划就要受阻。另两位同事则从上海起程,再到北京转机,中间有三个小时空档,完全没有问题。所以他们一直为我祈祷,希望我不要误了航班。但结果是我没有误,而他们却误了。

15日那天北京正巧下雪,能见度很低,他们从上海出发的班机不能起飞,我的飞机倒是在北京顺利落地了,虽然持中国护照者不能直接转机,而要重新入出境(我感到这一规定非常古怪,以后再说),非常麻烦,但我还是赶上了。等到我的同事后来飞到北京,我们去斯市的飞机已经到了蒙古上空了。这以后他们就惨了。先被告知这是天气因素所致,与国航无关,所以当天吃饭与在北京住宿的问题得由他们自己掏腰包解决。接着就说,你们可以退票改乘18日的国航班机去瑞典,也可以第二天改乘其他班机去法兰克福再转机。前一方案当然不行,只能退而求其次。但这两位老实人与同机从上海来也要去斯市的几位留学生接着就中了圈套了,因为他们在“自愿转机”的字样下面签了自己的名字。

第二天到了法兰克福,国航的旅程就终止了。这些人想要再到瑞典去就得再花800欧元,上外国的航班。你们不是自愿转到法兰克福的吗?你们自己看着办吧。800欧元相当于8000多元人民币,足够从北京到斯德哥尔摩来回了,谁拿得出来?即使拿得出来,何不从北京直接乘一架飞机到瑞典,还来法兰克福折腾什么?结果几经交涉,降到495欧元。我的同事还是拿不出来,因为他们随身没有带多少外汇。至于学生们如果买法—斯之间往返票,可以降至300多欧元。学生们没有办法,他们耗不起时间与其他额外的开支,只能忍痛掏钱走人。我的两位同事可就受罪了,捱到晚上9点半最后一趟班机飞走,交涉尚未成功。只得在法兰克福机场痛苦地熬过一夜,到天亮,由于我国驻德国大使馆的介入,才让他们乘7时的飞机飞往斯市。

等他们到达住地,人几乎要累垮了。而此时是当地时间17日上午,原定上午召开中瑞双方参加的孔子学院理事会会议只能推迟到下午举行,让他们多少眯一会。本来总共14个小时的总航程(包括在北京转机3小时),拖到近50个小时,让人筋疲力尽,而且伤心至极。这到底是谁的过错?难道仅仅是天气原因吗?而且即使是天气原因,应当是谁来承担损失?是旅客还是航空公司?记得近20年前,我从伦敦回香港,乘的是一家小航空公司不列颠喀里多尼亚的飞机,因为经停站迪拜有风沙,不宜飞机降落,所以在伦敦推迟两个钟头起飞。但机场马上广播:一、谨向旅客诚挚道歉,二、请诸位来领取便餐一份,三、请给香港亲友打电话,让他们晚两小时来接机,电话费由公司支付。时过20年,社会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我当然不敢劝国人今后再不要乘国航班机,但我还是要发问:我们今后还要不要乘国航班机?尽管我也知道,即使我号召大家不要乘国航,还有许多人按规定是必须得乘国航的,所以国航有足够的客源来保证他们的老大地位,无需改变营业作风与承担风险。至于旅客,谁来保证他们的权益呢?尤其是那几位留学生,无端在北京滞留一夜的开销外,还要多付出3000多元人民币,这是上海一个中等收入的人一个月的工资,找谁去报销呢?真替他们觉得心痛。

(本篇写于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