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屈原世系考(上)

关于屈原的世系来源,最直接、简略的材料是屈原自己的作品,其《离骚》开头即云“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显然这是自叙家世渊源,正如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开头曰:“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班固《汉书·叙传》开头亦云:“班氏之先,与楚同姓,令尹子文之后也。”

《史记·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与“楚之同姓”,而刘向《新序》曰:“屈原者,楚之同姓大夫。”王逸《楚辞章句》注引《帝系》曰:“颛顼娶于腾隍氏女而生老僮,是为楚先。其后熊绎事周成王,封为楚子,居于丹阳。周幽王时,生若敖,奄征南海,北至江、汉。其孙武王求尊爵于周,周不与,遂僭号称王。始都于郢,是时生子瑕,受屈为客卿,因以为氏。”《元和姓纂》云:“屈,楚公族芈姓之后。楚武王子瑕食采于屈,因氏焉。屈重,屈建,屈到,三闾大夫屈平字原,屈正,并其后也。”

历代关于屈氏世系的研究,主要成果有:

宋代程公说《春秋分记》,列出春秋时屈氏族谱,(1)瑕——子边(御寇,息公子)——子朱(息公子)——子荡——子到——子建——子申——子生;(2)屈重——屈完;(3)屈氏别氏申氏。

清代马骕《绎史》在《楚世系(下)》列有屈氏世系:(1)武王——文王——敖渚;(2)屈瑕——屈重——完——荡——屈御寇——屈朱;(3)到——建——生——伯庸——屈平;(4)——屈匄。

清代陈厚耀《春秋世族谱》,基本综合以上二表赵逵夫.屈原与他的时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0.(P.37)

清代顾栋高《春秋列国卿大夫世系表(下)》顾栋高.春秋大事表[M].北京:中华书局,1993.6.(P.1371-1373)列有屈氏:

(1)屈瑕——屈重——屈完——屈御寇(子边)(以上四人系未详)——屈荡(《左传·宣公十二年》)——屈到(子夕)——屈建(子木)——屈生;(2)屈御寇——屈巫臣——屈狐庸;(3)屈荡(《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屈申;(4)屈罢(系未详)。

姜亮夫《史记屈原列传疏证》列出屈氏世系姜亮夫.楚辞学论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12.(P.6)

(1)武王——文王——敖渚;(2)武王——屈瑕——屈重——屈完——屈荡——屈到——屈建——屈生——伯庸——平;(3)屈瑕——屈御寇;(4)屈荡——屈荡——屈申;(5)屈生——屈匄。

何光岳有《屈氏世系表》何光岳.楚源流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10.(P.348)

(1)屈瑕(莫敖)——屈重——屈完;(2)屈重——屈御寇(息公子边)——屈子赤角(大夫)——屈荡(叔沱)——屈到——屈建——屈生——屈罢——屈春——屈固……屈宜恤……屈伯庸——屈原——屈南氏;(3)屈御寇——屈朱(息公子朱、大夫);(4)屈荡——屈乘——子乘氏;(5)屈荡——屈巫臣(申公)——屈狐庸(吴行人);(6)屈春——屈庐;(7)屈宜恤……屈匄(大将军)——屈署(子良,上柱国);(8)屈宜恤……屈盖。

在当代楚辞研究中,赵逵夫是比较多关注这一课题的知名学者,曾经考释湖北随县涢阳出土的铜簠铭文,以为“赤角”即屈御寇之子子朱的名赵逵夫.屈子赤角考[J].江汉考古,1982(1).,这一结论为考古学界所接受,刘彬徽研究楚系青铜器,即采用、肯定此说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7.(P.310)。赵氏著作《屈原与他的时代》赵逵夫.屈原与他的时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0.(P.35-77)对此亦有专题研究,题为《屈氏世系与屈原思想的形成》,分为《屈氏世系研究回顾》、《西周与春秋的屈氏世系》、《列国时屈氏之徙于他国者》、《战国时代的屈氏》、《几点看法》五个部分(其中第四部分已公开发表赵逵夫.战国屈氏世系及其对屈原的影响[J].华冈文科学报,第二十五期,2002.3.),论之尤详,不仅利用包山楚简、长沙铜量铭文等出土文字资料,对屈氏世系的考察、排列多出不少人物,而且找出了屈原的祖父屈宜臼、屈原的父亲屈昜。如果这一成果能够成立,将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我们应该高度肯定赵逵夫的学术勇气与研究进展,但面对种种历史困难,也不能操之过急,郭维森的观点就比较容易接受:“赵逵夫以1975年湖北随县出土的‘楚屈子赤角簠’为据,考证屈子赤角即息公子朱。其说似可成立。然而史籍记载欠缺,世次不明。关于屈原先世,我们现在还只能识其大概。”郭维森.屈原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P.51)的确,对于屈原世系,我们的困难是:史籍记载欠缺;出土资料无直接内容,而且比较零碎;世次不明。我们只能在“大概”的基础上逐步细化。我们的原则是:第一,不放弃任何材料与可能;第二,适可而止,宁缺毋滥;第三,在“源”的追寻上,保证足够的长度;在“流”的追踪上,不仅不能保证宽度,而且会出现“断流”与“盲区”。

显然,关于屈氏世系的考释,与楚国族源、楚国君王的考释还有所叠合,从而构成以下五个阶段的内容:一、屈氏世系源流;二,屈氏与楚君之关系;三、屈氏形成时代楚君至楚国“立国之君”;四、楚国“立国之君”至楚族“感生祖先”;五、楚族“感生祖先”至地域集团“古帝”。循着这一思路,我们将采用由远及近的方法,对古帝颛顼,以及楚君至屈氏世系,进行考释。

鉴于屈氏世系与楚国族源、楚国君王的部分叠合与逐步分离的历史原因,本章对考释对象的选择与安排是:第一,对屈氏之始——屈瑕受封之前的“楚祖”、“楚先”、“先王”等创业开国之君用笔较详,对屈瑕之后的楚君则从简处理。第二,对屈氏与楚君分离之后的研究,主要侧重屈氏人物的考释,而楚君、楚国只作为屈氏人物考释的背景与参照,并逐步淡出。因为屈氏人物有明确生卒年记载的甚少,而楚君自熊勇开始有明确的在位年数,有的还有比较明确的生卒年记载。在这样的框架下考释屈氏,便于把握时代、朝代等时间背景。第三,有别于“楚国世系”、“楚君世系”的考释,虽然用较大篇幅考释历代楚君,但研究的目标、重点及落脚点,均在“屈氏世系”的梳理与求证,所以没有对历代楚君一一考证。凡是被立目考证的楚君,基本上出于以下两个因素:与屈氏渊源、屈氏活动、屈原作品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有考古发现的新材料或旁证材料。第四,楚王族昭、屈、景三姓均源于楚王,所以亦对三姓之始予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