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诗三百首译注
- (清)蘅塘退士编选 史良昭 曹明纲 王根林译注
- 842字
- 2021-04-04 03:23:19
山石
韩愈
山石荦确行径微〔1〕,
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
芭蕉叶大支子肥〔2〕。
僧言古壁佛画好,
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
疏粝亦足饱我饥〔3〕。
夜深静卧百虫绝,
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
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
时见松枥皆十围〔4〕。
当流赤足踏涧石,
水声激激风生衣〔5〕。
人生如此自可乐,
岂必局束为人鞿〔6〕?
嗟哉吾党二三子,
安得至老不更归〔7〕!
【题解】
此诗作于贞元十七年(801)。当时韩愈居洛阳,游城北惠林寺后写了这篇记游诗。诗中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山中古寺和景物。前十六句写山寺的黄昏、深夜、清晨的清幽景色,观察细腻,生动真切;后四句流露了归隐山林的愿望。诗作前半着意描绘的昏晦,同天明后的“山红涧碧”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为“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鞿”的结论作了巧妙的铺垫。
【注释】
〔1〕 荦(luò)确:山石崎岖不平的样子。
〔2〕 支子:即栀子,植物名,花瓣大而厚,色白,香浓。
〔3〕 疏粝(lì):糙米饭。此指简单的饭菜。
〔4〕 枥:同“栎”,树名,落叶乔木。 围:古代计量圆周的约略单位,即两手之间合拱的粗细。
〔5〕 激激:河水急流的声音。
〔6〕 局束:拘束,束缚。 为人鞿(jī):为别人所控制。鞿,马缰绳。
〔7〕 不更归:“更不归”的倒文。
【译文】
踩着起伏的山石,走过偪窄的小路,黄昏进入惠林寺,蝙蝠在头上飞舞。登堂坐在台阶上,看大雨刚刚止住,滋润了庭院阔大的芭蕉、繁茂的栀树。老僧介绍寺壁有珍贵的神佛画图,点起火把,却只照见了不多几幅。为我安顿床铺,送来饭食菜蔬,虽说是粗米淡饭,也足以让我果腹。夜深我静静躺卧,虫声停止了喧呼,明月从岭头探出,清光自门扇透入。天明我独自离去,已辨认不清路途,在山里上上下下,冲开弥漫的烟雾。红叶遍谷,碧水铺涧,缤纷满目;长松巨枥,一株株都有十围之粗。我赤了双脚,踏着石块在涧流中越渡,水声激激,山风灌满了衣服。人生如这样的境界,自可品味幸福,何必定要困苦身心、受人拘束。可叹我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亲故,怎么已经到老了,还不思返寻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