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伟人代表作图释书系(套装9册)
- (法)乔治·布封 (英)查尔斯·达尔文 (德)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 (波)尼古拉·哥白尼等
- 1109字
- 2022-06-23 16:27:22
3.9 再议二分点的岁差
根据我的猜测和假设,非均衡行度的加速应该是在第一卡利帕斯时期的第36年,即安东尼厄斯·皮厄斯的第二年开始出现的(我认为这是异常行度的起点)。接下来,我该考察我的猜想是否与观测和事实相符。
我将从提莫恰里斯、托勒密以及拉喀的阿耳·巴塔尼所观测的那三颗星开始。第一时期(从提莫恰里斯到托勒密时期)显然是432个埃及年;第二时期(从托勒密到阿耳·巴塔尼时期)是742年。在第一时期中,均匀行度为6°,非均匀行度为4°20′(从均匀行度中减去1°40′),非均匀角的两倍就是90°35′。在第二时期中,均匀行度是10°21′(此处原值应为10°20′49″),非均匀行度是(在均匀行度中加上了1°9′),两倍非均匀角为155°34′(见图3.9)。
图3.9
我们再次证明如下:
令:ABC为黄道的一段弧,设B为平春分点。
以B为顶点,画小圆ADCE,取=1°10′。
令B朝A作均匀运动。设A为B在离开可变分点前行时所达到的最大偏西极限,C为B偏离可变分点的东面极限。通过B点作直线DBE,把圆ADCE四等分。
B点在半圆ADC上的运动为后行,在半圆CEA上的运动为前行。
因此,由于B的运行的反映,视分点减速运行的中点为D。
另一方面,由于相同方向上的运动互相增强,因此,最大速率出现在E。此外,在D点前后各取和,皆为。
令F为非均匀运动的第一终点,即提莫恰里斯终点;G为第二终点,即托勒密终点;P为第三终点,即阿耳·巴塔尼终点。
通过这三点以及黄道两极作大圆FN、GM和OP,它们在小圆ADCE中看上去很像是直线。
∵小圆ADCE=360°。
∴=90°35′,平均行度需减去MN的1°40′,而ABC=2°20′。应为155°34′,平均行度需在MO上增加1°9′。
由此可知,剩余部分=360°-(90°35′+155°34′)=113°51′。平均行度需增加余量ON的31′(MN-MO=1°40′-1°9′)。
同理,AB=70′。,超出半圆部分的应为。
按圆周弦表,若AB=1000P,则直线BO=356P。若AB=70′,BO=24′,BM可取为50′。因此,整个MBO=74′,余量NO=26′[13]。之前的MBO=1°9′,余量NO=31′。即两者存在5′的误差。
因此,我们应当旋转小圆ADCE来调节这两种情况。如果取,那么,另一段=48°5′(此处原值应为),这时就出现了上述情况。
下面,让我们通过这样一种方法来消除这种误差:从D点(即减速过程的极限点)开始,在第一时期的非均匀运动包含长为311°55′的整条;在第二时期是长为的;在第三时段是长为198°4′的。按上述论证,在第一时期,BN是52′的正行差,而AB=70′;在第二时期,MB为的负行差;在第三时期中,BO是21′的相加行差。因此,在第一时期,MN=1°40′,在第二时期,MBO=1°9′,这些都符合观测的结果。
那么,我们可以肯定,非均匀角在第一时期显然为,第二时期为21°15′,第三时期为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