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诗三百首译注
- (清)蘅塘退士编选 史良昭 曹明纲 王根林译注
- 1728字
- 2021-04-04 03:23:20
在狱咏蝉 并序
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1〕,是法厅事也〔2〕,有古槐数株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3〕;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4〕。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5〕,发声幽息〔6〕,有切尝闻〔7〕;岂人心异于曩时〔8〕,将虫响悲于前听〔9〕?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故洁其身也〔10〕,禀君子达人之高行〔11〕;蜕其皮也〔12〕,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13〕。有目斯开〔14〕,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乔树之微风〔15〕,韵资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16〕。仆失路艰虞〔17〕,遭时徽纆〔18〕。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流声〔19〕,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20〕,怯危机之未安。感而缀诗〔21〕,贻诸知己〔22〕。庶情沿物应〔23〕,哀弱羽之飘零〔24〕;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25〕。
西陆蝉声唱〔26〕,南冠客思深〔27〕。
那堪玄鬓影〔28〕,来对白头吟〔29〕。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题解】
唐高宗调露元年(679),骆宾王因屡次上书讽谏,遭受诬陷,以“贪赃”的罪名被投入监牢。他在狱中听到蝉鸣,有感而作此诗。蝉踞于高枝,餐风吸露,被古人视为高洁的象征,所以诗人借以诉怀。
诗写秋蝉高唱,激起了诗人的感慨和悲伤。但露重风高,不得自由飞鸣,自己也像秋蝉那样,高洁不能为人所知。全篇咏物与寄慨打成一片,八句中有六句用影射手法,意含双关。“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十字,组成流水对,既有见秋蝉玄鬓而自伤老大之意,又取《白头吟》“清正芬芳,而遭铄金玷玉之谤”(《乐府古题要解》)的本旨以喻鸣冤。这种对律句工警的刻意追求,反映了初唐时近体诗的脱颖与成熟。
【注释】
〔1〕 禁所:囚所。 垣:矮墙。
〔2〕 法厅事:又作“法曹厅事”,原指政府办公的地方,这里指庭院中。
〔3〕 “虽生意”二句:据《世说新语》载,东晋时殷仲文见大司马桓温府中的老槐树,叹息说:“此树婆娑,无复生意。”生意,树木的生机。
〔4〕 “而听讼”二句:传说周代召伯在民间处理诉讼而不劳烦百姓,就在甘棠(即棠梨)树下断案,后人便互相提醒不要损伤此树。召伯,周代燕国的始祖,名奭,因封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而得名。
〔5〕 疏引:导唱。
〔6〕 幽息:气息轻幽。
〔7〕 有切尝闻:意思是说蝉唱的音调凄切,超过以往曾经听到过的声音。
〔8〕 曩(nǎng)时:以前的时候。
〔9〕 将:抑或,表选择的副词。
〔10〕 洁其身: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秉性高洁。
〔11〕 达人:通达知命的人。
〔12〕 蜕其皮:蝉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蜕皮,道家把蜕质视作是解脱,可羽化升仙。
〔13〕 藏用:士人的退隐和出仕。《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14〕 斯:则,就。
〔15〕 乔树:高枝。
〔16〕 清畏人知:怕别人知道自己的清忠。《晋书·胡威传》载晋武帝器重荆州刺史胡质的清忠,问其子胡威:你与你的父亲谁更清忠?胡威说:“臣不如也。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
〔17〕 仆:古人自称的谦辞。 艰虞:艰难忧患。
〔18〕 徽纆:捆绑罪犯的绳索。这里是被囚禁的意思。
〔19〕 蟪蛄:指寒蝉。
〔20〕 螳螂之抱影:据《说苑·正谏》,蝉在高枝饮露悲鸣,螳螂则委身曲附,准备对蝉进行袭击捕食。
〔21〕 缀诗:写成诗。
〔22〕 贻:赠给。 诸:之于。
〔23〕 庶:希冀之词,大概可以。
〔24〕 弱羽:指蝉。
〔25〕 云尔:语末助词,好比说“如此而已”。
〔26〕 西陆:指秋天。《隋书·天文志》:“日循黄道东行,行西陆谓之秋。”
〔27〕 南冠:指囚徒。南冠原是楚人的帽子名,又称楚冠。《左传·成公九年》:“晋侯亲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后来便以南冠代指囚徒。
〔28〕 玄鬓:蝉的黑色翅翼。
〔29〕 白头吟:乐府曲名。汉刘歆《西京杂记》说,司马相如打算娶茂陵人的女儿为妾,卓文君便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后人作此曲,大都表达哀怨的感情。
【译文】
秋天里,传来了知了的嘶鸣,勾动了我这囚徒思乡的深情。怎受得了知了——它的翅翼如美人的青鬓——对着我这白发之人,唱起诉怨的歌声。露水浓重,它难以随意地飞行,秋风强劲,它的悲诉总归于埋沉。没人相信我像它一样地高洁清正,又有谁为我表白无瑕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