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田县志(1990—2010)
- 蓝田县志编辑委员会
- 1208字
- 2024-11-03 11:38:10
第三章 水产养殖
第一节 水产资源
蓝田天然鱼种资源分布在辋、灞、焦、汤四河谷地及漫滩、原岭区部分湿地、沼泽之内。20世纪70年代,县境内一大批水库陂塘建成,养殖业由天然转入人工饲养。1987年,全县水面面积946.1公顷,其中河道、渠道流动水面715.9公顷,库塘水面230.2公顷(百万立方米水库8座128公顷,10万立方米水库23座32公顷,池塘251处32.1公顷),沿河漫滩,有266.7公顷稻田和26.7公顷藕塘,发展稻田和莲池养鱼。
一、水生动物资源
蓝田处于内陆地域,自古以来渔业生产萧条,自然鱼类多属自生自灭。据1958年普查,全县自然鱼类有16种,4目6科,分布在辋河、灞河、焦岱河、陶峪河水系。其中鲤形目有雅罗鱼亚科,南方马口鱼、赤眼鳟;鳊鲌亚科有餐条、赤嘴红鲌;鳑鲏亚科有鳑鲏鱼;鳅科有泥鳅;鲿科有黄双颡鱼;鲶科有鲶鱼;合鳃科有黄鳝;鲈形目栉鰕虎科有栉鰕虎鱼;鳢科:乌鳢。鲤科有兴凯刺虫产鲏,黑鳍鳈,鲤鱼,鲫鱼,麦穗鱼,华鳈,棒花,花磆。沼泽、湿地有大量的甲鱼、黄鳝、田鸡、螃蟹、河蚌,山有溪水生动物大鲵、河虾。水生植物有:芦苇、蒲草、浮萍、莲藕、金鱼藻、聚草、马来眼子菜等。多年来发展人工养鱼,陆续引进鲢鱼、鳙鱼(花鲢)、草鱼、鲫鱼、红鲤、杂交红鲤、武昌鱼等。
2009年蓝田申报“辋川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考察报告时,省动物研究所提出辋川河流域有鱼类25种,4目7科25属。分别为①鲤形目鳅科:红尾副鳅、岷县高原鳅、泥鳅;鲤科:马口鱼、宽鳍鱲、赤眼鳟、拉氏鱼岁、鳙、白鲢、条、唇鱼骨、麦穗鱼、黑鳍鳈、短须颌须鮈、北方铜鱼、棒花鱼、多鳞铲颌鱼、鲤、鲫;②鲇形目鲇科:鲇,鲿科:黄颡鱼、盎堂拟鲿;③合鳃鱼目合鳃鱼科:黄鳝;④鲈形目:栉鰕虎鱼科:栉鰕虎鱼,鳢科:乌鳢。
二、饵料资源
(一)天然饵料:河流、沼地、池塘中有自然繁衍的浮游生物、细菌类微生物,水底有水生植物和底栖生物,都是鱼类的天然饵料。淡水中的硅、钾、绿、蓝、金、裸、黄各门藻类、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原生物、浮游物普遍存在。
(二)人工饵料:以植物和其种子经过简单加工或直接投放喂养。其中浆饵是以黄豆、豆饼加水浸泡,磨制成浆喂养鱼苗。草饵:采捞浮萍,投鱼池饲食草鱼种。青草禾苗切碎投水中喂草鱼,投黑麦草、苏丹草、瓜蔓、马铃薯蔓、红薯蔓喂鱼。野生植物母猪蔓、马苜蓿、蒿草、豆类植物茎叶可作鱼料。间接饵料:人畜粪尿,鸡、鸭粪便,树叶、禾秆、麦草、谷糠、豆蔓,经过沤制作为有机肥料使用。无机肥料:含有氮、磷、钾类的化肥,既可作为肥料促进天然水生物繁殖生长,又可促使水内微生物和水生动物大量繁殖,增加食饵。精制饲料:豆饼、麸皮、粉渣、酒糟、玉米、菜籽饼、油渣等浸泡后投入,多为喂养鱼苗饲料。精配饲料利用谷物、麸皮、添加剂等多种原料,按照不同鱼种,不同发育阶段,配制成所适合的喂养饲料。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推广使用人工饲料,1990年向各水库、鱼池等水面投放青草600多吨,牲畜粪便上千吨、尿素等化肥400多吨。2010年,投放青草1100吨,牲畜粪便1300吨,化肥900多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