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屈原考古研究的实证基础

20世纪70年代以来,迎来了中国简牍帛书大发现的第二次高潮,大宗简帛的相继出土和陆续公布,震惊了中外学术界,也迎来了国学研究的新时代。有的学者称,20世纪的国学研究是甲骨文、金文和敦煌遗书的天下,21世纪的国学研究则是简牍帛书的天下江林昌.国学研究步入简帛时代[N].中国教育报,2002-3-28.。到目前为止,我国在20世纪发掘出土的简帛总数已超过20万枚,一门新的学科——简帛学应运而生卜宪群.二十世纪的简帛学与史学研究[N].光明日报,2002-2-5(B3).。正如李学勤先生所述:“70年代以来新出土的大量古籍,数量之丰富,内容之珍秘,已超过孔壁、汲冢,在短期是不可能全部理解消化的。可以断言的是,这些新发现一定会对学术界产生广泛的影响,有的方面或许是今天难以估量的。”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9.(P.3-4)饶宗颐先生在2001年11月指出,出土简册的丰富,预示着21世纪应该是重新整理古籍的时代,21世纪将是我们国家踏上一个“文艺复兴”的时代江林昌.国学研究步入简帛时代[N].中国教育报,2002-3-28.

2004年初,《学术月刊》社、《文汇读书周报》社联袂发起“2003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从三十五个候选选题中选定十个选题,其中“新发现简牍文献的解读与研究”名列第七,评选者介绍说:学者们从考古学、文化学、哲学、历史学、伦理学、美学与文字学等不同学科,运用“二重证据法”,对简牍文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对简牍资料一般的笺注、解读到对其进行各别不同的研究,是本年度简牍文献研究的基本特点学术月刊编辑部等.2003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J].学术月刊,2004(1).

李学勤先生强调:“简帛佚籍的发现,对考古学、古文字学、古代史等学科都有很大的影响,但我以为其影响最大的乃是学术史研究。”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9.(P.2)“要把考古学、古文字学的研究方法,与文献学、历史学真正打成一片,一方面以学术史已有的成果去考察衡量新发现的佚籍,另一方面则以考古学的知识和方法来整理研究简帛,同传世文献对比参照,从而推进学术史研究的发展。”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9.(P.400)

毫无疑义,近三十年来的考古发现与出土文献,对整个中国学术史、中国文学史的冲击与影响,都是非常强大乃至难以估量的。而对与楚文化、古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比较密切的屈原与楚辞研究而言,其影响也是广泛而深远的。

第一,出土简帛具有强烈的“楚文化”特征。

李学勤先生为此撰写过三篇论文:《新出简帛与楚文化》李学勤.新出简帛与楚文化[A].楚文化新探[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马王堆帛书与〈鹖冠子〉》李学勤.马王堆帛书与《鹖冠子》[J].江汉考古,1983(2).、《简帛与楚文化》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9.(P.15-27)。李先生指出:在已出土的简帛中,战国的都属于楚国,即使是秦汉简帛,多数出土地点也是在原来楚国的领域之内。秦简的发现地——湖北云梦,战国时属于安陆,是楚国北部的要地。湖南长沙和安徽阜阳是楚国的腹心地区。山东临沂地区则是在楚灭越以后划入楚国版图的。这些出有简帛的墓葬,从考古学看也都带有显著的“楚文化”的影响痕迹。

即使是占领楚地的秦人,也不能不受“楚文化”的浸润影响。睡虎地竹简的主人是秦人官吏。有证据表明,睡虎地的秦墓埋葬的可能都是秦人而不是楚地的土著。但是,竹简中的《日书》实际上集中体现的是楚国的传统信仰,反映了楚人尊尚巫鬼的习俗。为了秦人能够按照楚人的方法选择吉利的时日,在《日书》里还专门附有一份秦楚两国月名的对照表。

马王堆帛书有不少是楚国人的著作,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的特点。《五十二病方》是楚人辑集的,代表了楚国的医药学水平。《五十二病方》卷前的医学理论文字是《内经》的来源之一,《内经》可能有相当大的部分是楚国的作品。

帛书《黄帝四经》的发现,证明了战国直到汉初一直流行的黄老之学,其根源实出于楚国。《老子》的作者是楚苦县人,早见于《史记》。考察《老子》、《黄帝四经》,其思想内容与风格近于《国语·越语》、《文子》、《鹖冠子》、《淮南子》,这些都是南方的作品,代表了南方道家一派的传统。

第二,扩大了楚文化、楚辞、屈原研究的作品系列。

据研究,与《楚辞》研究有关的出土文献有:长沙子弹库帛书帛画,包山楚简,望山楚简,郭店楚简,阜阳汉简《离骚》、《涉江》残简,马王堆帛书,银雀山汉简《唐勒》赋残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为吏之道》所附八首韵文,东周时期的楚国青铜器铭文等刘彬徽.湖北出土两周金文国别年代考述[J].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辑.中华书局,1986;李零.论东周时期的楚国典型铜器群[J].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辑.中华书局,1992.。与《楚辞》属于同一系统的文献有:《老子》,《庄子》,《山海经》,《列子》,《鹖冠子》,长沙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古本《易经》,长沙子弹库楚帛书《四时篇》、《天象篇》、《月忌篇》,长沙子弹库帛画,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山东临沂银雀山所出《尉缭子》,西晋汲郡所出古本《竹书纪年》、古本《穆天子传》等江林昌.楚辞与上古历史文化研究——中国古代太阳循环文化揭秘[M].济南:齐鲁书社,1998.5.(P.314-315)

而与屈原、宋玉等作家生活大致同时的出土简帛(战国中期至白起拔郢,约前390—前278年)就有:子弹库楚帛书、信阳楚简、九店楚简、慈利楚简、郭店楚简、上博楚简、香港中文大学购藏楚简等李零.简帛的埋藏与发现[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2).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这些研究资源,利用出土文献研究屈原与《楚辞》,运用屈原与《楚辞》研究出土文献,沟通文献资料、学术史、出土文献,解决屈原研究中的疑难问题,推进楚文化研究,加快简帛学的建设,为楚辞研究、楚文化研究、国学研究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是本书研究的指导思想与写作目的。为了更好地利用出土文献,发挥出土文献在楚辞研究、楚文化研究、古史研究中的作用,我们有必要对屈原考古文献做一梳理,以拓宽视野,并加以充分利用。

一、楚简

(一)长沙楚简

1.1951年湖南长沙五里牌406号战国墓出土竹简37枚,内容为遣策(即随葬墓中的器物簿籍)。

资料来源:(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7年8月版;(2)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市博物馆、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楚墓》(上、下),文物出版社,2000年1月版。

2.1953年湖南长沙仰天湖战国墓出土竹简43枚,内容为遣策。

资料来源:(1)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长沙出土的三座大型木椁墓》,《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2)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长沙仰天湖第25号木椁墓》,《考古学报》1957年第2期;(3)史树青《长沙仰天湖出土楚简研究》,群联出版社,1955年6月版;(4)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市博物馆、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楚墓》(上、下),文物出版社,2000年1月版。

3.1954年湖南长沙杨家湾M006号战国墓出土竹简72枚,文字模糊不清。

资料来源:(1)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长沙杨家湾M006号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12期;(2)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长沙出土的三座木椁墓》,《考古学报》1957年第2期;(3)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市博物馆、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楚墓》(上、下),文物出版社,2000年1月版。案:陈振裕认为:“从陶熏等随葬器物分析,其年代应为西汉初年。”陈振裕.湖北楚简概述[A].简帛研究[C].第1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3.10.

(二)信阳楚简

4.长台关楚简。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战国墓出土竹简229枚。一组为书籍,李学勤认为是《墨子》的佚篇,记有“周公”(西周君)和申徒狄的对话,墓葬为战国中期偏早;一组为遣策。

资料来源:(1)河南省文物工作一队《我国考古史上空前发现——信阳长台关发掘一座战国大墓》,《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9期;(2)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信阳楚墓出土文物图录》,河南人民出版社,1959年9月版;(3)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年3月版。

(三)江陵楚简

5.望山一号楚简。1965年12月年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战国墓出土竹简117枚,内容为卜筮祭祷(为病者祈祷占卜的记录)。

资料来源: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4月版。

6.望山二号楚简。1966年元月湖北江陵望山二号战国墓出土竹简66枚,内容为遣策。

资料来源: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4月版。

7.藤店楚简。1973年湖北江陵藤店一号战国墓出土竹简24枚,内容为遣策。资料来源:(1)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江陵藤店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第9期。

8.天星观楚简。1978年湖北江陵天星观一号战国墓出土竹简70余枚,内容为卜筮祭祷与遣策。

资料来源: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一号楚墓》,《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

9.九店楚简。1981年湖北江陵九店砖瓦厂战国墓M56出土竹简146枚,内容为《日书》;M621出土竹简88枚。

资料来源:(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九店东周墓》,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编《九店楚简》,中华书局,2000年5月版。

10.秦家咀楚简。1986年湖北江陵秦家咀战国楚墓出土竹简41枚:M1出土竹简7枚,M13出土竹简18枚,M99出土竹简16枚,内容为卜筮祭祷与遣策。

资料来源: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江陵秦家咀楚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88年第2期。

11.包山楚简。1987年湖北荆门包山二号楚墓出土竹简448枚,计12626字,内容为文书、卜筮祭祷、遣策。

资料来源:(1)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2)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版;(3)张守中《包山楚简文字编》,文物出版社,1996年8月版;(4)陈伟《包山楚简初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版。

12.鸡公山楚简。1991年湖北江陵鸡公山M48出土竹简一组,内容为遣策。

资料来源:张绪球《宜黄公路仙江段考古发掘工作取得重大收获》,《江汉考古》1992年第3期。

13.郭店楚简。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战国楚墓出土竹简804枚,计有墨书13000余字。

资料来源:(1)湖北省荆门市博物馆《荆门郭店一号楚墓》,《文物》1997年第7期;(2)湖北省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版;(3)《荆门郭店楚简〈老子〉研究》,崔仁义著,科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4)张守中、张小沧、郝建文《郭店楚简文字编》,文物出版社,2000年5月版;(5)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6)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版;(7)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东方出版社,2000年10月版;(8)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郭店楚简”专号),第十七辑,三联书店,1999年8月版;(9)姜广辉主编《郭店楚简研究》,《中国哲学》第二十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版;(10)陈伟《郭店竹书别释》,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版;(11)丁四新主编《楚地出土简帛文献思想研究》(一),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14.上博楚简。1993年底香港文物市场发现一批战国楚简,1994年上海博物馆收购入藏,据推测为湖北江陵一带所出,共1200余枚(35000余字)。至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购藏的战国楚简(10枚),从文字、内容判断,应与上博楚简同出李零.简帛的埋藏与发现[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2).

资料来源:(1)张立行《战国竹简露真容》,《文汇报》1999年1月5日;(2)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版;(3)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版;(4)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版;(5)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5月版;(6)朱渊清、廖明春主编《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3月版;(7)刘信芳《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孔子诗论述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

(四)曾侯乙墓竹简

15.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竹简240多枚。

资料来源:(1)裘锡圭、李家浩《曾侯乙墓竹简释文与考释》,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上册,第487—531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版;(2)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上、下册),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版;(3)谭维四《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9月版。

(五)临澧楚简

16.1980年湖南临澧九里一号战国楚墓出土竹简数十枚,内容为遣策。

资料来源:(1)湖南省博物馆等《临澧九里楚墓》,《湖南考古辑刊》第3辑,1986年;(2)湖南省文物局《1979年以来湖南省的考古发现》,《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文物出版社,1990年1月版。

(六)常德楚简

17.1983年湖南常德市德山夕阳坡二号楚墓出土竹简两枚。

资料来源:(1)杨启乾《常德市德山夕阳坡二号楚墓竹简初探》,《楚史研究与楚文化研究》,《求索》杂志社,1987年;(2)董国安《常德市德山楚墓》,《中国考古学年鉴》(1985年),文物出版社,1985年12月版。

(七)慈利楚简

18.1987年湖南省慈利县石板村战国楚墓M36出土竹简4371片。研究者认为:墓葬年代与长台关一号墓相近,内容包括《国语·吴语》、《逸周书·大武》、《管子》佚文、《宁武子》等。

资料来源: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利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湖南慈利石板村3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90年第10期。

(八)新蔡楚简

19.1994年河南新蔡葛陵村“平夜君成”(楚国上卿)墓出土竹简1500余枚,内容为卜筮祭祷与遣策。

资料来源:(1)宋定国等《新蔡发掘一座大型楚墓》,《中国文物报》1994年10月23日;(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驻马店市文化局、新蔡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新蔡平夜君成墓的发掘》,《文物》2002年第8期;(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蔡葛陵楚墓》,大象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二、秦简、汉简

(九)阜阳汉简

20.1977年出土的安徽阜阳双古堆一号西汉早期墓竹简,包括《仓颉篇》,竹简120余枚,存540余字,约有40个较完整的小节或句子。《诗经》,竹简170余枚,有《周南》等十四国风65首残文、《小雅·鹿鸣之什》四首残文。应当为流传于楚地的另一种本子。《周易》,竹简近600枚,有今本《周易》六十四卦中的四十多卦,涉及卦辞、爻辞的约200枚,与今本不同的卜事之辞约400枚。《作务员程》,竹简170余枚,为作业工技者规定用人、用工、用料的定量规格,并有若干度量衡进率材料。《吕氏春秋》,竹简40余枚,多为今本“十二纪”中的内容,涉及《孟夏》、《劝学》、《荡兵》等二十余篇。《庄子》,竹简约20枚,有今本《内篇》、《外篇》、《杂篇》中的某些内容。《孔子家语》,篇题与河北定县八角廊西汉晚期竹简中的《儒家者言》相应,李学勤认为是《孔子家语》古本。有《相狗》、《行气》、《礼记》及辞赋等内容的残简100余枚,辞赋中有《离骚》残文四字、《涉江》残文五字。

资料来源:(1)安徽省文物工作队、阜阳地区博物馆、阜阳县文化局《阜阳县双古堆西汉汝阳侯墓发掘报告》,《文物》1978年第8期;(2)阜阳汉简整理小组《阜阳汉简简介》、《阜阳汉简仓颉篇》,《文物》1983年第2期;(3)阜阳汉简整理小组《阜阳汉简诗经》,《文物》1984年第8期;(4)胡平生、韩自强《阜阳汉简诗经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5)阜阳汉简整理小组《阜阳汉简〈万物〉》,《文物》1988年第4期。

(十)银雀山汉简

21.1972年山东省临沂银雀山一号西汉墓发掘出土竹简4942枚、二号西汉墓发掘出土竹简32枚。包括:《孙子兵法》;《尉缭子》五篇;《六韬》;《晏子》;《孙膑兵法》;《守法守令十三篇》;《地典》;《唐勒》篇残简;政论和兵论的文章;阴阳、时令、占候之书,如《曹氏阴阳》等十余篇;杂书:《相狗》、《作酱》。

资料来源:(1)山东省博物馆、临沂工作组《山东临沂西汉墓发现〈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等竹简的简报》,《文物》1974年第2期;(2)吴九龙、毕宝启《山东临沂西汉墓发现〈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文物》1974年第2期;(3)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壹),文物出版社,1985年9月版;(4)吴九龙《银雀汉简释文》,文物出版社,1985年12月版;(5)罗福颐《临沂汉简所见古籍概略》,《古文字研究》,第11辑,中华书局,1985年10月版。

(十一)睡虎地秦简

22.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竹简1150余枚。包括《编年记》、《语书》、《为吏之道》、《日书》。《日书》有甲乙两种,甲种《日书》166枚简,载有秦、楚月名的对应关系;乙种《日书》257枚简。

资料来源:(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11月版;(2)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云梦睡虎地秦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9月版;(3)饶宗颐、曾宪通《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收入饶宗颐、曾宪通《楚地出土文献三种研究》,第三种,405—522页,中华书局,1993年8月版。

(十二)放马滩秦简

23.天水放马滩秦简《日书》:1986年天水放马滩一号秦墓出土竹简460枚,其中有《日书》甲乙两种,甲种《日书》73枚简,按内容可分为七章;乙种《日书》379枚简,内容有二十余章。

资料来源: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市北道区文化馆《甘肃天水放马滩战国秦汉墓群的发掘》,《文物》1989年第2期。

三、帛书帛画

24.1942年在长沙子弹库盗掘出土了一件战国时期的楚帛书,有900余字,保存基本完整。文字分为三篇,分别称之为《四时》、《天象》、《月忌》,是一种术数性质书籍。《四时》267字,论述了四时起源的传说,原称子弹库帛书甲编,内容属神话传说,有伏羲、女娲及其所生四子,还有炎帝、祝融、共工、帝俊等。《天象》412字,原称子弹库帛书乙编,叙及彗星、侧匿等灾异。《月忌》273字,原称子弹库帛书丙编,记载十二月的宜忌,十二神名与《尔雅·释天》十二月名相合。另有帛画《帛书图像》。

资料来源:(1)蔡季襄《晚周缯书考证》,自印本,1945年;(2)蔡季襄《晚周缯书考证》,台北艺文印书馆,1972年6月版;(3)李零《楚帛书目验记》,《文物天地》1990年第6期;(4)李零《楚帛书的再认识》,《中国文化》1994年第10期,收入《李零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版;(5)饶宗颐、曾宪通《楚帛书》,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5年9月版;(6)饶宗颐、曾宪通《长沙子弹库楚帛书研究》,饶宗颐、曾宪通《楚地出土文献三种研究》,第二种,229—404页,中华书局,1993年8月版;(7)李零《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中华书局,1985年7月版。

25.1973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一号楚墓的帛画《人物御龙图》。

资料来源:(1)湖南省博物馆《新发现的长沙战国楚墓帛画》,《文物》1973年第7期;(2)湖南省博物馆《长沙楚墓帛画》,文物出版社,1973年8月版;(3)湖南省博物馆《长沙子弹库战国木椁墓》,《文物》1974年第2期。

26.1949年出土于陈家大山一号楚墓的帛画《人物龙凤图》。

资料来源:(1)蔡季襄《晚周帛画家的报告》,未刊,1949年;(2)郭沫若《关于晚周帛画的考察》,《人民文学》1953年第11期,定名为《人物夔凤图》;(3)夏鼐《关于晚周帛画的补充说明》,《人民文学》1953年第12期;(4)熊传薪《对照新旧摹本谈楚国人物龙凤帛画》,《江汉论坛》1981年第1期,定名为《人物龙凤图》。

27.1982年出土于江陵马山一号楚墓的帛画《非衣》。

资料来源: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马山一号楚墓》,文物出版社,1985年。

28.1972年出土的马王堆汉墓一号墓、1973年出土的马王堆汉墓三号墓中的帛书帛画,共十多万字。陈松长《马王堆简帛文字编·前言》分为六类四十四种陈松长.马王堆简帛文字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6.

(1)六艺类:《周易·六十四卦》、《易传·二三子问》、《易传·系辞》、《易传·易之义》、《易传·要》、《易传·缪和》、《易传·昭力》、《春秋事语》、《战国纵横家书》、《丧服图》(或题《丧制图》)。

(2)诸子类。《老子》甲本、《五行篇》、《九主》、《明君》、《德圣》、《黄帝四经》(即《经法》、《十大经》林清源.马王堆帛书《十大经》题解[J].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二十二期.2003.3.(P259-290)、《称》、《道原》)、《老子》乙本。

(3)兵书类。《刑德》甲本、《刑德》乙本、《刑德》丙本。

(4)数术类。《阴阳五行》甲篇(或题《篆书阴阳五行》)、《阴阳五行》乙篇(或题《隶书阴阳五行》)、《出行占》、《五星占》、《天文云气杂占》(或题《天文气象杂占》)、《木人占》、《太一将行图》(或题《社神图》、《神祇图》、《避兵图》、《太一避兵图》、《太一出行图》)、《相马经》。

(5)方技类。《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脉法》、《阴阳脉死候》、《五十二病方》、《胎产书》、《养生方》、《杂疗方》、《却谷食气》、《导引图》。

(6)其他。《长沙国南部地形图》、《驻军图》。

此外,有的分类还有《筑城图》、《城邑图》(没有文字,或题《园寝图》)。马王堆汉墓还出土了竹简,有简书四种:《十问》、《合阴阳》、《杂禁方》、《天下至道谈》。

资料来源:(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文物出版社,1980年3月版;(2)《马王堆汉墓帛书》(叁),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文物出版社,1983年10月版;(3)《马王堆汉墓帛书》(肆),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文物出版社,1985年3月版;(4)陈松长《马王堆帛书艺术》,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12月版;(5)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上、下册),文物出版社,1973年10月版;(6)陈松长编著,郑曙斌、喻燕娇协编《马王堆简帛文字编》,文物出版社,2001年6月版;(7)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汉墓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版;(8)何介钧、张维明《马王堆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1月版;(9)侯良《神奇的马王堆汉墓》,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5月版;(10)傅举有、陈松长《马王堆汉墓文物》,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11)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汉墓研究文集》,湖南出版社,1994年5月版。

四、青铜器及铭文

楚系青铜器的出土与青铜器铭文的研究,也值得认真关注,仅楚系10个铜器群出土的数量,就令人目不暇接:

(1)淅川下寺M2出土青铜器548件,淅川下寺M1出土青铜器50件,两墓铜器铭文4947字。资料来源:《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2)寿县蔡侯申出土青铜器486件。资料来源:陈梦家《寿县蔡侯墓铜器》,《考古学报》1956年第2期。

(3)随州曾侯乙墓出土青铜器6239件,铜器铭文4947字;随州擂鼓墩M2出土青铜器284件。资料来源: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上、下册),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版;谭维四《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9月版。

(4)江陵天星观M1出土青铜器1017件。资料来源: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一号楚墓》,《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

(5)信阳长台关出土青铜器205件。资料来源: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年3月版;顾铁符《有关信阳楚墓铜器的几个问题》,《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1期。

(6)江陵望山M1出土青铜器245件,江陵望山M2出土青铜器212件。资料来源: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4月版。

(7)荆门包山M2出土青铜器1575件。资料来源: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据统计,楚国青铜器铭文总字数已超过10000个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7.。这也是楚辞研究、楚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源。简列如下:

29.楚公钟与戈。

资料来源:(1)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第164页,科学出版社,1957年12月版;(2)张亚初《论楚公钟和楚公逆镈的年代》,《江汉考古》1984年第4期。

30.楚公逆钟。

资料来源:(1)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第164页,科学出版社,1957年12月版;(2)李零《楚公逆镈》,《江汉考古》1983年第2期;(3)黄锡全《楚公逆镈铭文新释》,《武汉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

31.楚王媵邛仲南钟。

资料来源:上海博物馆商周青铜器铭文选编写组《商周青铜器铭文选》,1—4册,文物出版社,1986—1990年版。

32.楚子簠。

资料来源:黄锡全《楚器铭文中“楚之某”之称谓问题辩证》,《江汉考古》1986年第4期。

33.楚王钟。

资料来源:(1)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第182页,科学出版社,1957年12月版;(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053,中华书局,1984年8月版;(3)李零《楚国铜器铭文编年汇释》,《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辑,中华书局,1986年6月版;(4)刘彬徽《湖北出土两周金文的年代与国别考述》,《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辑,中华书局,1986年6月版;(5)李学勤《楚王酓审盏及有关问题》,《中国文物报》1990年5月31日第3版;(6)刘彬徽《楚国、楚系有铭铜器编年补论》,《文物研究》,第七辑,黄山书社,1991年12月版。

34.楚屈叔沱戈。

资料来源:(1)罗振玉《贞松堂集古遗文》卷十一,1930年石印本;(2)徐乃昌《安徽通志金石古物考稿》,第16册,5页,安徽通志馆,1936年;(3)周世荣《湖南楚墓出土古文字丛考》,《湖南考古辑刊》,第1辑,岳麓书社,1982年11月版;(4)何浩《“楚屈叔沱戈”考》,《安徽史学》1985年第1期。

35.楚王酓审盏。

资料来源:李学勤《楚王酓审盏及有关问题》,《中国文物报》1990年5月31日第3版。

36.楚屈子赤角簠。

资料来源:(1)程欣人《随县涢阳出土楚、曾、息青铜器》,《江汉考古》1980年第1期;(2)赵逵夫《楚屈子赤角考》,《江汉考古》1982年第1期。

37.王子午鼎与戈。

资料来源:(1)《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版;(2)赵世纲、刘笑春《王子午鼎铭文试释》,《文物》1980年第10期;(3)伍士谦《王子午鼎、王孙浩钟铭文考释》,《古文字研究》,第九辑,中华书局,1984年1月版。

38.王孙诰钟与戟、王孙遗者钟。

资料来源:(1)《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版;(2)刘翔《王孙遗者钟新释》,《江汉论坛》1983年第8期;(3)孙启康《楚器王孙遗者钟考辨》,《江汉考古》1983年第4期。

39.上鄀府簠。

资料来源:杨权喜《襄阳山湾出土的鄀国和邓国铜器》,《江汉考古》1983年第1期。

40.楚子弃疾簠。

资料来源:(1)徐俊英《南阳征集——“楚子弃疾”铜簠》,《中国文物报》1989年5月26日;(2)裴明相《弃疾簠与析鼎释略》,《中原文物》1989年第4期。

41.邵(昭)王之諻鼎、簋。

资料来源:(1)张政烺《邵王之諻鼎及铭考证》,中研院史语所集刊,第八本,第3册,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2)马承源主编《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7月版;(3)容庚《商周彝器通考》,第153页,哈佛燕京学社,1941年版。

42.楚王酓章作曾侯乙钟、镈和剑、戈。

资料来源:(1)张亚初《殷周青铜鼎器名、用途研究》,《古文字研究》,第十八辑,中华书局,1992年8月版;(2)黄翔鹏《释“楚商”——从曾侯钟的调式研究管窥出文化问题》,《文艺研究》1979年第2期;(3)李零《宋代出土的楚王酓章钟》,《江汉考古》1984年第1期。

43.曾侯乙铜器铭文。湖北曾侯乙墓铜器铭文4947字,其中编钟钟钩、钟体共有铭文3755字。

资料来源:(1)裘锡圭《谈谈随县曾侯乙墓的文字资料》,《文物》1979年第7期;(2)裘锡圭、李家浩《曾侯乙墓钟、磬铭文释文与考释》,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上册,第532—582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版;(3)饶宗颐、曾宪通《随县曾侯乙墓钟磬铭辞研究》,收入饶宗颐、曾宪通《楚地出土文献三种研究》,1—228页,中华书局,1993年8月版。

44.坪夜君成鼎。

资料来源:(1)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3.11.4,中华书局,1983年12月版;(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2305,中华书局,1984年8月版。

45.昭之鼎、方豆。

资料来源:随州市博物馆《随州均川出土铭文青铜器》,《文物》1981年第6期。

46.王卑命钟。

资料来源:(1)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枝江出土一件铜器》,《文物》1974年第6期;(2)黄锡全、刘淼淼《“救秦戎”钟铭新解》,《江汉考古》1992年第1期;(3)李零《楚景平王与古多字谥——重读“秦王卑命”钟铭文》,《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第6期。

47.荆历钟。

资料来源:(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年3月版;(2)顾铁符《有关信阳楚墓铜器的几个问题》,《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1期;(3)顾铁符《信阳一号楚墓的地望与文物》,《故宫博物院院刊》1979年第2期。

48.曾姬无卹壶。

资料来源:(1)刘节《寿县所出楚器考释》,《古史考存》,第105—140页,人民出版社,1958年2月版;(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4月版;(3)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科学出版社,1959年9月版。

49.鄂君启节。

资料来源:(1)殷涤非、罗长铭《寿县出土的鄂君启金节》,《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4期;(2)殷涤非《鄂君启节两个地名简说》,《中华文史论丛》,第6辑,中华书局,1965年8月版;(3)于省吾《鄂君启节考释》,《考古》1963年第8期;(4)姚汉源《鄂君启节释文》,《古文字研究》,第十辑,中华书局,1983年7月版;(5)郭沫若《关于鄂君启节的研究》,《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4期;(6)李学勤《战国题铭概述》(下),《文物》1959年第9期;(7)黄盛璋《关于鄂君启节交通路线复原问题》,《中华文史论丛》,第5辑,中华书局,1964年6月版;(8)谭其骧《鄂君启节铭文释地》,《中华文史论丛》,第2辑,中华书局,1962年11月版;(9)谭其骧《再论鄂君启节地理答黄盛璋同志》,《中华文史论丛》,第5辑,中华书局,1964年6月版;(10)陈蔚松《鄂君启舟节与屈原哀郢研究》,《华中师院学报》1982年增刊。

50.燕客铜量。

资料来源:(1)周世荣《楚客铜量铭文试释》,《江汉考古》1987年第2期;(2)李零《楚燕客铜量铭文补正》,《江汉考古》1988年第4期;(3)何琳仪《长沙铜量铭文补释》,《江汉考古》1988年第4期。

51.王命节。

资料来源:流火《铜龙节》,《文物》1960年第8—9期。

52.造府之右冶鼎。

资料来源:(1)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3.21.1,中华书局,1983年12月版;(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2309,中华书局,1984年8月版;(3)郝本性《试论楚国器铭中所见的府和铸造组织》,《楚文化研究论集》,第1集,荆楚书社,1987年1月版。

53.酓前鼎、簠、盘;太子鼎、镐;楚王酓鼎、盘。

资料来源:(1)陈秉新《寿县楚器铭文考释拾零》,《楚文化研究论集》,第1集,荆楚书社,1987年1月版;(2)李裕民《古字新考》,《古文字研究》,第十辑,中华书局,1983年7月版;(3)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中华书局,1989年4月版;(4)朱德熙、裘锡圭《战国文字研究(六种)》,《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5)李学勤《战国题铭概述》(下),《文物》1959年第9期;(6)陈梦家《寿县蔡侯墓铜器》,《考古学报》1956年第2期;(7)朱德熙《寿县出土楚器铭文研究》,《历史研究》1954年第1期。

54.楚高罍。

资料来源:(1)袁明《山东泰安发现古代铜器》,《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7期;(2)杨子范《山东泰安发现的战国铜器》,《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6期。

55.左徒戈。

资料来源:蕴章、瑞吉《山东莒南小窑发现“左徒”戈》,《文物》1985年第10期。

由于楚系青铜器的大量出土,对青铜器及其铭文有了专题研究,专著有:郭宝钧《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1981年12月版;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版;高至喜《商周青铜器与楚文化研究》,岳麓书社,1999年6月版。专题论文有:李零《楚国铜器类说》,《江汉考古》1987年第4期;李零《论东周楚国典型铜器群》,《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辑,中华书局,1992年8月版;李零《楚国铜器铭文编年汇释》,《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辑,中华书局,1986年6月版;刘彬徽《楚国青铜礼器初步研究》,《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12月版;刘彬徽《湖北出土两周金文的年代与国别考述》,《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辑,中华书局,1986年6月版。


自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以来,用地下出土的文字资料校读古籍、研究国学成了学术界流行的方法。有人甚至说,“二重证据法”是研究一切古代学问的“不二法门”刘钊.出土简帛的分类及其在历史文献学上的意义[J].厦门大学学报,2003(6).。利用出土文献校读古籍、研究古代,前辈学者做出了典范性的贡献:王国维侧重于上古史,著《古史新证》;陈直侧重于金石文献,著《史记新证》、《汉书新证》;于省吾侧重于文字学,著《泽螺居楚辞新证》。

上列55项楚简、秦简、汉简、帛书帛画、青铜器及其铭文等资料,简要概括了现有楚文化文献、楚辞文献出土的进展与内容。本课题试图学习前辈学者的“新证”方法,利用出土文献的成果,对传统作家作品——屈原与《楚辞》作考古学“新证”,解决屈原与楚辞研究中的疑难问题,推进楚辞学研究的深入。而上列各种出土文献资料,则是本书的实证基础与逻辑起点。