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文学的需要与想象

  • 惊蛰
  • 许福元
  • 1403字
  • 2020-08-20 16:56:16

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文学研修班于3月1日又开学了,毕淑敏老师讲了第一课。

自1996年始,这已经是第14期了。我有幸自2006年第9期,连续参加了6届。我虽然一直热爱文学写作,但也一直不摸门儿。参加这个班以后,我感觉原来的写作是在一个黑暗的走廊里摸索,现在每个老师的讲课犹如在每个黑暗的房间亮起一盏灯。作为学员,觉得有体会谈一点个人感想。就是如何充分利用文学班的文学资源。

1:听课激活创作。我认真听,尽量记,回家后用红笔划重点,过一段时间再翻翻,看如何和自己的写作挂上钩,有所借鉴和启发。听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毕淑敏老师对这个文学班是属穆桂英的——阵阵到。她阐述过写作的十个秘密,为提高学员自信心而互动交流,讲五千汉字是五千匹骏马。有一次她描绘颜色,红色就有多少种。我受到启示,写了一篇散文“盲人玫瑰”发表在《北京日报》上。结果《青年文摘》转载,巧合的是和毕淑敏老师的另一篇散文登在同一期。后在几个出版社年度选集中,均被选中。在《梦想照耀未来》一书中,被放置首页。假如不听毕淑敏老师的课,此篇断不会产生。

2:听课抓住精髓。每位老师讲的内容都很丰富,怎么抓住为自己所用的精髓?自然因人而异。比如晓白老师的课,我重视两个字,“传播”。在信息社会,作品要想方设法传播出去;邹静之老师讲电视剧创作,我记住三个字,“合理性”。作品是虚构的但更要具有合理性;李功达老师谈电影创作,我领会了“集中性”。人物,事件,矛盾,时间,尽量集中在有限的空间;刘庆邦老师论小说中的“虚与实”非常精微。车前子老师说,写散文要“荡出去”。指的是“闲笔不闲”;曹文轩老师提出“书的血统论”。书是有血统的,经典著作具有高贵血统,不可烂读;刘恒老师针对性很强,可概括为一句话,“关注你头顶上的生命太阳与手中的资源”。要结合自己的创作实际,运用精髓。农民形容时间的太阳是“早上骑马,中午骑牛,晚上骑葫芦头。”我的年龄是日薄西山,如同骑个葫芦头,“骨碌”就会滚下山去。所以,写作要抓紧做,赶快做,认真做。

3:听课就要解渴。听课是从作家那儿借一桶水,浇自己这棵苗,还要浇到根底下。你觉得哪位作家讲的适合自己?你是“饿”?还是“渴”?“饿”是灌输基础知识,这个班不管饭,这是个写作提高班。“解渴”就是提高,就是促使苗儿成长。要用学来的理论来引导,指导,修正,激发自己的创作。从选材,立意,结构,人物,语言等几个方面审视。尝试用自己接受的观点指导自己的创作。将老师讲的课接受,消化,吸收,发酵,变成自己的营养。不能耳朵听课,手下写作是两张皮。

所以,听课要与自己的写作实践息息相关,发生血肉联系。改造鲁迅的一句话,从作家借得火来,乃是为了煮自己的肉。要把自己这锅肉煮熟了,蒸烂了。参加这个文学班,不见得会成为作家,但也不见得不能成为作家。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在你原有写作的基础上,肯定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参加这个文学班,不见得会改变你的命运,但也不见得不能改变你的命运。但有一点还是肯定的,就是肯定会影响你今后人生的奋斗方向,价值走向,审美取向。文学不是需要,而是想要。意思是,文学不是水,食物,衣服等必需品,而是你想要的精神追求。近日报载,中国人买走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奢侈品。这条消息不值得为之自豪与骄傲。其实,奢侈品并非需要,而是想要。你想要文学,你热爱文学肯定是明智的。只要路选对了,走起来就不怕远。老师和学员是两粒种子,就能成就一片文学的森林。

2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